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
天尚未光,山間還是一片黑暗,山裏的村落無限靜謐,仿佛聽得見村中每個人均勻的唿吸。
“你走吧。”黑暗中,少女倚在門邊,言語冰冷決絕,“我不會拋下阿爺跟你走的。”
李清幽歎了口氣。
他已歎了太多的氣。
在山上時,每日課業艱難繁重,一天下來往往筋疲力竭,時間一長,倒也不覺困苦;下山來的這掰著指頭都能算清的幾日,他卻看過了太多疾苦。
世間似乎從來就是如此千瘡百孔。
大多數人就在這樣千瘡百孔的世間,掙紮著活下去。用盡渾身解數,隻不過求個活著。
“好。”李清幽道。
餘姝轉頭推門。
她應迴到屬於她的地方去。阿爺昨夜便同她說過,不是商議,而是知會,一改往日的溫柔寵愛,態度強硬,沒有商量的餘地,她不願,便以死相逼,她無奈隻得暫且應下。
這位李少俠也許能替她尋一個更好的去處,也許能護她周全,也許讓她從此不再用節衣縮食、過這種貧窮困苦的日子。
可是憑什麽呢?
憑什麽隻因一句承諾,你就可以對他予取予求呢?憑什麽別人救你一次,還要幫你幫到底呢?憑什麽要拿阿爺的所有,來換餘姝後半輩子的苟且呢?
不。
絕不。
她不願虧欠他太多,也不可能撇下阿爺不管,同他去別的地方。
“李清幽。”
他忽然止住腳步。
“再見。”漆黑門縫中透出她的聲音,似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決絕。
他沒有迴頭。
——
這地界人煙稀少,鳥獸眾多,李清幽原以為驛館會很冷清,未曾想這間幾乎搖搖欲墜的破舊屋子裏竟擠滿了人,有飲酒劃拳的、大口啃著幹糧的、賭銅錢的、抱孩子的,不分男女老少地紮堆坐在一起。
而這群人中,還有一個看著十分眼熟的身影,那人正趴在桌上,不知是睡著還是喝多了。
桌上趴伏那人忽抬起頭來,睡眼惺忪,一邊臉頰頰好幾條被壓得通紅的睡痕。李清幽定睛一看,麵上不由得露出笑來,旋即擠過人群坐到他麵前,抬手晃了晃:“王應?”
那人抹了把臉,也衝李清幽笑笑:“真是該我倒黴的。”
“怎麽這樣說話?我可沒得罪你,王老爺。”李清幽拱手,作出一副惶恐的模樣。
王應哈哈大笑,一巴掌拍在他手上,“我原先以為你這小子寡言少語,是個老實人,誰知這張嘴也恁損。”
“你不是往金陵去麽?這時候你早該過了河到劍南了。”
“壞就壞在這河上。”王應搖搖頭,“昨夜我到驛館之後,給傷處上了些藥酒,腹中饑餓難耐,又要了些吃食——嗐,早知不該貪這幾口吃的。”
“怎麽了?”李清幽好奇問道。
“昨天夜裏,通劍南的姚州橋突然起火,塌了。”王應說道,“繩河堪堪解凍,河麵上都是鬥大的冰塊,水路也走不通,你瞧周圍這些,都是要過河的人,全被阻在這驛館裏。”
李清幽撓頭:“怎會無緣無故起火呢?”
王應壓低了聲音道:“此處不方便說話。”說罷,王應站起身來,活動幾下腿腳,推門出了驛館外頭。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這般神神秘秘的。”李清幽跟他出來,兩手搓了搓,往掌心嗬著氣道
“燒橋的那場火,是有人故意為之!昨夜我吃罷飯,備了馬車,正打算上路,遠遠看見一夥紮著黑頭巾的人上了橋去。”王應皺著眉說道,“我起先並沒在意,以為同是趕夜路的過客,可轉念一想,過了橋還要走上百餘裏才見得人煙,這夥人隻燃著幾根火把,既不到驛內補給,也不見行囊、沒有馬匹,著實奇怪。”
李清幽聽到黑頭巾,心中猛地一驚。
“可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麽?”
“什麽?”
“我從他們口中,聽到了你的名字。”
果然是這幫土匪!
李清幽一拍大腿,將昨夜餘家村的事與王應一五一十地說了。王應聽罷,不由得露出欽佩的神色,很快卻又陰沉下來。
“這麽說,他們不惜代價燒毀姚橋,正是為了斷絕你的去路,甕中捉你。”王應幾乎是瞬間反應過來,後脊梁一陣發冷,“這幫狗強盜竟如此快的動作,此地亦不宜久留,得想辦法快些離開。”
“怎麽做?”
“這樣,你去弄幾根長杆,越長越好,把江麵上浮冰清一清,我去找幾個幫手做個簡易木筏,走水路過去。”
“能行嗎?這水路連船家都不敢走。”李清幽問道。
“尋常小舟竹排,船頭船尾都太脆弱,自然不能與浮冰衝撞,若是使實心圓木捆成筏子,說不定可行。”王應道,“即便不成,也總比等死好得多。”
真是世事無常,李清幽,昨日你救我一次,今天輪到我救你的命了。王應心中想道。
——
寒夜難眠。
“欸,快看!”不知誰喊了一聲,引得驛內昏昏欲睡的眾人紛紛出門,朝遠方山中望去。
李清幽正嚼著幹糧,木筏已製成閂在岸邊,浮冰砸得片刻不散架就算可以過河了,此刻並沒有什麽要緊事,索性也出去看看,王應不願湊熱鬧,便由他留在屋裏。
看客們“嗬”、“豁”、“哇”、“噫”地叫著,引得李清幽一陣好奇,走近人群,往人們注目那處望去,才看見一陣衝天濃煙,黑天之下,竟有一塊雲被映照得發紅發亮,沸反著可怖的光。
分明是火光。
李清幽身旁有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張口抱怨道:“這時節,哪他娘來的山火,唉,也不知那餘老九有事沒有,還指著他那口酒活呢。”
“兄弟,你認得餘老九?”李清幽心中隱隱不安,上前搭話道。
“怎麽,小兄弟,你也饞他那口酒了?你看,那就是遮瀾山,那起火的地界我估摸著和餘家村差不離,”那漢子撓了撓頭,手指向那座起火的山頭,“我出鏢總要經過那處,餘老九在村口支攤,酒香飄得繞山跑,誰聞了不饞呢?來往的鏢師行客都好這口,也多虧餘老九有這手藝,大夥都自帶料子去央他釀酒,不然他一老頭,光憑那幾畝貧地哪夠糊口的。”
鏢師還欲再說些什麽,再看李清幽已經不見了。
“王應,你有幾匹馬?”李清幽風風火火地撞開驛館大門,攜風帶水入來。
“三匹,怎麽?”王應見他這般急匆匆地闖進來,一時摸不著頭腦,“不是走水路嗎?”
“我要最快的那匹。”李清幽把他從長椅上揪起來,幾乎是拎著到了馬廄。
王應掙開他的手,“你先說你要去哪,你要做什麽?”
“去遮瀾山一趟。”
“你瘋了!遮瀾山是那夥狗強盜的大本營,你去了豈不是自投羅網?你想找死可別帶上我的好馬!”王應急了,兩手緊抓李清幽上臂,瘋狂搖晃著。
“我當然不是尋死,否則管你要快馬做什麽?”李清幽掙開束縛,“我就看一眼,迴來就啟程渡河。”
王應與李清幽對視片刻,長歎一口氣,解開其中一匹馬的栓繩,“這馬名叫‘紫影’,金陵五大名馬之一,它死了你也別迴來。”
李清幽帶著笑意長舒一口氣,拍拍王應的肩膀,“多謝。”
王應撥開他的手。
“駿馬疾走,紫鬃桐蹄,金陵王侯,朔風頻起。”
他忽然想起一句金陵的童謠,是偶然間聽一個同門無意間哼起的。
他問這幾句是什麽意思,那個人告訴他說,這是金陵街頭的窮小孩口中傳唱的歌謠,紫鬃桐蹄說的是一種馬,它的鬃毛是紫色的,蹄子像刷了桐油一樣光亮,很是神氣,金陵的達官貴人們外出時特別愛騎這種馬;這種馬的速度極快,跑過人身邊時能掀起一陣勁風,寒冬時節常有達官貴人家的小畜生偷偷騎馬在街上疾馳,專門跑過那些在街頭玩鬧的窮孩子身邊,一遍又一遍,吹得他們渾身發冷,令他們豔羨、妒忌、氣憤,卻又無可奈何,於是有人編出這歌謠,來諷刺那些富貴人家的孩子。
“你也在那些窮孩子中麽?那你在金陵一定有很多跟你一樣的朋友吧?”李清幽還記得自己是這麽問他的。
“不,我是那個騎馬的小畜生。”那人笑笑,抬頭望天,雲淡風輕地說,“我在金陵沒有朋友。”
——
天色如墨一般漆黑,李清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路上疾馳,心中的不安感愈發強烈,仿佛一對大鼓重重擂動,係著紅巾的鼓槌一下接一下敲擊著心尖,從心尖蔓延到全身,不由自主地顫抖。
道路漸近,火光漸近。
紫影筋疲力竭地摔倒在地,把李清幽生生撂下馬背。
餘老九……餘姝……
餘姝……餘老九……
他呢喃著二人的名字,發了瘋似地衝入火海尋找,終於在燒塌了的茅草屋原址看見了餘老九。
餘老九躺在榻上,身軀部分已經焦黑,已經被燒死多時了,焦化的手腳圍成的圈,恰好是足以供一個妙齡少女容身的空間。
這已經是第二把火。
即使他有一匹能日行千裏的好馬,即使他將這匹日行千裏的快馬鞭得一身血痕。
毫無用處。
餘姝躺在地上,沒有被燒焦,有個人正背對李清幽,兩眼放光地抱起地上的餘姝,喉嚨裏發出野獸看見獵物的令人作嘔的愉悅低吼。
一股酸水從李清幽胃裏反上來。
那人也覺察到身後有人,罵罵咧咧地提起褲子,李清幽上前一腳把他踢翻在地,“餘姝,我……”
他的話卡在喉嚨裏,戛然而止。
餘姝的身子脫離了那人懷抱,頭歪向一側,已經沒了唿吸。
他轉過身去,走過村中每一戶燃起的火焰。
火海中,四處是新鮮的血跡,不成人樣的屍首橫七豎八地鋪在地上,烏黑的頭巾提著刀,挨家挨戶檢視是否仍有活著的人。
熊熊烈火在他眼前,將一切燒得流光溢彩,仿佛潑墨成畫。
他想大叫,想撕心裂肺地哭喊,可他大張著嘴,卻沒有聲音,無邊的冷風被抽搐著吸入口中,灌入他的五髒六腑,仿佛一具無魂靈的軀殼,不受控地無神地重複著一唿一吸。
他痛苦地跪倒在地,泥點如惡鬼扭曲的指節,纏繞著攀附上他的白衣,像似要將他拖入無間地獄。
一個赤著上身的男人從屋內走出來,給跟著爬出來的婦人背上補了一刀,那婦人的咽喉已經被割斷,無法再發出任何聲音,臉上極度扭曲,嘴巴大張著,血從身上隨處可見的孔洞中流淌出來。男人踩著她的身子,看著她的血流出來,仿佛這是一件極尋常的事,跟瀝幹一件濕透的衣服沒什麽兩樣。
那婦人死了,不知是什麽時候死的,也許那一刀紮進她後背時她就死了,也許是男人踩著她的身子又紮了幾刀之後才死的。
不重要了,她已經死了。
那人重新紮上原本歪戴著的黑巾,跑向遠方觀火的人報告些什麽。
額前忽地劇痛。仿佛一柄鈍刃,連割帶砸地撬開天靈,朝神庭一刀一刀砍,震得虎口發麻、小臂脫力。
他再抬頭時,瞳仁被灼得繚亂,隻能看見遠處漫山遍野的火炬,與那個麵露喜色的疤臉黑漢。
疤臉黑漢大手一揮,山坡上數不清的炬火便一擁而下。
殺死那婦人的赤膊男人也發現了他,但男人顯然更近,見他伏地不起,便抽刀出來,飛也似地跑近,淩空一刀,直斬後頸!
腰間佩劍驀地狂嘯!
嘯聲尖厲刺耳,宛如渴血的狂獸嘶鳴。
他幾乎是本能般地拔劍。
刹那間,趴在地上那個渾身泥點炭灰的小子,如同鬼魅一般閃身,刀砍了個空,隨後男人一低頭,就看到劍鋒從自己的喉嚨穿出來。
那柄劍看上去稀鬆平常,隻不過較尋常的劍多了鐔邊刻的清風一般娟秀的兩個字。
“弋鰩”
鮮血從劍尖滴落。
他腕子一抖,那柄劍隨之揮動,將已經癱軟的屍體隨意甩在一旁,像隨手抖落一片輕若無物的雪花。
天尚未光,山間還是一片黑暗,山裏的村落無限靜謐,仿佛聽得見村中每個人均勻的唿吸。
“你走吧。”黑暗中,少女倚在門邊,言語冰冷決絕,“我不會拋下阿爺跟你走的。”
李清幽歎了口氣。
他已歎了太多的氣。
在山上時,每日課業艱難繁重,一天下來往往筋疲力竭,時間一長,倒也不覺困苦;下山來的這掰著指頭都能算清的幾日,他卻看過了太多疾苦。
世間似乎從來就是如此千瘡百孔。
大多數人就在這樣千瘡百孔的世間,掙紮著活下去。用盡渾身解數,隻不過求個活著。
“好。”李清幽道。
餘姝轉頭推門。
她應迴到屬於她的地方去。阿爺昨夜便同她說過,不是商議,而是知會,一改往日的溫柔寵愛,態度強硬,沒有商量的餘地,她不願,便以死相逼,她無奈隻得暫且應下。
這位李少俠也許能替她尋一個更好的去處,也許能護她周全,也許讓她從此不再用節衣縮食、過這種貧窮困苦的日子。
可是憑什麽呢?
憑什麽隻因一句承諾,你就可以對他予取予求呢?憑什麽別人救你一次,還要幫你幫到底呢?憑什麽要拿阿爺的所有,來換餘姝後半輩子的苟且呢?
不。
絕不。
她不願虧欠他太多,也不可能撇下阿爺不管,同他去別的地方。
“李清幽。”
他忽然止住腳步。
“再見。”漆黑門縫中透出她的聲音,似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決絕。
他沒有迴頭。
——
這地界人煙稀少,鳥獸眾多,李清幽原以為驛館會很冷清,未曾想這間幾乎搖搖欲墜的破舊屋子裏竟擠滿了人,有飲酒劃拳的、大口啃著幹糧的、賭銅錢的、抱孩子的,不分男女老少地紮堆坐在一起。
而這群人中,還有一個看著十分眼熟的身影,那人正趴在桌上,不知是睡著還是喝多了。
桌上趴伏那人忽抬起頭來,睡眼惺忪,一邊臉頰頰好幾條被壓得通紅的睡痕。李清幽定睛一看,麵上不由得露出笑來,旋即擠過人群坐到他麵前,抬手晃了晃:“王應?”
那人抹了把臉,也衝李清幽笑笑:“真是該我倒黴的。”
“怎麽這樣說話?我可沒得罪你,王老爺。”李清幽拱手,作出一副惶恐的模樣。
王應哈哈大笑,一巴掌拍在他手上,“我原先以為你這小子寡言少語,是個老實人,誰知這張嘴也恁損。”
“你不是往金陵去麽?這時候你早該過了河到劍南了。”
“壞就壞在這河上。”王應搖搖頭,“昨夜我到驛館之後,給傷處上了些藥酒,腹中饑餓難耐,又要了些吃食——嗐,早知不該貪這幾口吃的。”
“怎麽了?”李清幽好奇問道。
“昨天夜裏,通劍南的姚州橋突然起火,塌了。”王應說道,“繩河堪堪解凍,河麵上都是鬥大的冰塊,水路也走不通,你瞧周圍這些,都是要過河的人,全被阻在這驛館裏。”
李清幽撓頭:“怎會無緣無故起火呢?”
王應壓低了聲音道:“此處不方便說話。”說罷,王應站起身來,活動幾下腿腳,推門出了驛館外頭。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這般神神秘秘的。”李清幽跟他出來,兩手搓了搓,往掌心嗬著氣道
“燒橋的那場火,是有人故意為之!昨夜我吃罷飯,備了馬車,正打算上路,遠遠看見一夥紮著黑頭巾的人上了橋去。”王應皺著眉說道,“我起先並沒在意,以為同是趕夜路的過客,可轉念一想,過了橋還要走上百餘裏才見得人煙,這夥人隻燃著幾根火把,既不到驛內補給,也不見行囊、沒有馬匹,著實奇怪。”
李清幽聽到黑頭巾,心中猛地一驚。
“可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麽?”
“什麽?”
“我從他們口中,聽到了你的名字。”
果然是這幫土匪!
李清幽一拍大腿,將昨夜餘家村的事與王應一五一十地說了。王應聽罷,不由得露出欽佩的神色,很快卻又陰沉下來。
“這麽說,他們不惜代價燒毀姚橋,正是為了斷絕你的去路,甕中捉你。”王應幾乎是瞬間反應過來,後脊梁一陣發冷,“這幫狗強盜竟如此快的動作,此地亦不宜久留,得想辦法快些離開。”
“怎麽做?”
“這樣,你去弄幾根長杆,越長越好,把江麵上浮冰清一清,我去找幾個幫手做個簡易木筏,走水路過去。”
“能行嗎?這水路連船家都不敢走。”李清幽問道。
“尋常小舟竹排,船頭船尾都太脆弱,自然不能與浮冰衝撞,若是使實心圓木捆成筏子,說不定可行。”王應道,“即便不成,也總比等死好得多。”
真是世事無常,李清幽,昨日你救我一次,今天輪到我救你的命了。王應心中想道。
——
寒夜難眠。
“欸,快看!”不知誰喊了一聲,引得驛內昏昏欲睡的眾人紛紛出門,朝遠方山中望去。
李清幽正嚼著幹糧,木筏已製成閂在岸邊,浮冰砸得片刻不散架就算可以過河了,此刻並沒有什麽要緊事,索性也出去看看,王應不願湊熱鬧,便由他留在屋裏。
看客們“嗬”、“豁”、“哇”、“噫”地叫著,引得李清幽一陣好奇,走近人群,往人們注目那處望去,才看見一陣衝天濃煙,黑天之下,竟有一塊雲被映照得發紅發亮,沸反著可怖的光。
分明是火光。
李清幽身旁有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張口抱怨道:“這時節,哪他娘來的山火,唉,也不知那餘老九有事沒有,還指著他那口酒活呢。”
“兄弟,你認得餘老九?”李清幽心中隱隱不安,上前搭話道。
“怎麽,小兄弟,你也饞他那口酒了?你看,那就是遮瀾山,那起火的地界我估摸著和餘家村差不離,”那漢子撓了撓頭,手指向那座起火的山頭,“我出鏢總要經過那處,餘老九在村口支攤,酒香飄得繞山跑,誰聞了不饞呢?來往的鏢師行客都好這口,也多虧餘老九有這手藝,大夥都自帶料子去央他釀酒,不然他一老頭,光憑那幾畝貧地哪夠糊口的。”
鏢師還欲再說些什麽,再看李清幽已經不見了。
“王應,你有幾匹馬?”李清幽風風火火地撞開驛館大門,攜風帶水入來。
“三匹,怎麽?”王應見他這般急匆匆地闖進來,一時摸不著頭腦,“不是走水路嗎?”
“我要最快的那匹。”李清幽把他從長椅上揪起來,幾乎是拎著到了馬廄。
王應掙開他的手,“你先說你要去哪,你要做什麽?”
“去遮瀾山一趟。”
“你瘋了!遮瀾山是那夥狗強盜的大本營,你去了豈不是自投羅網?你想找死可別帶上我的好馬!”王應急了,兩手緊抓李清幽上臂,瘋狂搖晃著。
“我當然不是尋死,否則管你要快馬做什麽?”李清幽掙開束縛,“我就看一眼,迴來就啟程渡河。”
王應與李清幽對視片刻,長歎一口氣,解開其中一匹馬的栓繩,“這馬名叫‘紫影’,金陵五大名馬之一,它死了你也別迴來。”
李清幽帶著笑意長舒一口氣,拍拍王應的肩膀,“多謝。”
王應撥開他的手。
“駿馬疾走,紫鬃桐蹄,金陵王侯,朔風頻起。”
他忽然想起一句金陵的童謠,是偶然間聽一個同門無意間哼起的。
他問這幾句是什麽意思,那個人告訴他說,這是金陵街頭的窮小孩口中傳唱的歌謠,紫鬃桐蹄說的是一種馬,它的鬃毛是紫色的,蹄子像刷了桐油一樣光亮,很是神氣,金陵的達官貴人們外出時特別愛騎這種馬;這種馬的速度極快,跑過人身邊時能掀起一陣勁風,寒冬時節常有達官貴人家的小畜生偷偷騎馬在街上疾馳,專門跑過那些在街頭玩鬧的窮孩子身邊,一遍又一遍,吹得他們渾身發冷,令他們豔羨、妒忌、氣憤,卻又無可奈何,於是有人編出這歌謠,來諷刺那些富貴人家的孩子。
“你也在那些窮孩子中麽?那你在金陵一定有很多跟你一樣的朋友吧?”李清幽還記得自己是這麽問他的。
“不,我是那個騎馬的小畜生。”那人笑笑,抬頭望天,雲淡風輕地說,“我在金陵沒有朋友。”
——
天色如墨一般漆黑,李清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路上疾馳,心中的不安感愈發強烈,仿佛一對大鼓重重擂動,係著紅巾的鼓槌一下接一下敲擊著心尖,從心尖蔓延到全身,不由自主地顫抖。
道路漸近,火光漸近。
紫影筋疲力竭地摔倒在地,把李清幽生生撂下馬背。
餘老九……餘姝……
餘姝……餘老九……
他呢喃著二人的名字,發了瘋似地衝入火海尋找,終於在燒塌了的茅草屋原址看見了餘老九。
餘老九躺在榻上,身軀部分已經焦黑,已經被燒死多時了,焦化的手腳圍成的圈,恰好是足以供一個妙齡少女容身的空間。
這已經是第二把火。
即使他有一匹能日行千裏的好馬,即使他將這匹日行千裏的快馬鞭得一身血痕。
毫無用處。
餘姝躺在地上,沒有被燒焦,有個人正背對李清幽,兩眼放光地抱起地上的餘姝,喉嚨裏發出野獸看見獵物的令人作嘔的愉悅低吼。
一股酸水從李清幽胃裏反上來。
那人也覺察到身後有人,罵罵咧咧地提起褲子,李清幽上前一腳把他踢翻在地,“餘姝,我……”
他的話卡在喉嚨裏,戛然而止。
餘姝的身子脫離了那人懷抱,頭歪向一側,已經沒了唿吸。
他轉過身去,走過村中每一戶燃起的火焰。
火海中,四處是新鮮的血跡,不成人樣的屍首橫七豎八地鋪在地上,烏黑的頭巾提著刀,挨家挨戶檢視是否仍有活著的人。
熊熊烈火在他眼前,將一切燒得流光溢彩,仿佛潑墨成畫。
他想大叫,想撕心裂肺地哭喊,可他大張著嘴,卻沒有聲音,無邊的冷風被抽搐著吸入口中,灌入他的五髒六腑,仿佛一具無魂靈的軀殼,不受控地無神地重複著一唿一吸。
他痛苦地跪倒在地,泥點如惡鬼扭曲的指節,纏繞著攀附上他的白衣,像似要將他拖入無間地獄。
一個赤著上身的男人從屋內走出來,給跟著爬出來的婦人背上補了一刀,那婦人的咽喉已經被割斷,無法再發出任何聲音,臉上極度扭曲,嘴巴大張著,血從身上隨處可見的孔洞中流淌出來。男人踩著她的身子,看著她的血流出來,仿佛這是一件極尋常的事,跟瀝幹一件濕透的衣服沒什麽兩樣。
那婦人死了,不知是什麽時候死的,也許那一刀紮進她後背時她就死了,也許是男人踩著她的身子又紮了幾刀之後才死的。
不重要了,她已經死了。
那人重新紮上原本歪戴著的黑巾,跑向遠方觀火的人報告些什麽。
額前忽地劇痛。仿佛一柄鈍刃,連割帶砸地撬開天靈,朝神庭一刀一刀砍,震得虎口發麻、小臂脫力。
他再抬頭時,瞳仁被灼得繚亂,隻能看見遠處漫山遍野的火炬,與那個麵露喜色的疤臉黑漢。
疤臉黑漢大手一揮,山坡上數不清的炬火便一擁而下。
殺死那婦人的赤膊男人也發現了他,但男人顯然更近,見他伏地不起,便抽刀出來,飛也似地跑近,淩空一刀,直斬後頸!
腰間佩劍驀地狂嘯!
嘯聲尖厲刺耳,宛如渴血的狂獸嘶鳴。
他幾乎是本能般地拔劍。
刹那間,趴在地上那個渾身泥點炭灰的小子,如同鬼魅一般閃身,刀砍了個空,隨後男人一低頭,就看到劍鋒從自己的喉嚨穿出來。
那柄劍看上去稀鬆平常,隻不過較尋常的劍多了鐔邊刻的清風一般娟秀的兩個字。
“弋鰩”
鮮血從劍尖滴落。
他腕子一抖,那柄劍隨之揮動,將已經癱軟的屍體隨意甩在一旁,像隨手抖落一片輕若無物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