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事事的日子飛速而過。
楊培風在客棧長住,靜待天時。
某日清晨,他喝了幾斤酒後出門溜達,忽見遠處人頭攢動,正好奇發生何事,店夥計卻急匆匆找來,神色慌張地連說好幾個“走”字拉他迴去。
“大俠,你瞧這人麵熟不熟?”
店夥計緊閉房門,將一幅栩栩如生的人像畫攤開。
“啊?”楊培風胡亂一瞥,隨即定神點頭道:“熟!”
何止是熟,他隻要一照鏡子就能瞧見。
“楊培風,虞人,年二十一,身八尺有餘,發少白,美姿顏。常攜有棍杖之物。其於樂嘉城、瀅水、同心城、桃源郡,流竄作案數十起,殺人百餘。天心修為。特賞金千斤,食萬戶,邀天下人共逐之。大梁丞相府。”
沒見過千金,自己倒先值上了,還食邑萬戶。
楊培風啼笑皆非。
怎麽,梁國要瘋啊?
“大俠,真個不是小的不知禮數,而是梁國律法,替人隱罪即同罪連坐!我等絕不曾告密。您收拾收拾東西,且先亡命去吧。”
店夥計恭恭敬敬地下達逐客令。
“好。”楊培風點點頭,又拿出銀子,“打壺酒,我路上喝。”
說罷,他便要上樓收拾東西。
他已習慣風餐露宿,無非找個山林避避風頭。沒兩三個手段高的天心強者,拿不住他。遇見十一境也能跑。若有十二境,認命就是。
通常情況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但這看似由梁國丞相府發布的海捕文書,八成就是別有用心。
幕後人,天宮或太華殿都有可能。
楊培風不敢賭。
然而就在這時,“砰砰砰”的敲門聲傳來。
店夥計臉色唰地一下變得煞白。
“勿憂!”楊培風擲地有聲道:“定不會牽連爾等。”
說完這句話,他方才望向大門處,“找誰?”
“如果這裏不是茅房的話,那就是買酒的了。”門外傳來詼諧的語調。
楊培風眉頭一皺,有些記起來了,笑嗬嗬道:“可惜了,不是我的店。這次做不了大老爺的生意。”
隨著“嘎吱”一聲輕響,被緩緩推開的房門後,出現一位身著白衣的俊俏青年。
“他鄉遇故知的滋味兒,楊老板以為然?”
“久旱逢甘露。”楊培風迴了一句,伸手道:“請坐。”
來人正是去年在扶風城,豪擲幾兩銀子買光他橘子的那位。
白衣青年緩緩坐下,向店夥計抱拳道:“有勞清水一碗。”
後者立即退走。
白衣青年望著他,慢悠悠道:“大老爺口苦,對楊老板的橘子甚是懷念。”
楊培風隨口詢問道:“他現在忙些什麽?”
白衣青年道:“和幾位貴人談買賣,聽說不盡人意,口更苦,便讓我再買幾斤柑橘。”
楊培風輕輕歎了口氣道:“出門在外,步履維艱。隻想快一些遊遍梁國的大好河山,不知閣下有無推薦的好去處?”
白衣青年眸中精光閃過,頷首道:“有的!”
楊培風話鋒一轉:“大老爺在梁國有幾處產業?”
白衣青年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我隻是個溜須拍馬的,生意上的事沒資格過問。”
楊培風毫不意外,又道:“那就有勞您跑一趟。就說是在下的意思,需要多久?”
白衣青年默默盤算一番,保守估計道:“晝夜兼程的話,七日。”
楊培風道:“好!快去快迴。我等你。”
“外麵張貼著楊老板的海捕文書,確定沒有難處?我這邊還空出些人手。”
白衣青年之所以迫不及待找來,隻因局勢陡然生變,放心不下對方隻身一人。
楊培風的天機被遮蔽已久,但在幾日前,不知哪位高人竟一眼勘破乾坤,致使更多的人順著痕跡入局,尋本溯源,推演出未來二十年甚至更久時間內的風向。
然後他們就不知死活,想要來一手釜底抽薪。
楊培風一死,陛下與張恆的謀劃就徹底落空,往後的大虞太子爺再無人掣肘,任其一言堂。後果不堪設想。
皇帝陛下,大限將至。
此舉保全梁國的同時,或許還能一舉拿下大虞。
楊培風給了個放心的眼神,“他們沒那麽快找上我,我也沒那麽容易死。”
從滄淵一路到如今,他遇見的危險少嗎?
為陛下出謀劃策的人,棋力很高。
“等我捷報。”
白衣青年就要離開。
楊培風猛地一怔,喝道:“慢!先等一等!”
“楊老板還有吩咐?”這人轉過身,靜待下文。
楊培風思忖再三後,條理清晰道:“就這麽草率行事,勢必引起梁國警覺。我們……不妨先耍個小花招!你去查太華殿,事無巨細皆一一探查,不必大張旗鼓也不必刻意隱瞞。他們蟄伏太久,先來個打草驚蛇。梁國那邊要徐徐圖之。我再寬限時日至六月初。”
白衣青年全都記下:“是。”
目送其離開後,楊培風坐在原地一動不動,心煩意亂。
倍感壓力。
他這細胳膊細腿,實難承受。
相較之下,與十一境打一架,似乎還更幹脆利落些。
這時,店夥計方才慢吞吞端了一碗水走來。
楊培風忍俊不禁道:“我還要住幾日,任何飯菜都不必送,也無需打掃,全當我不存在。倘若有搜捕的官兵至此,我會直接禦劍飛走。”
說著,他將僅剩的銀子盡數推出。
“有勞。”
店夥計麵露難色,“敢問大俠……可是虞國的細作?”
楊培風挑眉道:“不是不問?”
店夥計當即被這句輕描淡寫的話給嚇住,心如擂鼓,深吸了口氣,方才鼓足勇氣道:“我,我也是梁人!”
楊培風再三歎息道:“如今梁國別說虞人,就連其他什麽州的人都有。梁國皇室名存實亡,丞相等百官不思匡君輔國,而在此妄加罪名於我。憑良心說,您看我像殺人越貨的強盜麽?”
“不!”店夥計鄭重搖頭,“不是。您住下吧。是小的多嘴了。”
楊培風亦搖頭,“不必了。”
強人所難的事,他終不喜。
更不糾纏絲毫,他徑直上樓取了物品,離開客棧。
楊培風在客棧長住,靜待天時。
某日清晨,他喝了幾斤酒後出門溜達,忽見遠處人頭攢動,正好奇發生何事,店夥計卻急匆匆找來,神色慌張地連說好幾個“走”字拉他迴去。
“大俠,你瞧這人麵熟不熟?”
店夥計緊閉房門,將一幅栩栩如生的人像畫攤開。
“啊?”楊培風胡亂一瞥,隨即定神點頭道:“熟!”
何止是熟,他隻要一照鏡子就能瞧見。
“楊培風,虞人,年二十一,身八尺有餘,發少白,美姿顏。常攜有棍杖之物。其於樂嘉城、瀅水、同心城、桃源郡,流竄作案數十起,殺人百餘。天心修為。特賞金千斤,食萬戶,邀天下人共逐之。大梁丞相府。”
沒見過千金,自己倒先值上了,還食邑萬戶。
楊培風啼笑皆非。
怎麽,梁國要瘋啊?
“大俠,真個不是小的不知禮數,而是梁國律法,替人隱罪即同罪連坐!我等絕不曾告密。您收拾收拾東西,且先亡命去吧。”
店夥計恭恭敬敬地下達逐客令。
“好。”楊培風點點頭,又拿出銀子,“打壺酒,我路上喝。”
說罷,他便要上樓收拾東西。
他已習慣風餐露宿,無非找個山林避避風頭。沒兩三個手段高的天心強者,拿不住他。遇見十一境也能跑。若有十二境,認命就是。
通常情況下,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但這看似由梁國丞相府發布的海捕文書,八成就是別有用心。
幕後人,天宮或太華殿都有可能。
楊培風不敢賭。
然而就在這時,“砰砰砰”的敲門聲傳來。
店夥計臉色唰地一下變得煞白。
“勿憂!”楊培風擲地有聲道:“定不會牽連爾等。”
說完這句話,他方才望向大門處,“找誰?”
“如果這裏不是茅房的話,那就是買酒的了。”門外傳來詼諧的語調。
楊培風眉頭一皺,有些記起來了,笑嗬嗬道:“可惜了,不是我的店。這次做不了大老爺的生意。”
隨著“嘎吱”一聲輕響,被緩緩推開的房門後,出現一位身著白衣的俊俏青年。
“他鄉遇故知的滋味兒,楊老板以為然?”
“久旱逢甘露。”楊培風迴了一句,伸手道:“請坐。”
來人正是去年在扶風城,豪擲幾兩銀子買光他橘子的那位。
白衣青年緩緩坐下,向店夥計抱拳道:“有勞清水一碗。”
後者立即退走。
白衣青年望著他,慢悠悠道:“大老爺口苦,對楊老板的橘子甚是懷念。”
楊培風隨口詢問道:“他現在忙些什麽?”
白衣青年道:“和幾位貴人談買賣,聽說不盡人意,口更苦,便讓我再買幾斤柑橘。”
楊培風輕輕歎了口氣道:“出門在外,步履維艱。隻想快一些遊遍梁國的大好河山,不知閣下有無推薦的好去處?”
白衣青年眸中精光閃過,頷首道:“有的!”
楊培風話鋒一轉:“大老爺在梁國有幾處產業?”
白衣青年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我隻是個溜須拍馬的,生意上的事沒資格過問。”
楊培風毫不意外,又道:“那就有勞您跑一趟。就說是在下的意思,需要多久?”
白衣青年默默盤算一番,保守估計道:“晝夜兼程的話,七日。”
楊培風道:“好!快去快迴。我等你。”
“外麵張貼著楊老板的海捕文書,確定沒有難處?我這邊還空出些人手。”
白衣青年之所以迫不及待找來,隻因局勢陡然生變,放心不下對方隻身一人。
楊培風的天機被遮蔽已久,但在幾日前,不知哪位高人竟一眼勘破乾坤,致使更多的人順著痕跡入局,尋本溯源,推演出未來二十年甚至更久時間內的風向。
然後他們就不知死活,想要來一手釜底抽薪。
楊培風一死,陛下與張恆的謀劃就徹底落空,往後的大虞太子爺再無人掣肘,任其一言堂。後果不堪設想。
皇帝陛下,大限將至。
此舉保全梁國的同時,或許還能一舉拿下大虞。
楊培風給了個放心的眼神,“他們沒那麽快找上我,我也沒那麽容易死。”
從滄淵一路到如今,他遇見的危險少嗎?
為陛下出謀劃策的人,棋力很高。
“等我捷報。”
白衣青年就要離開。
楊培風猛地一怔,喝道:“慢!先等一等!”
“楊老板還有吩咐?”這人轉過身,靜待下文。
楊培風思忖再三後,條理清晰道:“就這麽草率行事,勢必引起梁國警覺。我們……不妨先耍個小花招!你去查太華殿,事無巨細皆一一探查,不必大張旗鼓也不必刻意隱瞞。他們蟄伏太久,先來個打草驚蛇。梁國那邊要徐徐圖之。我再寬限時日至六月初。”
白衣青年全都記下:“是。”
目送其離開後,楊培風坐在原地一動不動,心煩意亂。
倍感壓力。
他這細胳膊細腿,實難承受。
相較之下,與十一境打一架,似乎還更幹脆利落些。
這時,店夥計方才慢吞吞端了一碗水走來。
楊培風忍俊不禁道:“我還要住幾日,任何飯菜都不必送,也無需打掃,全當我不存在。倘若有搜捕的官兵至此,我會直接禦劍飛走。”
說著,他將僅剩的銀子盡數推出。
“有勞。”
店夥計麵露難色,“敢問大俠……可是虞國的細作?”
楊培風挑眉道:“不是不問?”
店夥計當即被這句輕描淡寫的話給嚇住,心如擂鼓,深吸了口氣,方才鼓足勇氣道:“我,我也是梁人!”
楊培風再三歎息道:“如今梁國別說虞人,就連其他什麽州的人都有。梁國皇室名存實亡,丞相等百官不思匡君輔國,而在此妄加罪名於我。憑良心說,您看我像殺人越貨的強盜麽?”
“不!”店夥計鄭重搖頭,“不是。您住下吧。是小的多嘴了。”
楊培風亦搖頭,“不必了。”
強人所難的事,他終不喜。
更不糾纏絲毫,他徑直上樓取了物品,離開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