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潼關城破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貞觀年間。
見李隆基斬殺二將,李世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哥舒翰年輕時曾擊破吐蕃,威震西陲,但此時已是年老體衰,身患疾病。】
【接任潼關軍務後,哥舒翰沒有冒進,依然沿用高、封二人的戰略,固守潼關,消耗敵軍。】
還好,戰略不變就行。
李世民鬆了一口,懸著的心又放下了。
他的心情就跟坐過山車一樣,一會上一會下,刺激的不要不要的。
“高、封二人殺了就殺了吧,反正是你李隆基的將領,朕也得不到,朕不心疼!”
李世民嘴上雖然這麽說,臉上卻寫滿了惋惜。
【然而。】
李世民抬起頭,麵露驚色,怎麽?莫非又要出幺蛾子?
【天寶十五年(756年),宰相楊國忠向李隆基建言,稱敵軍勢弱,哥舒翰卻坐而不動,恐怕會坐失戰機,請求催促哥舒翰出關進軍,敵人一擊必潰。】
【李隆基覺得有道理,立刻下令催促哥舒翰出戰。】
“楊國忠真是該死!出了事他擔得起麽!哥舒翰,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不要管那個王八蛋的命令!”
李世民拍案而起,指著光幕嗬道。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李世民的期望發展。
【哥舒翰接到命令,猶豫再三,他不想抗命,步高、封二人後塵,一咬牙決定出關!】
【大軍一出關,無數滾木檑石從山上落下,砸的唐軍哭爹喊娘,叛軍前後夾擊唐軍,唐軍根本無法抵擋,二十萬大軍頃刻之間潰散。】
【哥舒翰拚了老命,才跑迴潼關,清點人數,僅剩下八千人。】
【哥舒翰本想繼續固守,奈何蕃將火拔歸仁眼見大勢已去,把哥舒翰綁了送給安祿山。】
光幕中,哥舒翰被帶到安祿山麵前。
哥舒翰垂頭喪氣,安祿山臉上盡是得意之色。
“大將軍,你不是一直看不起我麽,如今怎麽說?”
安祿山戲謔道。
哥舒翰也是“硬氣”,一言不發,來到安祿山麵前。
“你~你想幹嘛!”
安祿山退後一步尖叫出聲。
哥舒翰撲通一聲跪下,一臉諂媚道:“都怪老夫有眼無珠,不識真龍天子!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李隆基那個偽帝算什麽東西,給您提鞋都不配!老夫願為陛下貢獻一份力,招降李光弼等人。”
安祿山聞言大喜過望,趕忙攙扶起哥舒翰。
“哎呀,老將軍您可是國之棟梁,快快請起。朕任命你為司空,如何?”
“多謝陛下再造之恩!”
哥舒翰老淚橫流,感激涕零。
“至於你!”
安祿山斜眼看向火拔歸仁,後者諂媚地拱了拱手。
“叛徒一個,給朕殺了,祭旗!”
火拔歸仁人都傻了,不是,我才是主動投降的那個,你殺我幹嘛?殺他啊!
眾軍士上前,帶走了慘嚎的火拔歸仁。
“老將軍,你可滿意?”
“陛下之恩,臣定銘記一生!”
哥舒翰趕忙又磕了幾個。
天寶年間。
高適、李白、杜甫三人正在宴飲賦詩。
看到這一幕,李白和杜甫麵色不太好看。
“沒想到啊,哥舒翰將軍竟然晚節不保,我受此人賞識,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高適頗有些感慨。
忽然想到什麽,高適轉向李白疑惑道:“李兄,我記得你好像給他寫過一首......”
話沒說完,隻聽蒼啷啷啷一聲響,一把明晃晃的長劍,架在了高適的脖子上。
“高兄說什麽,在下沒聽清,可否再說一遍。”
李白手持寶劍,笑容滿麵,聲音卻冷的讓人如墜深淵。
“沒逝!沒逝!我口誤了。”
高適咽了口口水。
李白手腕輕轉,長劍如同閃電一般收入鞘中。
高適又看向杜甫,絲毫沒有察覺到對方危險的目光:“杜兄,你......”
話還沒說出口,杜甫一把掐住他的脖子:“幹你涼!高適,你想搞事是吧!你他媽敢說,老子把你狗腿打折!”
高適被掐的有些喘不過氣。
他趕忙搖頭,頭都快搖成撥浪鼓了,杜甫硬是沒撒手。
“杜兄,撒手吧,再掐下去,高兄就沒命了!”
李白趕忙拉住杜甫。
杜甫這才鬆手,高適接連咳嗽好幾聲才緩過氣。
他心有餘悸地看向二人。
媽的,說好的詩人呢,一個個氣性這麽大,手勁大的都趕上武夫了!
不就寫了首詩麽,至於不好意思承認麽!
看到哥舒翰的境遇,光幕前的大唐百姓麵露悲哀之色,他們倒不恨哥舒翰,反而為對方感到悲哀。
老將軍為國操勞一生,本來應該養老的年紀還被硬拉起來,強撐身體為國效力。
最終晚節不保,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悲哀!
要怪就怪楊國忠,和他背後昏庸至極的李隆基!
李隆基啊,你早死幾十年多好!
【潼關陷落!長安危在旦夕!】
貞觀年間。
李世民眼皮狂跳,一雙虎目目眥欲裂。
【叛軍兵臨長安城下,李隆基驚慌失措,拋下長安城手無寸鐵的百萬百姓,帶著楊貴妃以及一眾宗親大臣匆忙逃命。】
【這一天,長安城血流成河!】
李世民拍案而起,他忍了很久,胸口堵了很久。
到了現在,長安城破,他實在忍無可忍。
李世民終於爆發了:“李隆基!!!!!!!!!!!!!!!我#(艸)&…你……#@…………&#r^*#^$…@!!!!!!!!!!!!”
眾臣聽著李世民的帝王之音,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話語。
要不是李隆基是李世民的後代,他們恨不得加入其中,跟李世民一起狂噴。
啊,多麽美妙,心中的憤怒都減輕不少。
陛下,加油,奧利給!!!
“()@#*……&*¥)¥&)@¥()¥*)”
魏征滿臉悲憤,要是以前聽到李世民罵人,他早就諫言指責了。
可現在,他卻覺得罵的不夠狠,不夠過癮。
陛下,快特麽的多罵點,爺愛聽!!!
“##&……&……!……”
李世民從李隆基一路罵到李治,還不解氣,順便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罵了一遍!!!
李淵在角落裏縮了縮脖子,生怕李世民牽連自己。
他害怕極了,口中念念有詞,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艸,他看到了!
李世民一扭頭,正對上李淵那驚恐的麵容。
李世民手指一指李淵,就要開噴!
“陛下,這個不能罵啊!!!”
長孫無忌趕忙抱住李世民的大腿,哭訴道。
這一抱,倒是讓李世民清醒過來。
對呀,這是自己老爹,差點倒反天罡了不是。
眼見李世民放下手,李淵才鬆了口氣。
“陛下,好罵啊!陛下剛剛大發神威,臣等佩服不已。”
魏征容光煥發,大肆稱讚,毫不吝惜讚美之詞。
一眾大臣也是滿臉崇拜,紛紛附和。
竟然因為這事受到稱讚,饒是李世民也難免老臉一紅,他咳嗽一聲:“還行吧,也就那樣,水平也就發揮了七八分。”
見李隆基斬殺二將,李世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哥舒翰年輕時曾擊破吐蕃,威震西陲,但此時已是年老體衰,身患疾病。】
【接任潼關軍務後,哥舒翰沒有冒進,依然沿用高、封二人的戰略,固守潼關,消耗敵軍。】
還好,戰略不變就行。
李世民鬆了一口,懸著的心又放下了。
他的心情就跟坐過山車一樣,一會上一會下,刺激的不要不要的。
“高、封二人殺了就殺了吧,反正是你李隆基的將領,朕也得不到,朕不心疼!”
李世民嘴上雖然這麽說,臉上卻寫滿了惋惜。
【然而。】
李世民抬起頭,麵露驚色,怎麽?莫非又要出幺蛾子?
【天寶十五年(756年),宰相楊國忠向李隆基建言,稱敵軍勢弱,哥舒翰卻坐而不動,恐怕會坐失戰機,請求催促哥舒翰出關進軍,敵人一擊必潰。】
【李隆基覺得有道理,立刻下令催促哥舒翰出戰。】
“楊國忠真是該死!出了事他擔得起麽!哥舒翰,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不要管那個王八蛋的命令!”
李世民拍案而起,指著光幕嗬道。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李世民的期望發展。
【哥舒翰接到命令,猶豫再三,他不想抗命,步高、封二人後塵,一咬牙決定出關!】
【大軍一出關,無數滾木檑石從山上落下,砸的唐軍哭爹喊娘,叛軍前後夾擊唐軍,唐軍根本無法抵擋,二十萬大軍頃刻之間潰散。】
【哥舒翰拚了老命,才跑迴潼關,清點人數,僅剩下八千人。】
【哥舒翰本想繼續固守,奈何蕃將火拔歸仁眼見大勢已去,把哥舒翰綁了送給安祿山。】
光幕中,哥舒翰被帶到安祿山麵前。
哥舒翰垂頭喪氣,安祿山臉上盡是得意之色。
“大將軍,你不是一直看不起我麽,如今怎麽說?”
安祿山戲謔道。
哥舒翰也是“硬氣”,一言不發,來到安祿山麵前。
“你~你想幹嘛!”
安祿山退後一步尖叫出聲。
哥舒翰撲通一聲跪下,一臉諂媚道:“都怪老夫有眼無珠,不識真龍天子!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李隆基那個偽帝算什麽東西,給您提鞋都不配!老夫願為陛下貢獻一份力,招降李光弼等人。”
安祿山聞言大喜過望,趕忙攙扶起哥舒翰。
“哎呀,老將軍您可是國之棟梁,快快請起。朕任命你為司空,如何?”
“多謝陛下再造之恩!”
哥舒翰老淚橫流,感激涕零。
“至於你!”
安祿山斜眼看向火拔歸仁,後者諂媚地拱了拱手。
“叛徒一個,給朕殺了,祭旗!”
火拔歸仁人都傻了,不是,我才是主動投降的那個,你殺我幹嘛?殺他啊!
眾軍士上前,帶走了慘嚎的火拔歸仁。
“老將軍,你可滿意?”
“陛下之恩,臣定銘記一生!”
哥舒翰趕忙又磕了幾個。
天寶年間。
高適、李白、杜甫三人正在宴飲賦詩。
看到這一幕,李白和杜甫麵色不太好看。
“沒想到啊,哥舒翰將軍竟然晚節不保,我受此人賞識,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高適頗有些感慨。
忽然想到什麽,高適轉向李白疑惑道:“李兄,我記得你好像給他寫過一首......”
話沒說完,隻聽蒼啷啷啷一聲響,一把明晃晃的長劍,架在了高適的脖子上。
“高兄說什麽,在下沒聽清,可否再說一遍。”
李白手持寶劍,笑容滿麵,聲音卻冷的讓人如墜深淵。
“沒逝!沒逝!我口誤了。”
高適咽了口口水。
李白手腕輕轉,長劍如同閃電一般收入鞘中。
高適又看向杜甫,絲毫沒有察覺到對方危險的目光:“杜兄,你......”
話還沒說出口,杜甫一把掐住他的脖子:“幹你涼!高適,你想搞事是吧!你他媽敢說,老子把你狗腿打折!”
高適被掐的有些喘不過氣。
他趕忙搖頭,頭都快搖成撥浪鼓了,杜甫硬是沒撒手。
“杜兄,撒手吧,再掐下去,高兄就沒命了!”
李白趕忙拉住杜甫。
杜甫這才鬆手,高適接連咳嗽好幾聲才緩過氣。
他心有餘悸地看向二人。
媽的,說好的詩人呢,一個個氣性這麽大,手勁大的都趕上武夫了!
不就寫了首詩麽,至於不好意思承認麽!
看到哥舒翰的境遇,光幕前的大唐百姓麵露悲哀之色,他們倒不恨哥舒翰,反而為對方感到悲哀。
老將軍為國操勞一生,本來應該養老的年紀還被硬拉起來,強撐身體為國效力。
最終晚節不保,落得如此下場,真是悲哀!
要怪就怪楊國忠,和他背後昏庸至極的李隆基!
李隆基啊,你早死幾十年多好!
【潼關陷落!長安危在旦夕!】
貞觀年間。
李世民眼皮狂跳,一雙虎目目眥欲裂。
【叛軍兵臨長安城下,李隆基驚慌失措,拋下長安城手無寸鐵的百萬百姓,帶著楊貴妃以及一眾宗親大臣匆忙逃命。】
【這一天,長安城血流成河!】
李世民拍案而起,他忍了很久,胸口堵了很久。
到了現在,長安城破,他實在忍無可忍。
李世民終於爆發了:“李隆基!!!!!!!!!!!!!!!我#(艸)&…你……#@…………&#r^*#^$…@!!!!!!!!!!!!”
眾臣聽著李世民的帝王之音,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話語。
要不是李隆基是李世民的後代,他們恨不得加入其中,跟李世民一起狂噴。
啊,多麽美妙,心中的憤怒都減輕不少。
陛下,加油,奧利給!!!
“()@#*……&*¥)¥&)@¥()¥*)”
魏征滿臉悲憤,要是以前聽到李世民罵人,他早就諫言指責了。
可現在,他卻覺得罵的不夠狠,不夠過癮。
陛下,快特麽的多罵點,爺愛聽!!!
“##&……&……!……”
李世民從李隆基一路罵到李治,還不解氣,順便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罵了一遍!!!
李淵在角落裏縮了縮脖子,生怕李世民牽連自己。
他害怕極了,口中念念有詞,你看不到我,你看不到我!
艸,他看到了!
李世民一扭頭,正對上李淵那驚恐的麵容。
李世民手指一指李淵,就要開噴!
“陛下,這個不能罵啊!!!”
長孫無忌趕忙抱住李世民的大腿,哭訴道。
這一抱,倒是讓李世民清醒過來。
對呀,這是自己老爹,差點倒反天罡了不是。
眼見李世民放下手,李淵才鬆了口氣。
“陛下,好罵啊!陛下剛剛大發神威,臣等佩服不已。”
魏征容光煥發,大肆稱讚,毫不吝惜讚美之詞。
一眾大臣也是滿臉崇拜,紛紛附和。
竟然因為這事受到稱讚,饒是李世民也難免老臉一紅,他咳嗽一聲:“還行吧,也就那樣,水平也就發揮了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