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毫不猶豫地迴答:“確實如此。
二皇子聰明絕頂,可惜身體不好。
至於三皇子和四皇子,陛下總說太子‘子不類父’,嫌他不夠勇猛,但那兩個孩子哪裏是勇猛,不過是脾氣暴躁而已!
我對我的判斷很有信心,你若不信,二十年後再看,他們能有什麽出息!”
建華說:“我怎麽會不信你?我隻是在想,陛下如此英明,為何卻看不出來呢?”
霍去病想了想,答道:“這個確實不好說,或許是因為有小人在背後作祟吧。”
建華點頭讚同:“我也這麽覺得。
陛下在其他事情上,小人未必能蒙蔽他,但在子女的問題上,似乎每個人都容易被蒙蔽。”
“哦?是嗎?”
“是的,我在書屋裏見得多了。確實如此,做父母的往往看不出自己孩子的缺點!
甚至別人都看出來了,他們還覺得是優點!”
這話讓霍去病很感興趣,“竟會這樣?那咱們以後可得小心,別做這種糊塗父母!”
建華笑道:“父母糊塗點也未必是壞事,水至清則無魚,有時候糊塗比明白還好呢!
最上乘的父母是心裏明白麵上糊塗,其次的是心裏糊塗麵上也糊塗,再次的是心裏明白麵上也明白,最下乘的是心裏糊塗麵上卻明白。”
霍去病品味著這話,不禁大笑起來,“謝天謝地,我攤上的是第二類父母,我自己搞不好還是第三類呢!”
見對方笑而不語,他有些心虛地問:“難道是第四類不成?”
兩人一起大笑起來,建華邊笑邊說:“好了,你忙了這麽久,喝口水休息一下吧。”
說著她轉身去準備茶水,卻感覺到一道熾熱的目光跟隨著自己,想到霍去病近來那溫柔的眼神。
不禁有些心跳,但一迴頭,卻見他笑得那麽單純,就像個孩子一樣。
後來劉閨早逝,劉文和劉同都行為放蕩不羈,最終因謀反失敗而自殺。
“什麽事情讓你如此喜悅?”建華輕聲問道,眼中帶著一絲好奇。
“在家中能見到你這位仙桃般的佳人,怎能不令人欣喜?”霍去病笑著迴應,語氣中滿是寵溺。
“那吃到口中的仙桃,還算是仙桃嗎?”建華繼續調侃,眼中閃過一抹調皮。
“當然算,甚至更加嬌豔動人。”霍去病的迴答中充滿了深情。
然而,建華的心中卻始終牽掛著一件事。
她深吸了一口氣,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先別鬧了,有件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你說。”霍去病的神色變得認真。
“既然我們已經有了軍營之外的住所,是否應該考慮從家中接一些侍姬過來?
你覺得誰比較合適?”建華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她的目光緊緊地盯著丈夫,試圖從他的表情中尋找答案。
她自信剛才的提問既大方得體,又溫文爾雅,絕無半點嫉妒之意。
按照師訓,她明白自己必須主動提起這件事,以符合世間的禮法。
實際上,為了能夠如此從容地提出這個問題,她已經在心裏反複練習了好幾天。
每當心中湧起一絲酸楚,她就會勸慰自己:“放寬心吧,你已經擁有了很多,不可能永遠獨占他的心……
如果你們早已在長安成婚,那麽在他流放朔方的這段時間,按照禮法你是不能陪伴他的,你隻能留在長安,而他隻能由侍姬們陪伴。”
她努力了那麽久才說出了這句話,卻沒想到霍去病立刻露出了喜色。
建華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酸楚,幾乎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
霍去病突然問道:“你有身孕了嗎?”
建華一愣,“……你在說什麽呢?當然沒有。”
“哦……”霍去病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我餓了,我們先去吃點東西吧。”
建華反思了一下自己剛才的表述,意識到自己問得有些不妥,怎麽能問丈夫更喜歡哪位侍姬前來相陪呢?
這不符合禮法,她應該直接安排。
用餐時,她再次提起了這件事:“長安那邊也不能沒人看家,所以我的打算是輪流接她們過來,每人住三個月。
還得派專人負責長安和這邊的交通,必須保證安全穩妥,順便也可以給你捎帶一些你喜歡的東西。你覺得這樣安排如何?”
霍去病靜靜聆聽,未置一詞,卻出其不意地問道:“你是否覺得,如此分批處理,會更為輕鬆應對?”
建華聞言,心中一愣,這話從何而來?她實則並未如此思量!
然而,她仍壓抑住內心的不悅,迅速思索了一番。
盡管此事並不合她的性情,但如何駕馭這些人,她心中自有主張。
治家而已,人多亦或人少,於她而言並非難事。
於是,她淡然答道:“我並無此念,無論人多人少,我亦無需逐一應對。”
霍去病聽出了她語氣中的不悅與傲骨,便道:“即便你有此念也無妨,我皆會配合。”
建華略顯不悅:“我真的沒有這個意思!”
霍去病凝視著她的眼眸,不以為意地說道:“那你在猶豫什麽?”
“我……”她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接話。
二人遂不再談及這個話題,建華心中反倒釋然了許多。
繼續用餐片刻後,她問道:“你那封奏書今日便要呈送嗎?”
“方才已經送走了。七日之後,便會呈現在聖上的案前,眾人皆等著看好戲呢!”霍去病輕鬆地說道。
建華卻仍有些憂慮,“我們這裏可是什麽也看不到,消息一來一迴要十多天時間,你就如此安心嗎?”
霍去病道:“自然安心,我該做的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事情無需我插手。”
“你是說,你隻需表明態度,其他人便會跟進?”
“正是如此,我判斷此刻時機恰好,我所需做的隻是起個頭而已。”
建華好奇地問道:“為何你覺得此刻時機恰好呢?”
霍去病微微一笑,言道:“據兒這孩子甚是貼心,時常修書予我,信中雖多瑣碎之事,然亦偶有收獲。
此番他無意中提及,宮中王夫人病體沉重,恐時日無多。
據兒心生憐憫,憂其二弟即將失恃,而我卻從這消息中窺見一契機……”
建華聞此言,恍然大悟:“我明了,世間每位母親臨終之際,最放心不下的莫過於自己的骨肉。
二皇子乃王夫人之獨子,她定然希望在離世之前,能親眼見證兒子被封為諸侯王,如此方能安心瞑目。”
二皇子聰明絕頂,可惜身體不好。
至於三皇子和四皇子,陛下總說太子‘子不類父’,嫌他不夠勇猛,但那兩個孩子哪裏是勇猛,不過是脾氣暴躁而已!
我對我的判斷很有信心,你若不信,二十年後再看,他們能有什麽出息!”
建華說:“我怎麽會不信你?我隻是在想,陛下如此英明,為何卻看不出來呢?”
霍去病想了想,答道:“這個確實不好說,或許是因為有小人在背後作祟吧。”
建華點頭讚同:“我也這麽覺得。
陛下在其他事情上,小人未必能蒙蔽他,但在子女的問題上,似乎每個人都容易被蒙蔽。”
“哦?是嗎?”
“是的,我在書屋裏見得多了。確實如此,做父母的往往看不出自己孩子的缺點!
甚至別人都看出來了,他們還覺得是優點!”
這話讓霍去病很感興趣,“竟會這樣?那咱們以後可得小心,別做這種糊塗父母!”
建華笑道:“父母糊塗點也未必是壞事,水至清則無魚,有時候糊塗比明白還好呢!
最上乘的父母是心裏明白麵上糊塗,其次的是心裏糊塗麵上也糊塗,再次的是心裏明白麵上也明白,最下乘的是心裏糊塗麵上卻明白。”
霍去病品味著這話,不禁大笑起來,“謝天謝地,我攤上的是第二類父母,我自己搞不好還是第三類呢!”
見對方笑而不語,他有些心虛地問:“難道是第四類不成?”
兩人一起大笑起來,建華邊笑邊說:“好了,你忙了這麽久,喝口水休息一下吧。”
說著她轉身去準備茶水,卻感覺到一道熾熱的目光跟隨著自己,想到霍去病近來那溫柔的眼神。
不禁有些心跳,但一迴頭,卻見他笑得那麽單純,就像個孩子一樣。
後來劉閨早逝,劉文和劉同都行為放蕩不羈,最終因謀反失敗而自殺。
“什麽事情讓你如此喜悅?”建華輕聲問道,眼中帶著一絲好奇。
“在家中能見到你這位仙桃般的佳人,怎能不令人欣喜?”霍去病笑著迴應,語氣中滿是寵溺。
“那吃到口中的仙桃,還算是仙桃嗎?”建華繼續調侃,眼中閃過一抹調皮。
“當然算,甚至更加嬌豔動人。”霍去病的迴答中充滿了深情。
然而,建華的心中卻始終牽掛著一件事。
她深吸了一口氣,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先別鬧了,有件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你說。”霍去病的神色變得認真。
“既然我們已經有了軍營之外的住所,是否應該考慮從家中接一些侍姬過來?
你覺得誰比較合適?”建華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她的目光緊緊地盯著丈夫,試圖從他的表情中尋找答案。
她自信剛才的提問既大方得體,又溫文爾雅,絕無半點嫉妒之意。
按照師訓,她明白自己必須主動提起這件事,以符合世間的禮法。
實際上,為了能夠如此從容地提出這個問題,她已經在心裏反複練習了好幾天。
每當心中湧起一絲酸楚,她就會勸慰自己:“放寬心吧,你已經擁有了很多,不可能永遠獨占他的心……
如果你們早已在長安成婚,那麽在他流放朔方的這段時間,按照禮法你是不能陪伴他的,你隻能留在長安,而他隻能由侍姬們陪伴。”
她努力了那麽久才說出了這句話,卻沒想到霍去病立刻露出了喜色。
建華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酸楚,幾乎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
霍去病突然問道:“你有身孕了嗎?”
建華一愣,“……你在說什麽呢?當然沒有。”
“哦……”霍去病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我餓了,我們先去吃點東西吧。”
建華反思了一下自己剛才的表述,意識到自己問得有些不妥,怎麽能問丈夫更喜歡哪位侍姬前來相陪呢?
這不符合禮法,她應該直接安排。
用餐時,她再次提起了這件事:“長安那邊也不能沒人看家,所以我的打算是輪流接她們過來,每人住三個月。
還得派專人負責長安和這邊的交通,必須保證安全穩妥,順便也可以給你捎帶一些你喜歡的東西。你覺得這樣安排如何?”
霍去病靜靜聆聽,未置一詞,卻出其不意地問道:“你是否覺得,如此分批處理,會更為輕鬆應對?”
建華聞言,心中一愣,這話從何而來?她實則並未如此思量!
然而,她仍壓抑住內心的不悅,迅速思索了一番。
盡管此事並不合她的性情,但如何駕馭這些人,她心中自有主張。
治家而已,人多亦或人少,於她而言並非難事。
於是,她淡然答道:“我並無此念,無論人多人少,我亦無需逐一應對。”
霍去病聽出了她語氣中的不悅與傲骨,便道:“即便你有此念也無妨,我皆會配合。”
建華略顯不悅:“我真的沒有這個意思!”
霍去病凝視著她的眼眸,不以為意地說道:“那你在猶豫什麽?”
“我……”她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接話。
二人遂不再談及這個話題,建華心中反倒釋然了許多。
繼續用餐片刻後,她問道:“你那封奏書今日便要呈送嗎?”
“方才已經送走了。七日之後,便會呈現在聖上的案前,眾人皆等著看好戲呢!”霍去病輕鬆地說道。
建華卻仍有些憂慮,“我們這裏可是什麽也看不到,消息一來一迴要十多天時間,你就如此安心嗎?”
霍去病道:“自然安心,我該做的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事情無需我插手。”
“你是說,你隻需表明態度,其他人便會跟進?”
“正是如此,我判斷此刻時機恰好,我所需做的隻是起個頭而已。”
建華好奇地問道:“為何你覺得此刻時機恰好呢?”
霍去病微微一笑,言道:“據兒這孩子甚是貼心,時常修書予我,信中雖多瑣碎之事,然亦偶有收獲。
此番他無意中提及,宮中王夫人病體沉重,恐時日無多。
據兒心生憐憫,憂其二弟即將失恃,而我卻從這消息中窺見一契機……”
建華聞此言,恍然大悟:“我明了,世間每位母親臨終之際,最放心不下的莫過於自己的骨肉。
二皇子乃王夫人之獨子,她定然希望在離世之前,能親眼見證兒子被封為諸侯王,如此方能安心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