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人生贏家篇完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盆子的哥哥劉恭見到赤眉軍如此行事,便知他們不能長久,私下讓弟弟劉盆子謙遜低調,終得善終。
果然不久後,光中大饑,人相食,赤眉軍被迫離開。
崤底一戰,馮異挑選精銳化妝成赤眉軍,設伏殺得赤眉大潰,投降者八萬眾。
殘存的十餘萬赤眉大軍被迫南下,劉秀親率六軍,一舉擊潰赤眉軍,迫降十數萬。
至此,縱橫山東半島十餘年的赤眉軍不複存在。
畫麵中,雲台二十八將攜大漢旌旗東征西討,輪番上陣,打得敵人潰不成軍。
當遇到連二十八將都解決不了的對手,劉秀幹脆親自披甲上陣,所向披靡!
東擊梁王,西討隴西,攻略川蜀,前前後後打了十四年,終於讓四分五裂的中國重歸一統。
光幕中,四分五裂的國土,重新拚接而起,一幅東漢版圖出現在光幕上。
漢高祖時期。
眼見大漢重新一統,劉邦的臉上露出激動之色。
大漢!朕的大漢!
雖然飽經風霜與戰亂。
但它終究還是迴來了!
而這一切,要歸功於一個人——劉秀。
劉邦看著光幕中的劉秀,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臭小子,還挺帥,有朕的幾分風采!”
隨後對著光幕莊重一拜。
堂堂先祖竟然會給後輩行禮,在場眾臣皆是一驚。
“朕大漢開國皇帝劉邦,敬大漢接續者劉秀。”
劉邦手持酒盞,一飲而盡。
漢武帝時期。
大漢恢複確實是恢複了,可惜沒有完全恢複。
劉徹沉重地凝視著眼前大幅縮水的東漢地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大漢這個最偉大的帝國,曾經是那麽的遼闊、繁榮,擁有著無盡的土地和人民。
然而現在,這片土地上隻剩下了戰後的滿目瘡痍,一片凋零景象。
朕一生的奮鬥好似鏡花水月,轟轟烈烈卻終歸虛無。
雄心勃勃的漢武帝罕見地流露出一絲傷感,他緩緩地閉上雙眼。
【
對於剛剛統一的政權,曆來最危險的敵人不在外麵,而在內部。
那些開國功勳的威脅往往最大,權臣奪權在曆史上屢見不鮮。
為了確保皇位穩固,大肆殺戮開國功臣的事更是多如牛毛。
劉秀卻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把眾人招過來喝了一頓酒,一番長談,用豐厚的待遇換取了功臣們交出兵權。
功臣們放棄了吏職,得以善終。
而進賢之路也因此打通,賢才儒士紛紛湧入。
劉秀的行為堪稱典範。
】
聽到這話,李世民驕傲地挺直了腰杆子。
誇劉秀就等於誇他。
除了幾個作死的二貨,朕的功臣哪個不是善終。
而且朕比劉秀牛逼的是,朕敢放兵權和相權給他們,不怕他們造反!
李二牛逼轟轟,鼻孔朝天。
一聽這話,朱元璋原本挺直的身板,唰的一下縮了下去。
湯和等人嚇得臉都綠了,陛下別這樣,我們害怕。
【劉秀治國講求各司其職,國家穩定運行,穩定到有些平淡,在曆史上都沒有太大的存在感。】
平定天下後,漢光武帝劉秀吸取了王莽的教訓,深知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與民休息。
他大力興辦太學,摒棄了王莽推行的舊學,改推今文經學,以免重蹈覆轍。
生活上力行節儉,據說劉秀身衣大練,色無重彩。
劉秀還推崇薄葬,效仿漢文帝力求墓葬簡樸。
由於出身底層,劉秀深知民間疾苦,知道官員對民間的負擔,如今經曆戰亂,人口大幅縮減,便合並郡縣,精簡官員。
可惜即便強如劉秀者,也有難以解決的問題。
劉秀曾下令重新丈量全國土地,這本身是利於天下百姓的好事,卻損害了豪強的利益。
一時間盜賊四起,不少郡縣的官員都被殺害了,顯然都是豪強所為。
麵對危急的形勢,劉秀邊殺邊安撫,但很可惜度田執行程度非常有限。
縱觀漢光武帝劉秀的一生,可謂是人生贏家。
白手起家,昆陽一戰,名聲大振,一步登天,封侯拜將。
娶到了心目中的白月光,也遇到了另一個溫婉的女子,兩人都為他生下了五個兒子。
妻子賢惠,兒子謙恭,太子劉莊更是愛民如子的賢君,開創“明章之治”。
劉秀一路走來雖然危險重重重,卻總能轉危為安,如有天助。
跟隨他的將領,也大都得以善終。
如此完美的帝王故事,在整個曆史長河中,也是罕見。
光幕中,劉秀身處太廟,一身禮服。
“列祖列宗、祖父劉詢、父親劉奭在上,兒臣劉秀終於得以複興漢室,再造大漢江山。”
“還望諸位祖宗保佑我大漢江山穩固。”
“請受兒臣一拜!”
說罷,劉秀對著牌位拜了幾拜。
他的身影淡淡消失在光幕中。
【漢光武帝劉秀篇完。】
漢武帝時期。
長沙王劉發人都傻了,什麽東西,祖父劉詢?劉詢不是太子劉據的孫子麽?
咋成了劉秀的祖宗?
那我人呢?
漢武帝劉徹的表情則是十分精彩。
“這是怎麽迴事?為何劉秀會成了劉詢的兒子?難道!”
劉徹一臉驚悚地看向太子劉據:“莫非你是劉發生的???”
劉據很是無語,要不是怕再被殺全家,他很想抽劉徹一記大耳瓜子。
自己老爹的腦迴路也是奇特。
“父皇,我是不是你生你的,你還不知道麽!退一萬步來說,長沙王一直在封國,根本沒迴過長安。”
劉據一臉蛋疼地解釋。
說的也是,劉徹很快醒悟過來,此事怕是另有蹊蹺。
“陛下,臣大概知道他為何認劉詢為祖父。”
桑弘揚實在看不下去了,站了出來。
“哦?為何?”
“皆是為了正統,劉秀本是小宗,認劉詢為祖,這樣一來就是嫡出,當皇帝名正言順呐。”
桑弘揚娓娓道來。
劉徹聽完恍然大悟,旋即開懷大笑。
劉發,劉秀是你的後代又如何,還不是認了我當祖宗!
果然不久後,光中大饑,人相食,赤眉軍被迫離開。
崤底一戰,馮異挑選精銳化妝成赤眉軍,設伏殺得赤眉大潰,投降者八萬眾。
殘存的十餘萬赤眉大軍被迫南下,劉秀親率六軍,一舉擊潰赤眉軍,迫降十數萬。
至此,縱橫山東半島十餘年的赤眉軍不複存在。
畫麵中,雲台二十八將攜大漢旌旗東征西討,輪番上陣,打得敵人潰不成軍。
當遇到連二十八將都解決不了的對手,劉秀幹脆親自披甲上陣,所向披靡!
東擊梁王,西討隴西,攻略川蜀,前前後後打了十四年,終於讓四分五裂的中國重歸一統。
光幕中,四分五裂的國土,重新拚接而起,一幅東漢版圖出現在光幕上。
漢高祖時期。
眼見大漢重新一統,劉邦的臉上露出激動之色。
大漢!朕的大漢!
雖然飽經風霜與戰亂。
但它終究還是迴來了!
而這一切,要歸功於一個人——劉秀。
劉邦看著光幕中的劉秀,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臭小子,還挺帥,有朕的幾分風采!”
隨後對著光幕莊重一拜。
堂堂先祖竟然會給後輩行禮,在場眾臣皆是一驚。
“朕大漢開國皇帝劉邦,敬大漢接續者劉秀。”
劉邦手持酒盞,一飲而盡。
漢武帝時期。
大漢恢複確實是恢複了,可惜沒有完全恢複。
劉徹沉重地凝視著眼前大幅縮水的東漢地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大漢這個最偉大的帝國,曾經是那麽的遼闊、繁榮,擁有著無盡的土地和人民。
然而現在,這片土地上隻剩下了戰後的滿目瘡痍,一片凋零景象。
朕一生的奮鬥好似鏡花水月,轟轟烈烈卻終歸虛無。
雄心勃勃的漢武帝罕見地流露出一絲傷感,他緩緩地閉上雙眼。
【
對於剛剛統一的政權,曆來最危險的敵人不在外麵,而在內部。
那些開國功勳的威脅往往最大,權臣奪權在曆史上屢見不鮮。
為了確保皇位穩固,大肆殺戮開國功臣的事更是多如牛毛。
劉秀卻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把眾人招過來喝了一頓酒,一番長談,用豐厚的待遇換取了功臣們交出兵權。
功臣們放棄了吏職,得以善終。
而進賢之路也因此打通,賢才儒士紛紛湧入。
劉秀的行為堪稱典範。
】
聽到這話,李世民驕傲地挺直了腰杆子。
誇劉秀就等於誇他。
除了幾個作死的二貨,朕的功臣哪個不是善終。
而且朕比劉秀牛逼的是,朕敢放兵權和相權給他們,不怕他們造反!
李二牛逼轟轟,鼻孔朝天。
一聽這話,朱元璋原本挺直的身板,唰的一下縮了下去。
湯和等人嚇得臉都綠了,陛下別這樣,我們害怕。
【劉秀治國講求各司其職,國家穩定運行,穩定到有些平淡,在曆史上都沒有太大的存在感。】
平定天下後,漢光武帝劉秀吸取了王莽的教訓,深知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與民休息。
他大力興辦太學,摒棄了王莽推行的舊學,改推今文經學,以免重蹈覆轍。
生活上力行節儉,據說劉秀身衣大練,色無重彩。
劉秀還推崇薄葬,效仿漢文帝力求墓葬簡樸。
由於出身底層,劉秀深知民間疾苦,知道官員對民間的負擔,如今經曆戰亂,人口大幅縮減,便合並郡縣,精簡官員。
可惜即便強如劉秀者,也有難以解決的問題。
劉秀曾下令重新丈量全國土地,這本身是利於天下百姓的好事,卻損害了豪強的利益。
一時間盜賊四起,不少郡縣的官員都被殺害了,顯然都是豪強所為。
麵對危急的形勢,劉秀邊殺邊安撫,但很可惜度田執行程度非常有限。
縱觀漢光武帝劉秀的一生,可謂是人生贏家。
白手起家,昆陽一戰,名聲大振,一步登天,封侯拜將。
娶到了心目中的白月光,也遇到了另一個溫婉的女子,兩人都為他生下了五個兒子。
妻子賢惠,兒子謙恭,太子劉莊更是愛民如子的賢君,開創“明章之治”。
劉秀一路走來雖然危險重重重,卻總能轉危為安,如有天助。
跟隨他的將領,也大都得以善終。
如此完美的帝王故事,在整個曆史長河中,也是罕見。
光幕中,劉秀身處太廟,一身禮服。
“列祖列宗、祖父劉詢、父親劉奭在上,兒臣劉秀終於得以複興漢室,再造大漢江山。”
“還望諸位祖宗保佑我大漢江山穩固。”
“請受兒臣一拜!”
說罷,劉秀對著牌位拜了幾拜。
他的身影淡淡消失在光幕中。
【漢光武帝劉秀篇完。】
漢武帝時期。
長沙王劉發人都傻了,什麽東西,祖父劉詢?劉詢不是太子劉據的孫子麽?
咋成了劉秀的祖宗?
那我人呢?
漢武帝劉徹的表情則是十分精彩。
“這是怎麽迴事?為何劉秀會成了劉詢的兒子?難道!”
劉徹一臉驚悚地看向太子劉據:“莫非你是劉發生的???”
劉據很是無語,要不是怕再被殺全家,他很想抽劉徹一記大耳瓜子。
自己老爹的腦迴路也是奇特。
“父皇,我是不是你生你的,你還不知道麽!退一萬步來說,長沙王一直在封國,根本沒迴過長安。”
劉據一臉蛋疼地解釋。
說的也是,劉徹很快醒悟過來,此事怕是另有蹊蹺。
“陛下,臣大概知道他為何認劉詢為祖父。”
桑弘揚實在看不下去了,站了出來。
“哦?為何?”
“皆是為了正統,劉秀本是小宗,認劉詢為祖,這樣一來就是嫡出,當皇帝名正言順呐。”
桑弘揚娓娓道來。
劉徹聽完恍然大悟,旋即開懷大笑。
劉發,劉秀是你的後代又如何,還不是認了我當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