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杯酒釋兵權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顯德年間。
“陛下,都是他們害我!非要逼著我當皇帝!臣實在沒有辦法!”
還沒等柴榮反應過來,趙匡胤眼見形勢不對,一個滑鏟抱住柴榮大腿痛哭流涕。
“放你娘的屁!你可是享受的很呐!那嘴角的笑就一直沒停過!當朕眼瞎麽?”
柴榮如同一隻咆哮的野獸,拽起趙匡胤的脖領子,揚起巴掌左右開弓,扇的趙匡胤眼冒金星。
“朕把你當作手足對待,你就是這麽輔佐我兒子的?朕才死幾天,你小子就篡位了,是不是早就在密謀了!”
柴榮越想越生氣,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天下,自家人還沒坐熱乎,就讓趙匡胤給篡了,手上的力度又加重了幾分。
“哎呦,陛下,別打了,我這不是跟您義父郭威學的麽?黃袍加身還是他首創的!”
趙匡胤感覺很委屈,我幹的事不比曹操、司馬懿強多了?
到最後也沒殺了柴訓宗、符太後,反而好吃好喝的供著,換成別人早就斬草除根了。
“與我義父一樣?”柴榮被氣笑了,他指的著趙匡胤的鼻子喝道:“你也配和我義父比?我義父全家被皇帝所殺,逼的他不得不反,你呢?朕可有虧待過你?”
幾句話下來,趙匡胤被懟的啞口無言。
蜀漢。
劉禪捂著胸口瑟瑟發抖。
嚇人!真是太嚇人了!
趙匡胤這種權臣動不動就造反,李世民更是直接幹死自己兄弟。
這皇帝之位就這麽重要?大家和和氣氣、平平安安地過一生不好麽?
朕要是在這兩個朝代恐怕活不過三年。
劉禪看向諸葛亮,不禁露出感動的淚水,還得是咱的相父啊!
不僅有才,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別無二心。
劉禪打定主意,以後相父要啥咱就給啥,絕對不聽信讒言。
似乎察覺到劉禪的目光,諸葛亮輕搖羽扇,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漢武帝時期。
“哼╭(╯^╰)╮!身為人臣竟然公然造反,欺辱人家孤兒寡母,這趙匡胤真不是東西!他還知不知道什麽叫禮義廉恥!”
劉徹麵露鄙夷之色,你趙匡胤有本事跟柴榮正麵剛!
“這柴榮剛死,趙匡胤就黃袍加身,他肯定早就有不臣之心,這禁軍內恐怕到處都是他的黨羽,”桑弘羊分析道。
劉徹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他大漢要吸取這個教訓,以免大漢出現一個“趙匡胤”。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勾結北漢起兵反叛。不久,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兩次叛亂被趙匡胤各個擊破,自此再無人敢挑戰趙匡胤的權威。」
「在五代十國,武將篡位已是家常便飯,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加強中央權威,趙匡胤聽取了趙普等人的建議,長期謀劃,用了幾年時間,以和平的方式收迴了禁軍將領和藩鎮節度使的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
光幕中,趙匡胤招來當初擁立自己上位的兄弟們喝酒,席間隻談感情不談國事,眾人喝得很是盡興。
酒過三巡,趙匡胤再次舉起酒杯:“朕能夠當上皇帝,還要感謝諸位兄弟的鼎力相助,如今朕還有一個心病,需要在座的各位為朕解憂!”
“陛下隻管直說,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等也一定做到!”石守信拍著胸脯保證道。
“如此甚好,朕問你們,如果有一天,你們的部下要給你們黃袍加身,你們會怎麽做?”
此話一出,眾將麵色一變,頓時酒醒,慌忙跪倒在地。
“此事絕不會發生!還請陛下給我們指條生路!”
石守信冷汗都下來了。
“你們都是朕的兄弟,朕不願效仿漢高祖所為!這樣吧,你們放下手中的兵權,朕保你們榮華富貴,從此朕對你們再無猜疑。你們若是同意,就與朕共飲一杯!”
趙匡胤掃視眾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眾將苦笑,恐怕現在隻要有人敢說不好,下一刻就有數百刀斧手衝出來要了他們的性命。
“臣,願意!”
眾將不敢猶豫,紛紛喝掉杯中酒。
見狀,趙匡胤很是高興,瞥了一眼身旁的小老弟趙光義,就見對方的嘴角咧上天了。
他不禁麵露疑惑,咋滴,這小老弟咋比我還高興呢?
此時,彈幕滾滾。
[大家可別被忽悠了,杯酒釋兵權看著輕鬆,趙匡胤可沒少做準備工作,早就萬事俱備,現在隻是給這些將領一個台階下。]
[跟著黑胖子混還是可以的,至少命是保住了,不用整天提心吊膽,還能享享福。]
[要我說還是跟著二鳳幹最舒坦,隻要你不造反,啥事沒有。]
[完了!這一“釋”,直接把大宋的脊梁給整沒了!從此大宋走上了重文抑武的道路,越來越菜。]
[這也不是老趙的問題,主要是後世的皇帝菜,老趙文治武功還是不錯的,隻是死的早,要不然他還是有一統天下的可能的。]
[老趙要多活十年,再收迴燕雲十六州,我勉強承認他是千古一帝,可惜曆史沒有假設,他不配。]
漢高祖時期。
在漢高祖手下當差怎麽了?你倒是繼續說啊!
韓信等人一個個急的跳腳。
“諸位,不要聽信謠言,朕待你們如何,你們是知道的!都摸著自己的良心問一問。”
劉邦表麵痛心疾首,內心早就罵開了,這群後人真是多事,差點壞了朕的大事。
嗬忒,自己老婆孩子都能拋棄的人,還有臉說?
現在是用得著咱們,等到用不到的時候可就難說了。
眾人心中忐忑。
韓信冷汗都下來了,當年他可是作的歡,趁著劉邦遇難,借機討要封賞,惹得劉邦十分不快。
不過這事應該都過去了,我和陛下這麽鐵,他還答應過我“五不死”,應該不至於。
「解決了內部問題,趙匡胤終於可以全力對付大宋周圍的敵人。」
「此時大宋北有契丹、北漢虎視眈眈,南方各地多個政權尚待平定。」
「趙匡胤和丞相趙普研究決定,先南後北,先易後強,逐個擊破。」
“陛下,都是他們害我!非要逼著我當皇帝!臣實在沒有辦法!”
還沒等柴榮反應過來,趙匡胤眼見形勢不對,一個滑鏟抱住柴榮大腿痛哭流涕。
“放你娘的屁!你可是享受的很呐!那嘴角的笑就一直沒停過!當朕眼瞎麽?”
柴榮如同一隻咆哮的野獸,拽起趙匡胤的脖領子,揚起巴掌左右開弓,扇的趙匡胤眼冒金星。
“朕把你當作手足對待,你就是這麽輔佐我兒子的?朕才死幾天,你小子就篡位了,是不是早就在密謀了!”
柴榮越想越生氣,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天下,自家人還沒坐熱乎,就讓趙匡胤給篡了,手上的力度又加重了幾分。
“哎呦,陛下,別打了,我這不是跟您義父郭威學的麽?黃袍加身還是他首創的!”
趙匡胤感覺很委屈,我幹的事不比曹操、司馬懿強多了?
到最後也沒殺了柴訓宗、符太後,反而好吃好喝的供著,換成別人早就斬草除根了。
“與我義父一樣?”柴榮被氣笑了,他指的著趙匡胤的鼻子喝道:“你也配和我義父比?我義父全家被皇帝所殺,逼的他不得不反,你呢?朕可有虧待過你?”
幾句話下來,趙匡胤被懟的啞口無言。
蜀漢。
劉禪捂著胸口瑟瑟發抖。
嚇人!真是太嚇人了!
趙匡胤這種權臣動不動就造反,李世民更是直接幹死自己兄弟。
這皇帝之位就這麽重要?大家和和氣氣、平平安安地過一生不好麽?
朕要是在這兩個朝代恐怕活不過三年。
劉禪看向諸葛亮,不禁露出感動的淚水,還得是咱的相父啊!
不僅有才,更重要的是忠心耿耿,別無二心。
劉禪打定主意,以後相父要啥咱就給啥,絕對不聽信讒言。
似乎察覺到劉禪的目光,諸葛亮輕搖羽扇,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漢武帝時期。
“哼╭(╯^╰)╮!身為人臣竟然公然造反,欺辱人家孤兒寡母,這趙匡胤真不是東西!他還知不知道什麽叫禮義廉恥!”
劉徹麵露鄙夷之色,你趙匡胤有本事跟柴榮正麵剛!
“這柴榮剛死,趙匡胤就黃袍加身,他肯定早就有不臣之心,這禁軍內恐怕到處都是他的黨羽,”桑弘羊分析道。
劉徹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他大漢要吸取這個教訓,以免大漢出現一個“趙匡胤”。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勾結北漢起兵反叛。不久,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兩次叛亂被趙匡胤各個擊破,自此再無人敢挑戰趙匡胤的權威。」
「在五代十國,武將篡位已是家常便飯,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加強中央權威,趙匡胤聽取了趙普等人的建議,長期謀劃,用了幾年時間,以和平的方式收迴了禁軍將領和藩鎮節度使的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
光幕中,趙匡胤招來當初擁立自己上位的兄弟們喝酒,席間隻談感情不談國事,眾人喝得很是盡興。
酒過三巡,趙匡胤再次舉起酒杯:“朕能夠當上皇帝,還要感謝諸位兄弟的鼎力相助,如今朕還有一個心病,需要在座的各位為朕解憂!”
“陛下隻管直說,即使是上刀山下火海,我等也一定做到!”石守信拍著胸脯保證道。
“如此甚好,朕問你們,如果有一天,你們的部下要給你們黃袍加身,你們會怎麽做?”
此話一出,眾將麵色一變,頓時酒醒,慌忙跪倒在地。
“此事絕不會發生!還請陛下給我們指條生路!”
石守信冷汗都下來了。
“你們都是朕的兄弟,朕不願效仿漢高祖所為!這樣吧,你們放下手中的兵權,朕保你們榮華富貴,從此朕對你們再無猜疑。你們若是同意,就與朕共飲一杯!”
趙匡胤掃視眾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眾將苦笑,恐怕現在隻要有人敢說不好,下一刻就有數百刀斧手衝出來要了他們的性命。
“臣,願意!”
眾將不敢猶豫,紛紛喝掉杯中酒。
見狀,趙匡胤很是高興,瞥了一眼身旁的小老弟趙光義,就見對方的嘴角咧上天了。
他不禁麵露疑惑,咋滴,這小老弟咋比我還高興呢?
此時,彈幕滾滾。
[大家可別被忽悠了,杯酒釋兵權看著輕鬆,趙匡胤可沒少做準備工作,早就萬事俱備,現在隻是給這些將領一個台階下。]
[跟著黑胖子混還是可以的,至少命是保住了,不用整天提心吊膽,還能享享福。]
[要我說還是跟著二鳳幹最舒坦,隻要你不造反,啥事沒有。]
[完了!這一“釋”,直接把大宋的脊梁給整沒了!從此大宋走上了重文抑武的道路,越來越菜。]
[這也不是老趙的問題,主要是後世的皇帝菜,老趙文治武功還是不錯的,隻是死的早,要不然他還是有一統天下的可能的。]
[老趙要多活十年,再收迴燕雲十六州,我勉強承認他是千古一帝,可惜曆史沒有假設,他不配。]
漢高祖時期。
在漢高祖手下當差怎麽了?你倒是繼續說啊!
韓信等人一個個急的跳腳。
“諸位,不要聽信謠言,朕待你們如何,你們是知道的!都摸著自己的良心問一問。”
劉邦表麵痛心疾首,內心早就罵開了,這群後人真是多事,差點壞了朕的大事。
嗬忒,自己老婆孩子都能拋棄的人,還有臉說?
現在是用得著咱們,等到用不到的時候可就難說了。
眾人心中忐忑。
韓信冷汗都下來了,當年他可是作的歡,趁著劉邦遇難,借機討要封賞,惹得劉邦十分不快。
不過這事應該都過去了,我和陛下這麽鐵,他還答應過我“五不死”,應該不至於。
「解決了內部問題,趙匡胤終於可以全力對付大宋周圍的敵人。」
「此時大宋北有契丹、北漢虎視眈眈,南方各地多個政權尚待平定。」
「趙匡胤和丞相趙普研究決定,先南後北,先易後強,逐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