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深深地吸了口氣,會議室的氣氛緊張而微妙,不僅是他,會議室裏的各位高層也都心存疑惑。
根據最新的情報,疊羅支率領八萬騎兵南下,橫掃雲州,占領了朔州數個縣,攻勢淩厲,無人能擋,卻被林川巧妙地遏製,甚至輕鬆全殲。
......
李世民疑惑地問:“沒念錯吧?”
沒錯!
難道是秘書念錯了?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麵麵相覷,表情各異。
這份戰報的內容強大得令人難以置信。一般戰役,敵軍損失兩三成就已經潰不成軍,倉皇逃竄,林川是如何做到大規模消滅敵軍的呢?
秘書仔細核對了一遍,非常肯定地說:“陛下,我沒有念錯。”
這時,他才意識到戰報的內容太過離奇,恭敬地走上前,將戰報遞給了李世民。
坐在豪華的辦公椅上,李世民麵色凝重,會議室裏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焦急地等待著。
這次,李世民看得仔細,認真。當他讀到戰果時,特意多看了兩遍,確認無誤後,他臉上洋溢出喜悅,朗聲道:“好狠辣的布局,大勝,前所未有的大勝。”
眾人深吸一口氣。
收複馬邑,奪取雲中,橫掃雲州,擊潰疊羅支的勢力。
短短六七天,林川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李世民將戰報遞給秘書,笑著說:“玄齡、克明,你們也看看,林川的戰略確實不凡。”
他也是個擅長戰鬥的人,對戰報中林川的部署由衷地佩服。在逆境中步步蠶食,最終一舉殲滅,就像一把無形的利刃,陰險毒辣。他利用賀拔雄和疊羅支急於救援的心理,將他們一步步引入埋伏圈。
即使他熟讀軍事策略,知道圍點打援的戰術,如果換成疊羅支的位置,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戰報在高層之間傳遞,看過戰報的人,有的點頭認可,有的麵露懼色,內心忐忑。
戰術上絕對沒問題,神武軍將領的表現可圈可點,全軍士氣高昂,戰鬥力驚人,隻是殺戮過於慘烈,可能會影響唐朝軍隊的聲譽,不利於朝廷拉攏邊疆國家。
房玄齡臉上露出喜色,祝賀道:“恭喜陛下,此戰頡利必敗無疑。”
“朕也是這麽認為的。”
李世民滿臉喜悅,自信滿滿地說:“玄齡,速派使者以最快的速度將戰報送到各軍。”
林川初戰告捷,北伐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各軍團結一致,相互配合,一定能重創突厥,迫使頡利退迴漠北。
當戰報在高層間傳遞時,魏征站了出來:“陛下,這殺戮太重了,不利於拉攏邊疆各部。”
平時與林川相處,覺得他是個溫和的年輕人,領軍作戰卻如同白起般殺人如麻,八萬突厥精騎被斬殺六萬多,一萬多名朔州士兵被俘,朔州恐怕已經變成了人間煉獄。
“陛下仁慈,林川殺意太重,嚴重影響陛下的聲譽。”裴寂進言。
“左仆射,話不能這麽說,南疆戰事未平,北疆烽火再起,吐蕃、吐穀渾、高句麗等蠢蠢欲動,林川此舉正好震懾各方。”長孫無忌說道。
他也覺得林川殺戮太重,但林川在外領軍,抵禦邊疆敵人,絕不能在內部引發紛爭。
“沒錯,殺人安民,殺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杜如晦說。
“嗯!”
李世民點頭,認同杜如晦的觀點,大聲說:“首戰告捷,揚我國威,可喜可賀。”
魏征愣了一下,發現李世民沒有追究的意思,正想說什麽,長孫無忌插話:“陛下言之有理,北方大捷,臣建議將消息發布在《林川日報》上,與長安市民共享喜悅。”
李世民同意了。
此舉有利於宣傳朝廷的功績,提升他的威望,恢複他的形象。停頓了一下,李世民補充道:“蜀王,聽令。”
李恪聞言,快步走出隊列,手持笏板:“兒臣聽令。”
李世民撫著短須,淡淡地說:“神武軍倉促北上,在糧草短缺、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林川首戰告捷,將兵鋒直指突厥,你代表朕前往雲中犒賞三軍,並帶著朕的旨意,在河東道招募五千新軍補充進神武軍,另外傳旨,晉升林川為並州大都督,全麵負責河東道的軍政。”
“兒臣遵命。”李恪點頭。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李世民前往內宮。
長孫皇後看到李世民興奮的神色,意氣風發,好奇地問:“陛下,遇到什麽好事了嗎?”
“哈哈哈,北方大捷...”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來,將戰報遞給長孫皇後,笑道:“林川一戰,收複朔州、雲州,疊羅支部在河東道的人一個也沒逃出去。觀音婢,溫點酒,準備些菜肴,陪朕小酌一番。”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
這就是大捷嗎?
看著戰報,她臉色大變,六萬多敵人被殺。
頓時,她產生了與魏征相似的想法,這殺戮確實太重了。
床上,李世民自言自語:“此戰告捷,林川肯定不會停歇,接下來他會討伐頡利,我很想知道他會繼續圍點打援,還是會深入敵後,這將是北伐的關鍵,希望他能有出色的表現。”
長孫皇後微笑不語。
平時林川和李世民針鋒相對,互不待見,但在涉
根據最新的情報,疊羅支率領八萬騎兵南下,橫掃雲州,占領了朔州數個縣,攻勢淩厲,無人能擋,卻被林川巧妙地遏製,甚至輕鬆全殲。
......
李世民疑惑地問:“沒念錯吧?”
沒錯!
難道是秘書念錯了?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麵麵相覷,表情各異。
這份戰報的內容強大得令人難以置信。一般戰役,敵軍損失兩三成就已經潰不成軍,倉皇逃竄,林川是如何做到大規模消滅敵軍的呢?
秘書仔細核對了一遍,非常肯定地說:“陛下,我沒有念錯。”
這時,他才意識到戰報的內容太過離奇,恭敬地走上前,將戰報遞給了李世民。
坐在豪華的辦公椅上,李世民麵色凝重,會議室裏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焦急地等待著。
這次,李世民看得仔細,認真。當他讀到戰果時,特意多看了兩遍,確認無誤後,他臉上洋溢出喜悅,朗聲道:“好狠辣的布局,大勝,前所未有的大勝。”
眾人深吸一口氣。
收複馬邑,奪取雲中,橫掃雲州,擊潰疊羅支的勢力。
短短六七天,林川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李世民將戰報遞給秘書,笑著說:“玄齡、克明,你們也看看,林川的戰略確實不凡。”
他也是個擅長戰鬥的人,對戰報中林川的部署由衷地佩服。在逆境中步步蠶食,最終一舉殲滅,就像一把無形的利刃,陰險毒辣。他利用賀拔雄和疊羅支急於救援的心理,將他們一步步引入埋伏圈。
即使他熟讀軍事策略,知道圍點打援的戰術,如果換成疊羅支的位置,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戰報在高層之間傳遞,看過戰報的人,有的點頭認可,有的麵露懼色,內心忐忑。
戰術上絕對沒問題,神武軍將領的表現可圈可點,全軍士氣高昂,戰鬥力驚人,隻是殺戮過於慘烈,可能會影響唐朝軍隊的聲譽,不利於朝廷拉攏邊疆國家。
房玄齡臉上露出喜色,祝賀道:“恭喜陛下,此戰頡利必敗無疑。”
“朕也是這麽認為的。”
李世民滿臉喜悅,自信滿滿地說:“玄齡,速派使者以最快的速度將戰報送到各軍。”
林川初戰告捷,北伐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各軍團結一致,相互配合,一定能重創突厥,迫使頡利退迴漠北。
當戰報在高層間傳遞時,魏征站了出來:“陛下,這殺戮太重了,不利於拉攏邊疆各部。”
平時與林川相處,覺得他是個溫和的年輕人,領軍作戰卻如同白起般殺人如麻,八萬突厥精騎被斬殺六萬多,一萬多名朔州士兵被俘,朔州恐怕已經變成了人間煉獄。
“陛下仁慈,林川殺意太重,嚴重影響陛下的聲譽。”裴寂進言。
“左仆射,話不能這麽說,南疆戰事未平,北疆烽火再起,吐蕃、吐穀渾、高句麗等蠢蠢欲動,林川此舉正好震懾各方。”長孫無忌說道。
他也覺得林川殺戮太重,但林川在外領軍,抵禦邊疆敵人,絕不能在內部引發紛爭。
“沒錯,殺人安民,殺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杜如晦說。
“嗯!”
李世民點頭,認同杜如晦的觀點,大聲說:“首戰告捷,揚我國威,可喜可賀。”
魏征愣了一下,發現李世民沒有追究的意思,正想說什麽,長孫無忌插話:“陛下言之有理,北方大捷,臣建議將消息發布在《林川日報》上,與長安市民共享喜悅。”
李世民同意了。
此舉有利於宣傳朝廷的功績,提升他的威望,恢複他的形象。停頓了一下,李世民補充道:“蜀王,聽令。”
李恪聞言,快步走出隊列,手持笏板:“兒臣聽令。”
李世民撫著短須,淡淡地說:“神武軍倉促北上,在糧草短缺、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林川首戰告捷,將兵鋒直指突厥,你代表朕前往雲中犒賞三軍,並帶著朕的旨意,在河東道招募五千新軍補充進神武軍,另外傳旨,晉升林川為並州大都督,全麵負責河東道的軍政。”
“兒臣遵命。”李恪點頭。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李世民前往內宮。
長孫皇後看到李世民興奮的神色,意氣風發,好奇地問:“陛下,遇到什麽好事了嗎?”
“哈哈哈,北方大捷...”
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來,將戰報遞給長孫皇後,笑道:“林川一戰,收複朔州、雲州,疊羅支部在河東道的人一個也沒逃出去。觀音婢,溫點酒,準備些菜肴,陪朕小酌一番。”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
這就是大捷嗎?
看著戰報,她臉色大變,六萬多敵人被殺。
頓時,她產生了與魏征相似的想法,這殺戮確實太重了。
床上,李世民自言自語:“此戰告捷,林川肯定不會停歇,接下來他會討伐頡利,我很想知道他會繼續圍點打援,還是會深入敵後,這將是北伐的關鍵,希望他能有出色的表現。”
長孫皇後微笑不語。
平時林川和李世民針鋒相對,互不待見,但在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