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搶功
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 作者:狂人啊Q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平鎮拿下了。
這裏的太平軍已經被強攻了三次,已經是強弩之末。
他們號稱二十萬,實際上能打的就幾千人,圍攻了建寧府三十多天,早就疲態盡顯。
太平鎮一破,通往建寧府的道路徹底打通。
夜裏,富勒興大帳中極為熱鬧,他一個勁的誇功。
劉勇強漸漸感到不對勁,對方一個字都沒提自己的功勞。不是他想爭功,而是功勞最後會有賞賜的,頭功怎麽不換個千把兩銀子,能買一門炮了。
第二日一早,富勒興整裝待發,要全軍壓上。
一條船隊從下遊駛來,下船的是同安縣其他鄉勇,李雲梯帶著的五百人到了。
劉勇強前去迎接。
“李大人,人數不對啊?”
他看著走下船的最多三百。
“迴去再說。我昨夜聽見富總兵攻下了太平鎮!”
“沒有我的事?”
“與你有關!”
“夠東西。”
劉勇強惡狠狠的罵了一句,然後將自己昨天的戰果匯報了一下,還特意強調,上山前跟富勒興請示過,對方表示隻要自己轟掉了對麵炮陣,就記頭功。
結果富勒興在報捷文書中,一個字都沒提劉勇強的功勞。
李雲梯黑著臉:“我會為你說明。先以大局為重。跟著進兵吧。解建寧之圍要緊。”
同下鄉勇排在隊伍最後,當先的是八旗兵,其次是綠營兵。他們在最後,這是去搶功,此時誰最先出擊誰最占便宜。
不過剛好劉勇強這裏有船,太平鎮一破,水路暢通無阻,短距離衝刺肯定不如,長距離行軍未必比馬隊慢多少。
終於在靠近建寧府的地方,追上了綠營。此地已經距建寧府不足二十裏,太平軍在外圍挖掘了長壕。
以前他們用長壕包圍了建寧府,現在他們被反包圍了,中心的建寧府加外圍的清軍,將他們包了餃子。
劉勇強看見建寧府城,知道這座城為什麽能堅持這麽久了。府城不大,但地勢不錯,北麵靠山,東西各有一條大的溪流,隻有東麵地勢較為平坦。看似是一座繁華的小城,因為城外都有不少建築,隻是此時都被焚毀。
太平軍麵臨兩麵夾擊之勢,聰明的將領自然不會置自己於死地,所以劉勇強他們趕來的時候,隻看見太平軍營壘上冒著黑煙,能看見他們招展的旗幟往北方退去。
援軍就地在城外紮營,劉勇強跟李雲梯可以進城。
建寧府知府熱情款待援軍。
劉勇強對這位劉知府也頗為好奇,堅守孤城40天,這種戰績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拿得出手的。為什麽在名將匱乏的晚清,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要麽他早死了,要麽就是才能被埋沒了。
他的師爺非常健談,在宴請眾人的慶功宴上侃侃而談,細數了他們堅守的經曆。
因為有總督王懿德的預警,所以他們早有準備,城內儲備了充足的糧草,餉銀數萬兩,糧食可以吃半年。戰前總督還派來了一些援軍。
隻是這些援軍有點拉跨,太平軍離城還有二十裏的時候,廣東陳星河司馬帶一千廣東鄉勇出城接戰,結果根本紮不住營,看見敵人的陣勢就逃了迴來,還不敢進城怕被圍。泉州梁參將帶著500泉州鄉勇更差,跟著陳星河一起出擊,看廣東人跑,直接背著包袱跑沒影了,隻有7個人迴來。本來在河溪駐防的水師,直接推倒了南雅口。一個叫吳騰起的泉州官員,也帶著500鄉勇,晚上翻城牆跑了,跟著跑的綠營府兵標兵不計其數。
開戰前城中有守軍三千,一夜過去隻剩下一千了。
在師爺嘴裏,一開戰建寧府就陷入絕境,將所有人的興致都勾了起來。
“此時劉太守臨危不亂,聚集文武於城樓。令馬協領、祿參將、閩遊記、易守備分守城門。楊霞嶙、杜誌黑兩位縣丞巡防街道。令建安尉孫瑞林、甌寧尉黃鼎、府學教授黃嚴超等偕團局總紳蔣孝廉勸諭民人助官固守。又有孝義坊武生楊振臂一唿,應召者四百……”
師爺念過的一個個名字,都在慶功宴上,立刻站起來謙卑的拱手,實則相當得意。
劉知府則安靜的小酌,仿佛毫不在意,實則比誰都得意。
這些應該就是這座府城的頭麵人物了。
隻是官職名稱劉勇強不太熟悉,悄悄詢問:“李大人。太守是什麽?”
“就是知府的雅稱。”
“那孝廉?”
“就是舉人!”
師爺繼續著:“太守嘉獎,每丁給給器械一,日給銀一錢,米一升,應者雲集,得四千餘人。”
聽到這裏,劉勇強覺得這位同姓的劉知府不止勇敢,還挺有腦子,懂得當機立斷,打開府庫臨時招人,組織起來的城市街坊鄉勇算是一支城市自衛隊了吧。
“當於城垛編列數字,壯丁分作兩班分守。我建寧府城樓二十四座,窩鋪七十六座,女牆三千一百三十八座,城門八座,無一沒有堅守之人……”
聽到師爺報出這些詳細的數字,劉勇強才確信這位劉知府確實很懂管理,將所有人都安排在了固定的崗位上,還有輪班製度。
繼續聽下去,就是阻止城內婦孺供應後勤之類的操作。
戰鬥過程其他人聽的激烈,劉勇強卻聽著普通,畢竟人的講述,怎麽也不可能比得上影視劇那麽刺激。
大致就是太平軍先後采取過射箭勸降,挖地道埋炸藥等各種手段,都沒能攻下城池,反而傷亡慘重。
唯一讓劉勇強沒想到的是,城外的民宅竟然不是太平軍燒毀的,而是城裏派人專門摧毀的,是擔心太平軍借助這些民房攀登城牆,這當然也無可厚非,考慮周到,隻是可憐了那些民眾,估計官府是不會給他們修房子的。
慶功宴連辦了三場,因為救援不止一支隊伍。
席麵吃到一半,饒廷選來了。他是署理浙江衢州副將,從江西玉山返迴,援助鬆溪縣。他是從鬆溪縣打過來的。
又吃到一半,來了一位年輕將領,他叫鍾寶三,是現任福建水師提督。這次救援,王懿德可謂是能用的兵都用上了,連廣東鄉勇都調過來了,可以說拚盡全力。也是因為提前抓捕了細作,得知了對方的情報,提前準備。否則不可能從那麽多方向調集兵力過來,這時代,調兵動輒半年起步,尤其是跨省調兵。
當然最大功勞還是建寧府知府的,他能夠死守這是勝利的關鍵。就算建寧府城堅固,如果臨陣脫逃,再堅固的城牆也白給。要說堅固,衫關還是山城險關呢,富勒興說跑就跑了。
饒廷選、鍾寶三都是福建籍將領,饒廷選是閩縣(福州)人,鍾寶三是上杭人(汀州),尤其是這個鍾寶三,年紀這麽輕,竟然就做了福建水師提督,看著連三十歲都不到,一臉盛氣淩人的樣子。
悄悄問過,李雲梯告訴劉勇強,這位是將門之後。他祖父是宮廷侍衛,父親是睦南關總兵。鹹豐元年,祖父和父親同時去世,家裏三代單傳,所以他可以選擇承襲兩份差事,那年他十八歲。結果不顧家族的反對,他單騎去了睦南關,並在幾個月之後,殺死了越南阮氏賊寇,為父報仇。
原來是個二代,甚至三代。能當宮廷侍衛的祖父,隻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考中武舉,一個是承襲祖蔭,這個家族祖上有功。
難怪這麽盛氣淩人了,鹹豐元年十八,今年才不過二十五,這還是虛歲,實際二十三歲就當上了福建一省的的水師提督,難免驕傲。
劉勇強先後跟一群人碰杯,尤其是饒廷選和鍾寶三這兩位漢人將領。至於富勒興,理都沒理,因為對方一直沒有正眼看他。
戰事並沒有結束。太平軍號稱二十萬,幾萬人還是有的。攻破了十幾個縣城,裹挾了那麽多人,撤退不可能太快。
所以慶功宴過後,劉知府開始號召援軍再接再厲,繼續追擊粵匪,他也號召本地士紳,盡快召集鄉兵,務必殺光粵匪。
之後幾日,事態的發展讓劉勇強極為驚歎。
建寧府鄉紳的號召力很誇張,南鄉一位貢生江葆帶來了兩千人,酒席上見過的蔣舉人更是一口氣召集了東路各鄉上萬人,縣令還製作了大量印諭命令散發到各個沒到人的鄉鎮。
劉勇強對地主階級的動員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立刻帶著李家的名義一一拜會,他身穿勇字服,是編練已成的鄉勇,打著李家旗號非常好使,即便沒有關係,這些人也聽過同安李伯爵的名號。很給麵子,江葆甚至邀請劉勇強戰後去南鄉家中做客,他家可是大地主。
劉勇強此後多日也頻繁出擊,他斬獲頗多,主要是他‘軍用地圖精通’,登高遠望路就記在腦子裏了。
不一定會用,但他可以判斷那條路可能是太平軍的退路,終於成功截擊了一次。
此時已經是亂戰,氣勢洶洶而來的太平軍這種軍隊,最怕的是不能一鼓作氣,現在他們成了驚弓之鳥,被四麵圍攻,抱頭鼠竄。
劉勇強追上了一大隊太平軍,終於抓住了機會,擺開陣型,來了幾次齊射,直接打崩了至少五六千的大部隊,接著緊追不放,將一大批人追進了一處山坳。
劉三虎驚唿:“師傅。有女人!”
最終有三五百太平軍老弱被困,男的年紀都比較大,在他們背後,是一群穿著鶯鶯燕燕的較小身影。
老人、女人?
劉勇強本就沒有殺心,有意放過。
“讓他們投降,丟下兵器。”
王二搶先跑去喊話。
對方很痛快的丟了武器。
“帶幾個人過來問話。”
劉勇強想打探點情報,結果帶過來幾個人後,他都驚了。
那些穿紅掛綠的嬌小身影,沒有一個是女人,竟然是一群小孩!
這裏的太平軍已經被強攻了三次,已經是強弩之末。
他們號稱二十萬,實際上能打的就幾千人,圍攻了建寧府三十多天,早就疲態盡顯。
太平鎮一破,通往建寧府的道路徹底打通。
夜裏,富勒興大帳中極為熱鬧,他一個勁的誇功。
劉勇強漸漸感到不對勁,對方一個字都沒提自己的功勞。不是他想爭功,而是功勞最後會有賞賜的,頭功怎麽不換個千把兩銀子,能買一門炮了。
第二日一早,富勒興整裝待發,要全軍壓上。
一條船隊從下遊駛來,下船的是同安縣其他鄉勇,李雲梯帶著的五百人到了。
劉勇強前去迎接。
“李大人,人數不對啊?”
他看著走下船的最多三百。
“迴去再說。我昨夜聽見富總兵攻下了太平鎮!”
“沒有我的事?”
“與你有關!”
“夠東西。”
劉勇強惡狠狠的罵了一句,然後將自己昨天的戰果匯報了一下,還特意強調,上山前跟富勒興請示過,對方表示隻要自己轟掉了對麵炮陣,就記頭功。
結果富勒興在報捷文書中,一個字都沒提劉勇強的功勞。
李雲梯黑著臉:“我會為你說明。先以大局為重。跟著進兵吧。解建寧之圍要緊。”
同下鄉勇排在隊伍最後,當先的是八旗兵,其次是綠營兵。他們在最後,這是去搶功,此時誰最先出擊誰最占便宜。
不過剛好劉勇強這裏有船,太平鎮一破,水路暢通無阻,短距離衝刺肯定不如,長距離行軍未必比馬隊慢多少。
終於在靠近建寧府的地方,追上了綠營。此地已經距建寧府不足二十裏,太平軍在外圍挖掘了長壕。
以前他們用長壕包圍了建寧府,現在他們被反包圍了,中心的建寧府加外圍的清軍,將他們包了餃子。
劉勇強看見建寧府城,知道這座城為什麽能堅持這麽久了。府城不大,但地勢不錯,北麵靠山,東西各有一條大的溪流,隻有東麵地勢較為平坦。看似是一座繁華的小城,因為城外都有不少建築,隻是此時都被焚毀。
太平軍麵臨兩麵夾擊之勢,聰明的將領自然不會置自己於死地,所以劉勇強他們趕來的時候,隻看見太平軍營壘上冒著黑煙,能看見他們招展的旗幟往北方退去。
援軍就地在城外紮營,劉勇強跟李雲梯可以進城。
建寧府知府熱情款待援軍。
劉勇強對這位劉知府也頗為好奇,堅守孤城40天,這種戰績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拿得出手的。為什麽在名將匱乏的晚清,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要麽他早死了,要麽就是才能被埋沒了。
他的師爺非常健談,在宴請眾人的慶功宴上侃侃而談,細數了他們堅守的經曆。
因為有總督王懿德的預警,所以他們早有準備,城內儲備了充足的糧草,餉銀數萬兩,糧食可以吃半年。戰前總督還派來了一些援軍。
隻是這些援軍有點拉跨,太平軍離城還有二十裏的時候,廣東陳星河司馬帶一千廣東鄉勇出城接戰,結果根本紮不住營,看見敵人的陣勢就逃了迴來,還不敢進城怕被圍。泉州梁參將帶著500泉州鄉勇更差,跟著陳星河一起出擊,看廣東人跑,直接背著包袱跑沒影了,隻有7個人迴來。本來在河溪駐防的水師,直接推倒了南雅口。一個叫吳騰起的泉州官員,也帶著500鄉勇,晚上翻城牆跑了,跟著跑的綠營府兵標兵不計其數。
開戰前城中有守軍三千,一夜過去隻剩下一千了。
在師爺嘴裏,一開戰建寧府就陷入絕境,將所有人的興致都勾了起來。
“此時劉太守臨危不亂,聚集文武於城樓。令馬協領、祿參將、閩遊記、易守備分守城門。楊霞嶙、杜誌黑兩位縣丞巡防街道。令建安尉孫瑞林、甌寧尉黃鼎、府學教授黃嚴超等偕團局總紳蔣孝廉勸諭民人助官固守。又有孝義坊武生楊振臂一唿,應召者四百……”
師爺念過的一個個名字,都在慶功宴上,立刻站起來謙卑的拱手,實則相當得意。
劉知府則安靜的小酌,仿佛毫不在意,實則比誰都得意。
這些應該就是這座府城的頭麵人物了。
隻是官職名稱劉勇強不太熟悉,悄悄詢問:“李大人。太守是什麽?”
“就是知府的雅稱。”
“那孝廉?”
“就是舉人!”
師爺繼續著:“太守嘉獎,每丁給給器械一,日給銀一錢,米一升,應者雲集,得四千餘人。”
聽到這裏,劉勇強覺得這位同姓的劉知府不止勇敢,還挺有腦子,懂得當機立斷,打開府庫臨時招人,組織起來的城市街坊鄉勇算是一支城市自衛隊了吧。
“當於城垛編列數字,壯丁分作兩班分守。我建寧府城樓二十四座,窩鋪七十六座,女牆三千一百三十八座,城門八座,無一沒有堅守之人……”
聽到師爺報出這些詳細的數字,劉勇強才確信這位劉知府確實很懂管理,將所有人都安排在了固定的崗位上,還有輪班製度。
繼續聽下去,就是阻止城內婦孺供應後勤之類的操作。
戰鬥過程其他人聽的激烈,劉勇強卻聽著普通,畢竟人的講述,怎麽也不可能比得上影視劇那麽刺激。
大致就是太平軍先後采取過射箭勸降,挖地道埋炸藥等各種手段,都沒能攻下城池,反而傷亡慘重。
唯一讓劉勇強沒想到的是,城外的民宅竟然不是太平軍燒毀的,而是城裏派人專門摧毀的,是擔心太平軍借助這些民房攀登城牆,這當然也無可厚非,考慮周到,隻是可憐了那些民眾,估計官府是不會給他們修房子的。
慶功宴連辦了三場,因為救援不止一支隊伍。
席麵吃到一半,饒廷選來了。他是署理浙江衢州副將,從江西玉山返迴,援助鬆溪縣。他是從鬆溪縣打過來的。
又吃到一半,來了一位年輕將領,他叫鍾寶三,是現任福建水師提督。這次救援,王懿德可謂是能用的兵都用上了,連廣東鄉勇都調過來了,可以說拚盡全力。也是因為提前抓捕了細作,得知了對方的情報,提前準備。否則不可能從那麽多方向調集兵力過來,這時代,調兵動輒半年起步,尤其是跨省調兵。
當然最大功勞還是建寧府知府的,他能夠死守這是勝利的關鍵。就算建寧府城堅固,如果臨陣脫逃,再堅固的城牆也白給。要說堅固,衫關還是山城險關呢,富勒興說跑就跑了。
饒廷選、鍾寶三都是福建籍將領,饒廷選是閩縣(福州)人,鍾寶三是上杭人(汀州),尤其是這個鍾寶三,年紀這麽輕,竟然就做了福建水師提督,看著連三十歲都不到,一臉盛氣淩人的樣子。
悄悄問過,李雲梯告訴劉勇強,這位是將門之後。他祖父是宮廷侍衛,父親是睦南關總兵。鹹豐元年,祖父和父親同時去世,家裏三代單傳,所以他可以選擇承襲兩份差事,那年他十八歲。結果不顧家族的反對,他單騎去了睦南關,並在幾個月之後,殺死了越南阮氏賊寇,為父報仇。
原來是個二代,甚至三代。能當宮廷侍衛的祖父,隻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考中武舉,一個是承襲祖蔭,這個家族祖上有功。
難怪這麽盛氣淩人了,鹹豐元年十八,今年才不過二十五,這還是虛歲,實際二十三歲就當上了福建一省的的水師提督,難免驕傲。
劉勇強先後跟一群人碰杯,尤其是饒廷選和鍾寶三這兩位漢人將領。至於富勒興,理都沒理,因為對方一直沒有正眼看他。
戰事並沒有結束。太平軍號稱二十萬,幾萬人還是有的。攻破了十幾個縣城,裹挾了那麽多人,撤退不可能太快。
所以慶功宴過後,劉知府開始號召援軍再接再厲,繼續追擊粵匪,他也號召本地士紳,盡快召集鄉兵,務必殺光粵匪。
之後幾日,事態的發展讓劉勇強極為驚歎。
建寧府鄉紳的號召力很誇張,南鄉一位貢生江葆帶來了兩千人,酒席上見過的蔣舉人更是一口氣召集了東路各鄉上萬人,縣令還製作了大量印諭命令散發到各個沒到人的鄉鎮。
劉勇強對地主階級的動員能力有了新的認識,立刻帶著李家的名義一一拜會,他身穿勇字服,是編練已成的鄉勇,打著李家旗號非常好使,即便沒有關係,這些人也聽過同安李伯爵的名號。很給麵子,江葆甚至邀請劉勇強戰後去南鄉家中做客,他家可是大地主。
劉勇強此後多日也頻繁出擊,他斬獲頗多,主要是他‘軍用地圖精通’,登高遠望路就記在腦子裏了。
不一定會用,但他可以判斷那條路可能是太平軍的退路,終於成功截擊了一次。
此時已經是亂戰,氣勢洶洶而來的太平軍這種軍隊,最怕的是不能一鼓作氣,現在他們成了驚弓之鳥,被四麵圍攻,抱頭鼠竄。
劉勇強追上了一大隊太平軍,終於抓住了機會,擺開陣型,來了幾次齊射,直接打崩了至少五六千的大部隊,接著緊追不放,將一大批人追進了一處山坳。
劉三虎驚唿:“師傅。有女人!”
最終有三五百太平軍老弱被困,男的年紀都比較大,在他們背後,是一群穿著鶯鶯燕燕的較小身影。
老人、女人?
劉勇強本就沒有殺心,有意放過。
“讓他們投降,丟下兵器。”
王二搶先跑去喊話。
對方很痛快的丟了武器。
“帶幾個人過來問話。”
劉勇強想打探點情報,結果帶過來幾個人後,他都驚了。
那些穿紅掛綠的嬌小身影,沒有一個是女人,竟然是一群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