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做夢都想不到的戰鬥方式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艱難地穿過一段比人還高的蘆葦蕩後,文聘和他的軍隊終於來到了一片視野開闊的水澤地。
為了保證行軍路線的正確,確保手底下2萬人都能安全地抵達渡河地點,曾有過數次穿越雲夢澤經驗的文聘,親自在大軍前方開路。
水澤遠處邊緣霧氣彌漫,隱隱約約之中好像能看到幾隻身形巨大的四足動物。
“那是犀牛嗎?”文聘問道。
“迴稟將軍,應該是的。”一名親衛迴答道。
“這種天氣,這些畜生怎麽會到水澤深處來?”文聘疑惑道。
這時一名親衛發現了一絲不對勁,驚唿道:
“將軍快看,那犀牛上好像坐了一個人!”
“一個人?”順著士兵的指點,文聘確實看見了一個人影。
“肖五,你帶幾個人去看看。”文聘示意一名親衛隊長近前偵察。
親衛隊長肖五點了4名騎兵跟隨自己上前。
當他們的馬蹄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沼澤之中穿行時,那頭背上馱了一個人的犀牛卻轉身離開了。
“活見鬼的了,南邊的這幫赤匪怎麽連犀牛都騎上了?”
這個犀牛騎兵,應當就是華府紅軍無疑了,親衛隊長小武,見到了這輩子最詭異的事情。
親衛隊長肖五推測得沒錯,那就是華府紅軍的偵察兵。
華府紅軍多年在雲夢澤圍獵、開發的副產物,就是多了一些動物朋友,比如說犀牛。
文聘這邊的騎兵馬蹄陷進沼澤裏難以動彈,而華府紅軍的犀牛卻能在沼澤之間行進自如,如履平地,顯然是對這片水澤熟悉的不能再熟了。
“看樣子我們已經被交州人給發現了。”
文聘有些突襲不成的遺憾,但他也是個臨陣經驗十分豐富的將領。
雖然這些經驗都是從不服管教的宗賊和土匪這些個非正規軍身上取來的。但為將者最基本的素養他還是具備的。
片刻的驚慌之後,文聘穩住心神下令後續部隊快速向前方靠攏。
如果交州人想要伏擊他,那文聘最好的選擇就是抱團,讓交州人一口吃不下他。
可眼下這片水澤的邊緣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集結地。
前方是散布的沼澤,後方則是密集的蘆葦蕩。
好在地形這個東西,交戰的雙方是共享的。如果文聘不好展開部隊,那麽交州人同樣也不好集中力量來進攻他。
所以文聘自以為他暫時處於一個不敗之地。
故而文憑下一個對策就是,派出多個斥候小隊去打探清楚這片水澤對麵的情況。
按常理來說,文聘的經驗是沒錯的。
但此時華府紅軍已經不是一支能用常規眼光去看待的軍隊。
三四百步寬的沼澤地,在文聘的眼裏,是一道天然的防線,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但到了華府紅軍這邊,便攜的12斤炮能打兩裏地遠;靠4個人蹬踏提供動力的新式連發床弩,重機弩,也能輕鬆地把對麵文聘的士兵們給掃倒一片。
文聘派出去的斥候剛摸索到了沼澤地一半的位置,就和隔著一百來步遠的距離和華府紅軍的弩手們對射起來。
一開始雙方還是能打個有來有迴。
華府紅軍這邊身著重甲,文聘的斥候們射出的箭鏃,根本無法在這個距離上傷到紅軍戰士。
倒是文聘這邊的斥候因為害怕負重過大會陷進泥澤裏,因此他們都是輕裝上陣,在這個距離的對射中討不到便宜。
好在文聘派出的斥候們都是積年累月訓練有素的精銳,靠著一手精湛的射術和無畏的精神,勉強維持住了這條散兵線。
對射了不到一刻鍾,文聘就把斥候們給叫了迴來。
不是他心痛手下的傷亡,而是已經把華府紅軍的虛實給探明,沒必要再做的犧牲了。
“看樣子交州人已經等候多時了,我們此時上去是不是有些不太明智?”一名副將建議道。
“現在撤退的話,肯定會被他們咬上,交州人多騎兵。”文聘也不想打這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戰鬥,但他沒得選,在雲夢澤這種狹小的戰場上,正是應了那句名言:
狹路相逢勇者勝。
文聘不像其他世家出生的將領那樣像一個儒將,一個和士兵相隔很遠的儒將。
相反,他是那種類似於吳起一樣的親民的將軍。
雖然做不到幫士兵吸膿血,但平時也能和戰士們打成一片。
故而文聘此時對著身邊的將士們振臂一唿,說道:
“交州人膽怯,隻敢隔著水澤遠遠地射箭偷襲,如果我們此時一鼓作氣地掩殺上去,必然能將他們擊敗!諸君,給我衝!”
順著先前那幾隊斥候探出的路,數百身形健壯的披甲戰士,在弓弩手的掩護之下,排著縱隊,向著水澤對麵的紅軍戰士殺了過去。
沒多久,這些甲士們就發現自家主將文聘剛剛的戰前動員隻說對了一半。
華府紅軍確實是隔著水澤遠遠地射他們,但不是因為膽怯,而是華府紅軍的手更長。
文聘手下的英勇甲士,緩緩壓近一百步後正準備衝鋒,對麵的紅軍陣地卻突然發出幾聲震耳欲聾的炮響。
可憐的甲士們啊,怎麽就偏偏排成了縱隊呢?
這不是等著被串葫蘆嗎?
倒也有幾隊甲士腳下的路是彎曲的,因而幸運地在第一輪炮擊之下傷亡不大。
但他們周邊的其他隊伍都是一陣血霧過後剩下無盡的哀嚎,一些斷裂的殘肢在緩緩地陷進沼澤中,隻從泥濘之下換來幾個氣泡,冒到水麵上炸開。
轟隆的巨響和煉獄般的場景讓甲士們放棄了思考。
雖然聽說過紅軍雷火管的威名,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可這一見就是天人兩隔,其實最好還是不見,對吧?
火炮之後是一陣陣密集的箭雨,既有連發床弩的遠程火力打擊,也有手持元戎連弩的戰士抵近射擊。
這迴不光是衝鋒的甲士慌了,他們身後的第二梯隊也先被第一輪火炮打懵。
緊接著連綿不斷的箭雨又劈頭蓋臉地砸下,三四千人寬大的正麵上非死即傷,僥幸活下來的士卒也陷入了一片混亂。
這種戰鬥方式是文聘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做夢也不曾想過。
擺在他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逃跑。
為了保證行軍路線的正確,確保手底下2萬人都能安全地抵達渡河地點,曾有過數次穿越雲夢澤經驗的文聘,親自在大軍前方開路。
水澤遠處邊緣霧氣彌漫,隱隱約約之中好像能看到幾隻身形巨大的四足動物。
“那是犀牛嗎?”文聘問道。
“迴稟將軍,應該是的。”一名親衛迴答道。
“這種天氣,這些畜生怎麽會到水澤深處來?”文聘疑惑道。
這時一名親衛發現了一絲不對勁,驚唿道:
“將軍快看,那犀牛上好像坐了一個人!”
“一個人?”順著士兵的指點,文聘確實看見了一個人影。
“肖五,你帶幾個人去看看。”文聘示意一名親衛隊長近前偵察。
親衛隊長肖五點了4名騎兵跟隨自己上前。
當他們的馬蹄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沼澤之中穿行時,那頭背上馱了一個人的犀牛卻轉身離開了。
“活見鬼的了,南邊的這幫赤匪怎麽連犀牛都騎上了?”
這個犀牛騎兵,應當就是華府紅軍無疑了,親衛隊長小武,見到了這輩子最詭異的事情。
親衛隊長肖五推測得沒錯,那就是華府紅軍的偵察兵。
華府紅軍多年在雲夢澤圍獵、開發的副產物,就是多了一些動物朋友,比如說犀牛。
文聘這邊的騎兵馬蹄陷進沼澤裏難以動彈,而華府紅軍的犀牛卻能在沼澤之間行進自如,如履平地,顯然是對這片水澤熟悉的不能再熟了。
“看樣子我們已經被交州人給發現了。”
文聘有些突襲不成的遺憾,但他也是個臨陣經驗十分豐富的將領。
雖然這些經驗都是從不服管教的宗賊和土匪這些個非正規軍身上取來的。但為將者最基本的素養他還是具備的。
片刻的驚慌之後,文聘穩住心神下令後續部隊快速向前方靠攏。
如果交州人想要伏擊他,那文聘最好的選擇就是抱團,讓交州人一口吃不下他。
可眼下這片水澤的邊緣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集結地。
前方是散布的沼澤,後方則是密集的蘆葦蕩。
好在地形這個東西,交戰的雙方是共享的。如果文聘不好展開部隊,那麽交州人同樣也不好集中力量來進攻他。
所以文聘自以為他暫時處於一個不敗之地。
故而文憑下一個對策就是,派出多個斥候小隊去打探清楚這片水澤對麵的情況。
按常理來說,文聘的經驗是沒錯的。
但此時華府紅軍已經不是一支能用常規眼光去看待的軍隊。
三四百步寬的沼澤地,在文聘的眼裏,是一道天然的防線,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但到了華府紅軍這邊,便攜的12斤炮能打兩裏地遠;靠4個人蹬踏提供動力的新式連發床弩,重機弩,也能輕鬆地把對麵文聘的士兵們給掃倒一片。
文聘派出去的斥候剛摸索到了沼澤地一半的位置,就和隔著一百來步遠的距離和華府紅軍的弩手們對射起來。
一開始雙方還是能打個有來有迴。
華府紅軍這邊身著重甲,文聘的斥候們射出的箭鏃,根本無法在這個距離上傷到紅軍戰士。
倒是文聘這邊的斥候因為害怕負重過大會陷進泥澤裏,因此他們都是輕裝上陣,在這個距離的對射中討不到便宜。
好在文聘派出的斥候們都是積年累月訓練有素的精銳,靠著一手精湛的射術和無畏的精神,勉強維持住了這條散兵線。
對射了不到一刻鍾,文聘就把斥候們給叫了迴來。
不是他心痛手下的傷亡,而是已經把華府紅軍的虛實給探明,沒必要再做的犧牲了。
“看樣子交州人已經等候多時了,我們此時上去是不是有些不太明智?”一名副將建議道。
“現在撤退的話,肯定會被他們咬上,交州人多騎兵。”文聘也不想打這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戰鬥,但他沒得選,在雲夢澤這種狹小的戰場上,正是應了那句名言:
狹路相逢勇者勝。
文聘不像其他世家出生的將領那樣像一個儒將,一個和士兵相隔很遠的儒將。
相反,他是那種類似於吳起一樣的親民的將軍。
雖然做不到幫士兵吸膿血,但平時也能和戰士們打成一片。
故而文聘此時對著身邊的將士們振臂一唿,說道:
“交州人膽怯,隻敢隔著水澤遠遠地射箭偷襲,如果我們此時一鼓作氣地掩殺上去,必然能將他們擊敗!諸君,給我衝!”
順著先前那幾隊斥候探出的路,數百身形健壯的披甲戰士,在弓弩手的掩護之下,排著縱隊,向著水澤對麵的紅軍戰士殺了過去。
沒多久,這些甲士們就發現自家主將文聘剛剛的戰前動員隻說對了一半。
華府紅軍確實是隔著水澤遠遠地射他們,但不是因為膽怯,而是華府紅軍的手更長。
文聘手下的英勇甲士,緩緩壓近一百步後正準備衝鋒,對麵的紅軍陣地卻突然發出幾聲震耳欲聾的炮響。
可憐的甲士們啊,怎麽就偏偏排成了縱隊呢?
這不是等著被串葫蘆嗎?
倒也有幾隊甲士腳下的路是彎曲的,因而幸運地在第一輪炮擊之下傷亡不大。
但他們周邊的其他隊伍都是一陣血霧過後剩下無盡的哀嚎,一些斷裂的殘肢在緩緩地陷進沼澤中,隻從泥濘之下換來幾個氣泡,冒到水麵上炸開。
轟隆的巨響和煉獄般的場景讓甲士們放棄了思考。
雖然聽說過紅軍雷火管的威名,但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可這一見就是天人兩隔,其實最好還是不見,對吧?
火炮之後是一陣陣密集的箭雨,既有連發床弩的遠程火力打擊,也有手持元戎連弩的戰士抵近射擊。
這迴不光是衝鋒的甲士慌了,他們身後的第二梯隊也先被第一輪火炮打懵。
緊接著連綿不斷的箭雨又劈頭蓋臉地砸下,三四千人寬大的正麵上非死即傷,僥幸活下來的士卒也陷入了一片混亂。
這種戰鬥方式是文聘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做夢也不曾想過。
擺在他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