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去東北騎馬
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 作者:狂人啊Q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國公使一路陪伴,結束了第二次閩俄戰爭後,英國人再次熱情起來。而在戰爭中,英國態度一度要下最後通牒,前後四次照會,措辭一次比一次嚴厲。
同一個人,前倨後恭。
現在恭順的目的,是想將鐵路繼續往西延伸到邵武府去,往南通往汀州,往北通往建寧及浙江邊界,這是打算以延平為中心,為福建規劃鐵路網。還打算以福建為突破口,深入中國內地。
劉勇強想都沒想直接拒絕,第一條鐵路讓英國人修建,那是因為國內沒技術,也是因為當時在閩俄戰爭中為了安撫英國,有求於英國的支持。
現在這條鐵路通了,法國人修的漳汀鐵路明年初就能通車,哈大鐵路明年就能通車,法國人還英國人在運行鐵路的時候,都培訓了大量中國技術工人,技術已經有了,不需要在給英國更多利益了。
劉勇強倒是很樂意跟公使聊聊歐洲的事情。
“真讓人沒想到,法軍衰落成這個樣子了!”
法國打的真不行,但不是法軍不行,而是普魯士太強。
明明法國先動手,普魯士軍隊卻能比法軍更快的集結,高效的利用火車調度兵力,攻入法國境內後,利用法國鐵路的效率,甚至比法國人自己都高。這是因為普魯士有一個高效的總參謀部,參謀長毛奇一手打造。
如果撇開經過毛奇改革後的普魯士軍隊,法國陸軍在全世界依然是一流的,甚至要強過英國。
普魯士純粹是贏在高效指揮上,在法國投降之前,普軍的陣亡比都更高。武器裝備上,法國擁有先進的金屬彈殼步槍,已經超越了普魯士的德萊塞紙殼彈針擊槍。又一輪武器革新開始了。克裏米亞時代的前裝線膛步槍,已經徹底落後於時代。
劉勇強笑笑沒解釋。
普法戰爭不久前剛剛分出勝負,去年7月開戰,8月法軍就不斷後退,接著被分割包圍,9月份法國皇帝就投降了。他一投降,法國立刻爆發革命,新政府上台,繼續戰爭。但普魯士軍隊已經殺入法國境內,當月就將巴黎包圍。法國人倒是挺頑強,一直堅持到第二年1月多,可巴黎人民又革命了。政府軍為了鎮壓革命,然後不得不接受普魯士苛刻的條款,50億法郎賠款和割讓阿爾薩斯洛林。
這種亂象讓劉勇強不由想起在北京的時候,他不得不和清軍合作鎮壓八旗敢死隊的滑稽畫麵。
俾斯麥想用巨額賠款徹底壓死法國人,規定賠款還清之前,普魯士軍隊占領法國北部。
此時英國人已經開始擔憂德國一家獨大了。
“你們怎麽看這個新生的德國?”
劉勇強試探道。
公使聳聳肩,什麽也沒說,很謹慎,或者很矛盾。
對於這個新建立的歐洲中部強國,歐洲人還不知道要怎麽麵對他。因為這個強權,英國人現在依然有求於俄國。他們默認了俄國大規模修建海參崴要塞的行為,海參崴已經取代廟街成為俄國新的太平洋海軍基地。俄國還不斷往遠東輸送人口,那麽龐大一個帝國,每年流放個幾千上萬人到遠東不是什麽問題。
再有十年時間,劉勇強再要攻打海參崴,可就要麵對十萬以上的俄軍了。十萬俄軍防守要塞,想想都讓人頭疼。而一切都要歸咎於眼前的英國人。
“貴國的外交政策連續性真的讓人頭疼,你們這樣是不會有長遠的朋友的。”
公使也不知道劉勇強說的到底是對待普法的態度,還是對閩俄的態度,但他都是一個答案:“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不是嗎?”
“你們信奉的信條真是真理啊!”
劉勇強挖苦道。
利益是永恆的,可目光是短淺的,短淺的目光怎麽看得到長久的利益呢!
不過隻看眼前,又何嚐不是一種務實,把眼前的每一步做好,長久以後便不會差。
這趟旅程,劉勇強都沒下火車,他知道他在民眾麵前不受歡迎。所過之處他看到了大量印刷品,都是宣傳放腳的,上麵被人塗滿了汙言穢語,什麽‘無父無母’之類的話;看到了巡邏在城市街道上的女兵,看到了老百姓對她們指指點點,敢怒而不敢言的場麵。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偶爾能看到七八歲到十幾歲的女孩在街上奔跑。
“您在跟一種古老的觀念作戰!”
英國公使注意到了劉勇強的目光,看到了街頭那些宣傳版畫。
“我是在跟一種陋習作戰。而且沒有退路!”
普法戰爭的事情,有規模越來越龐大的外交部門關注,劉勇強結束了為英國人修建的鐵路站台的公務活動之後,順便返迴了建寧府的老家。
蔣淑一直在老家,她不肯去福州,因為小老婆李嫻得寵,恃寵而驕,不顧禮法,試圖跟她這個正妻平起平坐。
為了推行放腳政策,家裏的丫鬟全都換上了大腳丫頭,是在上杭一帶買的客家丫頭。清朝還存在奴仆這種階層,改革還沒有觸及到他們這個小群體。蔣淑也放腳了,隻是已經長不迴去,劉勇強覺得能輕鬆點也好。
這次在家裏待得時間很長,就連一貫端莊的蔣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劉勇強很努力,他可以生個孩子了。
“開春以後跟我去遼東吧。我帶你騎馬。算了,你坐車。”
“我想騎馬。”
蔣淑說著,露出一抹溫柔。
在建寧府陪她過完年,已經是同治十年了。劉勇強返迴福州,緊急處理一些公務,移交一些需要當麵處理的工作給沈葆楨,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迴遼東了,越來越不喜歡福建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也越來越不喜歡他。他的巡撫衙門外居然都被人刷過標語‘亂臣賊子’。
福建的氣候,過年前後真的怡人,東北卻還是一片冰天雪地,老百姓還在窩冬。
在福州也努力了一陣子,蔣淑和李嫻誰先生孩子,他無所謂,雖然李家和蔣家似乎對此很在意。李家甚至派來了一個老媽子在身邊照顧,據說教了李嫻很多生孩子的妙招。
一直到農曆三月,東北才全域解凍,派人迴家接了蔣淑來福州。
“你的腳怎麽了?”
蔣淑讓人攙扶著走進門的時候,嚇了他一跳,腳上纏著紗布。
“我把腳掰直了!”
“掰,掰直——”
劉勇強腦子裏過電一樣,能想象那是什麽樣的痛苦。
“現在咋樣了?”
“不疼了。”
“讓我看看。你們都出去。”
把其他人趕開,蔣淑才肯脫鞋。
整隻腳都腫著,腳底板固定著竹片。
“誰幫你掰的?”
“一個會正骨的瞎婆子。”
也隻能是婆子,男人不可能碰到她的腳,看都不能看。
劉勇強知道有些民間高手,但大都是男人,女人少之又少,也就蔣家有這樣的能力,能找出這些人來。
“哎。多疼啊!”
莫名心酸。他知道這是蔣淑在用自己的方法支持自己的事業。
“不疼。等我腳好了,就能騎馬了。”
“好,騎馬。我帶你去看黑龍江。”
在福建又等了一個月,看到蔣淑的腳開始消腫才放心,搭乘海軍去年下水的鐵甲艦福建號起航。這是一艘6000噸級的鐵甲艦,依然是木船殼包裹鐵甲。自然不是最新式戰艦,英國人已經開始生產全鐵戰艦了,而且能製造近萬噸的超級巨艦,全世界獨一份。
在大連港登陸,大連港已經相當繁榮,各式建築都有,街道規劃的非常整齊,各種設施齊全。已經有十萬人生活在這座城市裏,這才短短七八年時間。這發展速度,大概隻有上海能比了。
大連也是一座開放口岸,鐵路樞紐。每年從這裏出口的糧食超過百萬噸,東北的糧食大大緩解了福建缺糧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糧食安全。
蔣遠很早就在港口等候,隻有一處泊位戒嚴,劉勇強專門交代,不要興師動眾。
帶著夫人參觀了這座華洋雜居的城市,這裏徹底開放,沒有什麽租界區,洋人跟華人來的一樣早。都有同樣的權力買地蓋房,隻要符合規劃,知府根本不會幹涉。
參觀了學校,醫院。重點看學校,大連這麽大的城市,現在隻有一所中學,三所小學。
主要就是師資力量不足,整個閩遼隻有兩所師範學校,一南一北,北方就在大連,南方自然在福州。小學教識字、算數和曆史三科,到了中學才能學習物理知識,化學是一門方興未艾的學科,還比較新,大學才能教。大學整個閩遼隻有一所,設在福州。
跟夫人耐心聽完了一節老師教的曆史課,教材都是劉勇強親自審過的,識字課基本沿用了老一套私塾的經驗,三字經、百家姓這些啟蒙教材用了幾百年,足夠用。算數沒什麽可說的,直接翻譯歐洲主流算數課本即可。重點是曆史,這是塑造一個孩子民族觀、世界觀的重要學科,決不允許教材有毒。在劉勇強手裏,也不會把嶽飛、霍去病這些英雄請出課本。
作為一本普及性的初級讀物,基本上從三皇五帝講到了明末清初,告訴了學生我們是怎麽來的,我們的民族有多麽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有多麽了不起,增強學生的國家和民族榮譽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劉勇強來參觀,老師明顯緊張,基本上照本宣科,一句自己的話都沒有。這也夠了,編製同樣教材的目的就在於此,可以大規模普及,這是跟貴族式的家庭教師最大的區別,那種教育類似於私塾,教的人不多,但水平高低全靠老師。
現代教育永遠是保底,是保下限,至於上限,就在大連這裏……
同一個人,前倨後恭。
現在恭順的目的,是想將鐵路繼續往西延伸到邵武府去,往南通往汀州,往北通往建寧及浙江邊界,這是打算以延平為中心,為福建規劃鐵路網。還打算以福建為突破口,深入中國內地。
劉勇強想都沒想直接拒絕,第一條鐵路讓英國人修建,那是因為國內沒技術,也是因為當時在閩俄戰爭中為了安撫英國,有求於英國的支持。
現在這條鐵路通了,法國人修的漳汀鐵路明年初就能通車,哈大鐵路明年就能通車,法國人還英國人在運行鐵路的時候,都培訓了大量中國技術工人,技術已經有了,不需要在給英國更多利益了。
劉勇強倒是很樂意跟公使聊聊歐洲的事情。
“真讓人沒想到,法軍衰落成這個樣子了!”
法國打的真不行,但不是法軍不行,而是普魯士太強。
明明法國先動手,普魯士軍隊卻能比法軍更快的集結,高效的利用火車調度兵力,攻入法國境內後,利用法國鐵路的效率,甚至比法國人自己都高。這是因為普魯士有一個高效的總參謀部,參謀長毛奇一手打造。
如果撇開經過毛奇改革後的普魯士軍隊,法國陸軍在全世界依然是一流的,甚至要強過英國。
普魯士純粹是贏在高效指揮上,在法國投降之前,普軍的陣亡比都更高。武器裝備上,法國擁有先進的金屬彈殼步槍,已經超越了普魯士的德萊塞紙殼彈針擊槍。又一輪武器革新開始了。克裏米亞時代的前裝線膛步槍,已經徹底落後於時代。
劉勇強笑笑沒解釋。
普法戰爭不久前剛剛分出勝負,去年7月開戰,8月法軍就不斷後退,接著被分割包圍,9月份法國皇帝就投降了。他一投降,法國立刻爆發革命,新政府上台,繼續戰爭。但普魯士軍隊已經殺入法國境內,當月就將巴黎包圍。法國人倒是挺頑強,一直堅持到第二年1月多,可巴黎人民又革命了。政府軍為了鎮壓革命,然後不得不接受普魯士苛刻的條款,50億法郎賠款和割讓阿爾薩斯洛林。
這種亂象讓劉勇強不由想起在北京的時候,他不得不和清軍合作鎮壓八旗敢死隊的滑稽畫麵。
俾斯麥想用巨額賠款徹底壓死法國人,規定賠款還清之前,普魯士軍隊占領法國北部。
此時英國人已經開始擔憂德國一家獨大了。
“你們怎麽看這個新生的德國?”
劉勇強試探道。
公使聳聳肩,什麽也沒說,很謹慎,或者很矛盾。
對於這個新建立的歐洲中部強國,歐洲人還不知道要怎麽麵對他。因為這個強權,英國人現在依然有求於俄國。他們默認了俄國大規模修建海參崴要塞的行為,海參崴已經取代廟街成為俄國新的太平洋海軍基地。俄國還不斷往遠東輸送人口,那麽龐大一個帝國,每年流放個幾千上萬人到遠東不是什麽問題。
再有十年時間,劉勇強再要攻打海參崴,可就要麵對十萬以上的俄軍了。十萬俄軍防守要塞,想想都讓人頭疼。而一切都要歸咎於眼前的英國人。
“貴國的外交政策連續性真的讓人頭疼,你們這樣是不會有長遠的朋友的。”
公使也不知道劉勇強說的到底是對待普法的態度,還是對閩俄的態度,但他都是一個答案:“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不是嗎?”
“你們信奉的信條真是真理啊!”
劉勇強挖苦道。
利益是永恆的,可目光是短淺的,短淺的目光怎麽看得到長久的利益呢!
不過隻看眼前,又何嚐不是一種務實,把眼前的每一步做好,長久以後便不會差。
這趟旅程,劉勇強都沒下火車,他知道他在民眾麵前不受歡迎。所過之處他看到了大量印刷品,都是宣傳放腳的,上麵被人塗滿了汙言穢語,什麽‘無父無母’之類的話;看到了巡邏在城市街道上的女兵,看到了老百姓對她們指指點點,敢怒而不敢言的場麵。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偶爾能看到七八歲到十幾歲的女孩在街上奔跑。
“您在跟一種古老的觀念作戰!”
英國公使注意到了劉勇強的目光,看到了街頭那些宣傳版畫。
“我是在跟一種陋習作戰。而且沒有退路!”
普法戰爭的事情,有規模越來越龐大的外交部門關注,劉勇強結束了為英國人修建的鐵路站台的公務活動之後,順便返迴了建寧府的老家。
蔣淑一直在老家,她不肯去福州,因為小老婆李嫻得寵,恃寵而驕,不顧禮法,試圖跟她這個正妻平起平坐。
為了推行放腳政策,家裏的丫鬟全都換上了大腳丫頭,是在上杭一帶買的客家丫頭。清朝還存在奴仆這種階層,改革還沒有觸及到他們這個小群體。蔣淑也放腳了,隻是已經長不迴去,劉勇強覺得能輕鬆點也好。
這次在家裏待得時間很長,就連一貫端莊的蔣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劉勇強很努力,他可以生個孩子了。
“開春以後跟我去遼東吧。我帶你騎馬。算了,你坐車。”
“我想騎馬。”
蔣淑說著,露出一抹溫柔。
在建寧府陪她過完年,已經是同治十年了。劉勇強返迴福州,緊急處理一些公務,移交一些需要當麵處理的工作給沈葆楨,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迴遼東了,越來越不喜歡福建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也越來越不喜歡他。他的巡撫衙門外居然都被人刷過標語‘亂臣賊子’。
福建的氣候,過年前後真的怡人,東北卻還是一片冰天雪地,老百姓還在窩冬。
在福州也努力了一陣子,蔣淑和李嫻誰先生孩子,他無所謂,雖然李家和蔣家似乎對此很在意。李家甚至派來了一個老媽子在身邊照顧,據說教了李嫻很多生孩子的妙招。
一直到農曆三月,東北才全域解凍,派人迴家接了蔣淑來福州。
“你的腳怎麽了?”
蔣淑讓人攙扶著走進門的時候,嚇了他一跳,腳上纏著紗布。
“我把腳掰直了!”
“掰,掰直——”
劉勇強腦子裏過電一樣,能想象那是什麽樣的痛苦。
“現在咋樣了?”
“不疼了。”
“讓我看看。你們都出去。”
把其他人趕開,蔣淑才肯脫鞋。
整隻腳都腫著,腳底板固定著竹片。
“誰幫你掰的?”
“一個會正骨的瞎婆子。”
也隻能是婆子,男人不可能碰到她的腳,看都不能看。
劉勇強知道有些民間高手,但大都是男人,女人少之又少,也就蔣家有這樣的能力,能找出這些人來。
“哎。多疼啊!”
莫名心酸。他知道這是蔣淑在用自己的方法支持自己的事業。
“不疼。等我腳好了,就能騎馬了。”
“好,騎馬。我帶你去看黑龍江。”
在福建又等了一個月,看到蔣淑的腳開始消腫才放心,搭乘海軍去年下水的鐵甲艦福建號起航。這是一艘6000噸級的鐵甲艦,依然是木船殼包裹鐵甲。自然不是最新式戰艦,英國人已經開始生產全鐵戰艦了,而且能製造近萬噸的超級巨艦,全世界獨一份。
在大連港登陸,大連港已經相當繁榮,各式建築都有,街道規劃的非常整齊,各種設施齊全。已經有十萬人生活在這座城市裏,這才短短七八年時間。這發展速度,大概隻有上海能比了。
大連也是一座開放口岸,鐵路樞紐。每年從這裏出口的糧食超過百萬噸,東北的糧食大大緩解了福建缺糧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糧食安全。
蔣遠很早就在港口等候,隻有一處泊位戒嚴,劉勇強專門交代,不要興師動眾。
帶著夫人參觀了這座華洋雜居的城市,這裏徹底開放,沒有什麽租界區,洋人跟華人來的一樣早。都有同樣的權力買地蓋房,隻要符合規劃,知府根本不會幹涉。
參觀了學校,醫院。重點看學校,大連這麽大的城市,現在隻有一所中學,三所小學。
主要就是師資力量不足,整個閩遼隻有兩所師範學校,一南一北,北方就在大連,南方自然在福州。小學教識字、算數和曆史三科,到了中學才能學習物理知識,化學是一門方興未艾的學科,還比較新,大學才能教。大學整個閩遼隻有一所,設在福州。
跟夫人耐心聽完了一節老師教的曆史課,教材都是劉勇強親自審過的,識字課基本沿用了老一套私塾的經驗,三字經、百家姓這些啟蒙教材用了幾百年,足夠用。算數沒什麽可說的,直接翻譯歐洲主流算數課本即可。重點是曆史,這是塑造一個孩子民族觀、世界觀的重要學科,決不允許教材有毒。在劉勇強手裏,也不會把嶽飛、霍去病這些英雄請出課本。
作為一本普及性的初級讀物,基本上從三皇五帝講到了明末清初,告訴了學生我們是怎麽來的,我們的民族有多麽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有多麽了不起,增強學生的國家和民族榮譽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劉勇強來參觀,老師明顯緊張,基本上照本宣科,一句自己的話都沒有。這也夠了,編製同樣教材的目的就在於此,可以大規模普及,這是跟貴族式的家庭教師最大的區別,那種教育類似於私塾,教的人不多,但水平高低全靠老師。
現代教育永遠是保底,是保下限,至於上限,就在大連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