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二十五年,鐵馬食槽英吉利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得不說,曹魏的這一條毒計,確實很有效地阻礙了紅軍解放世界的步伐。
畢竟華國又不是曹魏,管殺不管埋,華國擅長於推翻一個舊世界,更擅長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在重新繁榮西域之前,紅軍暫且不考慮西出伊犁或是翻越蔥嶺,而是停在漠南漠北進行解放事業。
這一停就是五年,當紅軍再度準備好西征之時,羅馬帝國已經被曹魏徹底征服了。
竺王曹彰統禦天竺諸侯,手底下的諸侯各種都有,天竺百姓懦弱,統治起來非常輕鬆。
燕王曹德統禦伏爾加河河畔的諸侯以及部落,手底下的諸侯主要是劉豹的匈奴漢,還有一小部分鮮卑烏桓老弱,地盤雖大,但都開發不足,遍布森林草場。
蜀王曹丕統禦兩河流域的諸侯,手底下的諸侯均是世家大族的分家,這裏水土豐饒,非常適合耕作。
陳王曹植統禦巴爾幹半島的諸侯,手底下的諸侯多是好勇鬥狠的豪強,跟本地的山民多有衝突。
中山王劉封,尼羅河地區名義的王,但是底下多是第四大漢的權貴,各自建國,互不統屬,唯有關羽張飛等少數忠臣家族忠心輔佐。
另外還有勢力比較大的獨立諸侯,在阿非利加行政區,定都迦太基的楚王曹仁,在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盧西塔尼亞行省的鎮西王呂布,在北非西部毛裏塔尼亞行省的涼國公馬超……
天子,大魏皇帝,萬王之王,羅馬的奧古斯都,草原的聖人可汗,曹昂,則在帝國的中心,愛琴海與黑海的交匯地,原來的拜占庭城,建立了一座新都城——天京。
並且直轄高盧大行政區、意大利大行政區,以及色雷斯、亞細亞和本都行政區,以郡縣製為主,在關鍵地區分封了諸如清河崔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河內司馬氏等頭部士族為王公,主要負責鎮壓土著蠻族。
西遷的大魏如日中天,新生的華國也是蓬勃興旺。
全國上下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有序推進,鐵路、公路像是新生的動脈靜脈一樣,為國家帶來了新活力,農林牧漁全部產業工人化,勞動力有剩餘就去拓荒,拓荒村社遍及東北、東瀛、南洋。
紅軍西進分海陸兩條路,陸地上圍繞著正在修築的歐亞鐵路推進,而海上則是沿印度洋沿岸,往兩河流域前進。
陸上解放之路的進軍速度跟鐵路的修築速度掛鉤,鐵路修多遠,紅軍就打多遠;海上解放之路則受沿岸土著的糟糕文明進程所拖延,尤其是天竺的土邦部落,深受各類壓迫性極強的宗教洗腦,以印度教尤甚,解放起來困難很大,不少同道都抱怨這幫阿三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但無論是多大的困難,同道們還是在穩步的推進解放全人類的事業,並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外族同道加入其中。
好在華國一直保持著科技的絕對優勢,曹魏用鋼鐵和火藥摧毀了貴霜、安息、羅馬等一眾帝國,而華國更多的鋼鐵,更猛的炸藥,以及更多的戰士,也在秋風掃落葉一般掃清曹魏的王公貴族以及他們的土著走狗。
這一掃,就掃了二十年。
共和31年(230年),共產國際華國東州鹿島市,30歲的農漁專家鄧範,在雒陽剛開完一個交流會,就馬不停蹄地迴到了在鹿島市的家。
鄧範祖籍本是在荊州南陽,後其父母隨華府南遷交趾,鄧範也在交趾出生長大,自幼聰慧好學,但可惜是個口吃,好在同學老師沒少關照他,這讓鄧範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鄧範時常拿“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作為座右銘來激勵自己,一開始他的朋友同學還覺得鄧範這麽做,是個有誌氣,有遠大理想的好青年,直到鄧範結婚的那一天,他的親朋們才恍然大悟,鄧範的座右銘有何深意,雖然那並不是鄧範的本意。
隻因為鄧範的妻子叫韋靈蘊,而韋靈蘊的父親,則是大名鼎鼎的監察委員會的第一任首席,現在的自動化研究委員會首席,韋恩。
大家都以為鄧範這種“尚公主”的婚姻可能會比較艱難,但鄧範自己倒不覺得有什麽。
一般父親長得俊,女兒也會生得俊,但沉魚落雁的韋靈蘊卻是個獸醫,整日和豬牛羊混跡在一起,絲毫沒有常人覺得她應該有的,有別於常人的姿態。
這兩個人是在工作中認識的,韋靈蘊覺得鄧範這個看起來呆頭呆腦,實際上內秀於心的家夥,跟老爹韋恩那種滿嘴跑火車的人很不一樣,有了好奇之後,一來二去韋靈蘊就把鄧範拿下了。
如今,二人住在一個工人公寓裏,房子不大,但很溫馨,不過懷孕的韋靈蘊一般都在社區的公共活動中心活動,這裏有很多娛樂設施,非常受社區的居民們歡迎。
“靈蘊,我迴來了。”鄧範迴家放了行李就去找韋靈蘊,就看見懷孕的妻子和一些休假的孕婦與退休的老人坐在一起看電視。
“老鄧!快來看,我高中同學上電視了!”韋靈蘊雖然初為人婦,但舉手投足之間仍是少女的活潑模樣。
“高中同學上電視?厲害啊,誰啊?”
“薑維,涼州天水人,紅軍戰士,開裝甲車呢你看,可氣派了。”
伴著妻子的介紹,鄧範雙肘撐在韋靈蘊所坐的沙發背上,饒有興趣地看起了電視。
這是華府一台的新聞節目,是前線的戰地記者在采訪前線的紅軍指戰員,裝甲排排長薑維因為氣質形象佳,談吐流利,當仁不讓地代表最前線的裝甲部隊接受采訪。
那是一處天高雲密的海灘,幾輛紅軍的裝甲戰車正停在沙灘上休息。
記者站在戰車的車體上,舉著話筒問道:
“薑同道,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前線的戰況嗎?”
薑維則戴著頭盔,半個身子從炮塔中探出來,一隻手扶著炮塔外部的機槍,模樣很是威風。
“曹魏王朝自從曹昂病死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而去年司馬懿在望海陵發動的政變更是為下滑的曹魏踩下了一腳油門……我們現在吉利海峽,據說之前叫不列顛尼亞海,後來曹魏的鎮西王呂布打到這裏給改的名字……”
畢竟華國又不是曹魏,管殺不管埋,華國擅長於推翻一個舊世界,更擅長於建設一個新世界,在重新繁榮西域之前,紅軍暫且不考慮西出伊犁或是翻越蔥嶺,而是停在漠南漠北進行解放事業。
這一停就是五年,當紅軍再度準備好西征之時,羅馬帝國已經被曹魏徹底征服了。
竺王曹彰統禦天竺諸侯,手底下的諸侯各種都有,天竺百姓懦弱,統治起來非常輕鬆。
燕王曹德統禦伏爾加河河畔的諸侯以及部落,手底下的諸侯主要是劉豹的匈奴漢,還有一小部分鮮卑烏桓老弱,地盤雖大,但都開發不足,遍布森林草場。
蜀王曹丕統禦兩河流域的諸侯,手底下的諸侯均是世家大族的分家,這裏水土豐饒,非常適合耕作。
陳王曹植統禦巴爾幹半島的諸侯,手底下的諸侯多是好勇鬥狠的豪強,跟本地的山民多有衝突。
中山王劉封,尼羅河地區名義的王,但是底下多是第四大漢的權貴,各自建國,互不統屬,唯有關羽張飛等少數忠臣家族忠心輔佐。
另外還有勢力比較大的獨立諸侯,在阿非利加行政區,定都迦太基的楚王曹仁,在伊比利亞半島西部盧西塔尼亞行省的鎮西王呂布,在北非西部毛裏塔尼亞行省的涼國公馬超……
天子,大魏皇帝,萬王之王,羅馬的奧古斯都,草原的聖人可汗,曹昂,則在帝國的中心,愛琴海與黑海的交匯地,原來的拜占庭城,建立了一座新都城——天京。
並且直轄高盧大行政區、意大利大行政區,以及色雷斯、亞細亞和本都行政區,以郡縣製為主,在關鍵地區分封了諸如清河崔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河內司馬氏等頭部士族為王公,主要負責鎮壓土著蠻族。
西遷的大魏如日中天,新生的華國也是蓬勃興旺。
全國上下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有序推進,鐵路、公路像是新生的動脈靜脈一樣,為國家帶來了新活力,農林牧漁全部產業工人化,勞動力有剩餘就去拓荒,拓荒村社遍及東北、東瀛、南洋。
紅軍西進分海陸兩條路,陸地上圍繞著正在修築的歐亞鐵路推進,而海上則是沿印度洋沿岸,往兩河流域前進。
陸上解放之路的進軍速度跟鐵路的修築速度掛鉤,鐵路修多遠,紅軍就打多遠;海上解放之路則受沿岸土著的糟糕文明進程所拖延,尤其是天竺的土邦部落,深受各類壓迫性極強的宗教洗腦,以印度教尤甚,解放起來困難很大,不少同道都抱怨這幫阿三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但無論是多大的困難,同道們還是在穩步的推進解放全人類的事業,並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外族同道加入其中。
好在華國一直保持著科技的絕對優勢,曹魏用鋼鐵和火藥摧毀了貴霜、安息、羅馬等一眾帝國,而華國更多的鋼鐵,更猛的炸藥,以及更多的戰士,也在秋風掃落葉一般掃清曹魏的王公貴族以及他們的土著走狗。
這一掃,就掃了二十年。
共和31年(230年),共產國際華國東州鹿島市,30歲的農漁專家鄧範,在雒陽剛開完一個交流會,就馬不停蹄地迴到了在鹿島市的家。
鄧範祖籍本是在荊州南陽,後其父母隨華府南遷交趾,鄧範也在交趾出生長大,自幼聰慧好學,但可惜是個口吃,好在同學老師沒少關照他,這讓鄧範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鄧範時常拿“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作為座右銘來激勵自己,一開始他的朋友同學還覺得鄧範這麽做,是個有誌氣,有遠大理想的好青年,直到鄧範結婚的那一天,他的親朋們才恍然大悟,鄧範的座右銘有何深意,雖然那並不是鄧範的本意。
隻因為鄧範的妻子叫韋靈蘊,而韋靈蘊的父親,則是大名鼎鼎的監察委員會的第一任首席,現在的自動化研究委員會首席,韋恩。
大家都以為鄧範這種“尚公主”的婚姻可能會比較艱難,但鄧範自己倒不覺得有什麽。
一般父親長得俊,女兒也會生得俊,但沉魚落雁的韋靈蘊卻是個獸醫,整日和豬牛羊混跡在一起,絲毫沒有常人覺得她應該有的,有別於常人的姿態。
這兩個人是在工作中認識的,韋靈蘊覺得鄧範這個看起來呆頭呆腦,實際上內秀於心的家夥,跟老爹韋恩那種滿嘴跑火車的人很不一樣,有了好奇之後,一來二去韋靈蘊就把鄧範拿下了。
如今,二人住在一個工人公寓裏,房子不大,但很溫馨,不過懷孕的韋靈蘊一般都在社區的公共活動中心活動,這裏有很多娛樂設施,非常受社區的居民們歡迎。
“靈蘊,我迴來了。”鄧範迴家放了行李就去找韋靈蘊,就看見懷孕的妻子和一些休假的孕婦與退休的老人坐在一起看電視。
“老鄧!快來看,我高中同學上電視了!”韋靈蘊雖然初為人婦,但舉手投足之間仍是少女的活潑模樣。
“高中同學上電視?厲害啊,誰啊?”
“薑維,涼州天水人,紅軍戰士,開裝甲車呢你看,可氣派了。”
伴著妻子的介紹,鄧範雙肘撐在韋靈蘊所坐的沙發背上,饒有興趣地看起了電視。
這是華府一台的新聞節目,是前線的戰地記者在采訪前線的紅軍指戰員,裝甲排排長薑維因為氣質形象佳,談吐流利,當仁不讓地代表最前線的裝甲部隊接受采訪。
那是一處天高雲密的海灘,幾輛紅軍的裝甲戰車正停在沙灘上休息。
記者站在戰車的車體上,舉著話筒問道:
“薑同道,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前線的戰況嗎?”
薑維則戴著頭盔,半個身子從炮塔中探出來,一隻手扶著炮塔外部的機槍,模樣很是威風。
“曹魏王朝自從曹昂病死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而去年司馬懿在望海陵發動的政變更是為下滑的曹魏踩下了一腳油門……我們現在吉利海峽,據說之前叫不列顛尼亞海,後來曹魏的鎮西王呂布打到這裏給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