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二十萬對二萬優勢在我!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光幕中。
眼看陛下心意已決,大臣們也不再反對,隻是這主將人選相當重要,不知道陛下選誰。
可是眾臣等了半天,朱祁鎮一點反應沒有,仿佛決定了打仗,一切就萬事大吉了。
英國公張輔看不下去了,提醒道:“陛下,您還沒有指定此次出征的主將。”
“啊?主將?這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麽?”朱祁鎮有些納悶。
什麽?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麽!看來說的是我了,張輔心中暗道。
也罷,雖然自己已經年老體衰,但為了大明我這一把老骨頭了豁出去了,就讓我為大明最後出征一迴!老將軍不由得挺起身板!
“王振啊!”
張輔挺起的身子立刻縮了迴去:“陛下您說什麽?”
一眾大臣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盯著朱祁鎮,這陛下沒病吧?
“朕說主將是王振”,朱祁鎮有些不耐煩,這些大臣一個一個都是耳聾麽?
王振傲然的掃視在場的大臣,沒等大臣反對,就宣布了第一條命令:“咳咳,本帥命令兩日內點齊五十萬大軍和一年的糧草,兩日後立即出征!”
眾大臣嘩然。
文官都懵了,五十萬大軍一年的糧草,你擱那放屁呢,別說大明沒有那麽多糧食,就是有兩天也湊不齊啊。
張輔有種要吐血的感覺,他硬著頭皮看向朱祁鎮:“陛下,萬萬不可,從全國調兵湊齊五十萬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如今京師附近隻有三十萬人,至於糧草根本沒有這麽多。”
“英國公所言極是!”朱祁鎮也覺得王振的命令有些離譜。
眾大臣聞言心中稍安。
然而朱祁鎮又發話了:“那就五天,區區瓦剌何須那麽多人,五天內點齊二十萬精銳和糧草!”
張輔聽到這話差點沒抽過去,他還要爭辯之時,王振說話了:“英國公,你身為老將,難道不知道什麽叫機不可失,什麽叫兵貴神速?拖上幾個月,瓦剌人早跑了!這個責任你能付得起麽?”
張輔給這話噎的夠嗆,我特麽當然知道,但我更知道五日後出征這特麽是在作死。
朱祁鎮見張輔還要說些什麽,麵色不悅:“行了,別吵了,就按“王大帥”說的做,五日後出征!退朝,都去做該做的事。”
說完,朱祁鎮也不等大臣們反應,和王振離開了朝堂。
一眾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一臉愁容,不斷地唉聲歎氣。
“這可如何是好?”一名大臣問張輔。
張輔深深歎口氣:“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別遇上瓦剌主力,等陛下玩膩了戰爭遊戲自然會退軍。”
【隨後就是調集軍隊和糧草,朱祁鎮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在五天內準備好糧草(不夠用),並集結二十萬大軍(準備不足)。】
【不知是不是朱祁鎮覺得王振不行,他命令張輔隨軍,不過不是作為將軍而是陪同。這還不算完,朱祁鎮還帶上了成國公朱勇(靖難功臣朱能之子)、內閣成員曹鼐(nài)、內閣成員張益、兵部尚書鄺埜(kuàng yě)等人,文武重臣共計五、六十人,其中不乏年老體衰之人。】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朱祁鎮率領二十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征!】
王振揮動羽扇,看著一眼望不見頭尾的大軍,非常自豪,這就是手握軍權的感覺麽?我王振也有今天!
王振不禁笑出聲,他聽說瓦剌隻有區區兩萬人,這就是白給的軍功,就是條狗也能打贏!
在他看來,戰爭不過是人數的比拚,我十倍於你豈有不勝的道理?
二十萬打二萬,優勢在我!
看我王大帥談笑間,滅了瓦剌小兒!
大明,洪武年間。
朱元璋眼前一黑,隻有五天準備就出征,這能準備多少糧草?軍隊能做好準備?
還特麽選了一個太監作主帥,這是把打仗當兒戲啊!
“這該死的太監,愚蠢的朱祁鎮”,朱元璋氣的渾身顫抖。
朱標見狀,趕緊安慰道:“父皇,神仙都說他是大明戰神了,顯然是打贏了這場仗,您先別生氣,氣大傷肝!”
“他最好給咱打贏這場仗!”朱元璋一字一頓道:“來人呐,找到王振的祖宗後,不要立即誅殺,給咱刮了他三族!然後剝皮實草!不然難以解咱心頭之恨!”
眾文武大臣也是一臉怒容,他們被光幕中沉默的文武百官氣壞了,關乎國本之事,身為人臣當以死相諫,怎麽能如此沒有骨氣?
大明,永樂年間。
“淦他娘!”
朱棣一拳敲碎了眼前的桌子,一雙虎目憤怒到充血。
“有這朱祁鎮和王振,一君一臣兩個極品,真是我大明的‘好福氣’啊!有這二人何愁我大明不滅?”
朱棣都快氣瘋了,這兩人把瓦剌當成了什麽,任人宰割的養的羊?那分明是一群吃人的鬣狗!
朱高熾和朱瞻基爺倆抱在一起瑟瑟發抖,生怕老爺子把矛頭轉向他倆,畢竟朱祁鎮是朱瞻基的兒子。
漢王朱高煦也驚了,沒想到這侄孫玩的這麽大,竟然讓太監領軍,簡直就是離譜給他媽媽開門,離譜到家了。
大明,宣德年間。
饒是朱瞻基修養再好,此刻也控製不住情緒。
朱瞻基一巴掌扇在王振臉上,把他扇翻在地。
“王振,你這個太監做的好啊,祁鎮對我恐怕都沒有如此親賴!他竟然敢將二十萬條性命交到你手裏!”
這話說的極重,王振聽了跪在地上不住磕頭。
“來人呐,給朕打,不要打死了!”
幾名禁軍手持棍棒,打在王振身上,王振發出陣陣慘叫。
朱瞻基緊握雙拳,雙手顫抖,大軍千萬不要出事啊,大明決不能毀在自己兒子手裏,不然他怎麽向爺爺和老爹交代!
三國,蜀漢。
劉禪看向諸葛亮手中的扇子,笑了:“相父,他的羽扇跟你是同一款嘿!”
聞言諸葛亮青筋暴起,哢吧一聲,捏斷了手中的羽扇扔在地上,淡淡地說:“陛下看錯了。”
劉禪驚訝得嘴巴張大都能包下一個雞蛋,相父是多看不起這王振,竟然恥於與對方用同款羽扇。
劉禪訕訕一笑:“是我看錯了。”
大漢,武帝年間。
劉徹傻眼了,這都是什麽騷操作?
自己打匈奴的時候,選將領可是慎之又慎,都是反複考察,生怕對方不堪大任。
這哥們倒好,選了一個不會打仗的宦官?這是生怕大明死的不夠快啊!
“衛青,你覺得明軍遭遇瓦剌主力,結果會如何?”
“臣以為七三開!”衛青思索片刻答道。
“哦?還有三成勝算?”劉徹有些驚訝,難道這王振還有真有些領軍的本事,自己沒看出來?
“不,是七成大敗,三成全軍覆沒!”
“嘶”,劉徹倒吸一口涼氣,這大明恐怕藥丸!
宦官蘇文看著光幕中的王振,有些嫉妒,這種貨都能領軍,那我上我也行!
眼看陛下心意已決,大臣們也不再反對,隻是這主將人選相當重要,不知道陛下選誰。
可是眾臣等了半天,朱祁鎮一點反應沒有,仿佛決定了打仗,一切就萬事大吉了。
英國公張輔看不下去了,提醒道:“陛下,您還沒有指定此次出征的主將。”
“啊?主將?這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麽?”朱祁鎮有些納悶。
什麽?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麽!看來說的是我了,張輔心中暗道。
也罷,雖然自己已經年老體衰,但為了大明我這一把老骨頭了豁出去了,就讓我為大明最後出征一迴!老將軍不由得挺起身板!
“王振啊!”
張輔挺起的身子立刻縮了迴去:“陛下您說什麽?”
一眾大臣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盯著朱祁鎮,這陛下沒病吧?
“朕說主將是王振”,朱祁鎮有些不耐煩,這些大臣一個一個都是耳聾麽?
王振傲然的掃視在場的大臣,沒等大臣反對,就宣布了第一條命令:“咳咳,本帥命令兩日內點齊五十萬大軍和一年的糧草,兩日後立即出征!”
眾大臣嘩然。
文官都懵了,五十萬大軍一年的糧草,你擱那放屁呢,別說大明沒有那麽多糧食,就是有兩天也湊不齊啊。
張輔有種要吐血的感覺,他硬著頭皮看向朱祁鎮:“陛下,萬萬不可,從全國調兵湊齊五十萬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如今京師附近隻有三十萬人,至於糧草根本沒有這麽多。”
“英國公所言極是!”朱祁鎮也覺得王振的命令有些離譜。
眾大臣聞言心中稍安。
然而朱祁鎮又發話了:“那就五天,區區瓦剌何須那麽多人,五天內點齊二十萬精銳和糧草!”
張輔聽到這話差點沒抽過去,他還要爭辯之時,王振說話了:“英國公,你身為老將,難道不知道什麽叫機不可失,什麽叫兵貴神速?拖上幾個月,瓦剌人早跑了!這個責任你能付得起麽?”
張輔給這話噎的夠嗆,我特麽當然知道,但我更知道五日後出征這特麽是在作死。
朱祁鎮見張輔還要說些什麽,麵色不悅:“行了,別吵了,就按“王大帥”說的做,五日後出征!退朝,都去做該做的事。”
說完,朱祁鎮也不等大臣們反應,和王振離開了朝堂。
一眾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一臉愁容,不斷地唉聲歎氣。
“這可如何是好?”一名大臣問張輔。
張輔深深歎口氣:“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別遇上瓦剌主力,等陛下玩膩了戰爭遊戲自然會退軍。”
【隨後就是調集軍隊和糧草,朱祁鎮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跡”,在五天內準備好糧草(不夠用),並集結二十萬大軍(準備不足)。】
【不知是不是朱祁鎮覺得王振不行,他命令張輔隨軍,不過不是作為將軍而是陪同。這還不算完,朱祁鎮還帶上了成國公朱勇(靖難功臣朱能之子)、內閣成員曹鼐(nài)、內閣成員張益、兵部尚書鄺埜(kuàng yě)等人,文武重臣共計五、六十人,其中不乏年老體衰之人。】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朱祁鎮率領二十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征!】
王振揮動羽扇,看著一眼望不見頭尾的大軍,非常自豪,這就是手握軍權的感覺麽?我王振也有今天!
王振不禁笑出聲,他聽說瓦剌隻有區區兩萬人,這就是白給的軍功,就是條狗也能打贏!
在他看來,戰爭不過是人數的比拚,我十倍於你豈有不勝的道理?
二十萬打二萬,優勢在我!
看我王大帥談笑間,滅了瓦剌小兒!
大明,洪武年間。
朱元璋眼前一黑,隻有五天準備就出征,這能準備多少糧草?軍隊能做好準備?
還特麽選了一個太監作主帥,這是把打仗當兒戲啊!
“這該死的太監,愚蠢的朱祁鎮”,朱元璋氣的渾身顫抖。
朱標見狀,趕緊安慰道:“父皇,神仙都說他是大明戰神了,顯然是打贏了這場仗,您先別生氣,氣大傷肝!”
“他最好給咱打贏這場仗!”朱元璋一字一頓道:“來人呐,找到王振的祖宗後,不要立即誅殺,給咱刮了他三族!然後剝皮實草!不然難以解咱心頭之恨!”
眾文武大臣也是一臉怒容,他們被光幕中沉默的文武百官氣壞了,關乎國本之事,身為人臣當以死相諫,怎麽能如此沒有骨氣?
大明,永樂年間。
“淦他娘!”
朱棣一拳敲碎了眼前的桌子,一雙虎目憤怒到充血。
“有這朱祁鎮和王振,一君一臣兩個極品,真是我大明的‘好福氣’啊!有這二人何愁我大明不滅?”
朱棣都快氣瘋了,這兩人把瓦剌當成了什麽,任人宰割的養的羊?那分明是一群吃人的鬣狗!
朱高熾和朱瞻基爺倆抱在一起瑟瑟發抖,生怕老爺子把矛頭轉向他倆,畢竟朱祁鎮是朱瞻基的兒子。
漢王朱高煦也驚了,沒想到這侄孫玩的這麽大,竟然讓太監領軍,簡直就是離譜給他媽媽開門,離譜到家了。
大明,宣德年間。
饒是朱瞻基修養再好,此刻也控製不住情緒。
朱瞻基一巴掌扇在王振臉上,把他扇翻在地。
“王振,你這個太監做的好啊,祁鎮對我恐怕都沒有如此親賴!他竟然敢將二十萬條性命交到你手裏!”
這話說的極重,王振聽了跪在地上不住磕頭。
“來人呐,給朕打,不要打死了!”
幾名禁軍手持棍棒,打在王振身上,王振發出陣陣慘叫。
朱瞻基緊握雙拳,雙手顫抖,大軍千萬不要出事啊,大明決不能毀在自己兒子手裏,不然他怎麽向爺爺和老爹交代!
三國,蜀漢。
劉禪看向諸葛亮手中的扇子,笑了:“相父,他的羽扇跟你是同一款嘿!”
聞言諸葛亮青筋暴起,哢吧一聲,捏斷了手中的羽扇扔在地上,淡淡地說:“陛下看錯了。”
劉禪驚訝得嘴巴張大都能包下一個雞蛋,相父是多看不起這王振,竟然恥於與對方用同款羽扇。
劉禪訕訕一笑:“是我看錯了。”
大漢,武帝年間。
劉徹傻眼了,這都是什麽騷操作?
自己打匈奴的時候,選將領可是慎之又慎,都是反複考察,生怕對方不堪大任。
這哥們倒好,選了一個不會打仗的宦官?這是生怕大明死的不夠快啊!
“衛青,你覺得明軍遭遇瓦剌主力,結果會如何?”
“臣以為七三開!”衛青思索片刻答道。
“哦?還有三成勝算?”劉徹有些驚訝,難道這王振還有真有些領軍的本事,自己沒看出來?
“不,是七成大敗,三成全軍覆沒!”
“嘶”,劉徹倒吸一口涼氣,這大明恐怕藥丸!
宦官蘇文看著光幕中的王振,有些嫉妒,這種貨都能領軍,那我上我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