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魏忠賢出場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遼東不太平,朝廷內部也不安寧,東林黨和閹黨發生了激烈衝突。
東林黨原本起於萬曆年間,朝堂失意的顧憲成、高攀龍等人以東林書院為中心進行講學,講學之餘常常會議論朝政,影響頗為廣泛,不少朝士慕名而來,漸漸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團體。
到了萬曆晚期,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管集團,成功迫使萬曆皇帝放棄次子朱常洵,而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場大勝令東林黨迅速膨脹。
“移宮案”後東林黨人更是居功至偉,其中很多人在朝廷中身居高位,他們消除異己,逐漸在朝堂上一家獨大,權力發展到了頂峰。
朱由校一開始並沒在意,直到不久後他覺察到不對,連他這個大明皇帝竟然也處處受到東林黨人製約。
朱由校很是難受,決心找人製約東林黨,而他找的這個人名叫魏忠賢。】
洪武年間。
朱元璋眯起眼睛,東林黨讓他想起了以李善長、胡惟庸為首文官集團,一群人貌似忠良,實則小動作不斷。
他原本以為取消了宰相製度,就再也沒有人能威脅皇權,沒想到後世先是出現了太監當政,現在又出現一個東林黨把持朝堂。
難道咱裁撤宰相一職錯了麽?不可能!咱不可能錯,肯定是後代子孫太菜了,沒有按照咱的祖訓做事!
眼瞅著朱元璋眼神飄忽不定,一眾大臣心慌慌。
“老湯,陛下又在琢磨什麽,我這心呐忽上忽下的。”
徐達心情忐忑。
“還能想啥,收拾人唄,你也不用怕,咱倆可是善終,你忘了?”
湯和老神在在,絲毫不慌。
“是個這個道理,但還是嚇人呐。”
朱元璋可是殺幾萬人都不眨眼的主,徐達屬實是心有餘悸。
貞觀年間。
“又是黨爭,竟然還威脅到了皇權。”
“難怪說大明亡於萬曆,原來是出了一個東林黨,朕看國家就亡在東林黨上。”
“一家獨大本就是國之大忌,也不知道這個叫魏忠賢的能不能製衡東林黨。”
朱棣一聲長歎,除了自己老爹和他,後代子孫就沒有幾個太像樣的,簡直愁人。
“父皇,放心吧,就聽這名字,忠賢,又忠又賢,肯定沒問題。”
漢王朱高煦開口道。
朱棣白了朱高煦一眼,你又知道了?一個名字能看出什麽。
【魏忠賢,本名魏四,進宮後改為李進忠,後來改迴魏姓,得朱由校賜名忠賢。
其人年少時家裏貧困,自然沒有讀過書,略通一些騎射之術。
長大後混跡街頭,染了很多不良習氣,嗜好賭博,貪戀酒色,打架鬥毆更是家常便飯。
奈何賭運不佳,一次被債主找上門,魏忠賢身無分文,就在走投無路之時,他突然想起來還有個女兒,當即把女兒賣了還債,妻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魏忠賢弄得妻離子散,發誓再也不賭,事實證明賭博的人說話就是放屁,沒過多久魏忠賢再次被債主找上門。
魏忠賢傻眼了,上迴還能賣女還債,現在他孤家寡人一個,家裏窮的連飯都吃不上。
債主一頓搜索,愣是沒找到一件值錢的東西,氣憤之下將魏忠賢一陣痛打,如死狗一般扔在道邊。
魏忠賢痛苦極了,這樣活著有什麽勁呢,沒錢沒吃的遲早餓死在街頭。
就在此時,他靈光一現,對啊,我隻要切了,可以進宮當太監,到裏頭有吃有喝的!】
洪武年間。
“竟然是個死太監!”
朱元璋人都傻了,他還以為魏忠賢是張湯、周興這樣的酷吏,結果是個太監。
一瞬間趙高、王振、劉瑾等人的名字在朱元璋腦海中閃過。
就從他嗜賭如命,甚至不惜賣女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即便他能對付東林黨,對於大明的危害也絕對不比東林黨小。
老天真是沒眼,這種貨就應該直接雷劈了他,留在世上也是浪費糧食。
天啟年間。
朱由校停下鋸木頭的雙手,十分詫異地看向一旁陪伴的魏忠賢,他沒想到自己的魏伴伴竟然有這麽多的黑曆史,簡直是人渣才能幹出來的事情。
“魏伴伴,你竟然賣過女兒,朕怎麽沒聽過這件事?”
這一問,魏忠賢的冷汗都下來了。
廢話,這麽不光彩的曆史是個人都不會說。
魏忠賢本想撒謊說這些都是假的,不過想到是仙人說的,他立刻慫了,對於仙佛一類的存在他還是十分敬畏的。
魏忠賢決定打感情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這都是老奴年輕時做的荒唐事,當年年少不懂事,幹了很多蠢事,如今臣實在是追悔莫及啊。”
“臣恨不得把這些陳年舊事忘掉,每次想起臣都悔不當初,恨不得殺了當初的自己!”
魏忠賢痛心疾首,哭得涕淚橫流。
朱由校心軟了,他本沒有質問魏忠賢的意思,隻是好奇魏忠賢竟然有如此不堪迴首的過往。
自己這是往魏伴伴傷口上撒鹽呐,朱由校趕忙出言安慰:“好啦!好啦!朕沒有質問你的意思,朕不應該揭你傷疤,是朕的錯。”
魏忠賢暗喜,麵上一陣抽泣:“陛下,千萬別這麽說,老奴不過是個一個太監,哪能值得陛下屈尊給老奴道歉,還請陛下收迴。”
魏忠賢五體投地跪伏在地。
直到現在他還在為朕考慮,朱由校感動了上前攙扶起魏忠賢,感慨道:“有臣如此,何愁大明不興,若你不是太監,朕定要封你個內閣首輔。”
他真想讓那群大臣們看看,你們自詡為忠臣卻整日與朕作對,就不能學學魏伴伴?要都和魏伴伴一樣,為朕考慮,大明早就興旺了,女真還能掀的起風浪?
東林黨原本起於萬曆年間,朝堂失意的顧憲成、高攀龍等人以東林書院為中心進行講學,講學之餘常常會議論朝政,影響頗為廣泛,不少朝士慕名而來,漸漸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團體。
到了萬曆晚期,以東林黨人為首的文管集團,成功迫使萬曆皇帝放棄次子朱常洵,而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場大勝令東林黨迅速膨脹。
“移宮案”後東林黨人更是居功至偉,其中很多人在朝廷中身居高位,他們消除異己,逐漸在朝堂上一家獨大,權力發展到了頂峰。
朱由校一開始並沒在意,直到不久後他覺察到不對,連他這個大明皇帝竟然也處處受到東林黨人製約。
朱由校很是難受,決心找人製約東林黨,而他找的這個人名叫魏忠賢。】
洪武年間。
朱元璋眯起眼睛,東林黨讓他想起了以李善長、胡惟庸為首文官集團,一群人貌似忠良,實則小動作不斷。
他原本以為取消了宰相製度,就再也沒有人能威脅皇權,沒想到後世先是出現了太監當政,現在又出現一個東林黨把持朝堂。
難道咱裁撤宰相一職錯了麽?不可能!咱不可能錯,肯定是後代子孫太菜了,沒有按照咱的祖訓做事!
眼瞅著朱元璋眼神飄忽不定,一眾大臣心慌慌。
“老湯,陛下又在琢磨什麽,我這心呐忽上忽下的。”
徐達心情忐忑。
“還能想啥,收拾人唄,你也不用怕,咱倆可是善終,你忘了?”
湯和老神在在,絲毫不慌。
“是個這個道理,但還是嚇人呐。”
朱元璋可是殺幾萬人都不眨眼的主,徐達屬實是心有餘悸。
貞觀年間。
“又是黨爭,竟然還威脅到了皇權。”
“難怪說大明亡於萬曆,原來是出了一個東林黨,朕看國家就亡在東林黨上。”
“一家獨大本就是國之大忌,也不知道這個叫魏忠賢的能不能製衡東林黨。”
朱棣一聲長歎,除了自己老爹和他,後代子孫就沒有幾個太像樣的,簡直愁人。
“父皇,放心吧,就聽這名字,忠賢,又忠又賢,肯定沒問題。”
漢王朱高煦開口道。
朱棣白了朱高煦一眼,你又知道了?一個名字能看出什麽。
【魏忠賢,本名魏四,進宮後改為李進忠,後來改迴魏姓,得朱由校賜名忠賢。
其人年少時家裏貧困,自然沒有讀過書,略通一些騎射之術。
長大後混跡街頭,染了很多不良習氣,嗜好賭博,貪戀酒色,打架鬥毆更是家常便飯。
奈何賭運不佳,一次被債主找上門,魏忠賢身無分文,就在走投無路之時,他突然想起來還有個女兒,當即把女兒賣了還債,妻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魏忠賢弄得妻離子散,發誓再也不賭,事實證明賭博的人說話就是放屁,沒過多久魏忠賢再次被債主找上門。
魏忠賢傻眼了,上迴還能賣女還債,現在他孤家寡人一個,家裏窮的連飯都吃不上。
債主一頓搜索,愣是沒找到一件值錢的東西,氣憤之下將魏忠賢一陣痛打,如死狗一般扔在道邊。
魏忠賢痛苦極了,這樣活著有什麽勁呢,沒錢沒吃的遲早餓死在街頭。
就在此時,他靈光一現,對啊,我隻要切了,可以進宮當太監,到裏頭有吃有喝的!】
洪武年間。
“竟然是個死太監!”
朱元璋人都傻了,他還以為魏忠賢是張湯、周興這樣的酷吏,結果是個太監。
一瞬間趙高、王振、劉瑾等人的名字在朱元璋腦海中閃過。
就從他嗜賭如命,甚至不惜賣女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即便他能對付東林黨,對於大明的危害也絕對不比東林黨小。
老天真是沒眼,這種貨就應該直接雷劈了他,留在世上也是浪費糧食。
天啟年間。
朱由校停下鋸木頭的雙手,十分詫異地看向一旁陪伴的魏忠賢,他沒想到自己的魏伴伴竟然有這麽多的黑曆史,簡直是人渣才能幹出來的事情。
“魏伴伴,你竟然賣過女兒,朕怎麽沒聽過這件事?”
這一問,魏忠賢的冷汗都下來了。
廢話,這麽不光彩的曆史是個人都不會說。
魏忠賢本想撒謊說這些都是假的,不過想到是仙人說的,他立刻慫了,對於仙佛一類的存在他還是十分敬畏的。
魏忠賢決定打感情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這都是老奴年輕時做的荒唐事,當年年少不懂事,幹了很多蠢事,如今臣實在是追悔莫及啊。”
“臣恨不得把這些陳年舊事忘掉,每次想起臣都悔不當初,恨不得殺了當初的自己!”
魏忠賢痛心疾首,哭得涕淚橫流。
朱由校心軟了,他本沒有質問魏忠賢的意思,隻是好奇魏忠賢竟然有如此不堪迴首的過往。
自己這是往魏伴伴傷口上撒鹽呐,朱由校趕忙出言安慰:“好啦!好啦!朕沒有質問你的意思,朕不應該揭你傷疤,是朕的錯。”
魏忠賢暗喜,麵上一陣抽泣:“陛下,千萬別這麽說,老奴不過是個一個太監,哪能值得陛下屈尊給老奴道歉,還請陛下收迴。”
魏忠賢五體投地跪伏在地。
直到現在他還在為朕考慮,朱由校感動了上前攙扶起魏忠賢,感慨道:“有臣如此,何愁大明不興,若你不是太監,朕定要封你個內閣首輔。”
他真想讓那群大臣們看看,你們自詡為忠臣卻整日與朕作對,就不能學學魏伴伴?要都和魏伴伴一樣,為朕考慮,大明早就興旺了,女真還能掀的起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