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敵人在變化,我們要穩住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關中出價高,所以華府的糧食能往關中去販賣。
可中原殘破,根本出不起這個價,衛將軍連自家的財產都拿去買糧了,可還是杯水車薪。
華府一直標榜自家要濟世安民,結果呢?
中原百姓要餓死了,你們人呢?
華府口口聲聲說什麽替天行道,可實際上怎麽做的,是不是偽君子?
哎,這可不是我曹某人說的哦,是中原百姓自己想出來的。
“無恥之尤!漢末三國還真有這種厚顏無恥之人!直接把曹賊幹死好了,受這個鳥氣?”暴脾氣的鄭彥率先開罵。
事關六七百萬人的生死,華府九個首席難得又一次齊聚於定海。
民政委員會首席錢散安撫道:
“至少曹操還願意出一百二十錢每石的價格,我們也不算虧。”
“虧!太特麽虧了,我們華府什麽時候吃過這種虧?今天給曹操開個口子,搞個特例,以後我們的糧食還換得迴人口嗎?讓華府大米和人口脫鉤,這是在砸我們華府大米的招牌!”在外麵和顏悅色的趙伯達,迴到定海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弎敲了敲桌子,神情凝重地說道:
“趙老板說的對,我也覺得曹操太危險了,此子斷不可留,我們能不能出一支精幹部隊,去斬首曹操,或者以宮桐為中心,組織一個刺殺團隊?”
外交委員會首席吳裘反對道:
“根據情報,這事不是曹操提出來的,而是從一開始就對我們產生敵意的戲誌才整出來的,得到了曹操身邊的士族官僚集團的一致認可,隻殺曹操,解決不了問題。”
周榮緊接著說:“那就把這些人全收拾了!”
眾人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起了方案的可行性,韋恩突然不合時宜地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
“韋老疤,少在那憋笑話,你要是有屁就快放!”吵上頭的周榮說話毫不客氣。
韋恩麵不改色,繼續笑道:
“周大個子以前還是華府有名的儒將,去了趟南中,迴來結了個婚,嘴巴變得比濟平還毒了?”
鄭彥有些尷尬地說道:“老周平時總讓著我,難免在外麵管不住嘴巴……”
韋恩一擺手,起身說道:
“不重要,周大個變得有多暴躁,這不重要,趙老板的生意有多難做,這也不重要,李大司令想怎麽報複曹操,這更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曹操,因為中原士族集團一個小小的花招,就讓諸位破防了,連暗殺這種被你們嚴令禁止的手段都放到桌上來討論?
大家的道路自信去哪了?
我理解,曹操集團以中原七百萬百姓為人質,觸犯到大家的逆鱗了,沒辦法,這是你們的人生信條,那我們就認輸好不好,這一局我們認了!”
韋恩說到這裏,激動得有些失語,坑了別人十幾年,第一次栽跟頭,還要按著同道們的腦袋低頭服輸,這太難受了。
可與韋恩預想的情景不同,他沒想到停頓之間居然沒有同道插話,大夥隻是神情複雜地看著韋恩。
興許是比剛開始更認同,更信服韋恩,又或者是大夥心中也和韋恩一樣難受,總之就是無人打斷韋恩,韋恩得以平複情緒,繼續道:
“天下大勢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曆史車輪被我們推著唿嘯向前,一些小波瀾何足道哉?
人肯定是要救的,華府大米的招牌砸就砸了,就目前的局勢來看,亂世已經趨於穩定,各個諸侯的勢力範圍已經穩固,但凡有點誌向的諸侯都不會同意交易人口,以後幾乎沒有繼續讓我們渾水摸魚的空間。
所以,往後我們的大米肯定是越來越難換到人口,脫鉤是遲早的事情,早砸也是砸,晚砸也是砸。
這幾年我們的大義口號喊得震天響,被人鑽空子拿捏是遲早的事。
時代在變化,我們不能形成路徑依賴!
我相信外交委員會和經貿委員會的同道們,不會讓曹操既占了實惠,又占了虛名的,他們能行的。
之前我們原以為囤了兩年的糧食,就能從容應對亂世了,可事實遠比預想中的殘酷,不僅中原要糧,關中也要糧,單單以華府目前的耕地是不夠的。”
韋恩說完,目光轉向錢散,錢散會意,說道:
“確實,子萊說得在理,要對荊南動手嗎?”
韋恩搖搖頭,說道:
“荊南離秩序崩潰還有些距離,我們不去啃這根硬骨頭。”
一直很少說話的科研委員會首席孫順開口道:
“可是子萊你也知道,當前的畝產幾乎快到頭了,雜交育種很難再突破了,剩下的得靠化工產業。”
韋恩仍是搖搖頭,說道:
“不急的,沒必要盯著大漢卷啊,還有扶南國呢,湄公河三角洲現在還有大片的叢林,開墾出來,一地養一國都沒問題,仲盛,你了解扶南國的情況嗎?”
吳裘說道:
“扶南國當前的統治者是混氏的三代國主,混盤盤,但他將大部分事務都委托給了權臣範蔓,範蔓和混氏王族衝突不斷,確實是有機可乘。扶南國一開始是母係氏族,女王執政,目前很多地方仍然保持著母係生存模式。”
“權臣爭位,那我們幫助混氏穩住王位,要些封地,或者是荒地也是很輕鬆的事情。”李弎說道。
韋恩補充道:
“我們還可以雙方都幫,哪邊弱了就拉一把,最好是打個你死我活,再由我們下場去製定新的秩序,我們又不是大漢朝廷,講什麽正統,我們是解放者,解放扶南,就和解放瓊崖、南中一樣的,正好華府的人口增長很快,每年的畢業生很多,扶南可以是個新的去處。”
眾人在介入扶南亂局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若是開發了湄公河三角洲,那還愁什麽饑荒?
具體細節,還得交給軍事、外交委員會去協同處理,韋恩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議題:
“賈詡搞的聯合朝堂,把我們華府給忘了,我覺得不能忍受。”
趙伯達那邊的商團代表已經到了長安,所以他很感興趣地問道:
“子萊還想整什麽大新聞?”
韋恩答道:
“應該不隻是我,關東諸侯都有相似的想法,隻是嘴上不說,董賊已除,關東諸侯哪裏還有理由繼續擁兵割據,他們礙於忠臣的人設不好說什麽,而我交州牧,嘉禾亭侯韋恩,作為漢室頭號大忠臣,打響這二次變革,二次討董的第一炮,義不容辭!”
可中原殘破,根本出不起這個價,衛將軍連自家的財產都拿去買糧了,可還是杯水車薪。
華府一直標榜自家要濟世安民,結果呢?
中原百姓要餓死了,你們人呢?
華府口口聲聲說什麽替天行道,可實際上怎麽做的,是不是偽君子?
哎,這可不是我曹某人說的哦,是中原百姓自己想出來的。
“無恥之尤!漢末三國還真有這種厚顏無恥之人!直接把曹賊幹死好了,受這個鳥氣?”暴脾氣的鄭彥率先開罵。
事關六七百萬人的生死,華府九個首席難得又一次齊聚於定海。
民政委員會首席錢散安撫道:
“至少曹操還願意出一百二十錢每石的價格,我們也不算虧。”
“虧!太特麽虧了,我們華府什麽時候吃過這種虧?今天給曹操開個口子,搞個特例,以後我們的糧食還換得迴人口嗎?讓華府大米和人口脫鉤,這是在砸我們華府大米的招牌!”在外麵和顏悅色的趙伯達,迴到定海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弎敲了敲桌子,神情凝重地說道:
“趙老板說的對,我也覺得曹操太危險了,此子斷不可留,我們能不能出一支精幹部隊,去斬首曹操,或者以宮桐為中心,組織一個刺殺團隊?”
外交委員會首席吳裘反對道:
“根據情報,這事不是曹操提出來的,而是從一開始就對我們產生敵意的戲誌才整出來的,得到了曹操身邊的士族官僚集團的一致認可,隻殺曹操,解決不了問題。”
周榮緊接著說:“那就把這些人全收拾了!”
眾人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起了方案的可行性,韋恩突然不合時宜地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
“韋老疤,少在那憋笑話,你要是有屁就快放!”吵上頭的周榮說話毫不客氣。
韋恩麵不改色,繼續笑道:
“周大個子以前還是華府有名的儒將,去了趟南中,迴來結了個婚,嘴巴變得比濟平還毒了?”
鄭彥有些尷尬地說道:“老周平時總讓著我,難免在外麵管不住嘴巴……”
韋恩一擺手,起身說道:
“不重要,周大個變得有多暴躁,這不重要,趙老板的生意有多難做,這也不重要,李大司令想怎麽報複曹操,這更不重要。
重要的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曹操,因為中原士族集團一個小小的花招,就讓諸位破防了,連暗殺這種被你們嚴令禁止的手段都放到桌上來討論?
大家的道路自信去哪了?
我理解,曹操集團以中原七百萬百姓為人質,觸犯到大家的逆鱗了,沒辦法,這是你們的人生信條,那我們就認輸好不好,這一局我們認了!”
韋恩說到這裏,激動得有些失語,坑了別人十幾年,第一次栽跟頭,還要按著同道們的腦袋低頭服輸,這太難受了。
可與韋恩預想的情景不同,他沒想到停頓之間居然沒有同道插話,大夥隻是神情複雜地看著韋恩。
興許是比剛開始更認同,更信服韋恩,又或者是大夥心中也和韋恩一樣難受,總之就是無人打斷韋恩,韋恩得以平複情緒,繼續道:
“天下大勢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曆史車輪被我們推著唿嘯向前,一些小波瀾何足道哉?
人肯定是要救的,華府大米的招牌砸就砸了,就目前的局勢來看,亂世已經趨於穩定,各個諸侯的勢力範圍已經穩固,但凡有點誌向的諸侯都不會同意交易人口,以後幾乎沒有繼續讓我們渾水摸魚的空間。
所以,往後我們的大米肯定是越來越難換到人口,脫鉤是遲早的事情,早砸也是砸,晚砸也是砸。
這幾年我們的大義口號喊得震天響,被人鑽空子拿捏是遲早的事。
時代在變化,我們不能形成路徑依賴!
我相信外交委員會和經貿委員會的同道們,不會讓曹操既占了實惠,又占了虛名的,他們能行的。
之前我們原以為囤了兩年的糧食,就能從容應對亂世了,可事實遠比預想中的殘酷,不僅中原要糧,關中也要糧,單單以華府目前的耕地是不夠的。”
韋恩說完,目光轉向錢散,錢散會意,說道:
“確實,子萊說得在理,要對荊南動手嗎?”
韋恩搖搖頭,說道:
“荊南離秩序崩潰還有些距離,我們不去啃這根硬骨頭。”
一直很少說話的科研委員會首席孫順開口道:
“可是子萊你也知道,當前的畝產幾乎快到頭了,雜交育種很難再突破了,剩下的得靠化工產業。”
韋恩仍是搖搖頭,說道:
“不急的,沒必要盯著大漢卷啊,還有扶南國呢,湄公河三角洲現在還有大片的叢林,開墾出來,一地養一國都沒問題,仲盛,你了解扶南國的情況嗎?”
吳裘說道:
“扶南國當前的統治者是混氏的三代國主,混盤盤,但他將大部分事務都委托給了權臣範蔓,範蔓和混氏王族衝突不斷,確實是有機可乘。扶南國一開始是母係氏族,女王執政,目前很多地方仍然保持著母係生存模式。”
“權臣爭位,那我們幫助混氏穩住王位,要些封地,或者是荒地也是很輕鬆的事情。”李弎說道。
韋恩補充道:
“我們還可以雙方都幫,哪邊弱了就拉一把,最好是打個你死我活,再由我們下場去製定新的秩序,我們又不是大漢朝廷,講什麽正統,我們是解放者,解放扶南,就和解放瓊崖、南中一樣的,正好華府的人口增長很快,每年的畢業生很多,扶南可以是個新的去處。”
眾人在介入扶南亂局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若是開發了湄公河三角洲,那還愁什麽饑荒?
具體細節,還得交給軍事、外交委員會去協同處理,韋恩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議題:
“賈詡搞的聯合朝堂,把我們華府給忘了,我覺得不能忍受。”
趙伯達那邊的商團代表已經到了長安,所以他很感興趣地問道:
“子萊還想整什麽大新聞?”
韋恩答道:
“應該不隻是我,關東諸侯都有相似的想法,隻是嘴上不說,董賊已除,關東諸侯哪裏還有理由繼續擁兵割據,他們礙於忠臣的人設不好說什麽,而我交州牧,嘉禾亭侯韋恩,作為漢室頭號大忠臣,打響這二次變革,二次討董的第一炮,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