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們可是成吉思汗的後代!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五年,平定安南,改安南為交趾,設置了布政使司,於是自漢唐之後,安南再此成為中國領土。】
【永樂七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朱棣派遣使臣出使韃靼,本來是祝賀新任韃靼可汗繼位,表達和平之意。怎料新任韃靼可汗本雅失裏竟然毫不領情,殺害了大明使臣郭驥。】
【朱棣震怒,為了一舉解決韃靼,消除北方的禍患,他任命淇國公丘福為征虜大將軍,讓他與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率十萬大軍北征韃靼。】
【結果,丘福貪功冒進,僅率千騎追擊,結果陷入韃靼的包圍,一公四侯連帶數萬大軍在臚朐河全部覆沒。】
【兵敗的消息傳迴,朱棣大怒,因邱福喪師辱國,除其爵位,全家流放海南。】
【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勢要解決韃靼的威脅。】
光幕中。
大帳中,韃靼可汗本雅失裏與太師阿魯台推杯換盞,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他們擊垮了大明十萬精銳,如今在草原威名赫赫,無數蒙古勇士投入帳下,蒙古帝國的複興似乎指日可待!
“哈哈哈,我看此戰首功當歸太師,太師料敵如神,設下圈套引明軍上鉤,這才能取得大勝!”本雅失裏恭維道。
“哎,明明是大汗直衝明軍軍陣,勇猛無雙,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後代!”阿魯台奉承道。
一陣商業互吹過後,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這時,一名韃靼勇士衝了進來,表情慌張。
本雅失裏臉上閃過一絲慍怒:“怎麽迴事?慌慌張張的,像什麽話!”
“大汗,不好了,明軍要來了!”
本雅失裏不屑一笑,大明淇國公他都弄死了,這大明還能有何人可用。
“我當是什麽事,不就是明狗麽,來多少,我蒙古勇士就殺多少!”
聞言,帳中眾人響起一陣放肆的大笑,大明軍隊也不過如此,部落裏還有不少大戰中俘虜的大明奴隸。
“領軍的是何人?”阿魯台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據說是大明皇帝朱棣!”
帳中的大笑戛然而止,一時間寂靜無聲。
本雅失裏倒吸一口氣,本汗艸了,朱棣本人來了?不就是殺了你幾萬人麽,至於麽?這麽小心眼?
朱棣是什麽人,他相當清楚,這位大明皇帝年輕時就一直和蒙古軍隊作戰,曾率軍北征,兵不血刃招降乃兒不花,對於蒙古軍隊的作戰方式可謂是了如指掌。
“他帶了多少人?”本雅失裏站了起來,語氣有些慌張。
“五,五十萬!”
五十?還萬?聽到這數字,本雅失裏徹底傻了,差點沒昏過去,這像話麽,我整個部落都沒有五十萬人,你特麽整了五十萬軍隊,這還拿頭打!
他趕忙看向阿魯台:“太師,這可如何是好啊?”
阿魯台老神在在:“大汗,你別忘了我們可是成吉思汗的後代!”
本雅失裏眼神變為堅毅:“太師,我懂了,我們要與明狗決一死戰!”
“啊?”阿魯台搖了搖頭:“不,我的意思是即便是成吉思汗麵對強大的敵人也知道逃跑,蟄伏起來等待機會,所以我們應該立刻逃跑!避明軍鋒芒!”
“。。。。。。太師所言極是!”
於是,兩人當即決定逃跑,不過在逃跑方向上兩人出現分歧,最終本雅失裏率領一部分人往西去往瓦剌,阿魯台帶領剩餘的人向東逃往兀良哈。
————————
飽受遊牧民族騷擾的皇帝們,不可置信地看著光幕中的一幕。
大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握緊雙拳猛地站了起來,他看到了什麽,這令無數中原王朝恐懼的遊牧民族,僅僅是聽到大明皇帝親征的消息,就跑了!
可歎我李世民,竟然讓東突厥打到了長安城西郊渭水岸邊,被迫簽訂所謂的渭水之盟。
說是盟約,但他知道這種城下之盟對大唐是一種羞辱。
我李世民有朝一日定讓突厥人跪伏在大唐腳下!他心中暗暗發誓。
隨後他長歎一口氣,鬆開緊握的雙手,現在還不是時候,不能拿大唐的未來作賭注,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積蓄力量,等待機會到來的時候,一擊致命!
大漢,漢武帝時期。
“果然無論時代怎麽變,這群遊牧民族欺軟怕硬的性格始終沒有改變,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劉徹不屑地看向光幕,這群韃靼人讓他聯想到了匈奴人。
對待這群遊牧,就是要硬剛到底,和親、朝貢都沒有用,你越退卻,他們就越會得寸進尺。
“大明皇帝朱棣,不錯,朕記住了!”
三國,曹魏。
曹操看得一頭霧水,怎麽迴事,嚇跑這群遊牧很值得驕傲麽?
在他看來,和遊牧打仗根本上不了台麵,哪次戰鬥不是碾壓,也沒有哪個名將好意思以打敗遊牧軍隊為傲。
羌族、鮮卑、烏桓、南匈奴哪個不是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尤其是南匈奴被分化為五部,已經放棄了放牧,在我手底下種地呢,還經常被漢民欺負的抬不起頭。
————————
【朱棣率軍來到斡難河畔,遭遇了本雅失裏的韃靼軍隊。】
烈日之下,旌旗獵獵。
五十萬明軍嚴陣以待,大明將士甲胄上的鱗片閃爍著冷冽的光芒,肅殺之氣足以讓敵人膽寒。
他們眼神堅定,安靜無聲,目視前方,等待主帥的號令。
看著光幕中的明軍英姿,曆朝曆代的皇帝們流下了羨慕的口水,有如此軍隊何愁遊牧不滅,清朝皇帝紛紛感歎,如果他們遇到的是這樣的明軍,又怎敢窺視大明王朝。
朱棣騎在戰馬上,看著不遠處亂作一團的韃靼大軍,露出一絲嘲諷,這就是大明的敵人麽,今日我朱棣就要斬草除根,讓子孫後代永不再受這戰亂之苦!
朱棣猛然拔出長劍,座下戰馬發出嘶鳴,他劍指蒼穹:“諸位將士,隨朕衝鋒!不破敵軍,誓不迴轉!”
“不破敵軍,誓不迴轉”,大明將士的怒吼聲響徹雲霄。
“殺!!!”朱棣長劍一指韃靼大軍,隨後縱馬而出。
“殺!”大明將士發出震天嘶吼,戰馬嘶鳴,鐵蹄震顫著大地,大明將士跟隨著朱棣衝向麵露恐懼的韃靼大軍。
【永樂七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朱棣派遣使臣出使韃靼,本來是祝賀新任韃靼可汗繼位,表達和平之意。怎料新任韃靼可汗本雅失裏竟然毫不領情,殺害了大明使臣郭驥。】
【朱棣震怒,為了一舉解決韃靼,消除北方的禍患,他任命淇國公丘福為征虜大將軍,讓他與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率十萬大軍北征韃靼。】
【結果,丘福貪功冒進,僅率千騎追擊,結果陷入韃靼的包圍,一公四侯連帶數萬大軍在臚朐河全部覆沒。】
【兵敗的消息傳迴,朱棣大怒,因邱福喪師辱國,除其爵位,全家流放海南。】
【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勢要解決韃靼的威脅。】
光幕中。
大帳中,韃靼可汗本雅失裏與太師阿魯台推杯換盞,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他們擊垮了大明十萬精銳,如今在草原威名赫赫,無數蒙古勇士投入帳下,蒙古帝國的複興似乎指日可待!
“哈哈哈,我看此戰首功當歸太師,太師料敵如神,設下圈套引明軍上鉤,這才能取得大勝!”本雅失裏恭維道。
“哎,明明是大汗直衝明軍軍陣,勇猛無雙,不愧是成吉思汗的後代!”阿魯台奉承道。
一陣商業互吹過後,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這時,一名韃靼勇士衝了進來,表情慌張。
本雅失裏臉上閃過一絲慍怒:“怎麽迴事?慌慌張張的,像什麽話!”
“大汗,不好了,明軍要來了!”
本雅失裏不屑一笑,大明淇國公他都弄死了,這大明還能有何人可用。
“我當是什麽事,不就是明狗麽,來多少,我蒙古勇士就殺多少!”
聞言,帳中眾人響起一陣放肆的大笑,大明軍隊也不過如此,部落裏還有不少大戰中俘虜的大明奴隸。
“領軍的是何人?”阿魯台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據說是大明皇帝朱棣!”
帳中的大笑戛然而止,一時間寂靜無聲。
本雅失裏倒吸一口氣,本汗艸了,朱棣本人來了?不就是殺了你幾萬人麽,至於麽?這麽小心眼?
朱棣是什麽人,他相當清楚,這位大明皇帝年輕時就一直和蒙古軍隊作戰,曾率軍北征,兵不血刃招降乃兒不花,對於蒙古軍隊的作戰方式可謂是了如指掌。
“他帶了多少人?”本雅失裏站了起來,語氣有些慌張。
“五,五十萬!”
五十?還萬?聽到這數字,本雅失裏徹底傻了,差點沒昏過去,這像話麽,我整個部落都沒有五十萬人,你特麽整了五十萬軍隊,這還拿頭打!
他趕忙看向阿魯台:“太師,這可如何是好啊?”
阿魯台老神在在:“大汗,你別忘了我們可是成吉思汗的後代!”
本雅失裏眼神變為堅毅:“太師,我懂了,我們要與明狗決一死戰!”
“啊?”阿魯台搖了搖頭:“不,我的意思是即便是成吉思汗麵對強大的敵人也知道逃跑,蟄伏起來等待機會,所以我們應該立刻逃跑!避明軍鋒芒!”
“。。。。。。太師所言極是!”
於是,兩人當即決定逃跑,不過在逃跑方向上兩人出現分歧,最終本雅失裏率領一部分人往西去往瓦剌,阿魯台帶領剩餘的人向東逃往兀良哈。
————————
飽受遊牧民族騷擾的皇帝們,不可置信地看著光幕中的一幕。
大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握緊雙拳猛地站了起來,他看到了什麽,這令無數中原王朝恐懼的遊牧民族,僅僅是聽到大明皇帝親征的消息,就跑了!
可歎我李世民,竟然讓東突厥打到了長安城西郊渭水岸邊,被迫簽訂所謂的渭水之盟。
說是盟約,但他知道這種城下之盟對大唐是一種羞辱。
我李世民有朝一日定讓突厥人跪伏在大唐腳下!他心中暗暗發誓。
隨後他長歎一口氣,鬆開緊握的雙手,現在還不是時候,不能拿大唐的未來作賭注,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積蓄力量,等待機會到來的時候,一擊致命!
大漢,漢武帝時期。
“果然無論時代怎麽變,這群遊牧民族欺軟怕硬的性格始終沒有改變,這就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劉徹不屑地看向光幕,這群韃靼人讓他聯想到了匈奴人。
對待這群遊牧,就是要硬剛到底,和親、朝貢都沒有用,你越退卻,他們就越會得寸進尺。
“大明皇帝朱棣,不錯,朕記住了!”
三國,曹魏。
曹操看得一頭霧水,怎麽迴事,嚇跑這群遊牧很值得驕傲麽?
在他看來,和遊牧打仗根本上不了台麵,哪次戰鬥不是碾壓,也沒有哪個名將好意思以打敗遊牧軍隊為傲。
羌族、鮮卑、烏桓、南匈奴哪個不是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尤其是南匈奴被分化為五部,已經放棄了放牧,在我手底下種地呢,還經常被漢民欺負的抬不起頭。
————————
【朱棣率軍來到斡難河畔,遭遇了本雅失裏的韃靼軍隊。】
烈日之下,旌旗獵獵。
五十萬明軍嚴陣以待,大明將士甲胄上的鱗片閃爍著冷冽的光芒,肅殺之氣足以讓敵人膽寒。
他們眼神堅定,安靜無聲,目視前方,等待主帥的號令。
看著光幕中的明軍英姿,曆朝曆代的皇帝們流下了羨慕的口水,有如此軍隊何愁遊牧不滅,清朝皇帝紛紛感歎,如果他們遇到的是這樣的明軍,又怎敢窺視大明王朝。
朱棣騎在戰馬上,看著不遠處亂作一團的韃靼大軍,露出一絲嘲諷,這就是大明的敵人麽,今日我朱棣就要斬草除根,讓子孫後代永不再受這戰亂之苦!
朱棣猛然拔出長劍,座下戰馬發出嘶鳴,他劍指蒼穹:“諸位將士,隨朕衝鋒!不破敵軍,誓不迴轉!”
“不破敵軍,誓不迴轉”,大明將士的怒吼聲響徹雲霄。
“殺!!!”朱棣長劍一指韃靼大軍,隨後縱馬而出。
“殺!”大明將士發出震天嘶吼,戰馬嘶鳴,鐵蹄震顫著大地,大明將士跟隨著朱棣衝向麵露恐懼的韃靼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