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準備刊印
穿成紈絝皇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令知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時之間京城中的流言變得熱鬧起來,這好不容易來了個熱點新聞,還是之前就廣泛引起關注的水車石磨,突然有一天有人說這水車石磨研磨的速度快廢渣少,可不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如今都在一起討論水車石磨的能力。
有人認為這可是有人親眼目睹的,這世上必然有這麽一個工具。
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嘩眾取寵,不足為信。
兩方爭論的有來有往的,互不相讓。
秦懷景沒空離這些言論,他如今正在報紙試驗的緊要關頭。
在紙張研發成功之後,秦懷景還帶著這些通過新流程製造的紙張去見皇帝和太子。
皇帝和太子看見秦懷景來獻紙剛開始還不知道這是紙,以為是什麽布匹。
“三弟,這是新貢來的細布嗎,有何特別之處?”
太子秦承鈞見這些紙張表麵光滑細膩,乍一看與布無益,隻是顏色有些區別,不過既然是秦懷景特意帶進來的,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問題,因此便開口問了一問。
秦懷景聽了太子的話明顯眼睛一亮,有些熱切的說:“二哥以為這是布?”
太子秦承鈞與秦懷景站的位置隔了三四米遠,聽到這話他不由的把眼光再次投向了秦懷景身後小太監手捧的木盤裏。
那裏麵裝的正是一摞摞“布”料。
別說太子了,連皇帝的眼睛也跟著吸引了過去,這些“布”看起來光滑細膩,顏色或黃或白,淺黃色的不必說可能是尋常的布料,那顏色有的還如雪一般白,這倒是難得一見的。
秦懷景折騰手下的工匠,這些皇帝和太子都知道,太子還能偶爾得到一些消息,如今兩人都以為這是不知道哪個工匠折騰出來的新法子做出的新布,才會做出像雪一般的顏色,要知道此時的布料因為原料是麻和葛的緣故,做出來的布要不是淺淺的黃色,要不然是淡淡地青色。
“這是三弟想出來的新法做的新布?”
秦懷景莞爾一笑:“二哥說錯了,這是新法不錯,不過不是新布,這些是做出來的新紙。”
紙,那種草梗交錯的東西?
太子親自走過來,伸出右手撚起一張宣紙,正是他剛剛看到純白如雪的那摞。
入手感覺細滑有些韌勁,這手感竟然比細葛和細麻還要好。
太子剛一碰就知道這觸感不是布更不是紙,簡直是新的一樣東西。
“父皇,”太子雙手捧起一張走上前呈給皇帝,“父皇請看,這觸感比麻布葛布還要更好。”
皇帝也看到這一片柔軟雪白的紙張,不由也伸手摸了一摸。
秦懷景適時的介紹道:“父皇,二哥,這紙張怕水,一沾水就壞了,不過書寫倒好用,起碼比竹簡好用。”
太子聽聞此言對皇帝道:“父皇,不若一試。”
說著新手鋪平這張宣紙,皇帝拿著毛筆沾墨,沉思了片刻寫下一個“和”字。
書寫流暢順滑也不渲染,皇帝高興的一連說了幾個“好”字。
太子秦承鈞也一臉欣喜的開口:“三弟不知道這造價幾何?”
秦懷景笑道:“這種是造價最高的,若是一塊五尺長三尺寬的一張宣紙,這樣的一張市麵中賣的話要賣七八文錢才行。”
這可比預想中的要便宜許多,皇帝聽了眉間一動,這可是個大好事啊。
市麵上同樣如此大小的葛布麻布需要十一二文一塊,這樣一比紙張的價格就低廉多了。
雖然紙張遇水就會損毀,但是麻布此類若是寫了字遇水也會暈染,比布料便宜就勝太多了。
秦懷景拿起淺黃色用麻草做成的紙張:“這種最便宜,像這樣的紙,一張賣一個銅板。”
其實這種也不錯了,隻是更好的紙在前,它就顯得普通了。
秦承鈞每一樣紙張都拿來給皇帝看了一看,皇帝心中高興,沒想到最便宜的一種,一張隻要一個銅板,皇帝也是有長遠眼光的,如今讀書難就是因為書籍都是通過竹簡的形式一筆筆刻畫的,因為書籍都掌握在世家手中,隻有少數一些流傳在外。
因為書貴,所以讀書也貴,讀書還要學很難的刀筆刻字,因此讀書人其實不多,但是這紙上寫字可比用刀刻字要方便許多,用手抄寫書籍價格也會比竹簡便宜許多,這樣他作為皇帝就能有更多的官員來源。或許在之後,這些紙張能帶來一場新的機遇。隻需要他們在秦武推廣用紙。
皇帝當即下令讓秦懷景盯著造紙坊改革,大力生產紙張。
秦懷景綜合考量,將最好的兩類紙張送入皇宮之中,最差的一類紙,也不能說差,造價最便宜的一類紙,用這樣的紙來做報紙。
若是秦懷景不說,臨時組建的報社還打算把字刻在板上來刻印,這其實也很聰明,直接從印章上受到啟發。
不過秦懷景直接指導了匠人跳了一級,由版刻印刷變成了做了膠泥活字印刷,匠人們嚐試了一下用墨的含量,很快掌握了使用的油墨又少,印的又清楚還不暈墨的方法。
“不錯不錯,這樣就已經很好了,這些字已經很清晰了。”
對於大小,報紙選的大小是三尺寬兩尺半高,秦懷景直接是將五尺長三尺高的紙張一分為二。
關於報紙的內容,負責此事的狀元羅崇嵐也算是盡心了,因為三皇子明麵上說要雅俗共賞,其實就是啥啥都要。
因此羅崇嵐請太子太傅寫了一篇關於京城壯麗之美的駢文,還有一些這幾個月來朝廷新頒的政策政令,比如勿突大捷,比如朝堂開發建設勿突。
除此之外請探花蒙嘉譽寫了一篇明瓦頌,這可是最新京城之中的流行,還特地別出心裁的請匠人將明瓦窗畫了下來當做配圖。請榜眼李昱萬寫了朝廷之中的水利興修,又自己動手寫了一篇遊記,雖然寫的是京城小龍蝦館的美食遊記,這也算是一種雅俗共賞吧。
秦懷景看了看內容確實也做到新穎和實用並重了,笑道:“如今外麵正討論水車石磨討論的熱火朝天,不若你再加一條消息,從報紙發行之日起一個月,凡是在我開的任何飯店中消費的,都可以向小二領取票根去免費磨麵十斤。”
有人認為這可是有人親眼目睹的,這世上必然有這麽一個工具。
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嘩眾取寵,不足為信。
兩方爭論的有來有往的,互不相讓。
秦懷景沒空離這些言論,他如今正在報紙試驗的緊要關頭。
在紙張研發成功之後,秦懷景還帶著這些通過新流程製造的紙張去見皇帝和太子。
皇帝和太子看見秦懷景來獻紙剛開始還不知道這是紙,以為是什麽布匹。
“三弟,這是新貢來的細布嗎,有何特別之處?”
太子秦承鈞見這些紙張表麵光滑細膩,乍一看與布無益,隻是顏色有些區別,不過既然是秦懷景特意帶進來的,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問題,因此便開口問了一問。
秦懷景聽了太子的話明顯眼睛一亮,有些熱切的說:“二哥以為這是布?”
太子秦承鈞與秦懷景站的位置隔了三四米遠,聽到這話他不由的把眼光再次投向了秦懷景身後小太監手捧的木盤裏。
那裏麵裝的正是一摞摞“布”料。
別說太子了,連皇帝的眼睛也跟著吸引了過去,這些“布”看起來光滑細膩,顏色或黃或白,淺黃色的不必說可能是尋常的布料,那顏色有的還如雪一般白,這倒是難得一見的。
秦懷景折騰手下的工匠,這些皇帝和太子都知道,太子還能偶爾得到一些消息,如今兩人都以為這是不知道哪個工匠折騰出來的新法子做出的新布,才會做出像雪一般的顏色,要知道此時的布料因為原料是麻和葛的緣故,做出來的布要不是淺淺的黃色,要不然是淡淡地青色。
“這是三弟想出來的新法做的新布?”
秦懷景莞爾一笑:“二哥說錯了,這是新法不錯,不過不是新布,這些是做出來的新紙。”
紙,那種草梗交錯的東西?
太子親自走過來,伸出右手撚起一張宣紙,正是他剛剛看到純白如雪的那摞。
入手感覺細滑有些韌勁,這手感竟然比細葛和細麻還要好。
太子剛一碰就知道這觸感不是布更不是紙,簡直是新的一樣東西。
“父皇,”太子雙手捧起一張走上前呈給皇帝,“父皇請看,這觸感比麻布葛布還要更好。”
皇帝也看到這一片柔軟雪白的紙張,不由也伸手摸了一摸。
秦懷景適時的介紹道:“父皇,二哥,這紙張怕水,一沾水就壞了,不過書寫倒好用,起碼比竹簡好用。”
太子聽聞此言對皇帝道:“父皇,不若一試。”
說著新手鋪平這張宣紙,皇帝拿著毛筆沾墨,沉思了片刻寫下一個“和”字。
書寫流暢順滑也不渲染,皇帝高興的一連說了幾個“好”字。
太子秦承鈞也一臉欣喜的開口:“三弟不知道這造價幾何?”
秦懷景笑道:“這種是造價最高的,若是一塊五尺長三尺寬的一張宣紙,這樣的一張市麵中賣的話要賣七八文錢才行。”
這可比預想中的要便宜許多,皇帝聽了眉間一動,這可是個大好事啊。
市麵上同樣如此大小的葛布麻布需要十一二文一塊,這樣一比紙張的價格就低廉多了。
雖然紙張遇水就會損毀,但是麻布此類若是寫了字遇水也會暈染,比布料便宜就勝太多了。
秦懷景拿起淺黃色用麻草做成的紙張:“這種最便宜,像這樣的紙,一張賣一個銅板。”
其實這種也不錯了,隻是更好的紙在前,它就顯得普通了。
秦承鈞每一樣紙張都拿來給皇帝看了一看,皇帝心中高興,沒想到最便宜的一種,一張隻要一個銅板,皇帝也是有長遠眼光的,如今讀書難就是因為書籍都是通過竹簡的形式一筆筆刻畫的,因為書籍都掌握在世家手中,隻有少數一些流傳在外。
因為書貴,所以讀書也貴,讀書還要學很難的刀筆刻字,因此讀書人其實不多,但是這紙上寫字可比用刀刻字要方便許多,用手抄寫書籍價格也會比竹簡便宜許多,這樣他作為皇帝就能有更多的官員來源。或許在之後,這些紙張能帶來一場新的機遇。隻需要他們在秦武推廣用紙。
皇帝當即下令讓秦懷景盯著造紙坊改革,大力生產紙張。
秦懷景綜合考量,將最好的兩類紙張送入皇宮之中,最差的一類紙,也不能說差,造價最便宜的一類紙,用這樣的紙來做報紙。
若是秦懷景不說,臨時組建的報社還打算把字刻在板上來刻印,這其實也很聰明,直接從印章上受到啟發。
不過秦懷景直接指導了匠人跳了一級,由版刻印刷變成了做了膠泥活字印刷,匠人們嚐試了一下用墨的含量,很快掌握了使用的油墨又少,印的又清楚還不暈墨的方法。
“不錯不錯,這樣就已經很好了,這些字已經很清晰了。”
對於大小,報紙選的大小是三尺寬兩尺半高,秦懷景直接是將五尺長三尺高的紙張一分為二。
關於報紙的內容,負責此事的狀元羅崇嵐也算是盡心了,因為三皇子明麵上說要雅俗共賞,其實就是啥啥都要。
因此羅崇嵐請太子太傅寫了一篇關於京城壯麗之美的駢文,還有一些這幾個月來朝廷新頒的政策政令,比如勿突大捷,比如朝堂開發建設勿突。
除此之外請探花蒙嘉譽寫了一篇明瓦頌,這可是最新京城之中的流行,還特地別出心裁的請匠人將明瓦窗畫了下來當做配圖。請榜眼李昱萬寫了朝廷之中的水利興修,又自己動手寫了一篇遊記,雖然寫的是京城小龍蝦館的美食遊記,這也算是一種雅俗共賞吧。
秦懷景看了看內容確實也做到新穎和實用並重了,笑道:“如今外麵正討論水車石磨討論的熱火朝天,不若你再加一條消息,從報紙發行之日起一個月,凡是在我開的任何飯店中消費的,都可以向小二領取票根去免費磨麵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