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都是陛下惹來的災禍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唿內行 作者:喜歡秦嶺虎的蕭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言,李承乾扭頭看了看身旁的徐惠跟武媚娘,一臉輕鬆得說道。
“這有什麽好擔心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隨意出宮,至於其他的…”
“父皇愛怎麽想就怎麽想,反正我也不在乎他對我的印象跟看法…”
聽到李承乾這麽說,徐惠跟武媚娘都感到十分驚訝。
似乎沒想到李承乾居然一點都不在意,這未免也太看得開了吧?
畢竟李承乾是太子,將來能否順利繼承皇位,還要考慮李二的看法。
要是因為這件事給李二留下壞印象的話,說不定就無緣皇位了。
當徐惠跟武媚娘想到李承乾連上朝參政都懶得去,心裏便釋懷了許多,也理解李承乾對這件事的態度,可以表現得無動於衷。
如果本身就不迷戀皇權的話,那不管給李二留下什麽樣的印象,似乎就沒那麽重要了.….徐惠跟武媚娘都若有所思得點了點頭,不在意得說道。
“隻要跟殿下在一起,出不出宮其實都沒關係。”
“能夠待在殿下身邊,奴婢就已經很滿足了。”
“殿下也不要放在心上,隻要殿下好好的就行了.….”
“幸好陛下沒有懲罰殿下,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奴家其實也沒有那麽喜歡出宮,奴家就是喜歡跟殿下待在一起….”
聽著徐惠跟武媚娘在麵前吐露心扉,李承乾也知道她們兩人之所以這麽說,其實是在安慰自己。
這讓李承乾心中暖洋洋的一陣感動!
李承乾伸手將身旁的徐惠跟武媚娘攬入懷中,笑著說道。
“不出宮正好,反倒是省了去講武堂點卯了.…”
“走,我們繼續練心經去.…”
隻要徐惠跟武媚娘不覺得宮裏煩悶,李承乾倒是都無所謂。
另一邊,派宮人傳去口諭的李二,此刻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神色一陣懊悔!
他想給李承乾一個教訓,告訴他自己已經知道“天雷”的事情是他所為。
同時也想讓李承乾來跟他低個頭,認個錯…
誰知道李承乾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讓李二很是鬱悶。
特別是當李二想起李承乾在講武堂的差事時,臉色就更加難看了。
他現在禁止了李承乾出宮,不就等於是自己不讓他去講武堂打理事務了?
講武堂短時間沒有院長倒是沒關係,可是長時間沒有見到李承乾的話,肯定也會亂套的。
這時候李二才發現,自己對李承乾的懲罰,對他沒有絲毫影響,反倒是影響到自己了。
要知道講武堂院長這個位置的特殊性,隻能是李承乾擔任,其他人根本不合適。
可是李二也拉不下臉來去找李承乾說和,更不可能朝令夕改放棄對李承乾的禁足。
對此,李二也隻能自己生悶氣了….
心裏多少還有些想念魏征了,要是魏征在的話,這個時候就可以出麵去東宮說和勸導李承乾了。
在長安城郊外的峽穀當中,就在原先琉璃工坊的原址上,魏征領著一群工匠來到這裏的當天,就已經開始火器的打造…
原先工坊裏的那些爐膛器具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坊也不需要重建,這就讓魏征一行人省去了許多時間。
根據圖紙要求的工藝水平,工匠們都對鑄造工具進行了革新,也按照每個工匠的手藝以及實力進行了分組。
眾人都在工坊裏熱火朝天得忙碌著,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亮光,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此刻的每一次敲擊,都有可能改變大唐的未來!
火器一旦問世,唐軍將舉世無敵….
負責火器督造的魏征,站在工坊門口,望了一眼長安城所在的方向,眼神中滿是期待。
“但願火器能夠早日造出,也不辜負陛下跟太子殿下的期望…”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還藏著多少好點子.…”
魏征喃喃自語得說道,隨後就轉身迴了工坊裏繼續監工。
時間飛逝,轉眼便已入冬。
魏王李泰被“天雷”劈死的事情也已經在長安城中蕭條,人們也漸漸忘記了這位皇子。
百姓們的生活依舊,朝臣們也都是按部就班得上朝。
李二也已經從喪失皇子的悲傷中恢複過來,也不曾再提起這個曾經十分寵愛,之後又無比失望的魏王。
平靜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伴隨著一份緊急奏報送入皇城,正在朝堂議事的百官們全都震驚了!
“河東道陸續有十處村落發生瘟疫…”
聽到這則奏報的時候,不論是李二還是文武百官們,瞬間都慌了神。
像往常隻是饑荒的話,朝廷還能夠撥付賑災糧食救濟百姓。
可是爆發瘟疫的話,一旦控製不住,就很有可能會擴散開去,越來越多的黎民百姓遭殃。
對於瘟疫,古人都是談虎色變。
這也是朝臣們聽到河東道爆發瘟疫的時候,會大驚失色,沒了平日裏的沉著穩重。
同時在固有的思想當中,百姓們都會認為瘟疫就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可能是對當地百姓的不滿,亦或是對執政者的不滿!
前不久魏王李泰就被“天雷”劈死,現如今河東道又爆發了瘟疫,這讓李二瞬間就慌了!
這兩件事要是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散播謠言的話,很容易就會中傷到李二在民間的聲望。
甚至還會讓百姓們都覺得李二是得位不正,上天才會降下警示,這無疑會對李二的皇權地位造成重大打擊!
這絕對是李二不願意看到的!
李二在迴過神來的瞬間,便立刻吩咐朝臣官員們做好應對措施,準備好必(嗎得趙)要的物資送往河東道,同時也要封鎖河東道的難民流向其他地區…
下朝之後,李二就立刻召見了整個太醫署的禦醫在禦書房裏開小會!
對於這件事,李二是無比上心,也迫切得想要在短時間內解決瘟疫…
李二掃視了一圈眾多禦醫,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人身上。
“你是孫思邈?”
李二對孫思邈有印象,不僅僅是他醫術高明,還因為他之前救治過小兕子,也受到過太子李承乾饋贈醫書的恩惠。
聞言,孫思邈還有些驚訝,沒想到李二居然會記得他的名字。
“迴稟陛下,下官便是孫思邈…”
李二朝他點點頭,直言不諱道。
“朕聽說你的醫術在太醫署裏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今河東道爆發瘟疫,正是用人之際,朕打算委派你領頭前往河東道救治災民,你可願意?”
瘟疫畢竟不是什麽小病,弄不好連大夫都會有生命危險。
迎上李二的目光,孫思邈神色堅定得說道。
“醫者本就負有救治天下蒼生之責,孫思邈責無旁貸!”
聽到這話,李二也忍不住讚了一聲好!
“孫思邈,朕即刻就封你為太醫令,任你從太醫署內挑選三十名禦醫一同前往河東道治理瘟疫…”
“切莫令朕失望!”
孫思邈認真應承道。
“陛下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竭力,治理好瘟疫…”
“瘟疫不除,禦醫不歸!”
眾人心頭一顫,看向孫思邈的眼神都多了幾分由衷的敬佩!
以孫思邈為首的太醫署禦醫隊伍便啟程前往河東道。
在臨行前,孫思邈特意去了一趟東宮,跟太子李承乾告別!
畢竟此行生死難料,孫思邈一直記著李承乾的恩情,就想著跟他說一聲。
盡管李承乾在贈送孫思邈醫書的時候,並沒想過要他報答,但是那些醫書對孫思邈來說意義非凡。
“下官參見太子殿下!”
東宮寢殿內,孫思邈朝著李承乾行禮道。
對於孫思邈的到來,李承乾還覺得有些詫異,這位絕對是宮裏的稀客。
自從上一次贈書一別,就都沒有見過麵了。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孫思邈,好奇得詢問道。
“孫醫師今日怎麽有空來東宮?”
李承乾心裏想著,對方難道是打算跟自己探討醫術?
聞言,孫思邈沒有隱瞞,便將河東道發生瘟疫的事情告訴了李承乾。
“下官今日便會啟程前往河東道救治災民,特來向太子殿下辭行的…”
孫思邈開口說道,眼神十分堅定。
李承乾神色一怔,隨後看向孫思邈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敬重。
“孫醫師保重!”
“若是有遇到什麽困難,可以派人送信迴來,力所能及的事情,本殿下一定盡力而為!”
李承乾看著孫思邈說道。
聽到李承乾這麽說,孫思邈也沒有太在意,畢竟此次朝廷是在全力救災,不論是物資補給還是藥材都絕對充沛。
包括人手方麵也用不著擔心,似乎沒有什麽需要李承乾幫忙的地方。
孫思邈再次朝著李承乾行禮,隨後告辭離開。
“下官這便去了!”
看著孫思邈離開的背影,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從孫思邈的身上,讓李承乾看到了國之大義,為了黎民蒼生無懼生死…
哪怕他作為穿越者,可他現在的身份是大唐太子,享受著天下黎民百姓的供奉,就該盡到自己作為一個太子的義務!
徐惠跟武媚娘不知何時已經跪坐在李承乾身旁,看著有感而發的李承乾,也沒有出聲打擾。
孫思邈的精神也同樣感染了她們,對於這位醫師,徐惠跟武媚娘也都是由衷敬佩。
數日之後,杜如晦匆忙進宮麵見李二。
禦書房裏,杜如晦看著麵前的李二,神色焦急得說道。
“啟稟陛下,河東道瘟疫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長安城,百姓們人心惶惶…”
“其中有不少別有用心之人,惡意散布謠言,詆毀朝廷跟陛下。”
“那些散布謠言之人都已經捉拿,隻是民間百姓的輿論卻沒有消停…”
聽到杜如晦這麽說,李二的臉色頓時就陰沉下來。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從接收到河東道送來的災情奏報起,李二就擔心會有人借機散布謠言,所以他才以最快的速度讓朝臣做出反應,全力救治災民。
隻是瘟疫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治理好的。
李二也沒有想到謠言會來的這麽快!
要不是引起更大的恐慌,李二都曾想過要全麵封鎖消息的…
好在他當時沒有這麽做,否則的現在謠言一出,百姓們反倒更加慌亂!
李二沉著臉,目光看向杜如晦,開口詢問道。
“百姓們都在議論些什麽?”
盡管心裏已經有所猜測,可李二還是想要再問一遍,自然也是心存僥幸。
隻是杜如晦卻讓他失望了。
麵對李二的詢問,杜如晦遲疑片刻,就老實迴答道。
“迴稟陛下,現如今百姓們都覺得河東道的瘟疫,都是…陛下惹來的災禍.…”
“就如同天雷降世劈死了魏王殿下.…”
“這有什麽好擔心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隨意出宮,至於其他的…”
“父皇愛怎麽想就怎麽想,反正我也不在乎他對我的印象跟看法…”
聽到李承乾這麽說,徐惠跟武媚娘都感到十分驚訝。
似乎沒想到李承乾居然一點都不在意,這未免也太看得開了吧?
畢竟李承乾是太子,將來能否順利繼承皇位,還要考慮李二的看法。
要是因為這件事給李二留下壞印象的話,說不定就無緣皇位了。
當徐惠跟武媚娘想到李承乾連上朝參政都懶得去,心裏便釋懷了許多,也理解李承乾對這件事的態度,可以表現得無動於衷。
如果本身就不迷戀皇權的話,那不管給李二留下什麽樣的印象,似乎就沒那麽重要了.….徐惠跟武媚娘都若有所思得點了點頭,不在意得說道。
“隻要跟殿下在一起,出不出宮其實都沒關係。”
“能夠待在殿下身邊,奴婢就已經很滿足了。”
“殿下也不要放在心上,隻要殿下好好的就行了.….”
“幸好陛下沒有懲罰殿下,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奴家其實也沒有那麽喜歡出宮,奴家就是喜歡跟殿下待在一起….”
聽著徐惠跟武媚娘在麵前吐露心扉,李承乾也知道她們兩人之所以這麽說,其實是在安慰自己。
這讓李承乾心中暖洋洋的一陣感動!
李承乾伸手將身旁的徐惠跟武媚娘攬入懷中,笑著說道。
“不出宮正好,反倒是省了去講武堂點卯了.…”
“走,我們繼續練心經去.…”
隻要徐惠跟武媚娘不覺得宮裏煩悶,李承乾倒是都無所謂。
另一邊,派宮人傳去口諭的李二,此刻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神色一陣懊悔!
他想給李承乾一個教訓,告訴他自己已經知道“天雷”的事情是他所為。
同時也想讓李承乾來跟他低個頭,認個錯…
誰知道李承乾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讓李二很是鬱悶。
特別是當李二想起李承乾在講武堂的差事時,臉色就更加難看了。
他現在禁止了李承乾出宮,不就等於是自己不讓他去講武堂打理事務了?
講武堂短時間沒有院長倒是沒關係,可是長時間沒有見到李承乾的話,肯定也會亂套的。
這時候李二才發現,自己對李承乾的懲罰,對他沒有絲毫影響,反倒是影響到自己了。
要知道講武堂院長這個位置的特殊性,隻能是李承乾擔任,其他人根本不合適。
可是李二也拉不下臉來去找李承乾說和,更不可能朝令夕改放棄對李承乾的禁足。
對此,李二也隻能自己生悶氣了….
心裏多少還有些想念魏征了,要是魏征在的話,這個時候就可以出麵去東宮說和勸導李承乾了。
在長安城郊外的峽穀當中,就在原先琉璃工坊的原址上,魏征領著一群工匠來到這裏的當天,就已經開始火器的打造…
原先工坊裏的那些爐膛器具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工坊也不需要重建,這就讓魏征一行人省去了許多時間。
根據圖紙要求的工藝水平,工匠們都對鑄造工具進行了革新,也按照每個工匠的手藝以及實力進行了分組。
眾人都在工坊裏熱火朝天得忙碌著,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亮光,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此刻的每一次敲擊,都有可能改變大唐的未來!
火器一旦問世,唐軍將舉世無敵….
負責火器督造的魏征,站在工坊門口,望了一眼長安城所在的方向,眼神中滿是期待。
“但願火器能夠早日造出,也不辜負陛下跟太子殿下的期望…”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還藏著多少好點子.…”
魏征喃喃自語得說道,隨後就轉身迴了工坊裏繼續監工。
時間飛逝,轉眼便已入冬。
魏王李泰被“天雷”劈死的事情也已經在長安城中蕭條,人們也漸漸忘記了這位皇子。
百姓們的生活依舊,朝臣們也都是按部就班得上朝。
李二也已經從喪失皇子的悲傷中恢複過來,也不曾再提起這個曾經十分寵愛,之後又無比失望的魏王。
平靜的生活沒有持續多久,伴隨著一份緊急奏報送入皇城,正在朝堂議事的百官們全都震驚了!
“河東道陸續有十處村落發生瘟疫…”
聽到這則奏報的時候,不論是李二還是文武百官們,瞬間都慌了神。
像往常隻是饑荒的話,朝廷還能夠撥付賑災糧食救濟百姓。
可是爆發瘟疫的話,一旦控製不住,就很有可能會擴散開去,越來越多的黎民百姓遭殃。
對於瘟疫,古人都是談虎色變。
這也是朝臣們聽到河東道爆發瘟疫的時候,會大驚失色,沒了平日裏的沉著穩重。
同時在固有的思想當中,百姓們都會認為瘟疫就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可能是對當地百姓的不滿,亦或是對執政者的不滿!
前不久魏王李泰就被“天雷”劈死,現如今河東道又爆發了瘟疫,這讓李二瞬間就慌了!
這兩件事要是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散播謠言的話,很容易就會中傷到李二在民間的聲望。
甚至還會讓百姓們都覺得李二是得位不正,上天才會降下警示,這無疑會對李二的皇權地位造成重大打擊!
這絕對是李二不願意看到的!
李二在迴過神來的瞬間,便立刻吩咐朝臣官員們做好應對措施,準備好必(嗎得趙)要的物資送往河東道,同時也要封鎖河東道的難民流向其他地區…
下朝之後,李二就立刻召見了整個太醫署的禦醫在禦書房裏開小會!
對於這件事,李二是無比上心,也迫切得想要在短時間內解決瘟疫…
李二掃視了一圈眾多禦醫,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人身上。
“你是孫思邈?”
李二對孫思邈有印象,不僅僅是他醫術高明,還因為他之前救治過小兕子,也受到過太子李承乾饋贈醫書的恩惠。
聞言,孫思邈還有些驚訝,沒想到李二居然會記得他的名字。
“迴稟陛下,下官便是孫思邈…”
李二朝他點點頭,直言不諱道。
“朕聽說你的醫術在太醫署裏也是首屈一指的?”
“如今河東道爆發瘟疫,正是用人之際,朕打算委派你領頭前往河東道救治災民,你可願意?”
瘟疫畢竟不是什麽小病,弄不好連大夫都會有生命危險。
迎上李二的目光,孫思邈神色堅定得說道。
“醫者本就負有救治天下蒼生之責,孫思邈責無旁貸!”
聽到這話,李二也忍不住讚了一聲好!
“孫思邈,朕即刻就封你為太醫令,任你從太醫署內挑選三十名禦醫一同前往河東道治理瘟疫…”
“切莫令朕失望!”
孫思邈認真應承道。
“陛下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竭力,治理好瘟疫…”
“瘟疫不除,禦醫不歸!”
眾人心頭一顫,看向孫思邈的眼神都多了幾分由衷的敬佩!
以孫思邈為首的太醫署禦醫隊伍便啟程前往河東道。
在臨行前,孫思邈特意去了一趟東宮,跟太子李承乾告別!
畢竟此行生死難料,孫思邈一直記著李承乾的恩情,就想著跟他說一聲。
盡管李承乾在贈送孫思邈醫書的時候,並沒想過要他報答,但是那些醫書對孫思邈來說意義非凡。
“下官參見太子殿下!”
東宮寢殿內,孫思邈朝著李承乾行禮道。
對於孫思邈的到來,李承乾還覺得有些詫異,這位絕對是宮裏的稀客。
自從上一次贈書一別,就都沒有見過麵了。
李承乾看著眼前的孫思邈,好奇得詢問道。
“孫醫師今日怎麽有空來東宮?”
李承乾心裏想著,對方難道是打算跟自己探討醫術?
聞言,孫思邈沒有隱瞞,便將河東道發生瘟疫的事情告訴了李承乾。
“下官今日便會啟程前往河東道救治災民,特來向太子殿下辭行的…”
孫思邈開口說道,眼神十分堅定。
李承乾神色一怔,隨後看向孫思邈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敬重。
“孫醫師保重!”
“若是有遇到什麽困難,可以派人送信迴來,力所能及的事情,本殿下一定盡力而為!”
李承乾看著孫思邈說道。
聽到李承乾這麽說,孫思邈也沒有太在意,畢竟此次朝廷是在全力救災,不論是物資補給還是藥材都絕對充沛。
包括人手方麵也用不著擔心,似乎沒有什麽需要李承乾幫忙的地方。
孫思邈再次朝著李承乾行禮,隨後告辭離開。
“下官這便去了!”
看著孫思邈離開的背影,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從孫思邈的身上,讓李承乾看到了國之大義,為了黎民蒼生無懼生死…
哪怕他作為穿越者,可他現在的身份是大唐太子,享受著天下黎民百姓的供奉,就該盡到自己作為一個太子的義務!
徐惠跟武媚娘不知何時已經跪坐在李承乾身旁,看著有感而發的李承乾,也沒有出聲打擾。
孫思邈的精神也同樣感染了她們,對於這位醫師,徐惠跟武媚娘也都是由衷敬佩。
數日之後,杜如晦匆忙進宮麵見李二。
禦書房裏,杜如晦看著麵前的李二,神色焦急得說道。
“啟稟陛下,河東道瘟疫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長安城,百姓們人心惶惶…”
“其中有不少別有用心之人,惡意散布謠言,詆毀朝廷跟陛下。”
“那些散布謠言之人都已經捉拿,隻是民間百姓的輿論卻沒有消停…”
聽到杜如晦這麽說,李二的臉色頓時就陰沉下來。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從接收到河東道送來的災情奏報起,李二就擔心會有人借機散布謠言,所以他才以最快的速度讓朝臣做出反應,全力救治災民。
隻是瘟疫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治理好的。
李二也沒有想到謠言會來的這麽快!
要不是引起更大的恐慌,李二都曾想過要全麵封鎖消息的…
好在他當時沒有這麽做,否則的現在謠言一出,百姓們反倒更加慌亂!
李二沉著臉,目光看向杜如晦,開口詢問道。
“百姓們都在議論些什麽?”
盡管心裏已經有所猜測,可李二還是想要再問一遍,自然也是心存僥幸。
隻是杜如晦卻讓他失望了。
麵對李二的詢問,杜如晦遲疑片刻,就老實迴答道。
“迴稟陛下,現如今百姓們都覺得河東道的瘟疫,都是…陛下惹來的災禍.…”
“就如同天雷降世劈死了魏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