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雷霆手段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十七歲的朱由檢繼位,年號崇禎。】
【朱由檢對魏忠賢一黨可謂是深惡痛絕,剛一繼位,便著手鏟除閹黨。】
【九月,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按照規矩象征性地提出請辭,朱由檢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把客氏驅逐出宮。】
【客氏的離開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魏忠賢慌了,不斷告訴手下夾起尾巴做人,不要給他惹事。】
【不久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也提出辭職,王體乾是魏忠賢的親信,這一次朱由檢沒有答應,這一行為讓魏忠賢產生了誤判,他料定朱由檢仍需要他製衡朝堂,不會對他動手。】
【十月,原屬於閹黨的禦史楊維垣上疏彈劾魏忠賢的心腹崔呈秀,朱由檢借著機會出手了,順勢免除崔呈秀的職位,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倒魏序幕。】
【官員們知道機會終於來了,魏忠賢一黨早已惹得人神共憤,官員們接二連三的上疏彈劾魏忠賢,海鹽縣貢生錢嘉征列舉魏忠賢十大罪名。】
【朱由檢讓人當著魏忠賢的麵宣讀錢嘉征的奏疏,魏忠賢聽完嚇得魂不附體,當即請辭,朱由檢順勢將他貶到中都鳳陽守靈。】
【魏忠賢在去鳳陽途中也不老實,十分高調,數十輛大車載著金銀珠寶,帶著一群親信浩浩蕩蕩前往鳳陽,這無疑刺激了朱由檢敏感的神經,他命人將魏忠賢逮捕,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當晚自縊而亡。】
大唐,貞觀年間。
“如此膽識、如此謀略,以近乎雷霆之勢清除閹黨,竟然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所為,實屬難得!”
“這樣一個人按道理來說不應該是亡國之君呐?”
李世民托著下巴,臉上盡是懷疑之色。
“的確是少年意氣,”長孫無忌點頭附和,隨即話鋒一轉:“不過陛下,這是大明皇帝,那可是出名的不靠譜啊,嘉靖朱厚熜一開始不也是勵精圖治,後來不就去修仙了麽。”
李世民深以為意:“你說得對,大明皇帝不能用常理推斷,不過這股剛強勁可是要比某些人強上不少。”
李世民說著略有深意地看了眼太子李治。
李治人都麻了,不是,爹,你啥意思,除了讓武曌當了女皇,我國家治理的不好麽?好歹也是一個守成之君吧!
這話他也就敢在心裏想想,要是當著李世民的麵說,少不得又是一頓暴揍。
秦始皇時期。
“不錯,不錯,小小年紀有這樣的膽識,倒是有幾分寡人年輕時的樣子。”
嬴政對此時的崇禎極為讚賞,小小年紀從來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登基時勢單力薄,卻在短短幾個月除掉危害大明的閹黨。
把老謀深算的魏忠賢玩弄於股掌之間,這城府不可謂不深,是個皇帝料子!
“若是扶蘇有這樣的手段,寡人也就能放心了。”
嬴政搖頭歎息。
李斯聞言,眼睛一亮,討好太子的機會來了。
眼下看樣子嬴政不會殺自己,但是扶蘇登基以後可就不好說了,畢竟是自己和趙高密謀假傳聖旨害死了扶蘇。
李斯躬身道:“陛下,臣以為朱由檢並無可取之處。”
“哦?你且說來聽聽?”
嬴政有些意外。
“帝王之術,講究平衡。魏忠賢雖然奸猾,卻始終是皇家的一條忠犬,至始至終,魏忠賢都未曾想要害過朱由檢。陛下想想,魏忠賢可是掌管內廷,裏麵的太監宮女可都是他的人,想要做點什麽,也並非難事,可他沒有那麽做,後來更是甘願去鳳陽養老,可見魏忠賢還是忠於皇家的,魏忠賢這種人可以殺,但不能沒有。”
“反觀這些起哄的大臣們,才是真正的不可控因素,臣觀大明一朝,自土木堡之戰後,文官逐漸做大,隱隱有裹挾皇權之勢,沒了魏忠賢的製約,怕是無人能夠壓製的住,日後恐成為朝廷禍患。”
李斯侃侃而談。
“你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扶蘇性子過於溫和,寡人倒是希望他有朱由檢的幾分狠辣。”
嬴政眉頭緊皺,扶蘇性子太軟,看了光幕之後,他更是擔憂,他怕自己死後,扶蘇壓製不住六國之人。
“陛下,錯啦,如今大秦已經在減輕徭役和賦稅,律法也逐漸溫和,我想除了那些六國餘孽,老百姓已經開始認可大秦。”
“待到陛下將六國餘孽徹底翦除,憑借扶蘇太子的仁德,四海之民都會歸順,到時我大秦必將威加四海,萬國來朝。”
嬴政聽罷,腦海中不禁出現一幅比大唐還要廣袤的大秦版圖。
“若是如此就好了。”
嬴政感歎道。
【朱由檢對魏忠賢一黨可謂是深惡痛絕,剛一繼位,便著手鏟除閹黨。】
【九月,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按照規矩象征性地提出請辭,朱由檢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把客氏驅逐出宮。】
【客氏的離開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魏忠賢慌了,不斷告訴手下夾起尾巴做人,不要給他惹事。】
【不久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也提出辭職,王體乾是魏忠賢的親信,這一次朱由檢沒有答應,這一行為讓魏忠賢產生了誤判,他料定朱由檢仍需要他製衡朝堂,不會對他動手。】
【十月,原屬於閹黨的禦史楊維垣上疏彈劾魏忠賢的心腹崔呈秀,朱由檢借著機會出手了,順勢免除崔呈秀的職位,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倒魏序幕。】
【官員們知道機會終於來了,魏忠賢一黨早已惹得人神共憤,官員們接二連三的上疏彈劾魏忠賢,海鹽縣貢生錢嘉征列舉魏忠賢十大罪名。】
【朱由檢讓人當著魏忠賢的麵宣讀錢嘉征的奏疏,魏忠賢聽完嚇得魂不附體,當即請辭,朱由檢順勢將他貶到中都鳳陽守靈。】
【魏忠賢在去鳳陽途中也不老實,十分高調,數十輛大車載著金銀珠寶,帶著一群親信浩浩蕩蕩前往鳳陽,這無疑刺激了朱由檢敏感的神經,他命人將魏忠賢逮捕,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當晚自縊而亡。】
大唐,貞觀年間。
“如此膽識、如此謀略,以近乎雷霆之勢清除閹黨,竟然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所為,實屬難得!”
“這樣一個人按道理來說不應該是亡國之君呐?”
李世民托著下巴,臉上盡是懷疑之色。
“的確是少年意氣,”長孫無忌點頭附和,隨即話鋒一轉:“不過陛下,這是大明皇帝,那可是出名的不靠譜啊,嘉靖朱厚熜一開始不也是勵精圖治,後來不就去修仙了麽。”
李世民深以為意:“你說得對,大明皇帝不能用常理推斷,不過這股剛強勁可是要比某些人強上不少。”
李世民說著略有深意地看了眼太子李治。
李治人都麻了,不是,爹,你啥意思,除了讓武曌當了女皇,我國家治理的不好麽?好歹也是一個守成之君吧!
這話他也就敢在心裏想想,要是當著李世民的麵說,少不得又是一頓暴揍。
秦始皇時期。
“不錯,不錯,小小年紀有這樣的膽識,倒是有幾分寡人年輕時的樣子。”
嬴政對此時的崇禎極為讚賞,小小年紀從來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登基時勢單力薄,卻在短短幾個月除掉危害大明的閹黨。
把老謀深算的魏忠賢玩弄於股掌之間,這城府不可謂不深,是個皇帝料子!
“若是扶蘇有這樣的手段,寡人也就能放心了。”
嬴政搖頭歎息。
李斯聞言,眼睛一亮,討好太子的機會來了。
眼下看樣子嬴政不會殺自己,但是扶蘇登基以後可就不好說了,畢竟是自己和趙高密謀假傳聖旨害死了扶蘇。
李斯躬身道:“陛下,臣以為朱由檢並無可取之處。”
“哦?你且說來聽聽?”
嬴政有些意外。
“帝王之術,講究平衡。魏忠賢雖然奸猾,卻始終是皇家的一條忠犬,至始至終,魏忠賢都未曾想要害過朱由檢。陛下想想,魏忠賢可是掌管內廷,裏麵的太監宮女可都是他的人,想要做點什麽,也並非難事,可他沒有那麽做,後來更是甘願去鳳陽養老,可見魏忠賢還是忠於皇家的,魏忠賢這種人可以殺,但不能沒有。”
“反觀這些起哄的大臣們,才是真正的不可控因素,臣觀大明一朝,自土木堡之戰後,文官逐漸做大,隱隱有裹挾皇權之勢,沒了魏忠賢的製約,怕是無人能夠壓製的住,日後恐成為朝廷禍患。”
李斯侃侃而談。
“你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扶蘇性子過於溫和,寡人倒是希望他有朱由檢的幾分狠辣。”
嬴政眉頭緊皺,扶蘇性子太軟,看了光幕之後,他更是擔憂,他怕自己死後,扶蘇壓製不住六國之人。
“陛下,錯啦,如今大秦已經在減輕徭役和賦稅,律法也逐漸溫和,我想除了那些六國餘孽,老百姓已經開始認可大秦。”
“待到陛下將六國餘孽徹底翦除,憑借扶蘇太子的仁德,四海之民都會歸順,到時我大秦必將威加四海,萬國來朝。”
嬴政聽罷,腦海中不禁出現一幅比大唐還要廣袤的大秦版圖。
“若是如此就好了。”
嬴政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