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方城恢複安全之後,霍去病實現了對建華的承諾,讓她有機會去集市上逛逛。
現在,建華偶爾會出去散心,對女性來說,逛市場、購物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然而,朔方城的女性不多,為了不引起注意,她每次出門都會打扮成男裝,並且帶上隨從。
霍去病也會出門,但他的目的並非散心,而是為了玩蹴鞠。
想當年在長安時,他在軍中有一群固定的球友,他們一起玩了多年,但他不能將他們帶來朔方。
朔方城雖然也有蹴鞠高手,但他們並不熟悉霍去病,麵對驃騎將軍時的心理壓力很大。
有些人甚至不敢做動作,這讓霍去病覺得無趣,所以他才會微服私訪,尋找民間高手過癮。
朔方城的百姓都知道大司馬驃騎將軍的存在,但由於從未見過麵,所以當他微服走在街上時,百姓們認不出他。
街上的官兵有些能認出驃騎將軍,但軍中有規定,遇到便裝的長官時不得上前打招唿敬禮,所以霍去病帶著幾個便裝的隨從,可以隨意在城中溜達。
不久後,他在民間結識了幾個球技不錯的鞠友,其中甚至有匈奴人!
蹴鞠的魅力確實很大,匈奴人在與漢人雜居後,也受到了漢人的影響,開始玩蹴鞠。
霍去病總是勸建華去看他玩蹴鞠,理由冠冕堂皇:“你不懂軍事,但隻要去看看我怎麽蹴鞠。
就知道我打仗的時候會怎麽做了!要知道,我跟別人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玩的。”
然而,建華並不相信蹴鞠與軍事有任何關係,她認為霍去病隻是想在自己的女人麵前炫耀球技。
而且鞠場是許多男子喧鬧聚集的地方,所以她總是推托,從未真正去看過。
入秋後,軍事上的事務越來越多,每日快馬詔問不斷,大家都清楚迴長安的聖命就快要下達了。
有一天,霍去病說:“我們馬上就要離開朔方城了,這裏的鞠場你卻從未去過,你不想知道它和長安的有什麽不同嗎?就這樣離開豈不遺憾。”
這番話終於說動了建華,於是她跟著霍去病一起出了門。
正值夕陽西斜之際,微風送爽,氣候宜人。
霍去病與建華二人悠然行走於街頭,心情甚是愉悅。
此地街市雖繁榮,卻不算綿長,不一會兒便已走到了盡頭。
途經一家雜貨鋪前,他們目睹一位幼童在地上嬉戲玩耍,年約一二歲,模樣甚是討人喜愛。
他的母親則倚門而立,邊忙於手頭活計,邊輕聲與孩子交談,所操之語乃匈奴語。
二人即刻意識到這是一位匈奴女子。
在朔方城中,匈奴人並不鮮見,然而細看之下,這位婦人的裝束卻與漢人無異。
她的發髻簡單,未披發,身著漢式衣裳,唯有足上仍穿著匈奴風格的靴子。
若不聞其言,實難辨其為匈奴人。而店鋪內忙碌的老板,顯然是漢人無疑。
霍去病轉頭,麵帶驚訝地問道:“難道漢匈之間已有通婚之事?”
建華答道:“確有其事,且日漸增多。”
朔方城作為邊城,自內地遷徙而來的男子遠多於女子,許多男子難以覓得佳偶。
而鄰近的五屬國,因河西之戰損失了眾多壯年男子,雙方自然互通有無,此類聯姻便水到渠成。
霍去病再次望向那漢匈混血的孩童,驚歎道:“連孩子都已出生?”
建華輕笑:“你這話說得,今年這樣的孩子已多了不少。百姓豈會如你那般顧慮重重?娶妻生子,本是人之常情。”
霍去病感慨道:“民間之事,真是妙不可言。
想當初聖人闡述‘建萬國,親諸侯’之親比之道,恐怕也未曾料到民間會以何種方式實現親比融合。”
二人言談間,已至鞠場之外,忽聽得有人高聲唿喚:“快看,‘頭狠’來了,快來加入我們!
我們正缺一人!”聲音中帶著生硬的漢話,原來是位匈奴壯漢在鞠場邊向霍去病揮手。
建華大感意外,她未曾想到丈夫竟有綽號,更未料到堂堂大漢驃騎將軍竟與匈奴人結為鞠友。
目睹丈夫快步上前,與那匈奴漢子親熱地拍肩搭背,熱絡地交談後一同步入鞠場,她不由得掩口而立,心中既驚且喜。
當建華抵達鞠場邊緣時,便見霍去病正脫去外衣,而那匈奴壯漢則在得意洋洋地向對方隊伍叫嚷。
“喂,今日我方有‘頭狼’助陣,爾等可有準備?”建華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急忙再次掩口。
這是建華首次目睹丈夫在鞠場上的英姿。
比賽至天色將晚方告結束,歸家後,建華滿懷感慨:“往昔我竟未觀你蹴鞠,真是遺憾。”
霍去病得意地笑道:“如何,精彩否?”
“若早見你在鞠場上的風采,戰場上我便更放心了。真未想到,一人竟能如此機智狡猾。”
霍去病大笑:“何來狡猾?此乃兵不厭詐!戰場上亦是此理。”
“今日似有所悟。”
“甚好,今日有所開竅,日後自會愈發明白。”
建華含笑:“明師出高徒,還請多加指教。”
霍去病一口應承:“理當如此。”他並未謙虛,繼續言道:“故而,你無需為我過多擔憂。
戰場上除非遭遇流矢,對我而言,少有真正致命之險。”
他輕描淡寫地提及流矢之事,令建華心中一緊,忙阻止他:“休要再說!汝等何不講究忌諱?”
“忌諱何事?”
“生死大事,聖人不言,常人亦講究忌諱,汝等卻...”
霍去病道:“生死之事,我等甚是淡然。戰場上見慣生死,早已看破。”
建華沉默許久,終是歎息:“是啊,汝等曆經生死,非凡人所能體會。”
霍去病淡然一笑,言道:“其實出生入死亦非大事,不過是每個人能擔當之事各異。
有些擔當需以生命為代價,僅此而已。
我身邊,願為大義犧牲之人眾多,若真中箭,閉眼便是,對我等而言,非難事。”
他言之泰然,建華卻心中緊張,緊掐手心,強抑聲顫:“嗯,不難……然心中無憾乎?”
霍去病麵色轉為肅穆,道:“舅父亦曾與我論此,言其已無憾。至於我,須視己之使命是否達成。”
現在,建華偶爾會出去散心,對女性來說,逛市場、購物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然而,朔方城的女性不多,為了不引起注意,她每次出門都會打扮成男裝,並且帶上隨從。
霍去病也會出門,但他的目的並非散心,而是為了玩蹴鞠。
想當年在長安時,他在軍中有一群固定的球友,他們一起玩了多年,但他不能將他們帶來朔方。
朔方城雖然也有蹴鞠高手,但他們並不熟悉霍去病,麵對驃騎將軍時的心理壓力很大。
有些人甚至不敢做動作,這讓霍去病覺得無趣,所以他才會微服私訪,尋找民間高手過癮。
朔方城的百姓都知道大司馬驃騎將軍的存在,但由於從未見過麵,所以當他微服走在街上時,百姓們認不出他。
街上的官兵有些能認出驃騎將軍,但軍中有規定,遇到便裝的長官時不得上前打招唿敬禮,所以霍去病帶著幾個便裝的隨從,可以隨意在城中溜達。
不久後,他在民間結識了幾個球技不錯的鞠友,其中甚至有匈奴人!
蹴鞠的魅力確實很大,匈奴人在與漢人雜居後,也受到了漢人的影響,開始玩蹴鞠。
霍去病總是勸建華去看他玩蹴鞠,理由冠冕堂皇:“你不懂軍事,但隻要去看看我怎麽蹴鞠。
就知道我打仗的時候會怎麽做了!要知道,我跟別人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玩的。”
然而,建華並不相信蹴鞠與軍事有任何關係,她認為霍去病隻是想在自己的女人麵前炫耀球技。
而且鞠場是許多男子喧鬧聚集的地方,所以她總是推托,從未真正去看過。
入秋後,軍事上的事務越來越多,每日快馬詔問不斷,大家都清楚迴長安的聖命就快要下達了。
有一天,霍去病說:“我們馬上就要離開朔方城了,這裏的鞠場你卻從未去過,你不想知道它和長安的有什麽不同嗎?就這樣離開豈不遺憾。”
這番話終於說動了建華,於是她跟著霍去病一起出了門。
正值夕陽西斜之際,微風送爽,氣候宜人。
霍去病與建華二人悠然行走於街頭,心情甚是愉悅。
此地街市雖繁榮,卻不算綿長,不一會兒便已走到了盡頭。
途經一家雜貨鋪前,他們目睹一位幼童在地上嬉戲玩耍,年約一二歲,模樣甚是討人喜愛。
他的母親則倚門而立,邊忙於手頭活計,邊輕聲與孩子交談,所操之語乃匈奴語。
二人即刻意識到這是一位匈奴女子。
在朔方城中,匈奴人並不鮮見,然而細看之下,這位婦人的裝束卻與漢人無異。
她的發髻簡單,未披發,身著漢式衣裳,唯有足上仍穿著匈奴風格的靴子。
若不聞其言,實難辨其為匈奴人。而店鋪內忙碌的老板,顯然是漢人無疑。
霍去病轉頭,麵帶驚訝地問道:“難道漢匈之間已有通婚之事?”
建華答道:“確有其事,且日漸增多。”
朔方城作為邊城,自內地遷徙而來的男子遠多於女子,許多男子難以覓得佳偶。
而鄰近的五屬國,因河西之戰損失了眾多壯年男子,雙方自然互通有無,此類聯姻便水到渠成。
霍去病再次望向那漢匈混血的孩童,驚歎道:“連孩子都已出生?”
建華輕笑:“你這話說得,今年這樣的孩子已多了不少。百姓豈會如你那般顧慮重重?娶妻生子,本是人之常情。”
霍去病感慨道:“民間之事,真是妙不可言。
想當初聖人闡述‘建萬國,親諸侯’之親比之道,恐怕也未曾料到民間會以何種方式實現親比融合。”
二人言談間,已至鞠場之外,忽聽得有人高聲唿喚:“快看,‘頭狠’來了,快來加入我們!
我們正缺一人!”聲音中帶著生硬的漢話,原來是位匈奴壯漢在鞠場邊向霍去病揮手。
建華大感意外,她未曾想到丈夫竟有綽號,更未料到堂堂大漢驃騎將軍竟與匈奴人結為鞠友。
目睹丈夫快步上前,與那匈奴漢子親熱地拍肩搭背,熱絡地交談後一同步入鞠場,她不由得掩口而立,心中既驚且喜。
當建華抵達鞠場邊緣時,便見霍去病正脫去外衣,而那匈奴壯漢則在得意洋洋地向對方隊伍叫嚷。
“喂,今日我方有‘頭狼’助陣,爾等可有準備?”建華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急忙再次掩口。
這是建華首次目睹丈夫在鞠場上的英姿。
比賽至天色將晚方告結束,歸家後,建華滿懷感慨:“往昔我竟未觀你蹴鞠,真是遺憾。”
霍去病得意地笑道:“如何,精彩否?”
“若早見你在鞠場上的風采,戰場上我便更放心了。真未想到,一人竟能如此機智狡猾。”
霍去病大笑:“何來狡猾?此乃兵不厭詐!戰場上亦是此理。”
“今日似有所悟。”
“甚好,今日有所開竅,日後自會愈發明白。”
建華含笑:“明師出高徒,還請多加指教。”
霍去病一口應承:“理當如此。”他並未謙虛,繼續言道:“故而,你無需為我過多擔憂。
戰場上除非遭遇流矢,對我而言,少有真正致命之險。”
他輕描淡寫地提及流矢之事,令建華心中一緊,忙阻止他:“休要再說!汝等何不講究忌諱?”
“忌諱何事?”
“生死大事,聖人不言,常人亦講究忌諱,汝等卻...”
霍去病道:“生死之事,我等甚是淡然。戰場上見慣生死,早已看破。”
建華沉默許久,終是歎息:“是啊,汝等曆經生死,非凡人所能體會。”
霍去病淡然一笑,言道:“其實出生入死亦非大事,不過是每個人能擔當之事各異。
有些擔當需以生命為代價,僅此而已。
我身邊,願為大義犧牲之人眾多,若真中箭,閉眼便是,對我等而言,非難事。”
他言之泰然,建華卻心中緊張,緊掐手心,強抑聲顫:“嗯,不難……然心中無憾乎?”
霍去病麵色轉為肅穆,道:“舅父亦曾與我論此,言其已無憾。至於我,須視己之使命是否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