楊遵神情略有些尷尬,猶豫了一下,拱手說道:"不敢欺瞞渤海公,下官原以為要挾僧賢的那人和西朝有關,但據今看來,似乎又不像。"
“唔,我也是這麽想,定國寺既然接納了恁麽多西朝的諜候,僧賢身為住持,決不可能毫不知情。"莫小豐眼盯著楊遵,說道。
楊遵忙解釋道:"僧賢返迴鄴都後,下官曾問過他了然等人的事,據他說,他隻是奉大統之命接納了然等人的,除此之外,對了然等人剃度前的出身,來曆等情形一無所知。當然,也不排除僧賢因受人脅迫,不便對下官道出實情這一可能。"
"好了,關於僧賢,暫且先議到這兒吧。"莫小豐有點兒失望地終止了這一話題,轉向崔昂問道,"鄴都近來還有什麽值得關注的事嗎?"
崔昂在座中拱手答道:"自侯鑒起兵叛亂以來,戚裏市坊許多位商戶擔心他們在洛陽的產業遭受損失,一部分人不辭而別,可能跑迴洛陽去了,幸得張循協助衙署從中勸說,安撫,勉強挽留下了一部分商戶。可是,如今官軍正在猛攻洛陽,下官擔心留下的這部分商戶終究也會溜走。"
"張循前些時派人到晉陽和我聯係,擬開辦大市一事,你知道嗎?"
崔昂答道:"聽他說過一迴,但詳情並不清楚。"
莫小豐遂向三人解說道:"前些時晉陽鬧疫情,我已命人將采買相關藥材的生意交給從鄴都來的商戶去做了。接下來晉陽大市如籌辦得順利,相信能夠挽留住一部分人。崔中尉可以去找張循談談,官軍一旦收複洛陽,他和商戶們的產業定將如數奉還,叫他們盡管安心經商便是。"
崔昂點頭稱是,又道:"下官還是擔心如不能采取措施,遏止住無常殺人的流言進一步傳散,勢必會動搖人心,不利於京幾安寧。"
崔季舒輕咳兩聲,像是自言自語道:"如果能將殺人兇手明正典刑,公示於眾,或許可迅速平息流言,起到穩定人心的效果。"
莫小豐心有所悟,卻並沒說什麽,轉向楊遵商量道:"僧賢畢竟是高職僧官,且係大寺住持,看看能不能請示大統,依佛門規矩及早為其發喪,超度?"
楊遵沒有推脫,表示將盡力說服法上大統為僧賢舉行超度典儀。
隨後,莫小豐請崔昂,楊遵兩人各自迴衙署,仍按賀崇臨京前分派的職事行事,單獨將崔季舒留下,問道:"崔常侍精擅醫術,可曾替陛下及李嬪娘娘瞧過病了?"
崔季舒垂目答道:"前兩日下官奉詔去替李嬪把過了脈,的確是動了胎氣,需要安心靜養。"
他既沒說皇帝源斐的病情怎樣,莫小豐便猜測源斐多半是沒病裝病,故意躲到李嬪寢殿觀望風色。於是便起身說道:"請崔常侍陪我去覲見聖上,問候一聲吧。”
崔季舒為難地表示道:"哎呀,陛下既已稱病不願見人,依下官之見,渤海公不如暫緩兩天再去見駕吧。"
依莫小豐判斷,大哥賀崇之所以要急召他迴京,主要就是為了防範皇帝在鄴都生事造亂,幹擾平叛進程,方才聽了楊遵對僧賢來鄴都任職前後的種種可疑情況,使他更加對源斐殺害僧賢的動機產生了懷疑,便急於去見源斐,作進一步的試探。此時見崔季舒並不樂意陪他去見源斐,遂問道:"怎麽,崔常侍是有什麽顧慮嗎?"
崔季舒正要開口向他作進一步的解釋,忽見門外值守的軍士走進來,向莫小豐稟報道:“丞相派迴鄴都的信使已到司州衙署,請您即刻迴衙。”
莫小豐和崔季舒對視一眼,說道:"崔常侍隨我一同迴衙去見見丞相的信使吧。"
賀崇派來向莫小豐傳信並呈遞薦章的信使是他的親衛都督王紘。在司州衙署的正堂上,王紘先是向莫小豐,崔季舒二人通報了前方平叛的最新形勢:
"陳山提將軍會同段雲所部已攻占了侯鑒的老巢洛陽。汝陽方麵,丞相親率大軍與叛軍和南朝聯軍隔汝水對峙,雖見過見仗皆未能取勝,然而據諜候新近探得的消息,建康朝中對廣陵王未經奏報,擅自聯結侯鑒與我朝開戰甚是不滿,正打算派遣特使召迴廣陵王,且慕容紹將軍奉命已至汝陰統軍,徹底擊潰叛軍應是遲早的事。"
莫小豐和崔季舒聽到前方戰事進展順利,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王紘接著說道:“正好崔常侍也在,丞相命末將捎個口信給二位,當此平叛的關鍵時刻,後方切不可生亂。不論發生什麽事,都務必隱忍為上,倘若必須加以處置,也應相機果斷行事,萬不可拖泥帶水,留下後患。"
莫小豐聽王紘轉述大哥這話的意思,似乎有授權他便宜行事的意思,而針對的既似是皇帝,卻又不似,遂開口問道:"丞相對定國寺住持被殺,鄭仲禮仗劍闖殿這兩件事怎麽說?"
王紘瞄了一眼崔季舒,答道:"丞相吩咐,鄭仲禮發至軍前效力。至於定國寺發生的那起命案,姑且交司州衙署按尋常刑案查辦即可。"
"如此看來,大哥的確不欲深究定國寺命案,連帶著鄭仲禮也從輕發落,隻將他調離鄴都,而並沒有治他謀逆大罪的意思。"莫小豐一經得知了賀崇的態度,也就想明白該怎麽做了。
就見王紘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個金漆木匣,雙手捧著,對莫小豐和崔季舒說道:"這匣內裝的是丞相上呈陛下的薦章。末將奉命先知會二位,丞相舉薦渤海公出任大將軍一職,總統禁軍,執掌宮城宿衛,仍兼侍中,並霸府長史。舉薦崔常侍升任侍中,權勾當門下省事。關於司州刺史,及京幾都督府統軍將佐的人選,由二位會商後上章舉薦。"
說到此處,王紘稍微停頓了一下,望著莫小豐說道:"丞相的意思是,渤海公原任京幾大都督可由您來舉薦長孫猛將軍接任,長孫將軍仍留鎮滏陘關,鄭仲禮離任後所遺職缺,由渤海公在軍中擇賢舉薦,統軍負責京幾防務。"
莫小豐聽明白了,大哥這是將維護京幾安全,穩定,乃至監管皇帝的重任一股腦地交給了他。
他在因受到高度信任而大為感動之餘,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肩頭承擔的壓力,拱手施禮道:"請王都督轉稟丞相,我打算調任胄,斛律顯二將補任京幾都督府都督,司州刺史一職,可否調祖法古出任?"
“唔,我也是這麽想,定國寺既然接納了恁麽多西朝的諜候,僧賢身為住持,決不可能毫不知情。"莫小豐眼盯著楊遵,說道。
楊遵忙解釋道:"僧賢返迴鄴都後,下官曾問過他了然等人的事,據他說,他隻是奉大統之命接納了然等人的,除此之外,對了然等人剃度前的出身,來曆等情形一無所知。當然,也不排除僧賢因受人脅迫,不便對下官道出實情這一可能。"
"好了,關於僧賢,暫且先議到這兒吧。"莫小豐有點兒失望地終止了這一話題,轉向崔昂問道,"鄴都近來還有什麽值得關注的事嗎?"
崔昂在座中拱手答道:"自侯鑒起兵叛亂以來,戚裏市坊許多位商戶擔心他們在洛陽的產業遭受損失,一部分人不辭而別,可能跑迴洛陽去了,幸得張循協助衙署從中勸說,安撫,勉強挽留下了一部分商戶。可是,如今官軍正在猛攻洛陽,下官擔心留下的這部分商戶終究也會溜走。"
"張循前些時派人到晉陽和我聯係,擬開辦大市一事,你知道嗎?"
崔昂答道:"聽他說過一迴,但詳情並不清楚。"
莫小豐遂向三人解說道:"前些時晉陽鬧疫情,我已命人將采買相關藥材的生意交給從鄴都來的商戶去做了。接下來晉陽大市如籌辦得順利,相信能夠挽留住一部分人。崔中尉可以去找張循談談,官軍一旦收複洛陽,他和商戶們的產業定將如數奉還,叫他們盡管安心經商便是。"
崔昂點頭稱是,又道:"下官還是擔心如不能采取措施,遏止住無常殺人的流言進一步傳散,勢必會動搖人心,不利於京幾安寧。"
崔季舒輕咳兩聲,像是自言自語道:"如果能將殺人兇手明正典刑,公示於眾,或許可迅速平息流言,起到穩定人心的效果。"
莫小豐心有所悟,卻並沒說什麽,轉向楊遵商量道:"僧賢畢竟是高職僧官,且係大寺住持,看看能不能請示大統,依佛門規矩及早為其發喪,超度?"
楊遵沒有推脫,表示將盡力說服法上大統為僧賢舉行超度典儀。
隨後,莫小豐請崔昂,楊遵兩人各自迴衙署,仍按賀崇臨京前分派的職事行事,單獨將崔季舒留下,問道:"崔常侍精擅醫術,可曾替陛下及李嬪娘娘瞧過病了?"
崔季舒垂目答道:"前兩日下官奉詔去替李嬪把過了脈,的確是動了胎氣,需要安心靜養。"
他既沒說皇帝源斐的病情怎樣,莫小豐便猜測源斐多半是沒病裝病,故意躲到李嬪寢殿觀望風色。於是便起身說道:"請崔常侍陪我去覲見聖上,問候一聲吧。”
崔季舒為難地表示道:"哎呀,陛下既已稱病不願見人,依下官之見,渤海公不如暫緩兩天再去見駕吧。"
依莫小豐判斷,大哥賀崇之所以要急召他迴京,主要就是為了防範皇帝在鄴都生事造亂,幹擾平叛進程,方才聽了楊遵對僧賢來鄴都任職前後的種種可疑情況,使他更加對源斐殺害僧賢的動機產生了懷疑,便急於去見源斐,作進一步的試探。此時見崔季舒並不樂意陪他去見源斐,遂問道:"怎麽,崔常侍是有什麽顧慮嗎?"
崔季舒正要開口向他作進一步的解釋,忽見門外值守的軍士走進來,向莫小豐稟報道:“丞相派迴鄴都的信使已到司州衙署,請您即刻迴衙。”
莫小豐和崔季舒對視一眼,說道:"崔常侍隨我一同迴衙去見見丞相的信使吧。"
賀崇派來向莫小豐傳信並呈遞薦章的信使是他的親衛都督王紘。在司州衙署的正堂上,王紘先是向莫小豐,崔季舒二人通報了前方平叛的最新形勢:
"陳山提將軍會同段雲所部已攻占了侯鑒的老巢洛陽。汝陽方麵,丞相親率大軍與叛軍和南朝聯軍隔汝水對峙,雖見過見仗皆未能取勝,然而據諜候新近探得的消息,建康朝中對廣陵王未經奏報,擅自聯結侯鑒與我朝開戰甚是不滿,正打算派遣特使召迴廣陵王,且慕容紹將軍奉命已至汝陰統軍,徹底擊潰叛軍應是遲早的事。"
莫小豐和崔季舒聽到前方戰事進展順利,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王紘接著說道:“正好崔常侍也在,丞相命末將捎個口信給二位,當此平叛的關鍵時刻,後方切不可生亂。不論發生什麽事,都務必隱忍為上,倘若必須加以處置,也應相機果斷行事,萬不可拖泥帶水,留下後患。"
莫小豐聽王紘轉述大哥這話的意思,似乎有授權他便宜行事的意思,而針對的既似是皇帝,卻又不似,遂開口問道:"丞相對定國寺住持被殺,鄭仲禮仗劍闖殿這兩件事怎麽說?"
王紘瞄了一眼崔季舒,答道:"丞相吩咐,鄭仲禮發至軍前效力。至於定國寺發生的那起命案,姑且交司州衙署按尋常刑案查辦即可。"
"如此看來,大哥的確不欲深究定國寺命案,連帶著鄭仲禮也從輕發落,隻將他調離鄴都,而並沒有治他謀逆大罪的意思。"莫小豐一經得知了賀崇的態度,也就想明白該怎麽做了。
就見王紘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個金漆木匣,雙手捧著,對莫小豐和崔季舒說道:"這匣內裝的是丞相上呈陛下的薦章。末將奉命先知會二位,丞相舉薦渤海公出任大將軍一職,總統禁軍,執掌宮城宿衛,仍兼侍中,並霸府長史。舉薦崔常侍升任侍中,權勾當門下省事。關於司州刺史,及京幾都督府統軍將佐的人選,由二位會商後上章舉薦。"
說到此處,王紘稍微停頓了一下,望著莫小豐說道:"丞相的意思是,渤海公原任京幾大都督可由您來舉薦長孫猛將軍接任,長孫將軍仍留鎮滏陘關,鄭仲禮離任後所遺職缺,由渤海公在軍中擇賢舉薦,統軍負責京幾防務。"
莫小豐聽明白了,大哥這是將維護京幾安全,穩定,乃至監管皇帝的重任一股腦地交給了他。
他在因受到高度信任而大為感動之餘,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肩頭承擔的壓力,拱手施禮道:"請王都督轉稟丞相,我打算調任胄,斛律顯二將補任京幾都督府都督,司州刺史一職,可否調祖法古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