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此時波羅的海地區十分混亂,沙俄這個龐大帝國的崩塌,留下的真空實在是太大了。德國一股腦將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這些國家拆分出來,自己很快又陷入了糾結之中。


    在《布列斯特合約》中,明確規定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屬波蘭等地割讓給德意誌帝國與奧匈帝國,上述各地以後的政治變化由德奧二國決定。相比芬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是要求紅俄政府承認獨立,波羅的海沿海地區德國是想並入版圖的。當時決定建立一個波羅的海聯合公國,由梅克倫堡的阿道夫·弗裏德裏希公爵作為大公,隸屬於德意誌帝國,就像帝國境內的巴伐利亞等王國一樣。


    可沒想到,德國人自己革命了,帝國崩塌了。巴伐利亞、普魯士這些老牌王國都變成了州,怎麽安排波羅的海地區就成了一個難題。帝國崩塌前,德國在這些地方建立了議會,扶持了傀儡政府。但這幾個國家的命運,之後幾年都無法決定。


    跟波蘭不同,波蘭能夠獨立,是因為德國有一大批人根本不想要波蘭,不想讓德國境內的波蘭人太多。可波羅的海地區,是普魯士的曆史區域,生活著大量德意誌人。裏加、塔林等海港城市,被俄國吞並之前,甚至是德意誌地區組建的漢薩同盟成員,曾經是條頓騎士團領地。濱海普魯士人和後來的德意誌人融合,形成一個叫做波羅的海德意誌人的族群,城市裏的商人、手工業者主體由他們構成,經濟上也跟德意誌地區一體。


    德意誌帝國不崩塌的話,這裏作為公國加入帝國沒有任何困難,帝國崩塌後,如何處理跟這裏的關係就讓嚴謹的德國人犯難。作為州加入德國的話,這裏的德意誌人又不占多數,隻接納幾個沿海地區的話,這裏已經建立了議會。


    而且德意誌帝國崩塌後,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民族主義者也更傾向於建立民族國家,立陶宛連曆史上合並過的波蘭都不接受,怎麽會接受加入德國。可現實又因為波蘭和紅俄政權的兩麵威脅,讓三國有求於德國,甚至都苦苦留下德國占領軍,又是提供補給,又是接受訓練的。德國也幫助他們建立了軍隊,可人數都不多,基本都是一兩個師,根本無法抵擋紅俄或波蘭的入侵。


    這種懸而未決的情況持續到巴黎和會後,在德國占領軍的保護下,波羅的海三國才得以維持獨立,一旦德軍撤走,擔心立刻會被紅俄侵占。


    和會之後,逐漸穩定了德國局勢的魏瑪共和國,議會掌握在一群社會黨派,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手中,他們頗有理想主義,以‘民族自決’的先進思想,讓波羅的海地區公投,公投的結果三國選擇建立民族國家。之後德國宣布撤離,因為德軍本身就在大規模複員,國內充滿厭戰情緒。


    德國的撤離,同時給了紅俄政權和波蘭機會,波蘭進一步想跟立陶宛聯合,派兵占領了維爾紐斯,後來紅俄軍過來,因為願意承認維爾紐斯歸屬立陶宛,甚至讓立陶宛轉而支持紅俄政權。蘇波戰爭之後,波羅的海三國加在蘇波兩大國之間,維持住了岌岌可危的獨立。


    紅俄開始了新經濟政策,暫停了擴張步伐,隻是通過經濟手段,為周邊國家的工人力量提供財政支持,其中重點甚至都不在波羅的海而在德國。


    紅俄政府的新經濟政策被認為是成功的,其實也沒法不成功,這麽龐大的國家,從一個世界工業強國打成了一個殘破的農業國,然後開放私營經濟,用征糧製度取代餘糧征集製,讓農民真正有餘糧可以出售,這樣條件的國家怎麽都會快速增長。


    新經濟政策三年之後,紅俄政府基本恢複到戰前水平。不過重工業一直不放開,私營經濟隻有紡織業、食品加工業,對於金屬工業為中心的國防相關工業,始終是國家經營。他們也學會了一些經濟管理,在發行的無擔保盧布一直貶值的情況下,終於向西方經濟學低頭,發行了金盧布,1盧布含金量7.7克黃金,比英鎊還值錢。


    工農業、金融業都穩定之後,開始進一步發展重工業,將大量私營經濟積累的資本投入重工業,一座座大型工廠建立起來。


    印美戰爭結束後,紅俄政府的新經濟政策已經實施了八年,雖然小農還是很貧困,但相比戰亂饑荒,至少能吃飽飯了。


    國內局勢穩定,劉勇強這才給皇太子安排任務,把紅俄政府拉入國際聯盟,並不算不能完成的。可他還是失敗了,他無法說服英法放棄債務訴求,又向俄國施壓,以斷絕貿易為威脅,結果人家也不吃這一套,因為紅俄采用壟斷貿易,根本不需私人進出口,導師親自堅持,認為這能更大的保護國內重工業,其他人堅持的關稅保護,在導師看來那隻是薄薄的一層紗。


    國家壟斷外貿這一套,大清很擅長,這種製度下,根本就沒多少外貿需求。


    紅俄的新經濟政策實施到第八年,出現了一個變故,導師的身體不好了。繼任者是察裏津的英雄,外號鋼鐵的那位同誌。


    鋼鐵先生上台後,人如其名,作風非常強硬。立刻廢除新經濟政策,開始大搞集體農場製度。


    紅俄這些領導都對經濟有特殊的認識,能站在曆史的高度看待經濟問題。


    鋼鐵先生分析了各國的工業積累過程,認為主要方式有對外掠奪、戰爭賠款等,這些俄國都不具備條件,所以俄國必須從本國的農業中獲得工業資金,也就是從農民身上得到原始積累。


    這是搞集體農場的初衷,在武裝起來的工人麵前,俄國數千萬農民毫無反抗之力,多次革命後才分到手裏的土地再次被收走,勞動積極性大大下降。一度開始出現饑荒,烏拉爾山另一邊的集體農莊農民甚至開始偷偷往西伯利亞、往哈薩克汗國偷渡。


    但俄國的糧食出口開始大幅度提高,再次成為歐洲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跟鄰居烏克蘭競爭激烈。伴隨糧食出口的,則是大量機器設備的進口。以金屬加工業的大量設備優先,以德國、美國和大漢的產品最多。這個時代可沒有技術封鎖那一套,隻要手裏有黃金,什麽都能買到,最先進的機床,最好的大炮生產技術,有的是人賣。


    以國家力量推動,很多私人需要積累幾代人才能達到的大型工廠,短時間內在俄國建立起來。八年新經濟積累的財富,幾年之內變現成156多座大型工業工廠,紅俄政府的軍工實力在沙皇俄國基礎上翻了一倍。在這個過程中,大漢幫了很大的忙,因為得知紅俄開始了工業大建設之後,大漢老皇帝召見了紅俄大使,跟對方商討工業合作,帶著純粹的善意,提出可以援建紅俄最先進的工業項目,數字就限定在156個。


    大漢提供三分之一的低息貸款,三分之一款項可以用紅俄的農產品來償還,隻有三分之一需要用寶貴的外匯。項目內容可以由紅俄自己選定,紅俄派出規模宏大的考察團,他們驚訝的發現,在這個大帝國裏,工業體係的完備超乎想象,全世界有的工業們來都能在這裏找到,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在這裏也能找到。雖然有數以百萬計的鄉鎮中小工廠,可發展成巨型托斯拉企業的也不在少數,上千家總是有的。


    工部的官員帶著皇帝的旨意,沒有一家企業敢拒絕紅俄代表的參觀。在許多規模宏大,已經有世界知名度的工業企業中,紅俄代表得知許多企業都經曆了三代人的奮鬥,其中許多涉及軍工的,果然都是靠戰爭賠款發展起來的。紅俄沒有這麽長時間浪費,他們要在幾年內完成這些項目。最終紅俄的大工業項目,幾乎全都從大漢引進,其中許多軍工項目都是世界最先進的,剛剛結束的印美戰爭就是明證。


    確定引進目標後,那些企業在皇帝的介紹下,不管願不願意,都派出了技術人員,總計超過上萬人前往紅俄,采用師父帶徒弟的方式,手把手的教出了大量紅俄徒弟。不得不說,紅俄有一點遠超沙皇,他普及了教育。大量完成識字的紅俄學生,變成了優秀的技術專家。


    完成156個大項目後,紅俄距離德國、美國這樣的工業強國差距已經不大了,開始號稱歐洲第二;恰遇一場全世界的經濟危機,持續了將近十年的鍍金時代之後,爆發了一場瘋狂的大危機,各大工業國失業人口超過一半。


    紅俄更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開始,直接購買國外整座工廠,連技術工人一並吸引過來。短時間內,紅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國。來自英法,美國和德國技術工人大量移民來找工作,大漢移民不多,可以說幾乎沒有,失業的工人大半迴鄉下暫避,沒有家鄉的純粹城裏人排隊等救濟,大漢皇帝對工人那叫一個好,各種能上的福利都上了,有經濟學家聲稱,如果大漢不實行全世界最好的福利製度,大漢工業規模至少比現在大一倍。沒人知道,大漢皇帝那個怕啊,就怕工人把他送上斷頭台。寧可慢一點,也要穩一點。


    所以大漢相對最穩,最嚴重的是美國。失去中部地區後,雖然他們以放棄了中部十州的代價,免去了戰爭賠款,戰爭中消耗的人力也因為中部各州湧入的人口得以補充,東部十三州的總體經濟力量,甚至比戰前還要強大。但這場危機還是給美國帶來了沉重打擊,長期自由經濟聚集的無序資本,在這一刻大量破產,7千萬人中有4千萬失業。


    人口下降到5000萬人的印第安王國反而抵抗住了這次危機,因為國王手裏有300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這是一筆戰爭六年砸鍋賣鐵積攢的家底,一時間不敢全部花出去,戰後恢複期間,不斷更新國內基礎設施,擴大了一倍的國土上,到處都是新建的農莊,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對抗經濟危機很有韌勁。


    英法在這場危機下同樣無力,瘋狂向殖民地轉嫁危機,提高了本國和殖民地對外關稅,戰後形成的脆弱世界市場割裂了。英法這樣的殖民帝國,將自己和殖民地封閉起來,形成新的封閉經濟體係。


    德國這種上次戰爭中沒能奪取大量殖民地的國家,等於敞開懷抱迎接經濟危機的衝擊,美國的戰爭財德國也沒發到多少,戰後鍍金時代以大工業為主的德國又發展最迅猛,於是德國成了歐洲經濟危機最深重的國家。


    英國本身已經是一個去工業化的金融帝國,因此失業人口帶來的社會問題相對不嚴重,還有殖民地可以分擔壓力;法國農業非常發達,半數人口有小農場經營,再大的危機至少能解決糧食問題,戰爭期間他們戰壕裏的士兵都沒因為食物而發愁過。


    德國卻是一個糧食越來越無法自給自足的國家,每年有160萬人口出生,戰後十年就讓人口從戰前的6000多萬恢複到6500萬,跟戰前相比,人口增加不多,因為受上場戰爭影響一代女性中半數人終生未婚,但城市化率更高,3000萬人住在城裏,危機襲來,市民連口糧都無法保證。


    此時德國的民族情緒再次爆發,數以百萬的遊行群眾高喊‘皇帝萬歲’,讓人恍然以為是法國人在唿喚拿破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啊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啊Q並收藏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