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寬恕
身在捉妖司,老婆居然是絕世大妖 作者:哀殿賽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趙良真的以勢不可擋的實力屠滅一個宗門以後,所有人都沒有話說了。
血色的夕陽下,宗門廢墟中餘煙嫋嫋升起,與遠方連綿不絕的山巒形成鮮明對比。
斷壁殘垣間,偶爾可見斑駁的劍痕,那是他力量肆虐過的痕跡。
趙良真獨立於廢墟之上,衣袂隨風輕輕擺動,他的眼神冷冽如霜,仿佛能凍結周圍的一切聲音。
四周寂靜得隻能聽見風吹過破敗建築的嗚咽聲,以及遠處偶爾傳來的野獸嚎叫,為這殘酷的戰場添上一抹荒涼與絕望。
之前其他宗門的憤怒的聲音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宛如暴風雨前的寧靜。
那些曾義憤填膺,誓言要為被滅宗門討迴公道的修士們,此刻都噤若寒蟬,躲在各自的宗門內,連窺探外界的勇氣都喪失殆盡。
夜幕悄然降臨,月光灑在廢墟之上,銀白與暗紅交織,映照出一張張驚懼交加的臉龐。
在幽暗的角落,有人低聲議論,言語中滿是惶恐,生怕下一個被趙良真鐵蹄踐踏的,就是自己的宗門。
月光漸隱,星辰點綴夜空,宗門廢墟旁,幾簇篝火悄然燃起。火光映照下,一些宗門的長老與弟子圍坐一圈,他們的臉上不再是恐懼與逃避,而是換上了諂媚與歌頌。
“趙良真大人真乃曠世奇才,以一己之力屠滅強敵,實乃我輩楷模!”一位身著華麗道袍的老者高聲頌揚,手中把玩著一枚閃爍著寒光的玉簡,眼中滿是敬仰。
周圍之人紛紛附和,有人輕撫長劍,仿佛能從中感受到趙良真的英勇與霸氣;有人閉目凝神,口中默念著對趙良真的讚歌,仿佛這樣就能獲得一絲庇護。
夜色深沉,篝火旁,一位中年修士站起身,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堅定無比:“原因無他,隻是因為趙良真的拳頭足夠大,大到讓所有人心生敬畏。你們看那天際,星辰雖小,卻能照亮一方天地,而趙良真,便是那能震撼整個修真界的星辰。他的力量,如同狂風暴雨中的驚雷,讓人無法直視,更無法反抗。每當夜深人靜,我便會想,若有一日能親眼見證他的風采,即便是死,也無憾了。”
說著,他緩緩抬頭,望向那浩瀚星河,眼中閃爍著既敬畏又向往的光芒。
夜色如墨,篝火邊的話語仿佛觸動了某種禁忌,空氣中彌漫起一股奇異的氛圍。
一位年輕的宗門弟子,麵容清秀,眼中卻閃爍著與年齡不符的深邃。
他輕聲呢喃:“當一個人足夠強時,一切錯誤都會被抹除,然後被人們歌頌。就如那遠古傳說中的戰神,屠城無數,後世卻尊其為守護神,廟宇林立,香火不斷。趙良真大人,或許也將成為這樣的存在吧。”
說著,他輕輕拾起一塊碎石,於火光中細細端詳,仿佛那石頭中蘊含著趙良真不可一世的輝煌與傳奇,而周圍人的神情,也漸漸由恐懼轉為了某種莫名的崇拜與憧憬。
所有人都不在說話,那位年輕弟子的話語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卻也讓四周的氛圍瞬間凝固。
他意識到自己言語中的鋒利,臉色微微一變,手指不自覺地加大了力道,碎石在火光下發出細微的哢嚓聲,仿佛是他內心掙紮的寫照。
他沒有勇氣再繼續議論下去,嘴唇微動,最終隻是化為一聲輕歎,緩緩低下了頭。
篝火的光影在他臉上跳躍,映照出一抹複雜的神色,有悔悟,也有不甘,周圍的寂靜似乎也在無聲地責備,讓這片刻變得異常漫長而沉重。
他們同時也很惶恐,害怕自己的宗門會成為趙良真下一個報複目標。
這種恐懼像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著每個人的心。
一位老者緊握著拐杖,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他渾濁的眼眸中滿是憂慮,不時望向遠方,仿佛在黑暗中尋找著一絲安全的跡象。
年輕的弟子們則緊緊相依,低聲交談,話語中帶著顫抖,他們的眼神不時掠過廢墟,想象著那毀滅性的力量降臨到自己宗門的情景,不禁渾身戰栗。
夜色中,一陣風吹過,枯枝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更像是死神的低語,讓眾人的心沉到了穀底。
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隻能在這無邊的夜色與恐懼中顫抖。
一位年輕女修緊攥著衣角,指甲幾乎嵌入掌心,疼痛讓她稍微清醒了一些。
她望向那燃燒著的篝火,火光跳躍,映照出她蒼白而堅定的臉龐。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決絕,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決定。
突然,她站起身,步伐堅定地向遠處走去,背影在火光下拉長,顯得既孤獨又悲壯。
周圍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卻無人敢出聲阻攔,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她一步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夜色如墨,她的身影在荒涼的小徑上快速穿梭,每一步都顯得那麽決絕而沉重。
四周的黑暗仿佛有形之物,壓迫著她的每一寸神經,但她心中的信念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終於,青衣門那殘破的牌匾映入眼簾,月光下顯得格外淒涼。
她深吸一口氣,推開門扉,踏入了這片曾經的聖地。
門內,一片死寂,隻有偶爾傳來的風聲,像是在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今日的落寞。
她穿梭在斷壁殘垣間,每一步都似乎在與曆史對話,直到在一座倒塌的大殿前停下。
那裏,一塊青石靜靜佇立,上麵刻著青衣門曆代先祖的名字,她輕撫青石,眼中閃爍著堅毅:“我要為洛水門,尋找一線生機。”
她一言不發,隻是跪在青衣門的門前,夜風拂過她散亂的發絲,月光如霜,為她孤獨的身影鍍上了一層銀白。
她的雙眼緊閉,臉上掛著兩行清淚,卻未曾滴落,仿佛連淚水也知曉此刻的沉重,不願打擾這份靜謐的決絕。
青衣門的門檻已被歲月磨得光滑,她的膝蓋輕輕觸碰,發出細微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
周圍的一切仿佛都靜止了,隻有她的心跳和遠處隱約傳來的蟲鳴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無聲的悲歌。
太上長老,一位白發蒼蒼、麵容慈祥的老者,緩緩步入這破敗的大殿前。
月光灑在他的銀發上,泛起淡淡的光澤。
他目光深邃,望向那跪在青石前的女子,眼中滿是無奈與心疼。
他輕歎一聲,腳步沉重地走向前,雙手微微顫抖著伸出,想要扶起她。
女子瘦弱的身軀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單薄,她的肩膀微微顫動,似乎在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與決心。
太上長老的手輕輕搭在她的肩上,一股溫暖的力量傳遞開來,試圖給予她一絲慰藉。
然而,女子卻倔強地沒有起身,隻是低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仍舊堅定地跪在那裏,不肯離開。
她聲音低沉而堅決,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卻飽含無盡的哀求:“還請您同趙良講,放過我們宗門,想要我做什麽都行。”
月光下,她的眼眸中閃爍著決絕與犧牲的光芒,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太上長老的手僵在半空,心中五味雜陳,望著眼前這位年輕女修,他仿佛看到了青衣門往昔的堅韌與不屈。
四周的風聲似乎也在此刻停歇,隻留下兩人沉重的唿吸和遠處微弱的光影,在這破敗的大殿前交織出一幅悲壯的畫麵。
太上長老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帶著無盡的滄桑與無奈。
他緩緩收迴僵在半空的手,背過身去,望向那輪皎潔的明月,月光將他孤獨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有對過往的懷念,有對未來的憂慮,更有對眼前女子的深深同情。
“冤冤相報何時了啊!”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哀傷,仿佛是在向月亮訴說著心中的苦楚。
隨後,他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望向女子,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決絕:“我會幫你的,不過他聽不聽我的,可就怪不得我了。”
女子聞言,眼中瞬間迸發出希望的光芒,她猛地抬起頭,淚水如斷線的珍珠般滑落,滴落在青石上,發出細微而清脆的聲響。
她不顧一切地開始磕頭,每一次額頭與青石接觸,都伴隨著一聲沉悶的聲響,仿佛是她對太上長老承諾的鄭重迴應。
她的動作迅速而有力,額頭很快便紅腫一片,但她渾然不顧,隻是滿懷感激地望著太上長老,那份決絕與犧牲,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尤為震撼。
四周的風似乎也為之一滯,仿佛連大自然都在為這份堅定的信念動容。
沒過多長時間,趙良就被太上長老給叫住了。夜色中,他匆匆而來,衣袂飄飄,月光在他年輕的臉上灑下淡淡的銀輝。他停下腳步,在離太上長老幾步之遙的地方站定,雙手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聲音恭敬而清晰:“師父。”
太上長老轉過身,目光深邃地看著他,月光下的臉龐顯得格外滄桑。
趙良察覺到師父的眼神中似乎藏著深意,心中不禁微微一凜,等待著師父的指示。
四周的風輕輕吹過,帶著一絲涼意,卻吹不散兩人之間凝重的氛圍。
太上長老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趙良,為師有一事相求。”
“您請說,徒弟一定盡力去辦。”趙良語氣堅定,月光映照下,他的眼神誠懇而堅決。太上長老凝視著他,緩緩點了點頭,蒼老的手指指向那依舊跪在青石前的女子,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動:“她,洛水門的希望,也是無辜的犧牲品。為師希望你能放下成見,給他們一條生路。”
言罷,太上長老的目光變得異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趙良聞言,眉頭微皺,目光在女子與太上長老間徘徊,夜色中,他的身影顯得格外挺拔,一陣風吹過,衣袂翻飛,似乎在訴說著內心的掙紮與抉擇。
“既然是您開口,自然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趙良的聲音在夜色中響起,帶著一絲釋然。
他緩步走向洛水門女子,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
女子的眼眸中閃爍著不可置信的光芒,她抬頭,淚水再次滑落,卻不再是絕望,而是難以置信的希望。
趙良在她的麵前站定,目光深邃而複雜,他緩緩伸出手,輕觸她紅腫的額頭,那溫度仿佛能穿透一切寒冷,帶來一絲溫暖。
女子渾身一顫,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撼,她緊緊咬住嘴唇,不讓自己的哭聲溢出,隻是眼中閃爍的淚光更加耀眼。
四周的風似乎也變得柔和起來,輕輕吹拂著兩人的衣袂,仿佛連大自然都在為這一刻的和解而歡舞。
趙良的眼神在月光下變得柔和,他輕聲說道:“原本我也沒真的想對所有宗門趕盡殺絕,隻是殺雞儆猴而已。但看到你的堅持,我意識到,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征服,而在於寬恕。”
說著,他輕輕拍了拍女子的肩膀,示意她起身。
此時,一陣夜風吹過,帶來了遠處山林的清新氣息,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和解的味道。
趙良抬頭望向星空,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從今往後,我會盡力避免無謂的殺戮,讓這片大陸再次迴歸和平。”
星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仿佛已下定決心,要成為守護這片土地的英雄。
然後,他帶著女子迴到了青衣門內。月光如細紗,輕輕鋪灑在青石小徑上,兩旁是鬱鬱蔥蔥的古木,偶爾幾聲夜鳥啼鳴,更添幾分幽靜。
趙良走在前方,步伐穩健,女子的身影緊隨其後,每一步都踏出了新的希望。
青衣門的弟子們見到這一幕,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卻無人敢上前詢問。
月光下,趙良的側臉顯得格外堅毅,他引領著女子穿過一道道門戶,最終停在了一處幽靜的小院前,輕輕推開門扉,示意女子進去。
屋內燭光搖曳,溫暖而安寧,仿佛是為她專門準備的一處避風港。
血色的夕陽下,宗門廢墟中餘煙嫋嫋升起,與遠方連綿不絕的山巒形成鮮明對比。
斷壁殘垣間,偶爾可見斑駁的劍痕,那是他力量肆虐過的痕跡。
趙良真獨立於廢墟之上,衣袂隨風輕輕擺動,他的眼神冷冽如霜,仿佛能凍結周圍的一切聲音。
四周寂靜得隻能聽見風吹過破敗建築的嗚咽聲,以及遠處偶爾傳來的野獸嚎叫,為這殘酷的戰場添上一抹荒涼與絕望。
之前其他宗門的憤怒的聲音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宛如暴風雨前的寧靜。
那些曾義憤填膺,誓言要為被滅宗門討迴公道的修士們,此刻都噤若寒蟬,躲在各自的宗門內,連窺探外界的勇氣都喪失殆盡。
夜幕悄然降臨,月光灑在廢墟之上,銀白與暗紅交織,映照出一張張驚懼交加的臉龐。
在幽暗的角落,有人低聲議論,言語中滿是惶恐,生怕下一個被趙良真鐵蹄踐踏的,就是自己的宗門。
月光漸隱,星辰點綴夜空,宗門廢墟旁,幾簇篝火悄然燃起。火光映照下,一些宗門的長老與弟子圍坐一圈,他們的臉上不再是恐懼與逃避,而是換上了諂媚與歌頌。
“趙良真大人真乃曠世奇才,以一己之力屠滅強敵,實乃我輩楷模!”一位身著華麗道袍的老者高聲頌揚,手中把玩著一枚閃爍著寒光的玉簡,眼中滿是敬仰。
周圍之人紛紛附和,有人輕撫長劍,仿佛能從中感受到趙良真的英勇與霸氣;有人閉目凝神,口中默念著對趙良真的讚歌,仿佛這樣就能獲得一絲庇護。
夜色深沉,篝火旁,一位中年修士站起身,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堅定無比:“原因無他,隻是因為趙良真的拳頭足夠大,大到讓所有人心生敬畏。你們看那天際,星辰雖小,卻能照亮一方天地,而趙良真,便是那能震撼整個修真界的星辰。他的力量,如同狂風暴雨中的驚雷,讓人無法直視,更無法反抗。每當夜深人靜,我便會想,若有一日能親眼見證他的風采,即便是死,也無憾了。”
說著,他緩緩抬頭,望向那浩瀚星河,眼中閃爍著既敬畏又向往的光芒。
夜色如墨,篝火邊的話語仿佛觸動了某種禁忌,空氣中彌漫起一股奇異的氛圍。
一位年輕的宗門弟子,麵容清秀,眼中卻閃爍著與年齡不符的深邃。
他輕聲呢喃:“當一個人足夠強時,一切錯誤都會被抹除,然後被人們歌頌。就如那遠古傳說中的戰神,屠城無數,後世卻尊其為守護神,廟宇林立,香火不斷。趙良真大人,或許也將成為這樣的存在吧。”
說著,他輕輕拾起一塊碎石,於火光中細細端詳,仿佛那石頭中蘊含著趙良真不可一世的輝煌與傳奇,而周圍人的神情,也漸漸由恐懼轉為了某種莫名的崇拜與憧憬。
所有人都不在說話,那位年輕弟子的話語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卻也讓四周的氛圍瞬間凝固。
他意識到自己言語中的鋒利,臉色微微一變,手指不自覺地加大了力道,碎石在火光下發出細微的哢嚓聲,仿佛是他內心掙紮的寫照。
他沒有勇氣再繼續議論下去,嘴唇微動,最終隻是化為一聲輕歎,緩緩低下了頭。
篝火的光影在他臉上跳躍,映照出一抹複雜的神色,有悔悟,也有不甘,周圍的寂靜似乎也在無聲地責備,讓這片刻變得異常漫長而沉重。
他們同時也很惶恐,害怕自己的宗門會成為趙良真下一個報複目標。
這種恐懼像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著每個人的心。
一位老者緊握著拐杖,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他渾濁的眼眸中滿是憂慮,不時望向遠方,仿佛在黑暗中尋找著一絲安全的跡象。
年輕的弟子們則緊緊相依,低聲交談,話語中帶著顫抖,他們的眼神不時掠過廢墟,想象著那毀滅性的力量降臨到自己宗門的情景,不禁渾身戰栗。
夜色中,一陣風吹過,枯枝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更像是死神的低語,讓眾人的心沉到了穀底。
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辦法,隻能在這無邊的夜色與恐懼中顫抖。
一位年輕女修緊攥著衣角,指甲幾乎嵌入掌心,疼痛讓她稍微清醒了一些。
她望向那燃燒著的篝火,火光跳躍,映照出她蒼白而堅定的臉龐。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決絕,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大的決定。
突然,她站起身,步伐堅定地向遠處走去,背影在火光下拉長,顯得既孤獨又悲壯。
周圍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卻無人敢出聲阻攔,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她一步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夜色如墨,她的身影在荒涼的小徑上快速穿梭,每一步都顯得那麽決絕而沉重。
四周的黑暗仿佛有形之物,壓迫著她的每一寸神經,但她心中的信念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終於,青衣門那殘破的牌匾映入眼簾,月光下顯得格外淒涼。
她深吸一口氣,推開門扉,踏入了這片曾經的聖地。
門內,一片死寂,隻有偶爾傳來的風聲,像是在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今日的落寞。
她穿梭在斷壁殘垣間,每一步都似乎在與曆史對話,直到在一座倒塌的大殿前停下。
那裏,一塊青石靜靜佇立,上麵刻著青衣門曆代先祖的名字,她輕撫青石,眼中閃爍著堅毅:“我要為洛水門,尋找一線生機。”
她一言不發,隻是跪在青衣門的門前,夜風拂過她散亂的發絲,月光如霜,為她孤獨的身影鍍上了一層銀白。
她的雙眼緊閉,臉上掛著兩行清淚,卻未曾滴落,仿佛連淚水也知曉此刻的沉重,不願打擾這份靜謐的決絕。
青衣門的門檻已被歲月磨得光滑,她的膝蓋輕輕觸碰,發出細微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
周圍的一切仿佛都靜止了,隻有她的心跳和遠處隱約傳來的蟲鳴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無聲的悲歌。
太上長老,一位白發蒼蒼、麵容慈祥的老者,緩緩步入這破敗的大殿前。
月光灑在他的銀發上,泛起淡淡的光澤。
他目光深邃,望向那跪在青石前的女子,眼中滿是無奈與心疼。
他輕歎一聲,腳步沉重地走向前,雙手微微顫抖著伸出,想要扶起她。
女子瘦弱的身軀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單薄,她的肩膀微微顫動,似乎在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與決心。
太上長老的手輕輕搭在她的肩上,一股溫暖的力量傳遞開來,試圖給予她一絲慰藉。
然而,女子卻倔強地沒有起身,隻是低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仍舊堅定地跪在那裏,不肯離開。
她聲音低沉而堅決,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卻飽含無盡的哀求:“還請您同趙良講,放過我們宗門,想要我做什麽都行。”
月光下,她的眼眸中閃爍著決絕與犧牲的光芒,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太上長老的手僵在半空,心中五味雜陳,望著眼前這位年輕女修,他仿佛看到了青衣門往昔的堅韌與不屈。
四周的風聲似乎也在此刻停歇,隻留下兩人沉重的唿吸和遠處微弱的光影,在這破敗的大殿前交織出一幅悲壯的畫麵。
太上長老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帶著無盡的滄桑與無奈。
他緩緩收迴僵在半空的手,背過身去,望向那輪皎潔的明月,月光將他孤獨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有對過往的懷念,有對未來的憂慮,更有對眼前女子的深深同情。
“冤冤相報何時了啊!”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哀傷,仿佛是在向月亮訴說著心中的苦楚。
隨後,他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望向女子,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決絕:“我會幫你的,不過他聽不聽我的,可就怪不得我了。”
女子聞言,眼中瞬間迸發出希望的光芒,她猛地抬起頭,淚水如斷線的珍珠般滑落,滴落在青石上,發出細微而清脆的聲響。
她不顧一切地開始磕頭,每一次額頭與青石接觸,都伴隨著一聲沉悶的聲響,仿佛是她對太上長老承諾的鄭重迴應。
她的動作迅速而有力,額頭很快便紅腫一片,但她渾然不顧,隻是滿懷感激地望著太上長老,那份決絕與犧牲,在這寂靜的夜裏顯得尤為震撼。
四周的風似乎也為之一滯,仿佛連大自然都在為這份堅定的信念動容。
沒過多長時間,趙良就被太上長老給叫住了。夜色中,他匆匆而來,衣袂飄飄,月光在他年輕的臉上灑下淡淡的銀輝。他停下腳步,在離太上長老幾步之遙的地方站定,雙手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聲音恭敬而清晰:“師父。”
太上長老轉過身,目光深邃地看著他,月光下的臉龐顯得格外滄桑。
趙良察覺到師父的眼神中似乎藏著深意,心中不禁微微一凜,等待著師父的指示。
四周的風輕輕吹過,帶著一絲涼意,卻吹不散兩人之間凝重的氛圍。
太上長老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趙良,為師有一事相求。”
“您請說,徒弟一定盡力去辦。”趙良語氣堅定,月光映照下,他的眼神誠懇而堅決。太上長老凝視著他,緩緩點了點頭,蒼老的手指指向那依舊跪在青石前的女子,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動:“她,洛水門的希望,也是無辜的犧牲品。為師希望你能放下成見,給他們一條生路。”
言罷,太上長老的目光變得異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趙良聞言,眉頭微皺,目光在女子與太上長老間徘徊,夜色中,他的身影顯得格外挺拔,一陣風吹過,衣袂翻飛,似乎在訴說著內心的掙紮與抉擇。
“既然是您開口,自然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趙良的聲音在夜色中響起,帶著一絲釋然。
他緩步走向洛水門女子,月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
女子的眼眸中閃爍著不可置信的光芒,她抬頭,淚水再次滑落,卻不再是絕望,而是難以置信的希望。
趙良在她的麵前站定,目光深邃而複雜,他緩緩伸出手,輕觸她紅腫的額頭,那溫度仿佛能穿透一切寒冷,帶來一絲溫暖。
女子渾身一顫,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震撼,她緊緊咬住嘴唇,不讓自己的哭聲溢出,隻是眼中閃爍的淚光更加耀眼。
四周的風似乎也變得柔和起來,輕輕吹拂著兩人的衣袂,仿佛連大自然都在為這一刻的和解而歡舞。
趙良的眼神在月光下變得柔和,他輕聲說道:“原本我也沒真的想對所有宗門趕盡殺絕,隻是殺雞儆猴而已。但看到你的堅持,我意識到,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征服,而在於寬恕。”
說著,他輕輕拍了拍女子的肩膀,示意她起身。
此時,一陣夜風吹過,帶來了遠處山林的清新氣息,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和解的味道。
趙良抬頭望向星空,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堅定:“從今往後,我會盡力避免無謂的殺戮,讓這片大陸再次迴歸和平。”
星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仿佛已下定決心,要成為守護這片土地的英雄。
然後,他帶著女子迴到了青衣門內。月光如細紗,輕輕鋪灑在青石小徑上,兩旁是鬱鬱蔥蔥的古木,偶爾幾聲夜鳥啼鳴,更添幾分幽靜。
趙良走在前方,步伐穩健,女子的身影緊隨其後,每一步都踏出了新的希望。
青衣門的弟子們見到這一幕,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卻無人敢上前詢問。
月光下,趙良的側臉顯得格外堅毅,他引領著女子穿過一道道門戶,最終停在了一處幽靜的小院前,輕輕推開門扉,示意女子進去。
屋內燭光搖曳,溫暖而安寧,仿佛是為她專門準備的一處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