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你笑啊,怎麽不笑了?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貞觀年間,大唐北征前夕。
看著光幕中搖擺風騷的阿史那咄(duo)苾(bi)。
各族首領紛紛扭頭,用古怪的目光看向坐在首位的頡利可汗。
萬萬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頡利!
社死了!徹底社死了!
頡利可汗拿著酒杯的手不斷顫抖。
“該死的大唐皇帝!竟然辱我至此!”
頡利可汗無語望蒼天,想他堂堂東突厥可汗竟然給大唐皇帝當舞姬,他這張老臉往哪放?他這個可汗還怎麽做?
侮辱?眾首領怪異,看向光幕中妖嬈而奔放的身影。
放屁!你明明就很享受,那眼神中的喜悅可是裝不出來的!
“夠了,都不許看!誰看本汗砍了他的狗頭!”
頡利可汗如同菊花受傷的野獸一般咆哮。
迫於頡利可汗的淫威,眾人努努嘴偏過頭去,心中卻對頡利生出鄙夷之感,他們向來崇尚強者,軟弱之人不配坐在這個位子上。
這一次沒等大唐出手,東突厥已是人心浮動。
「解決掉北方草原的威脅,李世民又將目光轉向西域,吐穀(yu)渾威脅著大唐的西疆。」
「據說,其祖慕容吐穀渾乃是遼西鮮卑族慕容家族的後代,吐穀渾率部眾西遷至甘肅、青海一帶,後人以其名為國名。」
看到這兒,吐穀渾可汗伏允坐直了身體。
來吧!我慕容家建立過強大的燕國,如今雖已不複曾經的榮光,卻也不是誰都能欺負的。
這就讓先祖們看看,我慕容家的好兒郎,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太宗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以全明星陣容討伐吐穀渾,伏允兵敗身死!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吐穀渾歸附於唐朝。」
噗~~~
孽子啊!
伏允徹底破防了,怎麽?一句話就帶過了?本汗不要麵子的麽?
「貞觀十二年,吐蕃侵入鬆洲,唐軍大敗吐蕃,鬆讚幹布驚懼,急忙遣使謝罪。」
「貞觀十三年,西域的高昌國背叛了大唐,它是一個漢人為主的政權,是絲綢之路北路的重要節點。至於它背叛大唐的原因,也很簡單,西域小國焉耆(qi)遣使入唐,請求唐朝重新開放絲綢之路的南路,一旦南路開放勢必影響北路的貿易。」
「高昌國轉投西突厥,同時發兵焉耆等國,李世民大怒,遣使責問高昌王麴(qu)文泰。」
光幕中,麴文泰已得知李世民的憤怒,心情忐忑地看著西突厥使者。
一旁的西突厥使者則是老神在在,悠然地喝著茶,絲毫不把大唐的警告放在心上。
“天可汗要我立刻前往長安,這可如何是好啊?”
麴文泰急道。
“天可汗?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唐軍又不是神仙!這裏離長安七千裏,還要經過兩千裏荒無人煙的大漠,我就不信唐軍會勞師遠征。再者說了,就算真的發兵了,到達這裏,唐軍已是強弩之末,有我們幫忙,你怕他做什麽?唐軍來多少,咱們就殺多少!”
西突厥使者拍著胸脯保證,西突厥一定會和高昌並肩戰鬥。
聞言麴文泰心下稍安,他賭大唐不會發兵!
“哈哈哈,說的對,他大唐有本事就來,我也不是被嚇大的!”
麴文泰一拍桌子,果斷拒絕了大唐的要求。
畫麵一轉,侯君集率領十餘萬唐軍萬裏奔襲,驟然出現在高昌城外。
唐軍旌旗獵獵,戰馬嘶鳴,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是風塵仆仆,但是身上的肅殺之氣卻讓高昌人膽寒。
看著神兵天降、飛龍騎臉的唐軍,麴文泰臉都綠了,他把西突厥使者全家問候了個遍。
麴文泰趕忙叫來自己的兒子麴智盛。
“你快去找突厥可汗,請求他趕快出兵,就說高昌危在旦夕!”
聽到這話,麴智盛不由得苦笑:“父王,突厥可汗聽聞唐軍將至,早就卷鋪蓋卷跑了!”
麴文泰如遭雷擊,該死的突厥人,原來都是口嗨!
此時城內突然響起歌謠聲。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迴首自消滅。”
聽著響徹全城的歌謠,麴文泰頓時驚怒攻心,隻覺心頭絞痛,兩眼一黑,栽倒在地。
“父親!”
看著城頭上突然栽倒的麴文泰,焉耆使者樂開了花,果然,焉耆和大唐結合就是天下無敵,嘎嘎亂殺。
當然,焉耆負責嘎嘎,大唐負責亂殺,簡直完美!
在場的西域番兵也是與有榮焉,這種裝逼的感覺真爽!作為小國,他們頭一次體會到揚眉吐氣的感覺。
「貞觀十四年(640年),侯君集率軍親至高昌,嚇跑西突厥,嚇死麴文泰。很快,高昌國滅,李世民設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軍政事務。」
“哈哈哈!該!叫你揍我!死了吧!真是傻缺,沒事竟然敢冒犯天可汗!”
焉耆國王龍突騎支看著光幕中高昌國的下場,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這高昌國王真是傻,竟然相信突厥的鬼話。
大唐是一般人能得罪的麽?恐怕隻有傻子才敢冒犯天可汗!
「貞觀十八年,焉耆國王龍突騎支背叛大唐,投奔西突厥。唐國大將郭孝恪率三千名騎兵,夜襲焉耆,活捉了龍突騎支。」
焉耆國王龍突騎支:?????????????
“哈哈哈哈!龍突騎支這個傻逼!都有高昌這個例子了,他竟然還敢冒犯大唐,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笑死我了,真是啪啪啪打臉!”
龜茲(qiu ci)國王白訶(hē)黎布失畢樂得肚子疼。
趕忙在彈幕中嘲諷:“哈哈哈哈,龍突騎支你個傻缺,傻眼了吧!”
「不久後,龜茲國王背叛大唐,投入西突厥的懷抱。」
「貞觀二十一年,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阿史那社爾(曾是突厥可汗)率領各族大軍,總計十萬人,征討龜茲等國,戰鬥毫無懸念,俘虜了龜茲國王白訶黎布失畢等人。」
「不久後,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設立安西四鎮。」
白訶黎布失畢:????????????
“哈哈哈哈!該!真是不長記性,活該被打臉。還有臉嘲諷我?真是笑死!”
本來鬱悶的龍突騎支樂壞了,叫你小子嘚瑟。
他趕忙發了條彈幕:“白訶黎布失畢,你笑啊!怎麽不笑了?”
看著光幕中搖擺風騷的阿史那咄(duo)苾(bi)。
各族首領紛紛扭頭,用古怪的目光看向坐在首位的頡利可汗。
萬萬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頡利!
社死了!徹底社死了!
頡利可汗拿著酒杯的手不斷顫抖。
“該死的大唐皇帝!竟然辱我至此!”
頡利可汗無語望蒼天,想他堂堂東突厥可汗竟然給大唐皇帝當舞姬,他這張老臉往哪放?他這個可汗還怎麽做?
侮辱?眾首領怪異,看向光幕中妖嬈而奔放的身影。
放屁!你明明就很享受,那眼神中的喜悅可是裝不出來的!
“夠了,都不許看!誰看本汗砍了他的狗頭!”
頡利可汗如同菊花受傷的野獸一般咆哮。
迫於頡利可汗的淫威,眾人努努嘴偏過頭去,心中卻對頡利生出鄙夷之感,他們向來崇尚強者,軟弱之人不配坐在這個位子上。
這一次沒等大唐出手,東突厥已是人心浮動。
「解決掉北方草原的威脅,李世民又將目光轉向西域,吐穀(yu)渾威脅著大唐的西疆。」
「據說,其祖慕容吐穀渾乃是遼西鮮卑族慕容家族的後代,吐穀渾率部眾西遷至甘肅、青海一帶,後人以其名為國名。」
看到這兒,吐穀渾可汗伏允坐直了身體。
來吧!我慕容家建立過強大的燕國,如今雖已不複曾經的榮光,卻也不是誰都能欺負的。
這就讓先祖們看看,我慕容家的好兒郎,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太宗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以全明星陣容討伐吐穀渾,伏允兵敗身死!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吐穀渾歸附於唐朝。」
噗~~~
孽子啊!
伏允徹底破防了,怎麽?一句話就帶過了?本汗不要麵子的麽?
「貞觀十二年,吐蕃侵入鬆洲,唐軍大敗吐蕃,鬆讚幹布驚懼,急忙遣使謝罪。」
「貞觀十三年,西域的高昌國背叛了大唐,它是一個漢人為主的政權,是絲綢之路北路的重要節點。至於它背叛大唐的原因,也很簡單,西域小國焉耆(qi)遣使入唐,請求唐朝重新開放絲綢之路的南路,一旦南路開放勢必影響北路的貿易。」
「高昌國轉投西突厥,同時發兵焉耆等國,李世民大怒,遣使責問高昌王麴(qu)文泰。」
光幕中,麴文泰已得知李世民的憤怒,心情忐忑地看著西突厥使者。
一旁的西突厥使者則是老神在在,悠然地喝著茶,絲毫不把大唐的警告放在心上。
“天可汗要我立刻前往長安,這可如何是好啊?”
麴文泰急道。
“天可汗?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唐軍又不是神仙!這裏離長安七千裏,還要經過兩千裏荒無人煙的大漠,我就不信唐軍會勞師遠征。再者說了,就算真的發兵了,到達這裏,唐軍已是強弩之末,有我們幫忙,你怕他做什麽?唐軍來多少,咱們就殺多少!”
西突厥使者拍著胸脯保證,西突厥一定會和高昌並肩戰鬥。
聞言麴文泰心下稍安,他賭大唐不會發兵!
“哈哈哈,說的對,他大唐有本事就來,我也不是被嚇大的!”
麴文泰一拍桌子,果斷拒絕了大唐的要求。
畫麵一轉,侯君集率領十餘萬唐軍萬裏奔襲,驟然出現在高昌城外。
唐軍旌旗獵獵,戰馬嘶鳴,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是風塵仆仆,但是身上的肅殺之氣卻讓高昌人膽寒。
看著神兵天降、飛龍騎臉的唐軍,麴文泰臉都綠了,他把西突厥使者全家問候了個遍。
麴文泰趕忙叫來自己的兒子麴智盛。
“你快去找突厥可汗,請求他趕快出兵,就說高昌危在旦夕!”
聽到這話,麴智盛不由得苦笑:“父王,突厥可汗聽聞唐軍將至,早就卷鋪蓋卷跑了!”
麴文泰如遭雷擊,該死的突厥人,原來都是口嗨!
此時城內突然響起歌謠聲。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迴首自消滅。”
聽著響徹全城的歌謠,麴文泰頓時驚怒攻心,隻覺心頭絞痛,兩眼一黑,栽倒在地。
“父親!”
看著城頭上突然栽倒的麴文泰,焉耆使者樂開了花,果然,焉耆和大唐結合就是天下無敵,嘎嘎亂殺。
當然,焉耆負責嘎嘎,大唐負責亂殺,簡直完美!
在場的西域番兵也是與有榮焉,這種裝逼的感覺真爽!作為小國,他們頭一次體會到揚眉吐氣的感覺。
「貞觀十四年(640年),侯君集率軍親至高昌,嚇跑西突厥,嚇死麴文泰。很快,高昌國滅,李世民設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軍政事務。」
“哈哈哈!該!叫你揍我!死了吧!真是傻缺,沒事竟然敢冒犯天可汗!”
焉耆國王龍突騎支看著光幕中高昌國的下場,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這高昌國王真是傻,竟然相信突厥的鬼話。
大唐是一般人能得罪的麽?恐怕隻有傻子才敢冒犯天可汗!
「貞觀十八年,焉耆國王龍突騎支背叛大唐,投奔西突厥。唐國大將郭孝恪率三千名騎兵,夜襲焉耆,活捉了龍突騎支。」
焉耆國王龍突騎支:?????????????
“哈哈哈哈!龍突騎支這個傻逼!都有高昌這個例子了,他竟然還敢冒犯大唐,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笑死我了,真是啪啪啪打臉!”
龜茲(qiu ci)國王白訶(hē)黎布失畢樂得肚子疼。
趕忙在彈幕中嘲諷:“哈哈哈哈,龍突騎支你個傻缺,傻眼了吧!”
「不久後,龜茲國王背叛大唐,投入西突厥的懷抱。」
「貞觀二十一年,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阿史那社爾(曾是突厥可汗)率領各族大軍,總計十萬人,征討龜茲等國,戰鬥毫無懸念,俘虜了龜茲國王白訶黎布失畢等人。」
「不久後,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設立安西四鎮。」
白訶黎布失畢:????????????
“哈哈哈哈!該!真是不長記性,活該被打臉。還有臉嘲諷我?真是笑死!”
本來鬱悶的龍突騎支樂壞了,叫你小子嘚瑟。
他趕忙發了條彈幕:“白訶黎布失畢,你笑啊!怎麽不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