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斯文軍師
天災人禍流放路,滿門忠烈我來護 作者:卿月佳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謙禮已經讓所有與死者接觸過的手下全部單獨隔離觀察,不允許隨便同其他人接觸。
整個護盤寨都開始緊張起來,生怕出現下一個病患。
結果,在這個緊要的關頭,鄭謙禮作為整個護盤寨最核心的軍師,卻要堅持外出!
在馬振業看來,當下寨子裏才是最安全的。
且護盤寨之所以能成功發展到今日的地步,都是鄭謙禮的功勞。
護盤寨可以沒有他這個寨主,但是不能沒有鄭謙禮!
可此時,鄭謙禮卻眼神堅定,他並未隱瞞自己出去的意圖:
“大寨主,打探消息的兄弟死前曾提到過,他在迴來的路上遇到了流放北荒的犯人。當年老國公待我如親子,莫說外頭有瘟疫,便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不能看他老人家的遺孀在流放路上受苦!”
“更何況,真的出現瘟疫,流放的犯人怕是更加危險!我必須去救謝家人!”
鄭謙禮雖然人不在京城,但早就知道護國公府巨變之事。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更何況,皇帝蕭潛恨不得讓全大乾的百姓知道:
護國公府叛國投敵!
謝家並非是曾經的護國忠勇之家!
皇帝還專門讓各地府衙都張貼布告。
名義上是尋找丟失的謝永勝和謝長安,實際上,不過是想抵消忠勇謝家在民間的威望!
也正是在得知了此消息後,原本苟在一個小山寨悠閑度日的鄭謙禮崛起了!
他當即給寨主馬振業出謀劃策,幾條妙計甩出,兵不血刃收攏了盤州府周邊的所有山匪,成立了護盤寨!
鄭謙禮之所以如此,並非是想稱王稱霸,而是想著等謝家流放到盤州府的時候,他直接把人救下來!
去什麽北荒受苦?
謝老夫人都多大年紀了?
直接在護盤寨安享晚年!
他鄭謙禮活著一日,必定能護著謝家人一日!
若是官府要來攻,護盤寨的地形和現有的人手,有他在也足以應對!
鄭謙禮是有謀算的人,並非衝動行事。
他支棱起一個護盤寨,為的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守住謝家。
但現在,瘟疫的出現讓鄭謙禮措手不及!
馬振業並不知曉鄭謙禮一路支持他做大做強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謝家做最後的靠山,但他清楚鄭謙禮和老護國公之間感情深厚!
聽聞此言,馬振業也知不好阻攔,但他卻道,
“那我與你同去!軍師要報恩,我不攔著。可你是我護盤寨的主心骨,絕不能出事!我得護著你!”
馬振業很有自知之明,以他的能耐,當一個小寨子的大哥倒是沒問題,可是統領如今偌大的護盤寨,沒有鄭謙禮哪裏輪得到他來當大寨主?!
他馬振業本是個窮苦農戶出身的漢子,後來因為殺了衙差,才上山當的劫匪。
當年,馬振業同娘子去府城賣菜,結果在盤州府,他的娘子被衙差當街欺辱致死。
馬振業當時剛好去搬街角的東西,人沒在娘子身邊。
等他迴來的時候,他的娘子已經成了具屍體。
年輕的漢子怒從心頭起,馬振業抱著娘子的屍身去府衙擊鼓鳴冤,結果那做了惡事的衙差反汙蔑是他娘子言行不端,非良家婦人!
而他們二人身為衙差除了嗬斥幾句,根本就沒有碰其娘子半根手指頭!
不僅兩個衙差互相作證,便是當時在場的菜農,也都被叫到堂前對峙。
菜農們眼露同情,但最後說出來的證詞卻是一口咬定:
是馬振業娘子不守婦道,然後走路踩了瓜皮自己摔死的!
什麽衣衫破損,什麽身上染血的傷口,審案的大人視而不見!
最後,那兩個衙差屁事沒有不說,馬振業還被打了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從那以後,馬振業就明白了:
想要給死去的發妻討公道,指望不了別人,必須他親自動手。
等馬振業養好傷之後,他變賣了所有家產,然後在月黑風高的夜晚,趁著那兩個衙差醉酒之際,將二人一並殺了!
從那之後,馬振業便落草為寇。
因為馬振業手上有人命,山寨裏的兄弟們都敬著他,後來老寨主過世,他自然而然當了小寨子的當家人。
後來,便是書生打扮的鄭謙禮加入山寨。
盤州府附近的劫匪,大多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因此麵對一個讀書人要當劫匪的要求,馬振業拒絕了許多次。
“你一個讀書人,跟著我們劫匪便是毀了一輩子的前途,斷不可生這般念頭。”
鄭謙禮腦袋一歪,別的不說,隻道,
“我沒錢吃飯,更沒錢繼續讀書,當劫匪才能活下去。”
馬振業……
他趕鄭謙禮走,但是又怕鄭謙禮真的在路上餓死,給他又是塞饅頭又是塞銀錢的,還讓兄弟們護送這位讀書人下山。
鄭謙禮走之後,過兩日又迴來了。
還是身無分文那種。
馬振業折騰了幾次,累了,無奈就收了鄭謙禮養著。
“讀書人,當什麽劫匪?你就在寨子裏好好讀書,等到了考科舉的時候,必須得去考!”
馬振業兇神惡煞的威脅。
這是兩人的初見。
但如今,相識多年,馬振業可見過鄭謙禮的手段。
他慶幸自己當年對鄭謙禮這個“讀書人”禮遇有加,不然,墳頭草都八丈高了!
鄭謙禮歎息一聲,對馬振業道,
“大寨主不必擔憂,如我不幸染上瘟疫,定會讓整個盤州府的人陪葬,死也劃算。所以,眼下你看護好自己和兄弟們就行了,何必擔心我呢?”
馬振業的眉頭不自覺的猛跳!
就是這樣!
他的軍師,每次瞧著都這般斯斯文文的。
結果說出的話,卻總讓人汗毛倒豎!
“軍師,那你更不能有事啊!要不,還是你留在寨子裏,我出去幫你接謝家人?”
馬振業心裏害怕啊!
雖然他是劫匪,但軍師簡直就是活閻王啊!
當初鄭謙禮要將盤州府所有的山寨合並到一起的時候,他是挨個山寨先去勸說的。
咋談的,馬振業是不清楚的。
但最開始,沒有一個寨子同意合並!
整個護盤寨都開始緊張起來,生怕出現下一個病患。
結果,在這個緊要的關頭,鄭謙禮作為整個護盤寨最核心的軍師,卻要堅持外出!
在馬振業看來,當下寨子裏才是最安全的。
且護盤寨之所以能成功發展到今日的地步,都是鄭謙禮的功勞。
護盤寨可以沒有他這個寨主,但是不能沒有鄭謙禮!
可此時,鄭謙禮卻眼神堅定,他並未隱瞞自己出去的意圖:
“大寨主,打探消息的兄弟死前曾提到過,他在迴來的路上遇到了流放北荒的犯人。當年老國公待我如親子,莫說外頭有瘟疫,便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不能看他老人家的遺孀在流放路上受苦!”
“更何況,真的出現瘟疫,流放的犯人怕是更加危險!我必須去救謝家人!”
鄭謙禮雖然人不在京城,但早就知道護國公府巨變之事。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更何況,皇帝蕭潛恨不得讓全大乾的百姓知道:
護國公府叛國投敵!
謝家並非是曾經的護國忠勇之家!
皇帝還專門讓各地府衙都張貼布告。
名義上是尋找丟失的謝永勝和謝長安,實際上,不過是想抵消忠勇謝家在民間的威望!
也正是在得知了此消息後,原本苟在一個小山寨悠閑度日的鄭謙禮崛起了!
他當即給寨主馬振業出謀劃策,幾條妙計甩出,兵不血刃收攏了盤州府周邊的所有山匪,成立了護盤寨!
鄭謙禮之所以如此,並非是想稱王稱霸,而是想著等謝家流放到盤州府的時候,他直接把人救下來!
去什麽北荒受苦?
謝老夫人都多大年紀了?
直接在護盤寨安享晚年!
他鄭謙禮活著一日,必定能護著謝家人一日!
若是官府要來攻,護盤寨的地形和現有的人手,有他在也足以應對!
鄭謙禮是有謀算的人,並非衝動行事。
他支棱起一個護盤寨,為的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守住謝家。
但現在,瘟疫的出現讓鄭謙禮措手不及!
馬振業並不知曉鄭謙禮一路支持他做大做強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謝家做最後的靠山,但他清楚鄭謙禮和老護國公之間感情深厚!
聽聞此言,馬振業也知不好阻攔,但他卻道,
“那我與你同去!軍師要報恩,我不攔著。可你是我護盤寨的主心骨,絕不能出事!我得護著你!”
馬振業很有自知之明,以他的能耐,當一個小寨子的大哥倒是沒問題,可是統領如今偌大的護盤寨,沒有鄭謙禮哪裏輪得到他來當大寨主?!
他馬振業本是個窮苦農戶出身的漢子,後來因為殺了衙差,才上山當的劫匪。
當年,馬振業同娘子去府城賣菜,結果在盤州府,他的娘子被衙差當街欺辱致死。
馬振業當時剛好去搬街角的東西,人沒在娘子身邊。
等他迴來的時候,他的娘子已經成了具屍體。
年輕的漢子怒從心頭起,馬振業抱著娘子的屍身去府衙擊鼓鳴冤,結果那做了惡事的衙差反汙蔑是他娘子言行不端,非良家婦人!
而他們二人身為衙差除了嗬斥幾句,根本就沒有碰其娘子半根手指頭!
不僅兩個衙差互相作證,便是當時在場的菜農,也都被叫到堂前對峙。
菜農們眼露同情,但最後說出來的證詞卻是一口咬定:
是馬振業娘子不守婦道,然後走路踩了瓜皮自己摔死的!
什麽衣衫破損,什麽身上染血的傷口,審案的大人視而不見!
最後,那兩個衙差屁事沒有不說,馬振業還被打了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從那以後,馬振業就明白了:
想要給死去的發妻討公道,指望不了別人,必須他親自動手。
等馬振業養好傷之後,他變賣了所有家產,然後在月黑風高的夜晚,趁著那兩個衙差醉酒之際,將二人一並殺了!
從那之後,馬振業便落草為寇。
因為馬振業手上有人命,山寨裏的兄弟們都敬著他,後來老寨主過世,他自然而然當了小寨子的當家人。
後來,便是書生打扮的鄭謙禮加入山寨。
盤州府附近的劫匪,大多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因此麵對一個讀書人要當劫匪的要求,馬振業拒絕了許多次。
“你一個讀書人,跟著我們劫匪便是毀了一輩子的前途,斷不可生這般念頭。”
鄭謙禮腦袋一歪,別的不說,隻道,
“我沒錢吃飯,更沒錢繼續讀書,當劫匪才能活下去。”
馬振業……
他趕鄭謙禮走,但是又怕鄭謙禮真的在路上餓死,給他又是塞饅頭又是塞銀錢的,還讓兄弟們護送這位讀書人下山。
鄭謙禮走之後,過兩日又迴來了。
還是身無分文那種。
馬振業折騰了幾次,累了,無奈就收了鄭謙禮養著。
“讀書人,當什麽劫匪?你就在寨子裏好好讀書,等到了考科舉的時候,必須得去考!”
馬振業兇神惡煞的威脅。
這是兩人的初見。
但如今,相識多年,馬振業可見過鄭謙禮的手段。
他慶幸自己當年對鄭謙禮這個“讀書人”禮遇有加,不然,墳頭草都八丈高了!
鄭謙禮歎息一聲,對馬振業道,
“大寨主不必擔憂,如我不幸染上瘟疫,定會讓整個盤州府的人陪葬,死也劃算。所以,眼下你看護好自己和兄弟們就行了,何必擔心我呢?”
馬振業的眉頭不自覺的猛跳!
就是這樣!
他的軍師,每次瞧著都這般斯斯文文的。
結果說出的話,卻總讓人汗毛倒豎!
“軍師,那你更不能有事啊!要不,還是你留在寨子裏,我出去幫你接謝家人?”
馬振業心裏害怕啊!
雖然他是劫匪,但軍師簡直就是活閻王啊!
當初鄭謙禮要將盤州府所有的山寨合並到一起的時候,他是挨個山寨先去勸說的。
咋談的,馬振業是不清楚的。
但最開始,沒有一個寨子同意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