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銀杏不懂小姐怎麽一副不開心的樣子,隻是呆愣楞的看著元錦玉:“奴婢……並不知道啊……”
聽著她這沒底氣的說法,元錦玉就知道應該有名聲受損的原因在了。【全文字閱讀】微微歎了口氣,元錦玉索性就不想了,等到見到寧王,再同他說清楚吧。
……
此刻的宮中,皇上正在沈貴妃的寢殿中坐著,他隻穿著一身中衣,頭發散在身後,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眼眸卻依舊銳利。
可惜這些年不服老還是不行,總是會產生疲倦感的他,此刻靠在床上,看向一直在眼前布置臥房的沈貴妃。
沈貴妃能盛寵這麽多年,多少還是抓住了皇上的心的,別的妃子若是見皇上來了,必定費盡心思的想要侍寢,沈貴妃卻敏感的發現了皇上的煩躁,慢慢的走上前,那柔弱無骨的小手就輕輕摁在了皇上的太陽穴上:“陛下,您這是又為什麽煩心了,若不是朝堂之事,可否同臣妾說說?”
沈貴妃是個懂得拿捏人心的,皇上現在需要的不是什麽**上的寬慰,而是需要一個傾聽的女人。
皇上凝視了沈貴妃一眼,見到沈貴妃那眼角生出的細紋來,也不禁感歎著時光總是催人老。
自從慕昭被禁足後,沈貴妃便也在這後宮中深居簡出,平素除了去給皇後娘娘和太後請安,便在自己的宮中安分守己的很。
皇上想了想,對著沈貴妃道:“十一的禁足令也有段時日了,明日朕便傳口諭,讓那孩子隨著幾個皇兄一同上朝吧。”
沈貴妃心中一喜,但是麵上還是一副為皇上分憂的樣子:“陛下,十一他就是個性子頑劣的,沒有壞心,被禁足如此長時間,他也著實知道錯了,待到日後隨著幾個皇兄上朝,他一定多學多做,爭取讓陛下滿意!”
沈貴妃是向著自己的兒子的,這會兒她若是說什麽“陛下若是沒消氣再關十一一段時間也可”就有些假了。
皇上的氣果然順了不少,隨即提起了一些朝堂上的事,雖然都是不痛不癢的小事,沈貴妃聽的卻非常認真。
最終,皇上居然提到了寧王和元錦玉。“這相府的庶小姐被山賊擄走,雖然那寨子已經被炸毀,那些山賊也是炸死的炸死,淹死的淹死,可是這小姐的名聲卻是保不住了,相爺那邊,朕還要給幾分薄麵,此刻京城中鬧得沸沸揚揚,朕還著實不知道該怎麽處理了。”
沈貴妃和元錦玉本就是宿敵,因為十一皇子的事情,兩個人早就互相看嘛對方不順眼了。所以沈貴妃在出事後,對於散播流言的事情,就推了一把。
不過她在安排人做這件事的時候,發現還有其他的勢力在其中作梗,顯然是元錦玉得罪的人太多了。
她對於這件事,也樂見其成的很,此刻她多想和皇上說一句:既然相府那庶小姐名節已經受損,不如就賜她三尺白綾好了。
但是她不敢這麽說,皇上聽了必定是要怪罪的。
於是沈貴妃隻是假惺惺的歎息了一會兒,又哀婉了一會兒,那樣子,倒像是自己的女兒被賊人給擄去了似的。
“真是個可憐的孩子,現在名節受損,以後還怎麽嫁人啊。”沈貴妃最終也沒說這件事該如何辦,隻是勸著皇上:“陛下,請您放寬心,想必那相爺自己也是有對策的,相府庶小姐碰到這樣的事,也是她命中該有這一劫。”
沈貴妃在心中暗自補充著,最好是直接被這一劫劈死了才好。
皇上又凝視了沈貴妃一眼,並沒有深究她話中的深意,隻是神色比剛剛緩和了不少,示意宮人將燈熄滅了,抱著沈貴妃便睡去。
第二日一早,已經兩日沒來上朝的寧王殿下,穿戴好朝服,來上朝了。
在他剛剛出現在朝堂的時候,便有幾個大臣過來恭賀,他這一次的剿滅了賊人,是大功一件。
而端王一派的幕僚卻站了出來,說這一次就算是蕩平了山寨,也毀了渭水的一處堤壩,再修建的話,那堤壩也是要費時費力的,所以這次是功是過,還未定。
寧王隻是淡淡的站在一邊,連看他們的口型都不屑。
一聲尖細的“皇上駕到”將眾人的思緒都拉了迴來。大臣們站好位置,噤聲垂首。
皇上威嚴的看了眾人一眼,到龍椅上坐下,被高唿萬歲後,才淡淡道:“眾卿家平身。老九,迴來上朝了啊。”
寧王聞言,跪在地上:“父皇,兒臣剿滅山賊歸朝,特地向父皇請罪。”
皇上的頭發已經能看到很多白發,總管本想為他染成黑的,他未同意,所以現在看他倒是比之前還衰老了幾分。
“剿滅了山賊是功一件,但是看來你也意識到你的錯誤了,渭水的堤壩被你炸毀了一個,你可知重新修建這麽一個堤壩需要多少的銀錢和人力?”皇上也早就了解過這件事,麵色不善。
瑞王站了出來,為寧王說話,態度異樣恭敬:“父皇,這次老九會炸毀那堤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當初山賊寨子中的**爆炸,那寨子建在山林中,若是不炸毀了堤壩,整個山林都會付之一炬。還請父皇從輕發落老九。”
寧王依舊跪在地上,態度雖然恭敬,卻不顯得謙卑。這次的事,若是讓他再選擇一次,也會這麽做,渭水的堤壩沒有了可以再修,景林山脈卻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的山脈,燒了那麽樹木,要多少年才能長成?
皇上看了瑞王一眼,眼中微微帶著怒意:“朕在同老九說話,老五,你退下。”
瑞王雖然還想再說幾句,但是看到皇上那眼眸中的冷意,他便不敢再說,隻得退到了一邊。
寧王依舊跪得筆挺,在瑞王退開的時候,轉頭看了他一眼。那眼眸中帶著平靜,仿佛他跪在這裏,將要接受皇上的懲罰,隻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要知道,他先是是王爺,還是赫赫有名的鎮西大將軍,皇上若是想奪了他的兵權,不過就是一個理由,一句話的事情。
寧王他著實是不在意這些的,問心無愧的跪在原地,又將目光放到了皇上的身上。
朝堂中其他幾位大臣都站出來為寧王說了話,有些是認為功大於過,應該獎勵;另外的則是認為功過相抵,但是還是要懲罰一下才行。
皇上靜靜的聽著,也不插話,這些大臣們的口才都極好,扯出那些理由來,都恨不得引經據典長篇大論一番。
這一早上,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而寧王還是跪在地上,皇上不讓他起身,他也不會起。
終於,皇上對著寧王抬了抬手:“起身吧,這次的事,朕覺得你是功大於過的。”
寧王站了起來,腿因為跪了一個時辰稍微晃了一下,隨即便站穩了,他因為必須要看人的嘴型,所以始終是注視著皇上的。
聽到這話,瑞王的心稍微放下了些,還好,隻要不是懲罰寧王便好。
“但是你這次著實犯了很大的錯誤。朕決定……”皇上在說這話之前,先將朝堂環視了一圈,果然,大家都豎起耳朵聽著,生怕錯過了什麽似的。“你來監造這次堤壩的修建,不過國庫隻給你撥十萬兩銀子,剩下的那些,你要自己想辦法,你可服氣?”
瑞王一聽到這話,直接就站出來,要為寧王說話。那堤壩雖然不大,但是人力物力加起來,怎麽也要三十萬兩才行,現在皇上就將這一切壓到十萬兩,也太少了點!這絕對不成!
可是還沒等瑞王開口,有個人已經先出聲。
“兒臣謹遵旨意。”寧王對著皇上行禮。這一次皇上能給他撥十萬兩就已經是極限了,剩下的錢財,他再想辦法吧。
寧王說完這話,皇上滿意的看了他一眼,之後對著他道:“朕還有其他的事要問你,想必你也有其他的事要同朕解釋,隨著朕來禦書房吧,瑞王,端王,你們也跟著一起來。”
皇上說完這話,直接就下了早朝。
這些大臣們雖然不知道皇上到底要問寧王什麽,但是也猜到了一些。昨天傍晚的時候,寧王帶著人抄了好幾家茶樓,將不少人都直接關到了牢中,現在還沒放出來呢。
至於那些人是為什麽被抓?說來理由在他們看來還有些可笑,不過就是在茶樓說了幾句那相府三小姐的壞話,寧王那低沉著臉的樣子,恨不得就要殺了他們似的。
之前對這個三小姐,他們隻知道傳聞是京城第一美人,沒想到這美人的魅力如此之大,連寧王都把持不住了。
也或許是那元錦玉被抓去山寨的時候,同寧王發生了什麽也不一定?
寧王隨著皇上還有兩位皇兄去了禦書房,皇上還是坐在主位,他們三個在下首站著。
皇上的手指慢慢的敲著桌麵,那一雙養尊處優的手,雖然帶了一些皺紋,不過卻沉穩有力。
皇上的眼眸依舊幽深,這個年輕時也算是血性的男人,在年老了之後,站在大臣和兒子麵前,依舊有種壓人的氣勢。這些皇子在笑的時候,可沒有一個人敢同他對視的,都覺得他的氣場太強大了。
皇上就這麽盯著三個兄弟看了看,問道:“誰和朕說說,這次相府小姐被擄去的始末?”
...
銀杏不懂小姐怎麽一副不開心的樣子,隻是呆愣楞的看著元錦玉:“奴婢……並不知道啊……”
聽著她這沒底氣的說法,元錦玉就知道應該有名聲受損的原因在了。【全文字閱讀】微微歎了口氣,元錦玉索性就不想了,等到見到寧王,再同他說清楚吧。
……
此刻的宮中,皇上正在沈貴妃的寢殿中坐著,他隻穿著一身中衣,頭發散在身後,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眼眸卻依舊銳利。
可惜這些年不服老還是不行,總是會產生疲倦感的他,此刻靠在床上,看向一直在眼前布置臥房的沈貴妃。
沈貴妃能盛寵這麽多年,多少還是抓住了皇上的心的,別的妃子若是見皇上來了,必定費盡心思的想要侍寢,沈貴妃卻敏感的發現了皇上的煩躁,慢慢的走上前,那柔弱無骨的小手就輕輕摁在了皇上的太陽穴上:“陛下,您這是又為什麽煩心了,若不是朝堂之事,可否同臣妾說說?”
沈貴妃是個懂得拿捏人心的,皇上現在需要的不是什麽**上的寬慰,而是需要一個傾聽的女人。
皇上凝視了沈貴妃一眼,見到沈貴妃那眼角生出的細紋來,也不禁感歎著時光總是催人老。
自從慕昭被禁足後,沈貴妃便也在這後宮中深居簡出,平素除了去給皇後娘娘和太後請安,便在自己的宮中安分守己的很。
皇上想了想,對著沈貴妃道:“十一的禁足令也有段時日了,明日朕便傳口諭,讓那孩子隨著幾個皇兄一同上朝吧。”
沈貴妃心中一喜,但是麵上還是一副為皇上分憂的樣子:“陛下,十一他就是個性子頑劣的,沒有壞心,被禁足如此長時間,他也著實知道錯了,待到日後隨著幾個皇兄上朝,他一定多學多做,爭取讓陛下滿意!”
沈貴妃是向著自己的兒子的,這會兒她若是說什麽“陛下若是沒消氣再關十一一段時間也可”就有些假了。
皇上的氣果然順了不少,隨即提起了一些朝堂上的事,雖然都是不痛不癢的小事,沈貴妃聽的卻非常認真。
最終,皇上居然提到了寧王和元錦玉。“這相府的庶小姐被山賊擄走,雖然那寨子已經被炸毀,那些山賊也是炸死的炸死,淹死的淹死,可是這小姐的名聲卻是保不住了,相爺那邊,朕還要給幾分薄麵,此刻京城中鬧得沸沸揚揚,朕還著實不知道該怎麽處理了。”
沈貴妃和元錦玉本就是宿敵,因為十一皇子的事情,兩個人早就互相看嘛對方不順眼了。所以沈貴妃在出事後,對於散播流言的事情,就推了一把。
不過她在安排人做這件事的時候,發現還有其他的勢力在其中作梗,顯然是元錦玉得罪的人太多了。
她對於這件事,也樂見其成的很,此刻她多想和皇上說一句:既然相府那庶小姐名節已經受損,不如就賜她三尺白綾好了。
但是她不敢這麽說,皇上聽了必定是要怪罪的。
於是沈貴妃隻是假惺惺的歎息了一會兒,又哀婉了一會兒,那樣子,倒像是自己的女兒被賊人給擄去了似的。
“真是個可憐的孩子,現在名節受損,以後還怎麽嫁人啊。”沈貴妃最終也沒說這件事該如何辦,隻是勸著皇上:“陛下,請您放寬心,想必那相爺自己也是有對策的,相府庶小姐碰到這樣的事,也是她命中該有這一劫。”
沈貴妃在心中暗自補充著,最好是直接被這一劫劈死了才好。
皇上又凝視了沈貴妃一眼,並沒有深究她話中的深意,隻是神色比剛剛緩和了不少,示意宮人將燈熄滅了,抱著沈貴妃便睡去。
第二日一早,已經兩日沒來上朝的寧王殿下,穿戴好朝服,來上朝了。
在他剛剛出現在朝堂的時候,便有幾個大臣過來恭賀,他這一次的剿滅了賊人,是大功一件。
而端王一派的幕僚卻站了出來,說這一次就算是蕩平了山寨,也毀了渭水的一處堤壩,再修建的話,那堤壩也是要費時費力的,所以這次是功是過,還未定。
寧王隻是淡淡的站在一邊,連看他們的口型都不屑。
一聲尖細的“皇上駕到”將眾人的思緒都拉了迴來。大臣們站好位置,噤聲垂首。
皇上威嚴的看了眾人一眼,到龍椅上坐下,被高唿萬歲後,才淡淡道:“眾卿家平身。老九,迴來上朝了啊。”
寧王聞言,跪在地上:“父皇,兒臣剿滅山賊歸朝,特地向父皇請罪。”
皇上的頭發已經能看到很多白發,總管本想為他染成黑的,他未同意,所以現在看他倒是比之前還衰老了幾分。
“剿滅了山賊是功一件,但是看來你也意識到你的錯誤了,渭水的堤壩被你炸毀了一個,你可知重新修建這麽一個堤壩需要多少的銀錢和人力?”皇上也早就了解過這件事,麵色不善。
瑞王站了出來,為寧王說話,態度異樣恭敬:“父皇,這次老九會炸毀那堤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當初山賊寨子中的**爆炸,那寨子建在山林中,若是不炸毀了堤壩,整個山林都會付之一炬。還請父皇從輕發落老九。”
寧王依舊跪在地上,態度雖然恭敬,卻不顯得謙卑。這次的事,若是讓他再選擇一次,也會這麽做,渭水的堤壩沒有了可以再修,景林山脈卻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的山脈,燒了那麽樹木,要多少年才能長成?
皇上看了瑞王一眼,眼中微微帶著怒意:“朕在同老九說話,老五,你退下。”
瑞王雖然還想再說幾句,但是看到皇上那眼眸中的冷意,他便不敢再說,隻得退到了一邊。
寧王依舊跪得筆挺,在瑞王退開的時候,轉頭看了他一眼。那眼眸中帶著平靜,仿佛他跪在這裏,將要接受皇上的懲罰,隻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要知道,他先是是王爺,還是赫赫有名的鎮西大將軍,皇上若是想奪了他的兵權,不過就是一個理由,一句話的事情。
寧王他著實是不在意這些的,問心無愧的跪在原地,又將目光放到了皇上的身上。
朝堂中其他幾位大臣都站出來為寧王說了話,有些是認為功大於過,應該獎勵;另外的則是認為功過相抵,但是還是要懲罰一下才行。
皇上靜靜的聽著,也不插話,這些大臣們的口才都極好,扯出那些理由來,都恨不得引經據典長篇大論一番。
這一早上,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而寧王還是跪在地上,皇上不讓他起身,他也不會起。
終於,皇上對著寧王抬了抬手:“起身吧,這次的事,朕覺得你是功大於過的。”
寧王站了起來,腿因為跪了一個時辰稍微晃了一下,隨即便站穩了,他因為必須要看人的嘴型,所以始終是注視著皇上的。
聽到這話,瑞王的心稍微放下了些,還好,隻要不是懲罰寧王便好。
“但是你這次著實犯了很大的錯誤。朕決定……”皇上在說這話之前,先將朝堂環視了一圈,果然,大家都豎起耳朵聽著,生怕錯過了什麽似的。“你來監造這次堤壩的修建,不過國庫隻給你撥十萬兩銀子,剩下的那些,你要自己想辦法,你可服氣?”
瑞王一聽到這話,直接就站出來,要為寧王說話。那堤壩雖然不大,但是人力物力加起來,怎麽也要三十萬兩才行,現在皇上就將這一切壓到十萬兩,也太少了點!這絕對不成!
可是還沒等瑞王開口,有個人已經先出聲。
“兒臣謹遵旨意。”寧王對著皇上行禮。這一次皇上能給他撥十萬兩就已經是極限了,剩下的錢財,他再想辦法吧。
寧王說完這話,皇上滿意的看了他一眼,之後對著他道:“朕還有其他的事要問你,想必你也有其他的事要同朕解釋,隨著朕來禦書房吧,瑞王,端王,你們也跟著一起來。”
皇上說完這話,直接就下了早朝。
這些大臣們雖然不知道皇上到底要問寧王什麽,但是也猜到了一些。昨天傍晚的時候,寧王帶著人抄了好幾家茶樓,將不少人都直接關到了牢中,現在還沒放出來呢。
至於那些人是為什麽被抓?說來理由在他們看來還有些可笑,不過就是在茶樓說了幾句那相府三小姐的壞話,寧王那低沉著臉的樣子,恨不得就要殺了他們似的。
之前對這個三小姐,他們隻知道傳聞是京城第一美人,沒想到這美人的魅力如此之大,連寧王都把持不住了。
也或許是那元錦玉被抓去山寨的時候,同寧王發生了什麽也不一定?
寧王隨著皇上還有兩位皇兄去了禦書房,皇上還是坐在主位,他們三個在下首站著。
皇上的手指慢慢的敲著桌麵,那一雙養尊處優的手,雖然帶了一些皺紋,不過卻沉穩有力。
皇上的眼眸依舊幽深,這個年輕時也算是血性的男人,在年老了之後,站在大臣和兒子麵前,依舊有種壓人的氣勢。這些皇子在笑的時候,可沒有一個人敢同他對視的,都覺得他的氣場太強大了。
皇上就這麽盯著三個兄弟看了看,問道:“誰和朕說說,這次相府小姐被擄去的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