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漢熊孩子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確保朔方的安全,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漢武帝命衛青再次領軍出征匈奴,這一次衛青長途奔襲匈奴右賢王的王庭,再次大敗匈奴,匈奴右賢王遠遁,俘獲匈奴一萬五千餘人、下屬的副王十多人,牲畜百萬頭。】
【此戰大獲全勝,劉徹大喜,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
漢高祖時期。
眼見匈奴人被打的哭爹喊娘,劉邦頓覺舒爽不已,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向來都是匈奴欺負漢民,哪像現在攻守互換,放在以前,劉邦根本想都不敢想。
劉邦從懷裏掏出單於模樣的木玩偶,指著對方鼻子道:“哈哈!想不到吧,你們也有今天!”
此時,呂後一晃而過,瞥了一眼劉邦手中的玩偶,撇了撇嘴:“嗬,幼稚!”
【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漢武帝命令大將軍衛青率十萬騎兵從定襄出兵。】
【不同以往的是,本次隨軍出征的還有一位少年郎,他就是衛青的外甥,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
光幕前的伊稚斜單於聽到霍去病的名字,頓時打了一個激靈。
他驚恐地抬起頭,左顧右盼。
確認沒有漢軍的身影,這才心有餘悸地看了眼光幕,這小魔王終究還是來了。
【霍去病和衛青一樣,也是一個私生子,母親是平陽侯府女奴衛少兒,父親則是不願透露姓名的霍仲儒。】
【霍去病從幼年開始就是一個“熊孩子”,除了劉徹和衛子夫,誰都管不住的那種,即便是他舅舅衛青的話,他也隻聽一半。】
【霍去病雖然是熊孩子,卻在軍事上有著傑出天賦,劉徹意識到這一點,當即拍板,來了一招禍水東引,讓“熊孩子”去謔謔匈奴人。】
聽到這話,光幕前的伊稚斜單於瞪大了眼睛,被氣的渾身顫抖。
好你個劉徹,濃眉大眼的,卻一肚子壞水。
不好好把這禍害拴起來,非得放出來霍霍我們!畜生啊!
【劉徹的本意是讓霍去病曆練曆練,也沒指望他有什麽作為,就是讓他跟著熟悉熟悉戰場,為以後打基礎。】
光幕中,霍去病整日無事可做,畢竟沒有將領傻到讓一個少年去對抗匈奴人,縱使是良將也需要時間成長。
看別人都出去打仗了,霍去病心裏癢癢,他實在忍不住了,再次找到自己的舅舅——大將軍衛青。
“舅舅,給我兵!我要去打匈奴!”
霍去病掀開帳簾嚷嚷道。
衛青正忙著看地圖,頭也不抬地說:“剽姚校尉,注意你的言辭!軍中沒有舅舅,隻有大將軍!”
“好的,舅舅!”
霍去病來到衛青身邊,一會問問這,一會問問那,根本閑不下來。
衛青耳邊充斥著“舅舅!舅舅!”的喊聲,根本沒辦法集中精神。
衛青抬起頭無奈地說:“好了好了!我給你八百精騎,你到周圍看看有沒有匈奴人的蹤跡!”
霍去病狂喜,聞言就要衝出軍帳。
想想這熊孩子的尿性,衛青趕忙喊住了霍去病。
“舅舅還有事?”
霍去病心癢難耐,恨不得馬上跟匈奴幹一仗。
“記住!別跑太遠!”
霍去病左耳進右耳出,應了一聲便奔出軍帳。
一出營帳,他立刻召集八百大軍。
看著手下兵馬,霍去病心中狂喜!
匈奴隻有區區十萬人,而我軍足足有八百!
八百天生克十萬!優勢在我!
對了,剛剛舅舅說啥來著,“跑!遠!”,好像是這兩個字!
霍去病渾身一震,瞬間懂了!這是讓我幹匈奴王庭啊!
漢武帝時期。
這特麽是什麽邏輯鬼才!
伊稚斜單於人都傻了,他比衛青都著急。
哎,小夥子!你舅舅讓你別跑遠,你這孩子怎麽就不聽話呢,要是被我們匈奴人傷了多不好啊!
孩子聽話,趕緊迴去,霍霍你們漢朝去!
看到這一幕,劉徹也有些忍俊不禁。
“冠軍侯,你還真是隻聽對自己有用的話啊!”
“臣那時候年紀小,耐不住性子。”
霍去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不不不!耐不住性子好!朕就喜歡你這衝勁!要是換成別人,恐怕會顧慮很多,反倒束手束腳!”
劉徹越看霍去病越是滿意。
三國。
八百!十萬!
看著眼前的光幕,孫權被深深地刺痛了,他感覺這狗東西就是在影射自己。
什麽八百天生克十萬,聽聽這是人話麽?
遠在魏國的張遼實在忍不住笑出聲來。
“文遠,何事如此高興?”
曹操疑惑道。
“沒什麽,臣就是想起了逍遙津之戰!”
“哦?你是說孫十萬呐!文遠,你好腹黑啊!不過本丞喜歡!”
兩人對視一眼,暗搓搓地笑了起來。
光幕中,大漢和匈奴戰事膠灼,不久傳來了壞消息。
將軍蘇建、趙信所率三千騎兵被匈奴人殲滅,趙信投降了匈奴。
衛青急的焦頭爛額,早把外甥忘了。
此時霍去病沒有了束縛,帶著八百騎兵撒歡兒般的在漠北一路狂奔,突襲了匈奴王庭,抓了一眾匈奴貴族,斬俘匈奴兩千餘人。
過了兩天衛青終於想起來了。
誒?不對!我外甥呢?
當霍去病帶著俘虜的匈奴相國等一眾高官、匈奴單於祖父輩籍若侯的人頭進入軍帳。
衛青人都傻了,我是誰,我在哪,發生了什麽事?
衛青想了幾天幾夜,都沒想明白霍去病是怎麽贏的。
【自此漠南之戰結束,漢軍兩出定襄,殲滅匈奴一萬九千餘人。】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表現相當滿意,認為他功冠三軍,為表彰他的功績,劉徹專門為他設立了冠軍侯的爵位。】
始皇年間。
好!這年輕人!真是銳不可擋!
如此傲氣與朕頗有幾分相似!
嬴政看著在漠北縱橫馳騁的霍去病,眼中滿是欣賞。
隻有這樣的少年才配做我秦始皇的兒子!
胡亥那是什麽東西!
至於扶蘇。
嬴政看向扶蘇,隻見對方恭敬地站著,禮節上無可挑剔,就差把儒家二字貼在臉上了。
嬴政有些氣餒,這孩子的畫風怎麽就跟朕不一樣呢!
【此戰大獲全勝,劉徹大喜,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
漢高祖時期。
眼見匈奴人被打的哭爹喊娘,劉邦頓覺舒爽不已,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向來都是匈奴欺負漢民,哪像現在攻守互換,放在以前,劉邦根本想都不敢想。
劉邦從懷裏掏出單於模樣的木玩偶,指著對方鼻子道:“哈哈!想不到吧,你們也有今天!”
此時,呂後一晃而過,瞥了一眼劉邦手中的玩偶,撇了撇嘴:“嗬,幼稚!”
【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漢武帝命令大將軍衛青率十萬騎兵從定襄出兵。】
【不同以往的是,本次隨軍出征的還有一位少年郎,他就是衛青的外甥,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
光幕前的伊稚斜單於聽到霍去病的名字,頓時打了一個激靈。
他驚恐地抬起頭,左顧右盼。
確認沒有漢軍的身影,這才心有餘悸地看了眼光幕,這小魔王終究還是來了。
【霍去病和衛青一樣,也是一個私生子,母親是平陽侯府女奴衛少兒,父親則是不願透露姓名的霍仲儒。】
【霍去病從幼年開始就是一個“熊孩子”,除了劉徹和衛子夫,誰都管不住的那種,即便是他舅舅衛青的話,他也隻聽一半。】
【霍去病雖然是熊孩子,卻在軍事上有著傑出天賦,劉徹意識到這一點,當即拍板,來了一招禍水東引,讓“熊孩子”去謔謔匈奴人。】
聽到這話,光幕前的伊稚斜單於瞪大了眼睛,被氣的渾身顫抖。
好你個劉徹,濃眉大眼的,卻一肚子壞水。
不好好把這禍害拴起來,非得放出來霍霍我們!畜生啊!
【劉徹的本意是讓霍去病曆練曆練,也沒指望他有什麽作為,就是讓他跟著熟悉熟悉戰場,為以後打基礎。】
光幕中,霍去病整日無事可做,畢竟沒有將領傻到讓一個少年去對抗匈奴人,縱使是良將也需要時間成長。
看別人都出去打仗了,霍去病心裏癢癢,他實在忍不住了,再次找到自己的舅舅——大將軍衛青。
“舅舅,給我兵!我要去打匈奴!”
霍去病掀開帳簾嚷嚷道。
衛青正忙著看地圖,頭也不抬地說:“剽姚校尉,注意你的言辭!軍中沒有舅舅,隻有大將軍!”
“好的,舅舅!”
霍去病來到衛青身邊,一會問問這,一會問問那,根本閑不下來。
衛青耳邊充斥著“舅舅!舅舅!”的喊聲,根本沒辦法集中精神。
衛青抬起頭無奈地說:“好了好了!我給你八百精騎,你到周圍看看有沒有匈奴人的蹤跡!”
霍去病狂喜,聞言就要衝出軍帳。
想想這熊孩子的尿性,衛青趕忙喊住了霍去病。
“舅舅還有事?”
霍去病心癢難耐,恨不得馬上跟匈奴幹一仗。
“記住!別跑太遠!”
霍去病左耳進右耳出,應了一聲便奔出軍帳。
一出營帳,他立刻召集八百大軍。
看著手下兵馬,霍去病心中狂喜!
匈奴隻有區區十萬人,而我軍足足有八百!
八百天生克十萬!優勢在我!
對了,剛剛舅舅說啥來著,“跑!遠!”,好像是這兩個字!
霍去病渾身一震,瞬間懂了!這是讓我幹匈奴王庭啊!
漢武帝時期。
這特麽是什麽邏輯鬼才!
伊稚斜單於人都傻了,他比衛青都著急。
哎,小夥子!你舅舅讓你別跑遠,你這孩子怎麽就不聽話呢,要是被我們匈奴人傷了多不好啊!
孩子聽話,趕緊迴去,霍霍你們漢朝去!
看到這一幕,劉徹也有些忍俊不禁。
“冠軍侯,你還真是隻聽對自己有用的話啊!”
“臣那時候年紀小,耐不住性子。”
霍去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不不不!耐不住性子好!朕就喜歡你這衝勁!要是換成別人,恐怕會顧慮很多,反倒束手束腳!”
劉徹越看霍去病越是滿意。
三國。
八百!十萬!
看著眼前的光幕,孫權被深深地刺痛了,他感覺這狗東西就是在影射自己。
什麽八百天生克十萬,聽聽這是人話麽?
遠在魏國的張遼實在忍不住笑出聲來。
“文遠,何事如此高興?”
曹操疑惑道。
“沒什麽,臣就是想起了逍遙津之戰!”
“哦?你是說孫十萬呐!文遠,你好腹黑啊!不過本丞喜歡!”
兩人對視一眼,暗搓搓地笑了起來。
光幕中,大漢和匈奴戰事膠灼,不久傳來了壞消息。
將軍蘇建、趙信所率三千騎兵被匈奴人殲滅,趙信投降了匈奴。
衛青急的焦頭爛額,早把外甥忘了。
此時霍去病沒有了束縛,帶著八百騎兵撒歡兒般的在漠北一路狂奔,突襲了匈奴王庭,抓了一眾匈奴貴族,斬俘匈奴兩千餘人。
過了兩天衛青終於想起來了。
誒?不對!我外甥呢?
當霍去病帶著俘虜的匈奴相國等一眾高官、匈奴單於祖父輩籍若侯的人頭進入軍帳。
衛青人都傻了,我是誰,我在哪,發生了什麽事?
衛青想了幾天幾夜,都沒想明白霍去病是怎麽贏的。
【自此漠南之戰結束,漢軍兩出定襄,殲滅匈奴一萬九千餘人。】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表現相當滿意,認為他功冠三軍,為表彰他的功績,劉徹專門為他設立了冠軍侯的爵位。】
始皇年間。
好!這年輕人!真是銳不可擋!
如此傲氣與朕頗有幾分相似!
嬴政看著在漠北縱橫馳騁的霍去病,眼中滿是欣賞。
隻有這樣的少年才配做我秦始皇的兒子!
胡亥那是什麽東西!
至於扶蘇。
嬴政看向扶蘇,隻見對方恭敬地站著,禮節上無可挑剔,就差把儒家二字貼在臉上了。
嬴政有些氣餒,這孩子的畫風怎麽就跟朕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