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啟唇角,展露出一絲微笑,娓娓道來。
“曾有人慧眼識珠,指出我心間潛藏的‘大我’,那一刻,我如夢初醒,意識到自我內心深處似乎有一重難以窺見的輕紗。
曆經時光沉澱,我恍然明悟,那層輕紗實則是我內心的傲慢與自負。
時至今日,雖未能徹底摒棄勝負之心,也未能完全驅散傲慢之霧,但我已在蛻變之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霍光洗耳恭聽,被對方這種深刻的內省所打動,他由衷讚歎:“能夠洞悉自我內心的輕紗,實非易事。”
霍去病頷首微笑,“誠然,人心總是傾向於自欺。
然而,我性格中自有對真實的執著追求,再者,我投身軍旅,戰場上刀光劍影。
生死交織,豈容半點虛假?故而,我逐漸學會了直麵自我,不再自欺。”
霍光聞言,不禁連連點頭,眼中流露出欽佩之色。
霍去病接著說道:“因此,我常勸你修習武藝,因為書中知識或許晦澀難懂,或許含糊其辭,難以驗證真偽。
而習武則不同,它能讓你親身體驗到身體的真實反饋,感受到戰場的殘酷與真實。
每一招一式,都需傾盡全力,來不得半點馬虎。故而,‘武’乃實實在在之學問,習武之人更易領悟人生真諦。”
霍光聽後若有所思,隨即問道:“那麽兵書是否比其他典籍更貼近人生真諦呢?”
霍去病聞言,讚賞地看了霍光一眼,豎起大拇指道:“好問題!兵法之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策略,且無法摻雜任何虛假與矯飾。
讀兵法,便是探尋真實之道,領悟人生之真諦。”
兩兄弟相談甚歡,用餐之餘更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與情誼。
當談及接下來的安排時,霍去病表示要前往探望母親。
霍光聞言,立刻接口道:“兄長真是孝順!
我前天也剛去拜訪過陳夫人,與她暢談甚歡。”
他口中的陳夫人即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盡管兩人並非同母所生,但霍光對兄長的母親充滿了敬意與關懷。
霍去病聽後頗感意外,同時也為弟弟的細心與體貼感到欣慰。
他深知霍光對自己的敬仰與關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兩兄弟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霍去病的好奇心被一句話點燃:“母親何出此言?
難道我不像她嗎?或許我外貌更像父親,但性格上,我卻與母親如出一轍。”
霍光眼中閃過一絲驚異:“此話當真?”
對常人而言,與兄弟姐妹閑話家常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但對霍去病來說,這卻是前所未有的新鮮體驗。
積壓多年的心聲終於得以釋放,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與解脫。
他坐迴椅中,神態自若,語氣卻堅定有力:“想當年,母親在平陽府以藝伎之身舞動風華,不僅為了藝術,更是為了結交權貴。
姨母因此結緣陛下,成為人上人。
母親深知,憑她的美貌與才華,定能尋得好歸宿。
然而,她卻選擇了愛情,與我父親共度一生。即便遭遇背叛,她也從未言悔。”
說到這裏,他眼中閃過一絲堅毅:“母親那種不顧一切的性格,我已深刻繼承。”
霍光聞言動容,沉思片刻後道:“確實如此。”
從母親堅持讓孩子姓霍,便可見其決心與勇氣:“她無怨無悔,始終堅守本心。”
遺憾的是,陳夫人未曾聽到這番話,否則她會明白,那個與她不甚親近的孩子,其實最像她。
霍光心潮澎湃,繼續說道:“兄長在戰場上英勇無畏,令人敬佩。
我雖不如你勇猛,但也絕不會像父親那樣懦弱逃避。”
霍去病笑了:“父親當年若是不逃,或許便沒有我們今日之相聚。”
他頓了頓,又說:“我們既已明白父親的懦弱,便不會重蹈覆轍。”
霍光突然想到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大將軍是你的舅舅,你們性格上是否有相似之處?”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銳氣與期待,仿佛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輝煌與榮耀。
霍去病好奇地詢問:“這種情況是如何形成的呢?”
他接著解釋道:“這既是天生的差異,也與我們童年的經曆有關。
舅父小時候遭受了很多苦難。
他和我母親及姨母不同,她們作為歌舞伎,雖然地位不高,但至少沒有遭受虐待。
但作為騎奴,舅父經常遭受打擊和辱罵。而我童年的處境與他截然不同。
比如,當我們同樣受到欺負時,舅父是心裏有怒氣卻不敢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一旦發怒可能會喪命。
而我則是心裏有怒氣就會表現出來,因為我知道我發怒的後果最多是惹麻煩受些懲罰。”
霍光聽後點頭表示理解:“原來如此,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大將軍有時會給人一種膽小怕事的印象。”
霍去病立刻嚴肅地反駁:“不對,不能這樣一概而論!
大將軍不是不敢發怒,而是他選擇了不發怒,並不是他不敢承擔責任。我說他沒有鋒芒,並不意味著他缺乏勇氣。”
霍光聽後內心受到觸動,開始深思。
隻聽霍去病又誠懇地說:“弟弟,在我看來,你的性格比較溫和,溫和固然是好事,但你也應該向大將軍學習。
評價一個男人,不是看他是否鋒芒畢露,而是看他是否有勇氣。”
霍光若有所思地問:“孔子和老子都說過,有‘勇於敢’也有‘勇於不敢’,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霍去病微笑著說:“看來你有所領悟了。”
隨著兄弟間的深入交流接近尾聲,霍去病起身準備離開,霍光希望能多陪陪兄長,便說:“既然兄長要去看望陳夫人,我陪你一起去吧。”
但霍去病不想讓霍光同行,因為他擔心母親見到自己會提起婚姻的事情,這是他不想讓弟弟聽到的。
實際上,他也不願意和母親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母親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去年,在一次宴會上,霍去病宣稱“無以家為”,與皇帝達成了默契。
今年,皇帝決定將長女嫁給平陽侯曹襄,並破格提升女兒為長公主。
衛家的人都認為這是一樁有利的聯姻,對太子也有好處。
衛少兒終於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她曾經擔心兒子高傲的性格,如果娶了公主,可能不會有好結果。
然而,霍去病心中始終有些不安,他覺得這件事可能還沒有結束,皇帝並不是隻有一個女兒。
過去,皇帝眼中備受寵愛的衛公主是最佳人選,但今年以來,皇帝似乎開始考慮衛霍兩家分道揚鑣,與太子同母的衛公主已不再是最佳選擇。
“曾有人慧眼識珠,指出我心間潛藏的‘大我’,那一刻,我如夢初醒,意識到自我內心深處似乎有一重難以窺見的輕紗。
曆經時光沉澱,我恍然明悟,那層輕紗實則是我內心的傲慢與自負。
時至今日,雖未能徹底摒棄勝負之心,也未能完全驅散傲慢之霧,但我已在蛻變之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霍光洗耳恭聽,被對方這種深刻的內省所打動,他由衷讚歎:“能夠洞悉自我內心的輕紗,實非易事。”
霍去病頷首微笑,“誠然,人心總是傾向於自欺。
然而,我性格中自有對真實的執著追求,再者,我投身軍旅,戰場上刀光劍影。
生死交織,豈容半點虛假?故而,我逐漸學會了直麵自我,不再自欺。”
霍光聞言,不禁連連點頭,眼中流露出欽佩之色。
霍去病接著說道:“因此,我常勸你修習武藝,因為書中知識或許晦澀難懂,或許含糊其辭,難以驗證真偽。
而習武則不同,它能讓你親身體驗到身體的真實反饋,感受到戰場的殘酷與真實。
每一招一式,都需傾盡全力,來不得半點馬虎。故而,‘武’乃實實在在之學問,習武之人更易領悟人生真諦。”
霍光聽後若有所思,隨即問道:“那麽兵書是否比其他典籍更貼近人生真諦呢?”
霍去病聞言,讚賞地看了霍光一眼,豎起大拇指道:“好問題!兵法之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策略,且無法摻雜任何虛假與矯飾。
讀兵法,便是探尋真實之道,領悟人生之真諦。”
兩兄弟相談甚歡,用餐之餘更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與情誼。
當談及接下來的安排時,霍去病表示要前往探望母親。
霍光聞言,立刻接口道:“兄長真是孝順!
我前天也剛去拜訪過陳夫人,與她暢談甚歡。”
他口中的陳夫人即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盡管兩人並非同母所生,但霍光對兄長的母親充滿了敬意與關懷。
霍去病聽後頗感意外,同時也為弟弟的細心與體貼感到欣慰。
他深知霍光對自己的敬仰與關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兩兄弟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霍去病的好奇心被一句話點燃:“母親何出此言?
難道我不像她嗎?或許我外貌更像父親,但性格上,我卻與母親如出一轍。”
霍光眼中閃過一絲驚異:“此話當真?”
對常人而言,與兄弟姐妹閑話家常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但對霍去病來說,這卻是前所未有的新鮮體驗。
積壓多年的心聲終於得以釋放,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與解脫。
他坐迴椅中,神態自若,語氣卻堅定有力:“想當年,母親在平陽府以藝伎之身舞動風華,不僅為了藝術,更是為了結交權貴。
姨母因此結緣陛下,成為人上人。
母親深知,憑她的美貌與才華,定能尋得好歸宿。
然而,她卻選擇了愛情,與我父親共度一生。即便遭遇背叛,她也從未言悔。”
說到這裏,他眼中閃過一絲堅毅:“母親那種不顧一切的性格,我已深刻繼承。”
霍光聞言動容,沉思片刻後道:“確實如此。”
從母親堅持讓孩子姓霍,便可見其決心與勇氣:“她無怨無悔,始終堅守本心。”
遺憾的是,陳夫人未曾聽到這番話,否則她會明白,那個與她不甚親近的孩子,其實最像她。
霍光心潮澎湃,繼續說道:“兄長在戰場上英勇無畏,令人敬佩。
我雖不如你勇猛,但也絕不會像父親那樣懦弱逃避。”
霍去病笑了:“父親當年若是不逃,或許便沒有我們今日之相聚。”
他頓了頓,又說:“我們既已明白父親的懦弱,便不會重蹈覆轍。”
霍光突然想到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大將軍是你的舅舅,你們性格上是否有相似之處?”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銳氣與期待,仿佛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輝煌與榮耀。
霍去病好奇地詢問:“這種情況是如何形成的呢?”
他接著解釋道:“這既是天生的差異,也與我們童年的經曆有關。
舅父小時候遭受了很多苦難。
他和我母親及姨母不同,她們作為歌舞伎,雖然地位不高,但至少沒有遭受虐待。
但作為騎奴,舅父經常遭受打擊和辱罵。而我童年的處境與他截然不同。
比如,當我們同樣受到欺負時,舅父是心裏有怒氣卻不敢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一旦發怒可能會喪命。
而我則是心裏有怒氣就會表現出來,因為我知道我發怒的後果最多是惹麻煩受些懲罰。”
霍光聽後點頭表示理解:“原來如此,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大將軍有時會給人一種膽小怕事的印象。”
霍去病立刻嚴肅地反駁:“不對,不能這樣一概而論!
大將軍不是不敢發怒,而是他選擇了不發怒,並不是他不敢承擔責任。我說他沒有鋒芒,並不意味著他缺乏勇氣。”
霍光聽後內心受到觸動,開始深思。
隻聽霍去病又誠懇地說:“弟弟,在我看來,你的性格比較溫和,溫和固然是好事,但你也應該向大將軍學習。
評價一個男人,不是看他是否鋒芒畢露,而是看他是否有勇氣。”
霍光若有所思地問:“孔子和老子都說過,有‘勇於敢’也有‘勇於不敢’,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霍去病微笑著說:“看來你有所領悟了。”
隨著兄弟間的深入交流接近尾聲,霍去病起身準備離開,霍光希望能多陪陪兄長,便說:“既然兄長要去看望陳夫人,我陪你一起去吧。”
但霍去病不想讓霍光同行,因為他擔心母親見到自己會提起婚姻的事情,這是他不想讓弟弟聽到的。
實際上,他也不願意和母親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母親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去年,在一次宴會上,霍去病宣稱“無以家為”,與皇帝達成了默契。
今年,皇帝決定將長女嫁給平陽侯曹襄,並破格提升女兒為長公主。
衛家的人都認為這是一樁有利的聯姻,對太子也有好處。
衛少兒終於放下了心中的擔憂,她曾經擔心兒子高傲的性格,如果娶了公主,可能不會有好結果。
然而,霍去病心中始終有些不安,他覺得這件事可能還沒有結束,皇帝並不是隻有一個女兒。
過去,皇帝眼中備受寵愛的衛公主是最佳人選,但今年以來,皇帝似乎開始考慮衛霍兩家分道揚鑣,與太子同母的衛公主已不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