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迎沛公入鹹陽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駕崩,胡亥繼位,不到一年把大秦折騰廢了。
胡亥繼位第二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喊出了那句著名的造反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一時間天下雲集響應,原六國貴族紛紛如雨後春筍一般竄了出來,打出故國旗號,揭竿而起。
劉邦帶人殺了沛縣縣令,響應起義,加入了楚將項梁的隊伍,這一年劉邦已經四十八歲。
】
秦始皇時期。
眼見大秦境內狼煙四起,版圖四分五裂,六國餘孽又開始起來作妖,大秦六世努力毀於一旦。
嬴政的心都快碎了。
“寡人就知道對這群六國餘孽,就不應該心慈手軟。”
“寡人剛死,他們就出來鬧事,一群無膽鼠輩,有種跟寡人碰一碰!”
嬴政牙齒咬的咯吱響。
寡人在世的時候,你們一個個老實的跟孫子似的,寡人一死就開始作妖了。
“蒙毅,寡人要這些六國餘孽死!”
嬴政厲聲大喝,又指向光幕中的陳勝等人:“還有陳勝這些人,寡人要把他們的腦袋,澆築鐵水,擺在鹹陽城街道兩旁,以儆效尤!”
“父皇,此事不妥!”
蒙毅還沒答話,扶蘇站了出來。
“扶蘇!你想是違抗寡人的命令麽?”
嬴政正在氣頭上,聲音不由得又嚴厲了幾分。
扶蘇抬起頭與始皇帝對視,毫不退讓。
“父皇,我大秦之所以會亡,過錯並不全在六國之人,參與叛亂的也有秦人,大秦暴政已經失了民心!”
此話一出,群臣倒吸一口涼氣,太子殿下今天有點勇啊,弄不好又要被發配邊疆了。
出乎眾人的意料,嬴政並沒有發怒,他沉思良久,緩緩開口道:“寡人知道了,天下皆是寡人的百姓,寡人當一視同仁,對他們可以網開一麵,但是,六國餘孽必須死!”
【
項梁擁立熊心為楚懷王,誓複大楚江山。
可惜沒多久,項梁兵敗被殺。
禍不單行,趙王王歇被困於巨鹿,遣使向楚國求援。
楚懷王清楚唇亡齒亡的道理,果斷決定出兵。
大軍兵分兩路,北路軍是解救巨鹿的主力,由宋義為帥,項梁的侄子項羽作為副將隨宋義出征。
至於西路軍,需要深入秦國腹地,眾人都不太想去。
項羽倒是想去,為叔父報仇,但楚懷王等人想要打壓項氏一族,便以項羽彪悍、殘忍為由拒絕了。
眾人考慮劉邦為人寬厚,不像項羽動不動就屠城,秦人不會太抵觸,便推舉劉邦為西路軍統帥,實際也沒報太大希望,西路軍的主要作用還是吸引秦軍,為北路軍分擔壓力。
眾人約定,先入鹹陽者為王,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誰承想,秦軍主力都到巨鹿去了,西邊反而空虛,劉邦一路向西,攻城拔寨,暢行無阻。
等到武關的時候,項羽殺了宋義,奪了指揮權,隨後破釜沉舟一舉擊敗了秦軍主力。
加上趙高殺死胡亥,秦朝內部大亂,劉邦這邊的壓力又小了不少,武關被攻破,劉邦進軍鹹陽。
】
光幕中。
鹹陽城外,子嬰恭敬地奉上傳國玉璽,劉邦笑著接過,拉著子嬰的手登上車輦,與子嬰同車進入洛陽,這讓一直在觀望的百姓們安心不少。
劉邦進入鹹陽城,打量著這座久違的城市,鹹陽雖然依舊巍峨,卻比以前多了不少風霜。
城內家家門戶緊閉,劉邦透過窗縫,隱約可見裏麵那一雙雙驚恐的眼睛。
劉邦有些感慨,上一次來這裏,他還隻是一個小小的亭長,被始皇帝的車駕震撼的無法言語,如今始皇帝已逝,自己的身份與之前有了天差地別。
為了安撫秦人,劉邦招來鹹陽的百姓,看著下方一張張忐忑又疲憊的麵容,劉邦露出憨厚的笑容:“諸位父老鄉親,我劉季今日來此,不是為了再起刀兵,而是為了平息禍患!”
鹹陽百姓們一臉的不信,攻破城池大肆殺戮的人多了,還沒見到幾個為老百姓考慮的,更何況秦人與六國人的仇恨不共戴天,恐怕隻是為了安撫我們才這麽說。
劉邦察覺了眾人的心情:“我劉季也曾是秦吏,深知秦法嚴苛,想必諸位早已深受其苦。我今日與諸位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和偷盜的都抵罪處罰,其他秦朝苛法盡皆廢除!”
此話一出,百姓一片嘩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邦說到做到,大軍進入鹹陽後,果然紀律嚴明,秩序井然,不去打擾百姓。
一時間,百姓簞食壺漿,喜迎沛公,劉邦辭而不受。
百姓們更加中意劉邦,生怕他不在秦地稱王。
漢武帝時期。
霍去病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滿臉驚愕:“不是,這還是之前那個老流氓麽?怎麽突然變成了一個溫潤長者了,反差也太大吧!”
他一邊想著,一邊用力眨了眨眼,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了。
見到光幕中的一幕,眾臣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們紛紛讚歎道:“這才是我們熟悉的高祖麽,雖然平時流氓了一些,但關鍵時刻還是挺靠譜的嘛!”
“是啊,年輕時候流裏流氣,不很正常嗎?誰無少年時?年輕時候不流氓難道等到老的時候再去流?”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對劉邦的行為表示讚賞和肯定。
他們認為,劉邦雖然平時有些不羈,但在關鍵問題上卻展現出了非凡的仁德和智慧。
“不愧是高祖,這份仁德放眼古今,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一位大臣感慨地說道,其他人紛紛附和,表示讚同。
“是啊是啊,就秦與六國這麽大的世仇,手下兵士竟然能做到秋毫無犯,這份對部下的約束,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另一位大臣接著說。
聽到大臣們的讚譽聲,劉徹忍不住笑逐顏開。
他心中暗自高興,心想:“我祖宗真是給我長臉啊!”
劉徹倍感自豪和榮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駕崩,胡亥繼位,不到一年把大秦折騰廢了。
胡亥繼位第二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喊出了那句著名的造反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一時間天下雲集響應,原六國貴族紛紛如雨後春筍一般竄了出來,打出故國旗號,揭竿而起。
劉邦帶人殺了沛縣縣令,響應起義,加入了楚將項梁的隊伍,這一年劉邦已經四十八歲。
】
秦始皇時期。
眼見大秦境內狼煙四起,版圖四分五裂,六國餘孽又開始起來作妖,大秦六世努力毀於一旦。
嬴政的心都快碎了。
“寡人就知道對這群六國餘孽,就不應該心慈手軟。”
“寡人剛死,他們就出來鬧事,一群無膽鼠輩,有種跟寡人碰一碰!”
嬴政牙齒咬的咯吱響。
寡人在世的時候,你們一個個老實的跟孫子似的,寡人一死就開始作妖了。
“蒙毅,寡人要這些六國餘孽死!”
嬴政厲聲大喝,又指向光幕中的陳勝等人:“還有陳勝這些人,寡人要把他們的腦袋,澆築鐵水,擺在鹹陽城街道兩旁,以儆效尤!”
“父皇,此事不妥!”
蒙毅還沒答話,扶蘇站了出來。
“扶蘇!你想是違抗寡人的命令麽?”
嬴政正在氣頭上,聲音不由得又嚴厲了幾分。
扶蘇抬起頭與始皇帝對視,毫不退讓。
“父皇,我大秦之所以會亡,過錯並不全在六國之人,參與叛亂的也有秦人,大秦暴政已經失了民心!”
此話一出,群臣倒吸一口涼氣,太子殿下今天有點勇啊,弄不好又要被發配邊疆了。
出乎眾人的意料,嬴政並沒有發怒,他沉思良久,緩緩開口道:“寡人知道了,天下皆是寡人的百姓,寡人當一視同仁,對他們可以網開一麵,但是,六國餘孽必須死!”
【
項梁擁立熊心為楚懷王,誓複大楚江山。
可惜沒多久,項梁兵敗被殺。
禍不單行,趙王王歇被困於巨鹿,遣使向楚國求援。
楚懷王清楚唇亡齒亡的道理,果斷決定出兵。
大軍兵分兩路,北路軍是解救巨鹿的主力,由宋義為帥,項梁的侄子項羽作為副將隨宋義出征。
至於西路軍,需要深入秦國腹地,眾人都不太想去。
項羽倒是想去,為叔父報仇,但楚懷王等人想要打壓項氏一族,便以項羽彪悍、殘忍為由拒絕了。
眾人考慮劉邦為人寬厚,不像項羽動不動就屠城,秦人不會太抵觸,便推舉劉邦為西路軍統帥,實際也沒報太大希望,西路軍的主要作用還是吸引秦軍,為北路軍分擔壓力。
眾人約定,先入鹹陽者為王,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誰承想,秦軍主力都到巨鹿去了,西邊反而空虛,劉邦一路向西,攻城拔寨,暢行無阻。
等到武關的時候,項羽殺了宋義,奪了指揮權,隨後破釜沉舟一舉擊敗了秦軍主力。
加上趙高殺死胡亥,秦朝內部大亂,劉邦這邊的壓力又小了不少,武關被攻破,劉邦進軍鹹陽。
】
光幕中。
鹹陽城外,子嬰恭敬地奉上傳國玉璽,劉邦笑著接過,拉著子嬰的手登上車輦,與子嬰同車進入洛陽,這讓一直在觀望的百姓們安心不少。
劉邦進入鹹陽城,打量著這座久違的城市,鹹陽雖然依舊巍峨,卻比以前多了不少風霜。
城內家家門戶緊閉,劉邦透過窗縫,隱約可見裏麵那一雙雙驚恐的眼睛。
劉邦有些感慨,上一次來這裏,他還隻是一個小小的亭長,被始皇帝的車駕震撼的無法言語,如今始皇帝已逝,自己的身份與之前有了天差地別。
為了安撫秦人,劉邦招來鹹陽的百姓,看著下方一張張忐忑又疲憊的麵容,劉邦露出憨厚的笑容:“諸位父老鄉親,我劉季今日來此,不是為了再起刀兵,而是為了平息禍患!”
鹹陽百姓們一臉的不信,攻破城池大肆殺戮的人多了,還沒見到幾個為老百姓考慮的,更何況秦人與六國人的仇恨不共戴天,恐怕隻是為了安撫我們才這麽說。
劉邦察覺了眾人的心情:“我劉季也曾是秦吏,深知秦法嚴苛,想必諸位早已深受其苦。我今日與諸位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和偷盜的都抵罪處罰,其他秦朝苛法盡皆廢除!”
此話一出,百姓一片嘩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邦說到做到,大軍進入鹹陽後,果然紀律嚴明,秩序井然,不去打擾百姓。
一時間,百姓簞食壺漿,喜迎沛公,劉邦辭而不受。
百姓們更加中意劉邦,生怕他不在秦地稱王。
漢武帝時期。
霍去病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滿臉驚愕:“不是,這還是之前那個老流氓麽?怎麽突然變成了一個溫潤長者了,反差也太大吧!”
他一邊想著,一邊用力眨了眨眼,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花眼了。
見到光幕中的一幕,眾臣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們紛紛讚歎道:“這才是我們熟悉的高祖麽,雖然平時流氓了一些,但關鍵時刻還是挺靠譜的嘛!”
“是啊,年輕時候流裏流氣,不很正常嗎?誰無少年時?年輕時候不流氓難道等到老的時候再去流?”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對劉邦的行為表示讚賞和肯定。
他們認為,劉邦雖然平時有些不羈,但在關鍵問題上卻展現出了非凡的仁德和智慧。
“不愧是高祖,這份仁德放眼古今,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一位大臣感慨地說道,其他人紛紛附和,表示讚同。
“是啊是啊,就秦與六國這麽大的世仇,手下兵士竟然能做到秋毫無犯,這份對部下的約束,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另一位大臣接著說。
聽到大臣們的讚譽聲,劉徹忍不住笑逐顏開。
他心中暗自高興,心想:“我祖宗真是給我長臉啊!”
劉徹倍感自豪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