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重塑國際形象
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 作者:狂人啊Q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負責這件事的是唐廷樞這個買辦,他是清政府的外交官,負責出訪過巴西,跟當時還沒被趕下台的巴西皇帝會麵過。
唐廷樞向劉勇強做了匯報。
“原來巴西人不是被嚇到了,而是一群廢奴派主張的?”
唐廷樞告訴劉勇強,巴西國內的一群種族主義分子,激進廢奴派和知識精英對中國人持有強烈的種族偏見。種族主義者鼓吹黃禍論,整天宣揚“進口華工或苦力,有損於我們的公民和政治教育”。
廢奴派聲稱:“黑奴的悲慘境遇將在華工身上重現,奴隸製將得以延續。”
各種合力之下,巴西新政府通過了禁止亞非移民的法律,雖然不是專門針對華人的,但這特麽是《排華法案》啊。
“我還以為是巴西被嚇到了。看來這偏見由來已久啊!”
唐廷樞道:“情況可能要複雜的多。種族主義,廢奴派,共和黨,現在這些人掌權……”
之前在巴西掌權的,一直是大種植園主,這些人是最早的巴西殖民者,葡萄牙在拿破侖革命的時候被拿破侖占領,流亡巴西的葡萄牙王室選擇脫離葡萄牙,建立了巴西帝國。這些種植園主是巴西皇帝最大的支持者。但隨著經濟發展,巴西北方出現了小商人,中產階層和進步知識分子,這些人開始引入拿破侖和美國的共和思想,幾十年來在帝國裏一直宣揚共和理念,宣傳議會,憲政,共和,廢奴等進步主張。
本來巴西已經君主立憲了,如果不出變化,種植園主和新興資產階級能維持平衡,巴西王室就能長久維持。可在各種國內外勢力影響下,迫於壓力,建寧八年的時候,巴西皇帝簽署了《黃金法案》廢除了奴隸製。結果支持王室的種植園主勢力倒戈,軍人階層興起,發動了兵變,建寧九年廢黜了執政七十多年的巴西皇帝,宣布建立議會製政府。
這些軍人自然偏向資產階級,所以通過了資產階級主張的禁止亞非移民的法案。此舉是種植園主反對的,但他們的代表皇帝被廢黜了,聲音再也發不出來,他們失去了權勢。
“你的工作很細致。照這麽說,這個政府對華人不友好啊!”
劉勇強不由有些厭惡,種族主義這種東西,莫名其妙的。作為一個21世紀的中國人,他始終不理解這些東西怎麽形成的。說民族自豪感吧,他也有,大漢民族輝煌過。但因此而覺得自己是人上人,淩駕於其他民族之上的優越感,他就覺得有點好笑。他從來都沒覺得中國比日本曆史成功,是因為中國人種更優秀,當中華民族的先祖從黃河流域走出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個民族要成為這片大陸上的霸主。這是地緣決定的,而非人種。
要說優秀,文化才分優劣,人種是不分的。就像西班牙、葡萄牙人殖民美洲幾百年,當英國人踏足北美之後,才帶去了工業文明,美國文化在這片土壤上開始瘋狂擴張。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文化,法律,製度,就誕生不了這些。而文化有很大的偶然性,當一個人的思想開始傳播,每個人的思想不同,但思想傳播的範圍和速度卻因為某個人的地位而不同,於是當商鞅去了秦國,郡縣製在這塊合適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然後影響了中國文化幾千年。如果當年沒有商鞅這個人,而是換一個柔和的,或許會截然不同。
可是大多數人根本分不清人種、文化這些概念,他們簡單的將民族、文化和人種混在在一起,形成直白的優劣之分。
劉勇強不理解,因為他腦子裏,思想中沒有這種東西。因為中國文化本質上一直是一種帝國文化,這個帝國不是帝國主義的帝國,而是一種政治學上的帝國,指的是多民族,包容性。自秦漢擴張到嶺南,中國就成了一個帝國。之後在文化上一直是帝國形態,多民族並存融合,除了到宋朝丟失西域之後,誕生了雅文化為代表的偏向民族的一種文化外,大多數時候都是帝國的。
也是宋朝因為弱,即便誕生了特殊的繁盛文化,這種文化天生卻不是‘強勢’的,而是堅韌、柔弱的,發展到最後甚至是病態的,纏小腳從此而起。
自宋之後,漢唐雄風就徹底喪失,主體民族大多數時候被壓迫,於是種族主義根本沒有土壤。
可這種現象又是普遍存在的,劉勇強自己就親眼目睹過很多。做銷售的時候,跑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國家的人。歐美自不用說,就他遇見的人中,見過幾個德國人很種族主義,其他倒還好。
“漢美戰爭之後,情況已經有所好轉,巴西國內的一些輿論正在發生改變……”
唐廷樞繼續報告。
巴西帝國崩塌,軍人上台執政,這些都發生在漢美戰爭期間,所以劉勇強沒有留心。
不過戰爭前後,巴西人對待華人的態度有所改變。
之前種植園主們反對禁止移民法案時這麽說“如果中國人比我們低劣,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被高等民族同化,如果我們比中國人高等,為什麽我們不會贏呢?而如果我們是低劣的,我們又會失去什麽呢?”
當他們看到華人確實無法同化後,他們變成這樣的說辭“無論生死最終都會迴到中國”,所以沒有任何影響。
就像巴西人看到的那樣,大量華工是不會留下的,光棍去了就是為了賺錢迴國娶媳婦,有媳婦的去是為了養家糊口。
戰爭之後,巴西種植園主們遊說廢除法案的說辭變成了這樣:“醜陋的中國人把威猛的美國人打敗了。現在,中國人比美國和其他歐洲人更能推動進步”,“把中國人而非黑人或其他非白種人的血液引進巴西民族中,對我們的國家人口更為有利”。
“什麽玩意?”
劉勇強聽的有點懵,什麽醜陋的中國人。
劉勇強不知道的是,曆史上巴西人這段說辭是拿來描繪日本的人,他們看到日本打敗了俄國,描述“矮小的,醜陋的日本人打敗了高大的,威猛的俄國人……”,以此為理由,認為引入日本人血液融入巴西人的身軀,可以改善巴西人口素質。
現在這一切被大漢接過來了。跟日本人相比,沒有了矮小的形容詞,美國人也沒有相對的高大這樣的形容詞匯,因為跟美國作戰的很多來自山東、河北的士兵,在身體素質上,並不熟此時的歐洲人。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當兵的,軍屯中十分之一的青壯才有資格當兵,說句好聽的,好男人都被軍隊調走了。
因此巴西人看到的是,戰爭中高大威猛的漢軍在暴打美國白人。
“巴西人也要改善人種?”
“漂白,他們用了漂白這個詞匯!他們的人口結構中黑人血脈太多……”
劉勇強聽著唐廷樞匯報的巴西特色的種族主義,聽得心裏一片臥槽。
種族主義帶有許多特點,基本能跟‘偏見’‘傲慢’‘狹隘’這些詞匯聯係起來,巴西的也是如此,但主要是跟偏見和狹隘緊密相連,傲慢卻不多。因為即便是巴西掌權的階層,大多數也不是純種白人,而是混血後代。可他們搞種族主義,搞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也是沒誰了。他們覺得自己血脈中的黑人血統太多,就想引入白人血統。巴西的氣候特征,無法吸引來北歐一帶的移民,願意來的最多的是意大利人,母國葡萄牙人甚至都無法吸引,因為太少了,還沒巴西人多。
而他們吸引來的意大利人,在他們看來也隻是二等白人。他們的種族主義,是把別的種族當成優等,這確實絕了。
據說美國的種族就分黑白,而巴西卻細分為幾十個種族,按照白人血統分為二分之一白種,四分之一…一直到十六分之一。據說他們的老祖母看到孫子出生後皮膚偏白的話,會非常高興的歡唿。
巴西知識分子對大漢態度的改觀,主要是因為大漢發展工業的成功,他們認為大漢民族也有能力像歐美民族一樣進行工業化。所以覺得引入大漢血脈,對巴西的工業化有幫助。
好吧,他們的種族主義從來沒有建立在葡萄牙人種優越論上,作為歐洲一個小民族,且已經沒落上百年,巴西人心中沒有母國優越感,於是將跟黑人對比出來的優越感建立在白皮膚上。
“馬的!”
這群思想生病的種族主義者,太讓他無語了。
不過竟然慢慢理解了一點。從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輝煌了幾百年,確實讓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其他民族眼中變得有點不同。曆史上中國人也享受過這種態度,據說古代日本等國的漁民但凡不小心漂流到中國轉一圈,那迴國都是能坐上席的。朝鮮、越南人關起門來自稱小中華也是如此。
劉勇強自己也親身經曆過一件事,他有幾個巴基斯坦客戶,單獨在印度客戶麵前往往沒氣勢,但隻要身邊有幾個中國人,立馬就昂首挺胸,感覺好像有人撐腰了一般。
這可能就是強大國家,強大民族,在其他民族麵前的特殊影響力吧。作為一個中國人,劉勇強無法理解,卻知道這種東西它莫名其妙卻確實存在著。
“陛下。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讓軍艦過去一趟。”
唐廷樞建議道。
劉勇強搖搖頭:“能談自然更好。艦炮外交容易讓人害怕,這次打美國人已經讓很多人害怕了。歐洲黃禍論橫行,有些人以此為榮,這不是什麽好事。”
漢美戰爭結束,劉勇強就覺得很有必要糾正一下大漢的國際形象。
唐廷樞向劉勇強做了匯報。
“原來巴西人不是被嚇到了,而是一群廢奴派主張的?”
唐廷樞告訴劉勇強,巴西國內的一群種族主義分子,激進廢奴派和知識精英對中國人持有強烈的種族偏見。種族主義者鼓吹黃禍論,整天宣揚“進口華工或苦力,有損於我們的公民和政治教育”。
廢奴派聲稱:“黑奴的悲慘境遇將在華工身上重現,奴隸製將得以延續。”
各種合力之下,巴西新政府通過了禁止亞非移民的法律,雖然不是專門針對華人的,但這特麽是《排華法案》啊。
“我還以為是巴西被嚇到了。看來這偏見由來已久啊!”
唐廷樞道:“情況可能要複雜的多。種族主義,廢奴派,共和黨,現在這些人掌權……”
之前在巴西掌權的,一直是大種植園主,這些人是最早的巴西殖民者,葡萄牙在拿破侖革命的時候被拿破侖占領,流亡巴西的葡萄牙王室選擇脫離葡萄牙,建立了巴西帝國。這些種植園主是巴西皇帝最大的支持者。但隨著經濟發展,巴西北方出現了小商人,中產階層和進步知識分子,這些人開始引入拿破侖和美國的共和思想,幾十年來在帝國裏一直宣揚共和理念,宣傳議會,憲政,共和,廢奴等進步主張。
本來巴西已經君主立憲了,如果不出變化,種植園主和新興資產階級能維持平衡,巴西王室就能長久維持。可在各種國內外勢力影響下,迫於壓力,建寧八年的時候,巴西皇帝簽署了《黃金法案》廢除了奴隸製。結果支持王室的種植園主勢力倒戈,軍人階層興起,發動了兵變,建寧九年廢黜了執政七十多年的巴西皇帝,宣布建立議會製政府。
這些軍人自然偏向資產階級,所以通過了資產階級主張的禁止亞非移民的法案。此舉是種植園主反對的,但他們的代表皇帝被廢黜了,聲音再也發不出來,他們失去了權勢。
“你的工作很細致。照這麽說,這個政府對華人不友好啊!”
劉勇強不由有些厭惡,種族主義這種東西,莫名其妙的。作為一個21世紀的中國人,他始終不理解這些東西怎麽形成的。說民族自豪感吧,他也有,大漢民族輝煌過。但因此而覺得自己是人上人,淩駕於其他民族之上的優越感,他就覺得有點好笑。他從來都沒覺得中國比日本曆史成功,是因為中國人種更優秀,當中華民族的先祖從黃河流域走出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個民族要成為這片大陸上的霸主。這是地緣決定的,而非人種。
要說優秀,文化才分優劣,人種是不分的。就像西班牙、葡萄牙人殖民美洲幾百年,當英國人踏足北美之後,才帶去了工業文明,美國文化在這片土壤上開始瘋狂擴張。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文化,法律,製度,就誕生不了這些。而文化有很大的偶然性,當一個人的思想開始傳播,每個人的思想不同,但思想傳播的範圍和速度卻因為某個人的地位而不同,於是當商鞅去了秦國,郡縣製在這塊合適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然後影響了中國文化幾千年。如果當年沒有商鞅這個人,而是換一個柔和的,或許會截然不同。
可是大多數人根本分不清人種、文化這些概念,他們簡單的將民族、文化和人種混在在一起,形成直白的優劣之分。
劉勇強不理解,因為他腦子裏,思想中沒有這種東西。因為中國文化本質上一直是一種帝國文化,這個帝國不是帝國主義的帝國,而是一種政治學上的帝國,指的是多民族,包容性。自秦漢擴張到嶺南,中國就成了一個帝國。之後在文化上一直是帝國形態,多民族並存融合,除了到宋朝丟失西域之後,誕生了雅文化為代表的偏向民族的一種文化外,大多數時候都是帝國的。
也是宋朝因為弱,即便誕生了特殊的繁盛文化,這種文化天生卻不是‘強勢’的,而是堅韌、柔弱的,發展到最後甚至是病態的,纏小腳從此而起。
自宋之後,漢唐雄風就徹底喪失,主體民族大多數時候被壓迫,於是種族主義根本沒有土壤。
可這種現象又是普遍存在的,劉勇強自己就親眼目睹過很多。做銷售的時候,跑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國家的人。歐美自不用說,就他遇見的人中,見過幾個德國人很種族主義,其他倒還好。
“漢美戰爭之後,情況已經有所好轉,巴西國內的一些輿論正在發生改變……”
唐廷樞繼續報告。
巴西帝國崩塌,軍人上台執政,這些都發生在漢美戰爭期間,所以劉勇強沒有留心。
不過戰爭前後,巴西人對待華人的態度有所改變。
之前種植園主們反對禁止移民法案時這麽說“如果中國人比我們低劣,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被高等民族同化,如果我們比中國人高等,為什麽我們不會贏呢?而如果我們是低劣的,我們又會失去什麽呢?”
當他們看到華人確實無法同化後,他們變成這樣的說辭“無論生死最終都會迴到中國”,所以沒有任何影響。
就像巴西人看到的那樣,大量華工是不會留下的,光棍去了就是為了賺錢迴國娶媳婦,有媳婦的去是為了養家糊口。
戰爭之後,巴西種植園主們遊說廢除法案的說辭變成了這樣:“醜陋的中國人把威猛的美國人打敗了。現在,中國人比美國和其他歐洲人更能推動進步”,“把中國人而非黑人或其他非白種人的血液引進巴西民族中,對我們的國家人口更為有利”。
“什麽玩意?”
劉勇強聽的有點懵,什麽醜陋的中國人。
劉勇強不知道的是,曆史上巴西人這段說辭是拿來描繪日本的人,他們看到日本打敗了俄國,描述“矮小的,醜陋的日本人打敗了高大的,威猛的俄國人……”,以此為理由,認為引入日本人血液融入巴西人的身軀,可以改善巴西人口素質。
現在這一切被大漢接過來了。跟日本人相比,沒有了矮小的形容詞,美國人也沒有相對的高大這樣的形容詞匯,因為跟美國作戰的很多來自山東、河北的士兵,在身體素質上,並不熟此時的歐洲人。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當兵的,軍屯中十分之一的青壯才有資格當兵,說句好聽的,好男人都被軍隊調走了。
因此巴西人看到的是,戰爭中高大威猛的漢軍在暴打美國白人。
“巴西人也要改善人種?”
“漂白,他們用了漂白這個詞匯!他們的人口結構中黑人血脈太多……”
劉勇強聽著唐廷樞匯報的巴西特色的種族主義,聽得心裏一片臥槽。
種族主義帶有許多特點,基本能跟‘偏見’‘傲慢’‘狹隘’這些詞匯聯係起來,巴西的也是如此,但主要是跟偏見和狹隘緊密相連,傲慢卻不多。因為即便是巴西掌權的階層,大多數也不是純種白人,而是混血後代。可他們搞種族主義,搞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也是沒誰了。他們覺得自己血脈中的黑人血統太多,就想引入白人血統。巴西的氣候特征,無法吸引來北歐一帶的移民,願意來的最多的是意大利人,母國葡萄牙人甚至都無法吸引,因為太少了,還沒巴西人多。
而他們吸引來的意大利人,在他們看來也隻是二等白人。他們的種族主義,是把別的種族當成優等,這確實絕了。
據說美國的種族就分黑白,而巴西卻細分為幾十個種族,按照白人血統分為二分之一白種,四分之一…一直到十六分之一。據說他們的老祖母看到孫子出生後皮膚偏白的話,會非常高興的歡唿。
巴西知識分子對大漢態度的改觀,主要是因為大漢發展工業的成功,他們認為大漢民族也有能力像歐美民族一樣進行工業化。所以覺得引入大漢血脈,對巴西的工業化有幫助。
好吧,他們的種族主義從來沒有建立在葡萄牙人種優越論上,作為歐洲一個小民族,且已經沒落上百年,巴西人心中沒有母國優越感,於是將跟黑人對比出來的優越感建立在白皮膚上。
“馬的!”
這群思想生病的種族主義者,太讓他無語了。
不過竟然慢慢理解了一點。從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輝煌了幾百年,確實讓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其他民族眼中變得有點不同。曆史上中國人也享受過這種態度,據說古代日本等國的漁民但凡不小心漂流到中國轉一圈,那迴國都是能坐上席的。朝鮮、越南人關起門來自稱小中華也是如此。
劉勇強自己也親身經曆過一件事,他有幾個巴基斯坦客戶,單獨在印度客戶麵前往往沒氣勢,但隻要身邊有幾個中國人,立馬就昂首挺胸,感覺好像有人撐腰了一般。
這可能就是強大國家,強大民族,在其他民族麵前的特殊影響力吧。作為一個中國人,劉勇強無法理解,卻知道這種東西它莫名其妙卻確實存在著。
“陛下。其實還有一個辦法,讓軍艦過去一趟。”
唐廷樞建議道。
劉勇強搖搖頭:“能談自然更好。艦炮外交容易讓人害怕,這次打美國人已經讓很多人害怕了。歐洲黃禍論橫行,有些人以此為榮,這不是什麽好事。”
漢美戰爭結束,劉勇強就覺得很有必要糾正一下大漢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