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曹魏流浪計劃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劉備那邊的喜慶氣氛截然相反的是,曹魏這邊滿是愁雲慘淡。
在南陽兵敗之後,曹操的身體已經是一天不如一天。
以前還隻是下床的時間遠,沒有在床上的時間多,到了現在變成清醒過來的時間比昏睡的時間要長得多。
這天,曹操感覺自己大限將至,把曹昂喊至床前。
“子修……妙才陣亡了?”曹操張著慘白的雙唇顫抖著問道。
自從南北決戰最終以曹魏這邊的全麵潰敗而告終之後,鄴城這邊就沒有聽過什麽好消息了,而每一個壞消息都會讓曹操的病情加重三分,所以才讓曹操的身體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
“劉玄德手下有諸葛連弩,火力極其兇猛,在秦嶺山間的狹小之地很占優勢,故而叔父才節節敗退,從漢中退到關中,以至於一個不慎,在陣前慘死。”
曹昂敘說的很平靜,但他的心裏滿是怨恨。
當初他離開成都的時候安排的好好的,讓普富盧在南邊遲滯聯軍,然後留下夏侯淵作為大都督,總管西路全局,加固漢中防線。
奈何這兩個人都不聽曹昂的,一個比一個莽,占著地利不守,反而主動往前送,以至於西川局勢敗壞,目前可能就連關中都要丟掉。
曹操似乎看出了曹昂的心思,拉著他的手說道:
“你也莫怪你妙才叔父,是我傳令讓他打壓一下劉備的囂張氣焰,他的後人該優待的還是要優待。”
曹操說的是不是真的呢?
曹昂不想去深究了。
曹操太了解自己的長子了,於是繼續說道:
“給你叔父一個體麵,給征西將軍你的體麵,我們家需要團結,你曹子修再厲害也是一個人,需要有這麽多心腹幫襯。”
“孩兒明白。”曹昂鄭重地說道,他也明白這個道理,隻是氣不過。
普富盧跑迴來後就已經被他斬了,冷處理夏侯淵已經是他最大的寬容。
“好,好,如此甚好,你想得通這些,我也沒什麽好牽掛的了。”曹操很欣慰地說道。
偌大的寢宮內就隻有父子倆,曹昂似乎是不喜歡寢宮內的熏香,於是起身去把窗戶推開。
等到曹昂迴來,曹操用手拍了拍床邊,示意曹昂坐上的。
“劉玄德那邊怎麽說?他願不願意議和,曹劉聯手,兩家一起打韋子萊?”
“嗬嗬,劉玄德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父親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曹昂話語中滿是不屑,緊接著又眼中流轉著殺意,說道:
“劉玄德那老匹夫,如果不是韋子萊來在一旁,我碾死他跟碾個臭蟲沒什麽兩樣。”
“哈哈,我與玄德都老了,以後的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了。你也莫要這般目中無人,如果沒有韋子萊,你上哪去悟這麽多東西,那也沒有今天的你。不過嘛,走之前記得先打敗劉玄德,不然下麵那些士族總會不老實。”曹操叮囑道。
曹昂點點頭,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罵道:
“真的是一幫蟲豸,鼠目寸光的蟲豸!
幾年前我還不理解,為什麽韋子萊一點都看不上他們,現在我隻是覺得殺少了,兔子急了都還咬人,他們這幫兔子,已經被人架在火上烤了,卻仍舊心存僥幸,畏首畏尾。”
“但你還得靠著他們,既要打壓,又得拉攏。”曹操說道。
曹昂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兩人沉默了片刻,曹操又問道:
“子修想當皇帝?”
“不當皇帝,下麵的人心思不定,我沒得選。”
曹操輕輕歎了一聲,感慨道:
“漢室腐朽,不得不走出這一步啊……你打算往哪跑,泰西、身毒還是貴霜?”
“原本我打算兵分兩路,去泰西和身毒,華府那邊說泰西目下正值亂世,一個泰西南蠻子做了皇帝,國內一片混亂,我親自帶精銳過去正好橫掃六合。
另外讓那些大家族保著子桓去身毒,身毒等級森嚴,又不善征戰,他們過去,正好作威作福。
而貴霜那邊山路崎嶇,且自身勢力不弱,就不管了。
但子文吵著說他要去攻打貴霜,他也想當個頭,最後我還是答應了他,所以三個地方我們都會去打。”
子桓是老二曹丕的字,擅長文治,子文是老三曹彰的字,自幼勇武過人。
“安民如今在伊犁駐軍,司馬仲達在漠北龍城駐軍,籌集牛羊補給。曹子丹和夏侯伯仁兩個咱家的麒麟兒,已經被我派去征討吐火羅地區,我打算先幫子桓把身毒打垮了,再全力西進。”
曹昂繼續講著自己的安排,曹操卻突然打斷了他,問道:
“伯仁是哪個,我記不清了。”
“就是妙才叔父的堂侄夏侯尚,有大將之才,我很看好他。”
“好,後繼有人,好……”
曹家和夏侯家的二代們確實不錯,曹真是個帥才,曹休、夏侯尚有大將之才,曹彰有猛將之資,而曹丕、曹植都是文采斐然,奈何這偌大的中土,已經沒有他們曹魏的容身之地了,隻得遠走他鄉,尋覓出路。
“西域諸國已經被子丹掃清了,國中已經遷徙了近百萬人丁與工匠過去,隻是我們製作的炸藥威力總是不如華府的,但好在也夠用,故而在西域攻無不克……”
曹昂還在講述著大大小小的事情,曹操則心滿意足地聽著,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
河瑞五年,共和2年,春,大漢魏王曹操薨於鄴城王宮,世子曹昂襲爵。
河瑞五年,共和2年,夏,魏王曹昂接受漢獻帝劉導的禪讓,登基稱帝,國號為“魏”,改元四平,寓意著平定四海,掃清寰宇。
共和2年,四平元年,冬,漢中王劉備攻克漢室舊都長安後,聽聞曹昂接受禪讓且稱帝後悲痛不已,在三次三讓之後,也接受群臣的勸進,登基稱帝,國號為“漢”,改元章武,繼承漢朝正統。
至此,北魏南漢的對峙格局形成,又一批地圖作廢了。
至於華府算什麽,華府一直都沒有建國,一直是大漢的政府,可現在大漢已經換了一個,華府該如何自居呢?
在南陽兵敗之後,曹操的身體已經是一天不如一天。
以前還隻是下床的時間遠,沒有在床上的時間多,到了現在變成清醒過來的時間比昏睡的時間要長得多。
這天,曹操感覺自己大限將至,把曹昂喊至床前。
“子修……妙才陣亡了?”曹操張著慘白的雙唇顫抖著問道。
自從南北決戰最終以曹魏這邊的全麵潰敗而告終之後,鄴城這邊就沒有聽過什麽好消息了,而每一個壞消息都會讓曹操的病情加重三分,所以才讓曹操的身體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
“劉玄德手下有諸葛連弩,火力極其兇猛,在秦嶺山間的狹小之地很占優勢,故而叔父才節節敗退,從漢中退到關中,以至於一個不慎,在陣前慘死。”
曹昂敘說的很平靜,但他的心裏滿是怨恨。
當初他離開成都的時候安排的好好的,讓普富盧在南邊遲滯聯軍,然後留下夏侯淵作為大都督,總管西路全局,加固漢中防線。
奈何這兩個人都不聽曹昂的,一個比一個莽,占著地利不守,反而主動往前送,以至於西川局勢敗壞,目前可能就連關中都要丟掉。
曹操似乎看出了曹昂的心思,拉著他的手說道:
“你也莫怪你妙才叔父,是我傳令讓他打壓一下劉備的囂張氣焰,他的後人該優待的還是要優待。”
曹操說的是不是真的呢?
曹昂不想去深究了。
曹操太了解自己的長子了,於是繼續說道:
“給你叔父一個體麵,給征西將軍你的體麵,我們家需要團結,你曹子修再厲害也是一個人,需要有這麽多心腹幫襯。”
“孩兒明白。”曹昂鄭重地說道,他也明白這個道理,隻是氣不過。
普富盧跑迴來後就已經被他斬了,冷處理夏侯淵已經是他最大的寬容。
“好,好,如此甚好,你想得通這些,我也沒什麽好牽掛的了。”曹操很欣慰地說道。
偌大的寢宮內就隻有父子倆,曹昂似乎是不喜歡寢宮內的熏香,於是起身去把窗戶推開。
等到曹昂迴來,曹操用手拍了拍床邊,示意曹昂坐上的。
“劉玄德那邊怎麽說?他願不願意議和,曹劉聯手,兩家一起打韋子萊?”
“嗬嗬,劉玄德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父親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曹昂話語中滿是不屑,緊接著又眼中流轉著殺意,說道:
“劉玄德那老匹夫,如果不是韋子萊來在一旁,我碾死他跟碾個臭蟲沒什麽兩樣。”
“哈哈,我與玄德都老了,以後的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了。你也莫要這般目中無人,如果沒有韋子萊,你上哪去悟這麽多東西,那也沒有今天的你。不過嘛,走之前記得先打敗劉玄德,不然下麵那些士族總會不老實。”曹操叮囑道。
曹昂點點頭,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罵道:
“真的是一幫蟲豸,鼠目寸光的蟲豸!
幾年前我還不理解,為什麽韋子萊一點都看不上他們,現在我隻是覺得殺少了,兔子急了都還咬人,他們這幫兔子,已經被人架在火上烤了,卻仍舊心存僥幸,畏首畏尾。”
“但你還得靠著他們,既要打壓,又得拉攏。”曹操說道。
曹昂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兩人沉默了片刻,曹操又問道:
“子修想當皇帝?”
“不當皇帝,下麵的人心思不定,我沒得選。”
曹操輕輕歎了一聲,感慨道:
“漢室腐朽,不得不走出這一步啊……你打算往哪跑,泰西、身毒還是貴霜?”
“原本我打算兵分兩路,去泰西和身毒,華府那邊說泰西目下正值亂世,一個泰西南蠻子做了皇帝,國內一片混亂,我親自帶精銳過去正好橫掃六合。
另外讓那些大家族保著子桓去身毒,身毒等級森嚴,又不善征戰,他們過去,正好作威作福。
而貴霜那邊山路崎嶇,且自身勢力不弱,就不管了。
但子文吵著說他要去攻打貴霜,他也想當個頭,最後我還是答應了他,所以三個地方我們都會去打。”
子桓是老二曹丕的字,擅長文治,子文是老三曹彰的字,自幼勇武過人。
“安民如今在伊犁駐軍,司馬仲達在漠北龍城駐軍,籌集牛羊補給。曹子丹和夏侯伯仁兩個咱家的麒麟兒,已經被我派去征討吐火羅地區,我打算先幫子桓把身毒打垮了,再全力西進。”
曹昂繼續講著自己的安排,曹操卻突然打斷了他,問道:
“伯仁是哪個,我記不清了。”
“就是妙才叔父的堂侄夏侯尚,有大將之才,我很看好他。”
“好,後繼有人,好……”
曹家和夏侯家的二代們確實不錯,曹真是個帥才,曹休、夏侯尚有大將之才,曹彰有猛將之資,而曹丕、曹植都是文采斐然,奈何這偌大的中土,已經沒有他們曹魏的容身之地了,隻得遠走他鄉,尋覓出路。
“西域諸國已經被子丹掃清了,國中已經遷徙了近百萬人丁與工匠過去,隻是我們製作的炸藥威力總是不如華府的,但好在也夠用,故而在西域攻無不克……”
曹昂還在講述著大大小小的事情,曹操則心滿意足地聽著,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永遠地睡著了。
河瑞五年,共和2年,春,大漢魏王曹操薨於鄴城王宮,世子曹昂襲爵。
河瑞五年,共和2年,夏,魏王曹昂接受漢獻帝劉導的禪讓,登基稱帝,國號為“魏”,改元四平,寓意著平定四海,掃清寰宇。
共和2年,四平元年,冬,漢中王劉備攻克漢室舊都長安後,聽聞曹昂接受禪讓且稱帝後悲痛不已,在三次三讓之後,也接受群臣的勸進,登基稱帝,國號為“漢”,改元章武,繼承漢朝正統。
至此,北魏南漢的對峙格局形成,又一批地圖作廢了。
至於華府算什麽,華府一直都沒有建國,一直是大漢的政府,可現在大漢已經換了一個,華府該如何自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