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向我靠攏!向我靠攏!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將董越一死,剩下的千餘西涼兵們,謹遵董越的遺令,放棄抵抗,繳械投降。
但他們對北伐軍的軍史一點也不熟,不然他們就會知道,像他們這種欠下不可饒恕的血債之人,落在北伐軍手裏橫豎也是個死。
李肆決定先讓他們再活幾天,等到了潁川難民那,再把他們提出來公審,讓這些賊性難改的西涼匪兵們物盡其用。
捆縛好俘虜,將這千餘降卒暫且交由跟進的交趾旅押運,龍騎旅則繼續打掃完戰場,同時也作為機動力量,負責給全軍斷後。
奪了兩支運輸隊,還殲滅了一支西涼軍主力部隊,北伐軍準備見好就收,返迴近在咫尺的梁縣大營,那裏有孫堅的本部精兵,還有經營大半年的牢固營盤和完備的防禦工事,如果西涼軍追來,北伐軍可以據險防守,然後拉著孫堅軍一起打防守反擊。
唯一的困難是,北伐軍倉促之間收留了上萬潁川難民,北伐軍自己忙不過來,也沒有足夠的地方安置。
於是北伐軍請求孫堅軍來幫助他們安置難民,孫堅不在大營,暫代全軍事務的孫賁拿不定主意,孫賁是孫堅的侄子,幼年孤露,孫堅拿他當作骨肉至親,很注重培養他,原時空裏,孫堅戰死後,袁術就讓孫賁繼承孫堅的政治遺產。
副手黃蓋意思是得幫,畢竟他自己欠人北伐軍一條命。
眼看一個個難民在風雪中縮成一團,石敏學直接打出韋恩這張女婿牌,甚至如果有必要,石敏學直接幫韋恩認個義父也不是不行,隻要能迅速安置這上萬難民,想必韋恩也不介意背一背罵名。
黃蓋當時也是在場的,這張女婿牌根本賴不掉,於是孫賁就讓黃蓋領兵三千,再動員梁縣本地的六千青壯,幫忙在城內外安置難民。
梁縣大營這邊還在忙碌之時,牛輔的兩萬多步騎援軍終於姍姍來遲。
天空中飄著雪花,把北伐軍撤退的痕跡掩蓋了一些,但結合董越派來求救的騎兵的描述,牛輔還是推斷出了北伐軍的撤退方向——西北。
梁縣大營,這很為難啊,要攻打孫堅的大本營,牛輔是真沒這個把握。
可董相國的愛子,自己的小舅子董越目前下落不明,不做點什麽也交代不過去。
好像是嫌牛輔的大腦還不夠過載,未久,西邊的遊騎探馬迴報,說袁術、孫堅親率四五萬大軍,披麻戴孝地從西南方的葉縣方城殺來,揚言要給袁家複仇。
牛輔現在是一個腦袋兩個大,又恨不得真有兩個腦袋,一個去應付西北梁縣大營的精兵,另一個去應付西南方城來的哀兵。
自家好不容易剛剛在滎陽大勝一場,然後才得以在兩個大郡內肆意劫掠,放縱快活,難道現在轉眼之間,竟然要望風而逃了嗎?
搶的財貨幾乎丟了個幹淨不說,連董越這個理論上和自己平級的大將也沒了消息,牛輔不能走。
奔波了兩天,牛輔手下的士卒都已經疲憊不堪,外麵這冰天雪地的,也不是個待得住的地方,於是牛輔幹脆進到襄城裏麵去歇腳。
憑借堅城防守,牛輔的部隊就化解了兩麵受敵的棘手局麵,通過轉攻為守,牛輔將戰場主動權讓出,這樣原本的兩個威脅麵,全都聚到了襄城這一個點上,再也不用擔心顧此失彼了,隻要守好城池,一切就好說。
可等到進城之後,牛輔就想罵娘,這小舅子,真是搶的什麽也不剩,搞得牛輔的士卒隻能燒些門板取暖,同時還要大量出城去砍伐樹木,充作取暖的薪柴和修補城牆的籬笆。
沒錯,連城牆都有些損壞,真不知道這些兵油子們是怎麽把主意打到城牆上的,咋就不知道愛護一下城牆呢?
在城裏幹坐著也不是事,牛輔也給還在陳留的徐榮發了一封急信,讓徐榮率軍向他靠攏,二人合兵一處後,再去考慮下一步的動向。
牛輔相信,徐榮是個拿得定主意的,到了襄城肯定有辦法,自己就暫且先在襄城靜觀其變。
牛輔這時間一耽誤不要緊,孫堅那邊卻和梁縣大營完成了聯絡,雙方情報一對賬,就發覺不把牛輔這支兩萬人的部隊吃掉說不過去。
孫堅本部兩萬枕戈待旦的精兵,新加入的一萬擅長爭強鬥狠的南陽部曲,一萬二千披堅執銳的北伐軍,還有三萬士氣正盛的袁家軍,合計士卒七萬二千人,從後方南陽支援而來的輔兵、民夫還沒有計算在內。
袁術看著這些數字樂不可支,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真是天命所歸,人生第一次當前線主帥就能打這種富裕仗。
當即袁術在孫堅的建議下,決定點齊全部兵馬圍攻襄城,機動性最好的交州軍負責遮斷東北方向,攔截援軍;為了攻城戰已經準備了大半年的孫堅本部負責從北麵城牆主攻,而紀靈則負責統帥袁家軍和南陽部曲從西、南兩麵佯攻。
圍三闕一,南、西、北三麵同時攻城,放出東麵一個出口,就交由交州軍在東麵埋伏和追逃。
襄城南麵臨著汝水,攻城部隊沒有縱深,容易被城頭的弓弩手壓製,故而隻需守住各個渡口,防止牛輔從南麵突圍。
西麵的戰鬥很熱鬧,紀靈指揮著萬餘弓弩手,隔著兩百步以上的距離和城頭上的西涼軍士卒對射,雙方你來我往,好不激烈,但因為間距實在是太遠,傷亡情況還不及平時的演武。
北麵則上來就進入了白熱化,孫堅自留學交州歸來後悟到的三板斧:床弩轟,床弩轟完楯車衝,楯車衝,楯車衝完重甲先登便立功。
其實說起來和這個時期其他軍隊的攻城手段沒有什麽區別,但孫堅軍攻城強就強在器械量多,強在各兵種之間的配合。
經過近兩年對工匠的恩養,孫堅手下募集了一支數量龐大,技藝嫻熟的工匠隊伍。
依靠著這樣一支工匠隊伍,孫堅在襄城北麵配置了整整84架大黃弩,襄城北麵城牆約莫三裏長,平均十二三步就會受到一門大黃弩照顧。
當然,賬麵上是這樣算的,實際使用起來隻會更加誇張,因為這些大黃弩會被集中布置,重點打擊少數幾段城牆。
原本都是為了守備伊闕關和大穀關的胡軫,還有雒陽城的董卓準備的,現在隻好請縮在襄城裏的牛輔先品嚐了。
但他們對北伐軍的軍史一點也不熟,不然他們就會知道,像他們這種欠下不可饒恕的血債之人,落在北伐軍手裏橫豎也是個死。
李肆決定先讓他們再活幾天,等到了潁川難民那,再把他們提出來公審,讓這些賊性難改的西涼匪兵們物盡其用。
捆縛好俘虜,將這千餘降卒暫且交由跟進的交趾旅押運,龍騎旅則繼續打掃完戰場,同時也作為機動力量,負責給全軍斷後。
奪了兩支運輸隊,還殲滅了一支西涼軍主力部隊,北伐軍準備見好就收,返迴近在咫尺的梁縣大營,那裏有孫堅的本部精兵,還有經營大半年的牢固營盤和完備的防禦工事,如果西涼軍追來,北伐軍可以據險防守,然後拉著孫堅軍一起打防守反擊。
唯一的困難是,北伐軍倉促之間收留了上萬潁川難民,北伐軍自己忙不過來,也沒有足夠的地方安置。
於是北伐軍請求孫堅軍來幫助他們安置難民,孫堅不在大營,暫代全軍事務的孫賁拿不定主意,孫賁是孫堅的侄子,幼年孤露,孫堅拿他當作骨肉至親,很注重培養他,原時空裏,孫堅戰死後,袁術就讓孫賁繼承孫堅的政治遺產。
副手黃蓋意思是得幫,畢竟他自己欠人北伐軍一條命。
眼看一個個難民在風雪中縮成一團,石敏學直接打出韋恩這張女婿牌,甚至如果有必要,石敏學直接幫韋恩認個義父也不是不行,隻要能迅速安置這上萬難民,想必韋恩也不介意背一背罵名。
黃蓋當時也是在場的,這張女婿牌根本賴不掉,於是孫賁就讓黃蓋領兵三千,再動員梁縣本地的六千青壯,幫忙在城內外安置難民。
梁縣大營這邊還在忙碌之時,牛輔的兩萬多步騎援軍終於姍姍來遲。
天空中飄著雪花,把北伐軍撤退的痕跡掩蓋了一些,但結合董越派來求救的騎兵的描述,牛輔還是推斷出了北伐軍的撤退方向——西北。
梁縣大營,這很為難啊,要攻打孫堅的大本營,牛輔是真沒這個把握。
可董相國的愛子,自己的小舅子董越目前下落不明,不做點什麽也交代不過去。
好像是嫌牛輔的大腦還不夠過載,未久,西邊的遊騎探馬迴報,說袁術、孫堅親率四五萬大軍,披麻戴孝地從西南方的葉縣方城殺來,揚言要給袁家複仇。
牛輔現在是一個腦袋兩個大,又恨不得真有兩個腦袋,一個去應付西北梁縣大營的精兵,另一個去應付西南方城來的哀兵。
自家好不容易剛剛在滎陽大勝一場,然後才得以在兩個大郡內肆意劫掠,放縱快活,難道現在轉眼之間,竟然要望風而逃了嗎?
搶的財貨幾乎丟了個幹淨不說,連董越這個理論上和自己平級的大將也沒了消息,牛輔不能走。
奔波了兩天,牛輔手下的士卒都已經疲憊不堪,外麵這冰天雪地的,也不是個待得住的地方,於是牛輔幹脆進到襄城裏麵去歇腳。
憑借堅城防守,牛輔的部隊就化解了兩麵受敵的棘手局麵,通過轉攻為守,牛輔將戰場主動權讓出,這樣原本的兩個威脅麵,全都聚到了襄城這一個點上,再也不用擔心顧此失彼了,隻要守好城池,一切就好說。
可等到進城之後,牛輔就想罵娘,這小舅子,真是搶的什麽也不剩,搞得牛輔的士卒隻能燒些門板取暖,同時還要大量出城去砍伐樹木,充作取暖的薪柴和修補城牆的籬笆。
沒錯,連城牆都有些損壞,真不知道這些兵油子們是怎麽把主意打到城牆上的,咋就不知道愛護一下城牆呢?
在城裏幹坐著也不是事,牛輔也給還在陳留的徐榮發了一封急信,讓徐榮率軍向他靠攏,二人合兵一處後,再去考慮下一步的動向。
牛輔相信,徐榮是個拿得定主意的,到了襄城肯定有辦法,自己就暫且先在襄城靜觀其變。
牛輔這時間一耽誤不要緊,孫堅那邊卻和梁縣大營完成了聯絡,雙方情報一對賬,就發覺不把牛輔這支兩萬人的部隊吃掉說不過去。
孫堅本部兩萬枕戈待旦的精兵,新加入的一萬擅長爭強鬥狠的南陽部曲,一萬二千披堅執銳的北伐軍,還有三萬士氣正盛的袁家軍,合計士卒七萬二千人,從後方南陽支援而來的輔兵、民夫還沒有計算在內。
袁術看著這些數字樂不可支,不禁暗自感歎,自己真是天命所歸,人生第一次當前線主帥就能打這種富裕仗。
當即袁術在孫堅的建議下,決定點齊全部兵馬圍攻襄城,機動性最好的交州軍負責遮斷東北方向,攔截援軍;為了攻城戰已經準備了大半年的孫堅本部負責從北麵城牆主攻,而紀靈則負責統帥袁家軍和南陽部曲從西、南兩麵佯攻。
圍三闕一,南、西、北三麵同時攻城,放出東麵一個出口,就交由交州軍在東麵埋伏和追逃。
襄城南麵臨著汝水,攻城部隊沒有縱深,容易被城頭的弓弩手壓製,故而隻需守住各個渡口,防止牛輔從南麵突圍。
西麵的戰鬥很熱鬧,紀靈指揮著萬餘弓弩手,隔著兩百步以上的距離和城頭上的西涼軍士卒對射,雙方你來我往,好不激烈,但因為間距實在是太遠,傷亡情況還不及平時的演武。
北麵則上來就進入了白熱化,孫堅自留學交州歸來後悟到的三板斧:床弩轟,床弩轟完楯車衝,楯車衝,楯車衝完重甲先登便立功。
其實說起來和這個時期其他軍隊的攻城手段沒有什麽區別,但孫堅軍攻城強就強在器械量多,強在各兵種之間的配合。
經過近兩年對工匠的恩養,孫堅手下募集了一支數量龐大,技藝嫻熟的工匠隊伍。
依靠著這樣一支工匠隊伍,孫堅在襄城北麵配置了整整84架大黃弩,襄城北麵城牆約莫三裏長,平均十二三步就會受到一門大黃弩照顧。
當然,賬麵上是這樣算的,實際使用起來隻會更加誇張,因為這些大黃弩會被集中布置,重點打擊少數幾段城牆。
原本都是為了守備伊闕關和大穀關的胡軫,還有雒陽城的董卓準備的,現在隻好請縮在襄城裏的牛輔先品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