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在繁華中求,尤其對於權力的頂峰而言!
李世民育有多個兒子,唯有李承乾的名字與眾不同,是三個字,其餘皆為二字。
比如,三公子李恪,四公子李泰、九公子李治...
有人猜測李承乾的名字源於市中心的承乾大廈,他在此誕生,故得此名李承乾。
然而這個名字背後還有深遠含義,由太上皇李淵親賜。
當年李淵發動政變,雖尚未完全統一全國。
但在李世民、林川的支持下,穩定江山已是勢在必行。
李承乾的降生令李世民格外重視,連李淵也十分關心,因此李淵賜他名為李承乾,寓意繼承偉業,主宰天地。
這是李淵對權力交接的期望,也是對這位幼小皇孫的厚望。
隻歎天不遂人願,一場大病讓李承乾落下腿疾,行走困難。
這繁華都市,會接受一個殘疾的帝王嗎?
英明無雙的李世民,會選擇一個瘸子接掌大權嗎?
....
“兄長,軟甲歸還於你,你比我更需要它。”
李泰走近兩步,將本屬於李承乾的防護軟甲遞還給他。
“多謝兄長的軟甲,若非它,我此次外出也無法平安歸來。”
李承乾單手接過軟甲,其上遍布刀劍砍刺的痕跡,甚至有些地方已刺穿了軟甲,足見李泰此次邊境之行的兇險。
“四弟,想嚐嚐烤魚嗎?”
李承乾抬頭,對李泰微笑,一如既往地溫和無害。
“本王即刻命人準備。”
李泰微微點頭,他明白眼前的兄長已做出了決定。
片刻後,侍衛從湖中捕獲了兩條肥美的魚。
殿內生起火,二人開始烤魚。
曾經,他們想都不敢想,現在隻要想,就能實現。
因為他們已長大成人。
篝火照亮了紫宸殿,李泰注視著李承乾在火光中忽明忽暗的臉龐,他神情平靜,烤魚滋滋冒油。
二人撒上奢侈的調料,這些都是林川早年研發的成果。
因太過珍貴,無法普及,但宮廷偶爾還能享用。
此刻兩兄弟不再顧慮他人能否享用,反正宮中能找到的珍貴調料,都在他們手中。
“四弟,你相信兄長能贏得這場棋局嗎,就是與父王的這場。”
李承乾咬一口烤魚,香氣四溢,調料的獨特香氣遠超單純的鹽巴。
他想起那位多年未見,但傳說仍在的天將。
李承乾心生向往,若無林帥的發明,哪有這些神奇的調料。
“唉,那位真是天神下凡。”
“父王最昏庸的一步棋就是驅逐了林帥。”
李泰搖頭。
“兄長,這天下就是一場棋局。”
“你以為自己會成為出色的棋手,但棋局並非如此簡單。”
“你籠絡了豪門,代替豪門與父王對弈。”
“你以為勝券在握,甚至打算求助那位印台山的高人。”
“但兄長知否,若無那位相助,愚弟怎會狼狽而迴。”
“那位幫過一次,就不會再幫第二次。”
“而現在兄長手中的棋子,是否真能與父王抗衡,尚待觀察。”
李承乾如夢初醒。他凝視著李泰,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若換作他人,兄長或許真能成為大唐的帝王。”
“但現在你的對手是昔日的天策上將軍,如今的大唐霸主。”
“即便父王年邁,兄長真以為自己有實力與父王較量?”
“這場棋局最終隻會由父王和林帥對決。”
“你我不過是父王和林帥手中的烤魚罷了。”
李承乾眯起眼睛。
他多年忍辱負重,勤奮學習,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好好下完這場棋。
現在他出手了,不論那兩位如何,他必須堅持到底。
“來人,送四弟下去休息。”
“今日,就當作是我們兄弟此生最後一次相見吧!”
李泰鬆了口氣,算是保住了一命。
第一百三十五章:繼承大位,風雲突變
次日,李世民失蹤的消息迅速傳開。
李承乾得到“情報”後,立即命令執法部隊四處搜尋。
他也早早派人前往長安內外,表麵上是找李世民,實則是尋找機會捉拿或殺害李世民。
長安城內人心惶惶,李世民身為一代英主,在民眾心中頗有好感。
如今李世民失蹤,整個京城動蕩不安。
次日的早朝,重臣大多出席。
隻有少數得知消息並打算置身事外的官員以病為由缺席。
此次五行七王的行動迅速且保密,昨天李承乾的計劃原本天衣無縫,若非李世民早有布置,李君羨又是一員難得的猛將,也不會有這麽多變數。
如今宮中消息被嚴格封鎖。
除了少數心腹知道是李承乾和五行七王所為,外界僅是猜測,毫無證據。
李承乾拖著傷腿踏入大殿,此刻他滿麵悲戚,顯得疲憊不堪。
仿佛李世民失蹤,他有多麽焦急。
若非眾多大臣已知情,差點就被李承乾蒙混過關。
眾人暗自思量。
太子多年渾渾噩噩,未曾料到心機如此深沉。
李承乾眼含淚水,看著各路大臣,低聲道。
“各位大人,可有父王的下落?”
知情者裝出一臉茫然,不知情者則一臉困惑。
大家互相看了看,誰也不清楚狀況。
一覺醒來,皇帝不見了,真是天下奇聞。
“父王無緣無故失蹤,不知各位大人有何消息。”李承乾歎了口氣,“哪怕是一絲線索也好。”
一人上前施禮,正是五行七王的嫡係...
\"太子殿下,如今陛下忽然失蹤,但國家不能一日無主啊。\"
\"微臣崔明,特此請求殿下暫時接掌國政,代理處理政務。\"
\"待日後陛下歸來,再將皇位歸還,這才是當前最為妥善的對策。\"
嘩...
這話聽起來冠冕堂皇。
暫代國政!
簡直是篡位的借口。
在政壇摸爬滾打的老狐狸們怎麽可能看不透眼下的局麵,可又能怎麽樣,他們現在又能做些什麽呢?
房玄齡走了,杜如晦走了,魏征也走了。
林帥行蹤成謎。
如今雛鷹羽翼已豐,正盤算著如何獨立翱翔。
竟然逼得皇帝離宮出走。
皇家果然是最無情的舞台。
\"微臣讚同!\"
\"微臣讚同!\"
\"微臣讚同\"
眾多世家重臣紛紛附和,無人敢異議。
一幹寒門官員左右張望,都在等著有人站出來反對。
雖然心有不甘,但現實無力挽迴。
他們都是李世民一手提拔的心腹大臣,如今李承乾要奪位,他們這幫人站也不是,不站也不是。
思量再三,又不敢多言,畢竟這是皇家家事,他們又能說什麽呢?
\"唉...\"李承乾歎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
這場風暴安然度過。
李承乾不動聲色地接管了皇位,榮登大寶。
....
李世民失蹤,李承乾登基並昭告天下。
這使得原本安居樂業的士人階層也慌了神,現在的士人們完全不明白皇宮內究竟發生了何等大事。
但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思考的比普通百姓深遠得多。
略一琢磨,問題的關鍵便浮出水麵。
香榭樓二樓,這裏是文人墨客常來之地。
現在聚集了一大批士人,他們要討一個說法。
其中有些人即將成為天子門生,卻被胡商案耽擱了時間。
左武衛的殺戮加劇了衝突。
他們想去皇宮找李世民理論,但沒人想過讓李世民退位。
李世民在百姓心中是僅次於林帥的大唐明君,當然享有極高的威望。
這也從側麵反映出,李世民的公關工作一向做得不錯。
百姓愛戴這位皇帝,對他的敬仰並不亞於對林帥的崇拜。
\"陛下無故失蹤,其中定有重大隱情。\"領頭的林書生說道,\"我們身為天子門生,不能坐視不理。\"
\"沒錯,我覺得此事絕不簡單。\"有人附和,\"陛下為何會無緣無故失蹤呢?\"
有人麵露難色,\"可我們現在能做什麽,哪都去不了啊!\"
林書生目光一轉,大聲宣布:
\"去梁國公房玄齡大人和萊國公杜如晦大人的府邸,聽說他們因病在家休養。\"
\"他們都是聖上的重臣,現在天子失蹤,他們必須幹預。\"
\"如果兩位大人不管,我們就闖入皇宮,質問太子李承乾,追問陛下的下落。\"
\"他身為太子,在陛下失蹤後嫌疑最大,一日不見陛下歸來,就算他是太子,也不能擅自登基。\"
\"對,對... \"王書生說道,\"現在立刻去房大人和杜大人的府邸...\"
他們隻要通過殿試,就將成為天子門生。
如今美好的前程泡湯,心中怨氣難消。
大唐崇尚武力,最惹不起的勢力便是士人。
這下好了...
轟隆隆,長安的士人階層都被驚動了。
偌大的長安城,士人眾多,至少有上萬人。
東西大街上,聚集了大量的士人,要為失蹤的陛下討個說法。
這些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是京師的士人,為了失蹤的李世民四處找大臣理論。
士人們的首站便是梁國公房玄齡的府邸,另一部分則去了萊國公杜如晦家中。
梁國公府,氣勢非凡。
朱漆大門,這條街上唯有此一家。
門前兩隻巨大的石獅,威風凜凜。
這些都是當初李世民親自賜予功臣的。
此時此刻。
梁國公府門外聚滿了士人,聲勢震天,為天子的失蹤向房玄齡討說法。
京師亂了,亂得讓人不敢出門。
士人亂了,亂得讓人膽戰心驚。
長安繁華無邊,自林帥到來後更是繁榮無比。
如今震驚天下的林帥不在長安,也不知道遠赴何處。
這天下看似平靜,然而在這平靜的湖麵下,暗流湧動。
五行七王府都已有所動作,唯有長孫家按兵不動。
長孫無忌從不是棋手,也不願成為任何人的棋子。
他在等待,等待李世民,等待林川。
等待所有可能出現的變數...
李世民失蹤後。
不少大臣前往長孫無忌的府邸,尋找房玄齡和杜如晦的也不少。
來長孫家的自然是長孫無忌的心腹。
找房玄齡和杜如晦的都是未表態的大臣。
如今長安的局勢變幻莫測,誰也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麽。
長孫府,外宅。
客廳裏坐著不少大臣等待消息。
有的品茶,有的交談,心中憂慮卻無計可施。
若長孫無忌不作選擇,他們也無法擅自站隊。
今日上朝,太子李承乾已經即位,未來如何與這位新帝相處尚且未知。
若長孫無忌選錯陣營,他們也將受牽連,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一旦長孫無忌做出錯誤的決定,他們也難逃其咎。
他們都在一條船上,長孫一倒,船便翻了。
\"怎麽還沒消息,火燒眉毛了。長孫大人還在等什麽呢,再這樣下去,誰知道新太子會對我們怎樣下手。\"
\"稍安勿躁,想來長孫大人比你更為焦慮。\"
\"怕什麽?怕死?!既然不怕死,當初
李世民育有多個兒子,唯有李承乾的名字與眾不同,是三個字,其餘皆為二字。
比如,三公子李恪,四公子李泰、九公子李治...
有人猜測李承乾的名字源於市中心的承乾大廈,他在此誕生,故得此名李承乾。
然而這個名字背後還有深遠含義,由太上皇李淵親賜。
當年李淵發動政變,雖尚未完全統一全國。
但在李世民、林川的支持下,穩定江山已是勢在必行。
李承乾的降生令李世民格外重視,連李淵也十分關心,因此李淵賜他名為李承乾,寓意繼承偉業,主宰天地。
這是李淵對權力交接的期望,也是對這位幼小皇孫的厚望。
隻歎天不遂人願,一場大病讓李承乾落下腿疾,行走困難。
這繁華都市,會接受一個殘疾的帝王嗎?
英明無雙的李世民,會選擇一個瘸子接掌大權嗎?
....
“兄長,軟甲歸還於你,你比我更需要它。”
李泰走近兩步,將本屬於李承乾的防護軟甲遞還給他。
“多謝兄長的軟甲,若非它,我此次外出也無法平安歸來。”
李承乾單手接過軟甲,其上遍布刀劍砍刺的痕跡,甚至有些地方已刺穿了軟甲,足見李泰此次邊境之行的兇險。
“四弟,想嚐嚐烤魚嗎?”
李承乾抬頭,對李泰微笑,一如既往地溫和無害。
“本王即刻命人準備。”
李泰微微點頭,他明白眼前的兄長已做出了決定。
片刻後,侍衛從湖中捕獲了兩條肥美的魚。
殿內生起火,二人開始烤魚。
曾經,他們想都不敢想,現在隻要想,就能實現。
因為他們已長大成人。
篝火照亮了紫宸殿,李泰注視著李承乾在火光中忽明忽暗的臉龐,他神情平靜,烤魚滋滋冒油。
二人撒上奢侈的調料,這些都是林川早年研發的成果。
因太過珍貴,無法普及,但宮廷偶爾還能享用。
此刻兩兄弟不再顧慮他人能否享用,反正宮中能找到的珍貴調料,都在他們手中。
“四弟,你相信兄長能贏得這場棋局嗎,就是與父王的這場。”
李承乾咬一口烤魚,香氣四溢,調料的獨特香氣遠超單純的鹽巴。
他想起那位多年未見,但傳說仍在的天將。
李承乾心生向往,若無林帥的發明,哪有這些神奇的調料。
“唉,那位真是天神下凡。”
“父王最昏庸的一步棋就是驅逐了林帥。”
李泰搖頭。
“兄長,這天下就是一場棋局。”
“你以為自己會成為出色的棋手,但棋局並非如此簡單。”
“你籠絡了豪門,代替豪門與父王對弈。”
“你以為勝券在握,甚至打算求助那位印台山的高人。”
“但兄長知否,若無那位相助,愚弟怎會狼狽而迴。”
“那位幫過一次,就不會再幫第二次。”
“而現在兄長手中的棋子,是否真能與父王抗衡,尚待觀察。”
李承乾如夢初醒。他凝視著李泰,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若換作他人,兄長或許真能成為大唐的帝王。”
“但現在你的對手是昔日的天策上將軍,如今的大唐霸主。”
“即便父王年邁,兄長真以為自己有實力與父王較量?”
“這場棋局最終隻會由父王和林帥對決。”
“你我不過是父王和林帥手中的烤魚罷了。”
李承乾眯起眼睛。
他多年忍辱負重,勤奮學習,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好好下完這場棋。
現在他出手了,不論那兩位如何,他必須堅持到底。
“來人,送四弟下去休息。”
“今日,就當作是我們兄弟此生最後一次相見吧!”
李泰鬆了口氣,算是保住了一命。
第一百三十五章:繼承大位,風雲突變
次日,李世民失蹤的消息迅速傳開。
李承乾得到“情報”後,立即命令執法部隊四處搜尋。
他也早早派人前往長安內外,表麵上是找李世民,實則是尋找機會捉拿或殺害李世民。
長安城內人心惶惶,李世民身為一代英主,在民眾心中頗有好感。
如今李世民失蹤,整個京城動蕩不安。
次日的早朝,重臣大多出席。
隻有少數得知消息並打算置身事外的官員以病為由缺席。
此次五行七王的行動迅速且保密,昨天李承乾的計劃原本天衣無縫,若非李世民早有布置,李君羨又是一員難得的猛將,也不會有這麽多變數。
如今宮中消息被嚴格封鎖。
除了少數心腹知道是李承乾和五行七王所為,外界僅是猜測,毫無證據。
李承乾拖著傷腿踏入大殿,此刻他滿麵悲戚,顯得疲憊不堪。
仿佛李世民失蹤,他有多麽焦急。
若非眾多大臣已知情,差點就被李承乾蒙混過關。
眾人暗自思量。
太子多年渾渾噩噩,未曾料到心機如此深沉。
李承乾眼含淚水,看著各路大臣,低聲道。
“各位大人,可有父王的下落?”
知情者裝出一臉茫然,不知情者則一臉困惑。
大家互相看了看,誰也不清楚狀況。
一覺醒來,皇帝不見了,真是天下奇聞。
“父王無緣無故失蹤,不知各位大人有何消息。”李承乾歎了口氣,“哪怕是一絲線索也好。”
一人上前施禮,正是五行七王的嫡係...
\"太子殿下,如今陛下忽然失蹤,但國家不能一日無主啊。\"
\"微臣崔明,特此請求殿下暫時接掌國政,代理處理政務。\"
\"待日後陛下歸來,再將皇位歸還,這才是當前最為妥善的對策。\"
嘩...
這話聽起來冠冕堂皇。
暫代國政!
簡直是篡位的借口。
在政壇摸爬滾打的老狐狸們怎麽可能看不透眼下的局麵,可又能怎麽樣,他們現在又能做些什麽呢?
房玄齡走了,杜如晦走了,魏征也走了。
林帥行蹤成謎。
如今雛鷹羽翼已豐,正盤算著如何獨立翱翔。
竟然逼得皇帝離宮出走。
皇家果然是最無情的舞台。
\"微臣讚同!\"
\"微臣讚同!\"
\"微臣讚同\"
眾多世家重臣紛紛附和,無人敢異議。
一幹寒門官員左右張望,都在等著有人站出來反對。
雖然心有不甘,但現實無力挽迴。
他們都是李世民一手提拔的心腹大臣,如今李承乾要奪位,他們這幫人站也不是,不站也不是。
思量再三,又不敢多言,畢竟這是皇家家事,他們又能說什麽呢?
\"唉...\"李承乾歎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
這場風暴安然度過。
李承乾不動聲色地接管了皇位,榮登大寶。
....
李世民失蹤,李承乾登基並昭告天下。
這使得原本安居樂業的士人階層也慌了神,現在的士人們完全不明白皇宮內究竟發生了何等大事。
但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思考的比普通百姓深遠得多。
略一琢磨,問題的關鍵便浮出水麵。
香榭樓二樓,這裏是文人墨客常來之地。
現在聚集了一大批士人,他們要討一個說法。
其中有些人即將成為天子門生,卻被胡商案耽擱了時間。
左武衛的殺戮加劇了衝突。
他們想去皇宮找李世民理論,但沒人想過讓李世民退位。
李世民在百姓心中是僅次於林帥的大唐明君,當然享有極高的威望。
這也從側麵反映出,李世民的公關工作一向做得不錯。
百姓愛戴這位皇帝,對他的敬仰並不亞於對林帥的崇拜。
\"陛下無故失蹤,其中定有重大隱情。\"領頭的林書生說道,\"我們身為天子門生,不能坐視不理。\"
\"沒錯,我覺得此事絕不簡單。\"有人附和,\"陛下為何會無緣無故失蹤呢?\"
有人麵露難色,\"可我們現在能做什麽,哪都去不了啊!\"
林書生目光一轉,大聲宣布:
\"去梁國公房玄齡大人和萊國公杜如晦大人的府邸,聽說他們因病在家休養。\"
\"他們都是聖上的重臣,現在天子失蹤,他們必須幹預。\"
\"如果兩位大人不管,我們就闖入皇宮,質問太子李承乾,追問陛下的下落。\"
\"他身為太子,在陛下失蹤後嫌疑最大,一日不見陛下歸來,就算他是太子,也不能擅自登基。\"
\"對,對... \"王書生說道,\"現在立刻去房大人和杜大人的府邸...\"
他們隻要通過殿試,就將成為天子門生。
如今美好的前程泡湯,心中怨氣難消。
大唐崇尚武力,最惹不起的勢力便是士人。
這下好了...
轟隆隆,長安的士人階層都被驚動了。
偌大的長安城,士人眾多,至少有上萬人。
東西大街上,聚集了大量的士人,要為失蹤的陛下討個說法。
這些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是京師的士人,為了失蹤的李世民四處找大臣理論。
士人們的首站便是梁國公房玄齡的府邸,另一部分則去了萊國公杜如晦家中。
梁國公府,氣勢非凡。
朱漆大門,這條街上唯有此一家。
門前兩隻巨大的石獅,威風凜凜。
這些都是當初李世民親自賜予功臣的。
此時此刻。
梁國公府門外聚滿了士人,聲勢震天,為天子的失蹤向房玄齡討說法。
京師亂了,亂得讓人不敢出門。
士人亂了,亂得讓人膽戰心驚。
長安繁華無邊,自林帥到來後更是繁榮無比。
如今震驚天下的林帥不在長安,也不知道遠赴何處。
這天下看似平靜,然而在這平靜的湖麵下,暗流湧動。
五行七王府都已有所動作,唯有長孫家按兵不動。
長孫無忌從不是棋手,也不願成為任何人的棋子。
他在等待,等待李世民,等待林川。
等待所有可能出現的變數...
李世民失蹤後。
不少大臣前往長孫無忌的府邸,尋找房玄齡和杜如晦的也不少。
來長孫家的自然是長孫無忌的心腹。
找房玄齡和杜如晦的都是未表態的大臣。
如今長安的局勢變幻莫測,誰也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麽。
長孫府,外宅。
客廳裏坐著不少大臣等待消息。
有的品茶,有的交談,心中憂慮卻無計可施。
若長孫無忌不作選擇,他們也無法擅自站隊。
今日上朝,太子李承乾已經即位,未來如何與這位新帝相處尚且未知。
若長孫無忌選錯陣營,他們也將受牽連,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一旦長孫無忌做出錯誤的決定,他們也難逃其咎。
他們都在一條船上,長孫一倒,船便翻了。
\"怎麽還沒消息,火燒眉毛了。長孫大人還在等什麽呢,再這樣下去,誰知道新太子會對我們怎樣下手。\"
\"稍安勿躁,想來長孫大人比你更為焦慮。\"
\"怕什麽?怕死?!既然不怕死,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