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唐玄宗篇終(下)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睢陽城。
叛軍不斷發起猛烈攻擊,唐軍拚死抵抗勉強擊退了又一波進攻。
將士們不堪疲憊,紛紛坐倒在地。
“張將軍,糧食不多了,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太守許遠遞給張巡一碗粥,說是粥,實則隻是幾個草根泡在水裏。
“再堅持一下,援軍很快就會來的!”
張巡接過碗,一飲而盡。
許遠苦澀一笑,周圍的城池都拒絕出兵,哪裏還有什麽援軍。
就在二人心灰意冷之際,一陣激昂的曲樂突然傳入城中。
將士們聽到聲音,紛紛抬起頭。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盡是震驚。
“這是!秦王破陣樂!”
二人異口同聲,慌忙看向聲音傳出的方向。
“是天上!那是什麽!”
許遠一手指天,驚叫出聲。
“這是!”
待看清天上的東西,張巡一臉的不可置信。
隻見天邊金色祥雲之上,仙音陣陣,人影綽綽,為首一人高大威猛,宛如一尊金甲天神。
那金甲大漢上前一步,高聲嗬道:“本將軍程咬金是也,特奉大唐太宗皇帝令,前來平叛,爾等亂臣賊子還不束手就擒!還敢反抗不成?!”
程咬金聲如洪雷,這一嗓子下去,叛軍戰馬受驚,頓時亂作一團。
天軍如同一把戰錘,從天而降,砸在叛軍營中,叛軍一時間人仰馬翻。
“太宗皇帝!程咬金!好啊,好!我們得救了!”
太守許遠輕撫胡須,忍不住仰天長笑。
“竟然是淩煙閣的程老將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張巡精神大振,所有的疲憊感都消失不見。
他高聲呐喊:“眾將士聽令,隨我出城,配合程將軍,前後夾擊賊軍!”
“殺!!!”
眾將士們的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他們被圍了這麽久,早就憋了一肚子氣,也是時候讓叛軍嚐嚐這種感覺!
貞觀的大軍奉太宗皇帝令,到處討伐叛軍。
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叛軍麵前,迅速平定了大唐內亂,原本持續近八年的動亂,短短數日就已平定。
不過百姓所受的戰亂之痛,還需要時間撫慰。
得到消息的周邊諸國紛紛收起心思,吐蕃更是慌忙撤軍,向大唐示好,不敢再犯大唐邊疆。
京城內,載著安祿山、史思明、楊國忠等人的囚車,在長安城內遊街示眾。
直到現在,幾人依然不老實,互相指責,爭的麵紅耳赤。
百姓紛紛將手上的臭雞蛋、爛菜葉砸到這些人的臉上。
許多遭受過戰亂之苦的百姓,甚至專程來到長安,就為了看幾人受千刀萬剮之苦,以解心頭之恨。
叛亂平息,李世民又以雷霆手段整頓朝堂,廢除節度使,一眾奸佞被逮捕判刑,朝堂血流如注,但硬是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在安史之亂表現出色的郭子儀、李光弼、張巡、顏杲卿等人受到了應有的封賞。
李隆基下罪己詔,陳明自己的錯誤,宣布退位,將皇位讓給李亨。
在李世民、李淵以及一眾貞觀重臣的見證下,李亨順利登上了皇位。
朝堂上下,聚集著不少平定安史之亂的能臣幹將,有了他們,大唐的未來至少要比原本的軌跡要好。
現在隻剩下最後一人需要處理。
李隆基顫顫巍巍地跪在李淵和李世民麵前。
“二郎,這小子怎麽處理?殺了他?”
李淵有些犯難。
“這等昏君,死不足惜!!!”
李世民拔出長劍,在李隆基脖子旁一陣比劃。
李隆基頓時寒毛直豎,也顧不得麵子了,趕忙求饒:“二位祖宗,看在我是李家子孫的份上,饒我一命吧!”
說罷,就想去抱李世民大腿,可是看到對方吃人的目光,旋即意識到這位祖宗可是連自己兄弟都隨便殺的狠人,求饒沒用。
李隆基轉向李淵,哭唧唧道:“祖宗,你倒是說句話啊!”
看著比自己都大的李隆基,李淵很是無奈。
李淵到底是李淵,舍不得看著自家子孫在眼前喪命。
李淵麵露不忍:“二郎,要不,留他一命?”
李世民沉思片刻,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氣已經出了。
他也著實不想再沾上李家人的血。
李世民收迴長劍,厲聲喝道:“畜生!今日暫且饒你一命,若再惹出事端,朕親自斬了你!!!”
李隆基麵露喜色。
“不過!”
李世民接著說道:“你不能再留在這兒了!跟朕迴貞觀!”
“啊?!!”
李隆基人都傻了,他還想等李世民走了,再把楊貴妃接迴來。
“怎麽?你不願意?”
李世民冷冷地盯著李隆基,手中長劍再度出鞘。
“願意!太願意了!我一直向往貞觀盛世!做夢都想看看!”
“我這就迴去收拾東西!”
李隆基火急火燎地逃離李世民,邊跑邊擦汗,這祖宗可是太嚇人,一言不合就殺人。
“倒是比老頭子我身體好!”
看著李隆基健步如飛,李淵嘖嘖稱奇。
“父皇,咱們也準備迴去吧!今日是最後一日了!”
李世民提議道。
“別呀,”李淵拉住了他,眼中閃爍著光彩:“二郎,咱還有個地方想去!”
李世民有些奇怪,不由問道:“什麽地方?”
“咱的帝陵!”
李淵難掩興奮:“你想想,活著見到自己被埋的陵墓,我站在外麵,另一我躺在裏麵,感覺多麽奇妙!”
聞言,李世民嘴角抽搐,趕忙推脫道:“我讓人帶你去吧,我還有事,就不去了。”
說罷,李世民一溜煙跑了。
看著李世民遠去的背影,李淵有些疑惑,二郎怎麽看起來有些心虛。
不久後,從獻陵傳出一聲咆哮。
“李二,你特麽是不是偷工減料了!!!這個大土包子就是咱的帝陵!!!”
叛軍不斷發起猛烈攻擊,唐軍拚死抵抗勉強擊退了又一波進攻。
將士們不堪疲憊,紛紛坐倒在地。
“張將軍,糧食不多了,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太守許遠遞給張巡一碗粥,說是粥,實則隻是幾個草根泡在水裏。
“再堅持一下,援軍很快就會來的!”
張巡接過碗,一飲而盡。
許遠苦澀一笑,周圍的城池都拒絕出兵,哪裏還有什麽援軍。
就在二人心灰意冷之際,一陣激昂的曲樂突然傳入城中。
將士們聽到聲音,紛紛抬起頭。
兩人對視一眼,眼中盡是震驚。
“這是!秦王破陣樂!”
二人異口同聲,慌忙看向聲音傳出的方向。
“是天上!那是什麽!”
許遠一手指天,驚叫出聲。
“這是!”
待看清天上的東西,張巡一臉的不可置信。
隻見天邊金色祥雲之上,仙音陣陣,人影綽綽,為首一人高大威猛,宛如一尊金甲天神。
那金甲大漢上前一步,高聲嗬道:“本將軍程咬金是也,特奉大唐太宗皇帝令,前來平叛,爾等亂臣賊子還不束手就擒!還敢反抗不成?!”
程咬金聲如洪雷,這一嗓子下去,叛軍戰馬受驚,頓時亂作一團。
天軍如同一把戰錘,從天而降,砸在叛軍營中,叛軍一時間人仰馬翻。
“太宗皇帝!程咬金!好啊,好!我們得救了!”
太守許遠輕撫胡須,忍不住仰天長笑。
“竟然是淩煙閣的程老將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張巡精神大振,所有的疲憊感都消失不見。
他高聲呐喊:“眾將士聽令,隨我出城,配合程將軍,前後夾擊賊軍!”
“殺!!!”
眾將士們的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他們被圍了這麽久,早就憋了一肚子氣,也是時候讓叛軍嚐嚐這種感覺!
貞觀的大軍奉太宗皇帝令,到處討伐叛軍。
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叛軍麵前,迅速平定了大唐內亂,原本持續近八年的動亂,短短數日就已平定。
不過百姓所受的戰亂之痛,還需要時間撫慰。
得到消息的周邊諸國紛紛收起心思,吐蕃更是慌忙撤軍,向大唐示好,不敢再犯大唐邊疆。
京城內,載著安祿山、史思明、楊國忠等人的囚車,在長安城內遊街示眾。
直到現在,幾人依然不老實,互相指責,爭的麵紅耳赤。
百姓紛紛將手上的臭雞蛋、爛菜葉砸到這些人的臉上。
許多遭受過戰亂之苦的百姓,甚至專程來到長安,就為了看幾人受千刀萬剮之苦,以解心頭之恨。
叛亂平息,李世民又以雷霆手段整頓朝堂,廢除節度使,一眾奸佞被逮捕判刑,朝堂血流如注,但硬是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在安史之亂表現出色的郭子儀、李光弼、張巡、顏杲卿等人受到了應有的封賞。
李隆基下罪己詔,陳明自己的錯誤,宣布退位,將皇位讓給李亨。
在李世民、李淵以及一眾貞觀重臣的見證下,李亨順利登上了皇位。
朝堂上下,聚集著不少平定安史之亂的能臣幹將,有了他們,大唐的未來至少要比原本的軌跡要好。
現在隻剩下最後一人需要處理。
李隆基顫顫巍巍地跪在李淵和李世民麵前。
“二郎,這小子怎麽處理?殺了他?”
李淵有些犯難。
“這等昏君,死不足惜!!!”
李世民拔出長劍,在李隆基脖子旁一陣比劃。
李隆基頓時寒毛直豎,也顧不得麵子了,趕忙求饒:“二位祖宗,看在我是李家子孫的份上,饒我一命吧!”
說罷,就想去抱李世民大腿,可是看到對方吃人的目光,旋即意識到這位祖宗可是連自己兄弟都隨便殺的狠人,求饒沒用。
李隆基轉向李淵,哭唧唧道:“祖宗,你倒是說句話啊!”
看著比自己都大的李隆基,李淵很是無奈。
李淵到底是李淵,舍不得看著自家子孫在眼前喪命。
李淵麵露不忍:“二郎,要不,留他一命?”
李世民沉思片刻,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氣已經出了。
他也著實不想再沾上李家人的血。
李世民收迴長劍,厲聲喝道:“畜生!今日暫且饒你一命,若再惹出事端,朕親自斬了你!!!”
李隆基麵露喜色。
“不過!”
李世民接著說道:“你不能再留在這兒了!跟朕迴貞觀!”
“啊?!!”
李隆基人都傻了,他還想等李世民走了,再把楊貴妃接迴來。
“怎麽?你不願意?”
李世民冷冷地盯著李隆基,手中長劍再度出鞘。
“願意!太願意了!我一直向往貞觀盛世!做夢都想看看!”
“我這就迴去收拾東西!”
李隆基火急火燎地逃離李世民,邊跑邊擦汗,這祖宗可是太嚇人,一言不合就殺人。
“倒是比老頭子我身體好!”
看著李隆基健步如飛,李淵嘖嘖稱奇。
“父皇,咱們也準備迴去吧!今日是最後一日了!”
李世民提議道。
“別呀,”李淵拉住了他,眼中閃爍著光彩:“二郎,咱還有個地方想去!”
李世民有些奇怪,不由問道:“什麽地方?”
“咱的帝陵!”
李淵難掩興奮:“你想想,活著見到自己被埋的陵墓,我站在外麵,另一我躺在裏麵,感覺多麽奇妙!”
聞言,李世民嘴角抽搐,趕忙推脫道:“我讓人帶你去吧,我還有事,就不去了。”
說罷,李世民一溜煙跑了。
看著李世民遠去的背影,李淵有些疑惑,二郎怎麽看起來有些心虛。
不久後,從獻陵傳出一聲咆哮。
“李二,你特麽是不是偷工減料了!!!這個大土包子就是咱的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