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嗓音沙啞,語氣散漫,就像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弱冠之年、天心修士,竟膽敢於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挑釁西洲江權陳三姓。瓦山的十一境之爭仿佛笑話,九州各仙門的前輩在顫抖,眾天才在哭泣!
當利劍展露鋒芒時,一個平平無奇的名字,就此銘刻在天下人的心中,成為這個時代的印記。
成與不成,還重要嗎?
楊培風抬腳踏出,僅僅半步,在這炎熱的初秋,不經意地刮起了一縷微風。原本的晴空驀然暗沉了幾分。
敕陰真君,包括始終退讓的江家主,無比果斷地向其出手。木子涼亦挺身掠出,一掌蕩開雲層,與之遁往蒼穹,頃刻間相互試探十餘招。
三股仙力對轟,即現霞光萬丈,震動天地。
“休得放肆!”
隨著中氣十足的嗓音響起,酒鋪內醉醺醺的漢子伸指輕輕一點,泛著淡淡青光的飛劍破碎虛空,徑直落往楊培風頭頂。
後者氣息受製,剛起了個頭的法陣就此偃旗息鼓。
楊培風抬頭,飛劍在視野中一寸寸放大而自己被鎮壓得無法反抗,隻感死期已至。
他雖覺意外,但卻並無太多遺憾。死了就不必這般勞心費神,也好。
見到這一幕,木子涼等人紛紛罷手,卻也不去阻攔飛劍。
危急時刻,楊培風視線中又多出一位披散著銀發、身軀佝僂的赤腳老者,其寬大的袖袍一拂,逼退飛劍。
意料之外的人。
銀發老者望向酒鋪,臉色不善道:“覃老六,覃情前輩,你好大的威風。修行百萬年,竟對一個小輩下此殺招?”
中年漢子笑嗬嗬道:“覃某人不動這一下,怎能勞煩尊駕現身?前輩就不必,當年多方議會的決定,桐洲是你的道場。三清山客居於此,而已。”
楊培風大感驚訝。銀發老者他見過無數次,扶風城書樓守閣人,那個任何人見了都會尊稱其為前輩的存在。對方遁至此處竟對另一個人稱……前輩?
守閣人按了按他肩膀,勸慰道:“汝計不成乃天命也。不怪你。陳複不該命喪瓦山,更不該死在你的手中。”
局麵完全失控,根本不在計劃中,楊培風當機立斷,恭敬道:“一切交由前輩決斷。”
是要抽身而退。
守閣人啞然失笑:“怕了?”
楊培風垂首作揖,不發片語。
守閣人忽然悵然道:“最初我輩修行隻為長生久視,但在追逐這些的過程中而身死道消者,反倒占了多數。於是初代天庭應運而生。乾坤何在?”
楊培風不語。
這時,剛受過重傷的陳複驀然睜眼道:“秩序。”
“不錯。”守閣人臉上讚許之色流露,“陳家出了個頂厲害的小輩,勘定九洲有望。”
聽聞此話,方才還咄咄逼人的小楊公仍然不語。
守閣人換了個易懂的說法,道:“譬世俗王朝的興衰更迭,仙神天庭亦難逃覆滅。不過從數百年,變成數百萬年,總之都會慢慢地腐朽,死去。”
“初、二代天庭早已湮滅在歲月中,三代天庭亦岌岌可危。楊培風,你小子對敕陰真君、江家主張牙舞爪,卻還留有一條小命兒,實則是他們還願意遵守秩序。但並非三代天庭的秩序,而是多少年前的九洲議會。”
“不似桐州一片烏煙瘴氣,西洲三姓十八家較為純粹,於是他們當仁不讓,要在三代天庭崩潰之際,與天下九洲的英雄共建新的秩序。”
“如此說來,你可懂了?”
楊培風皮笑肉不笑:“懂了。”
守閣人道:“真懂?”
楊培風小小總結一番,言簡意賅道:“江權陳使命在身,為成大業,犧牲幾個酒壚掌櫃算什麽?天下人人可死。楊某隻是陰溝裏的臭蟲罷了,竟妄圖對抗天命,死不足惜。恕培風愚鈍,未參透至此處,致使前輩您辛苦跑一趟。”
原以為是來給自己撐腰的,打個天昏地暗唄。
誰曾想,人是來了,先給了自家人幾個大耳巴子。
想到這裏,楊培風便忍俊不禁,道:“前輩好教誨。”
守閣人蹙眉道:“你小子別陰陽怪氣,隻是不該殺陳複,其餘事,誰也管不到你。老夫是楊氏祖,祖宗之祖,你是楊氏主,主人之主。楊氏走不走,怎麽走,永遠你說的算。”
守閣人瞧著楊培風一點點長大,對方撅個腚,他就知道那放得是什麽屁!
楊培風心不服口不服,好說;而要心不服口服,那就壞事了。
一笑泯恩仇的是他,睚眥必報憤而殺人的,也是他。
此任楊氏主太過隨心,而隨心則意味著不可控……
守閣人歎了口氣,心裏說不出的難受滋味兒,“真君,木道友,江家主,這件事先擱置不談,如何?這小子身份尊貴卻命途多舛,年幼無依,沒過幾天快活日子。老夫既然來了,必不可能見他被不守規矩的人害了。”
不守規矩的是覃情,敕陰真君為徒弟報仇,其實在規矩之內。
隻是不禮,有失身份。
但話又說迴來,覃情真若起了殺心,楊培風也就真死了。
避免的是方才的混戰,西洲人真個打死了他。
同樣避免的,是楊培風寧為玉碎,再送陳複去投胎轉世。
屬於各退一步。
敕陰真君聽得話外之音,當即應允道:“就如尊駕所言,西洲會盡快退出此地。將來事,將來定。”
守閣人見事已平息,終於步入正題,道:“瓦山大會即刻開始,任何人都可參與。”
覃情補充道:“擂台上生死不論,畏戰者莫要登山。”
兩人好似都憋了口氣,隻交換了一個眼神,消失得無影無蹤。
楊培風正不知所措時,遙遠處的一座巍峨高山,忽然散發出淡淡金光。天生祥瑞。
“那就是瓦山?”
很高大。
他話音剛落,身後忽然傳來熟悉的嗓音,“瓦山不是一座山,而是連綿起伏的山脈,那是瓦山主峰。它更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君山!”
同心城為有情人締結山盟海誓的去處。
君山,則是誌同道合者義結金蘭的不二聖地。
弱冠之年、天心修士,竟膽敢於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挑釁西洲江權陳三姓。瓦山的十一境之爭仿佛笑話,九州各仙門的前輩在顫抖,眾天才在哭泣!
當利劍展露鋒芒時,一個平平無奇的名字,就此銘刻在天下人的心中,成為這個時代的印記。
成與不成,還重要嗎?
楊培風抬腳踏出,僅僅半步,在這炎熱的初秋,不經意地刮起了一縷微風。原本的晴空驀然暗沉了幾分。
敕陰真君,包括始終退讓的江家主,無比果斷地向其出手。木子涼亦挺身掠出,一掌蕩開雲層,與之遁往蒼穹,頃刻間相互試探十餘招。
三股仙力對轟,即現霞光萬丈,震動天地。
“休得放肆!”
隨著中氣十足的嗓音響起,酒鋪內醉醺醺的漢子伸指輕輕一點,泛著淡淡青光的飛劍破碎虛空,徑直落往楊培風頭頂。
後者氣息受製,剛起了個頭的法陣就此偃旗息鼓。
楊培風抬頭,飛劍在視野中一寸寸放大而自己被鎮壓得無法反抗,隻感死期已至。
他雖覺意外,但卻並無太多遺憾。死了就不必這般勞心費神,也好。
見到這一幕,木子涼等人紛紛罷手,卻也不去阻攔飛劍。
危急時刻,楊培風視線中又多出一位披散著銀發、身軀佝僂的赤腳老者,其寬大的袖袍一拂,逼退飛劍。
意料之外的人。
銀發老者望向酒鋪,臉色不善道:“覃老六,覃情前輩,你好大的威風。修行百萬年,竟對一個小輩下此殺招?”
中年漢子笑嗬嗬道:“覃某人不動這一下,怎能勞煩尊駕現身?前輩就不必,當年多方議會的決定,桐洲是你的道場。三清山客居於此,而已。”
楊培風大感驚訝。銀發老者他見過無數次,扶風城書樓守閣人,那個任何人見了都會尊稱其為前輩的存在。對方遁至此處竟對另一個人稱……前輩?
守閣人按了按他肩膀,勸慰道:“汝計不成乃天命也。不怪你。陳複不該命喪瓦山,更不該死在你的手中。”
局麵完全失控,根本不在計劃中,楊培風當機立斷,恭敬道:“一切交由前輩決斷。”
是要抽身而退。
守閣人啞然失笑:“怕了?”
楊培風垂首作揖,不發片語。
守閣人忽然悵然道:“最初我輩修行隻為長生久視,但在追逐這些的過程中而身死道消者,反倒占了多數。於是初代天庭應運而生。乾坤何在?”
楊培風不語。
這時,剛受過重傷的陳複驀然睜眼道:“秩序。”
“不錯。”守閣人臉上讚許之色流露,“陳家出了個頂厲害的小輩,勘定九洲有望。”
聽聞此話,方才還咄咄逼人的小楊公仍然不語。
守閣人換了個易懂的說法,道:“譬世俗王朝的興衰更迭,仙神天庭亦難逃覆滅。不過從數百年,變成數百萬年,總之都會慢慢地腐朽,死去。”
“初、二代天庭早已湮滅在歲月中,三代天庭亦岌岌可危。楊培風,你小子對敕陰真君、江家主張牙舞爪,卻還留有一條小命兒,實則是他們還願意遵守秩序。但並非三代天庭的秩序,而是多少年前的九洲議會。”
“不似桐州一片烏煙瘴氣,西洲三姓十八家較為純粹,於是他們當仁不讓,要在三代天庭崩潰之際,與天下九洲的英雄共建新的秩序。”
“如此說來,你可懂了?”
楊培風皮笑肉不笑:“懂了。”
守閣人道:“真懂?”
楊培風小小總結一番,言簡意賅道:“江權陳使命在身,為成大業,犧牲幾個酒壚掌櫃算什麽?天下人人可死。楊某隻是陰溝裏的臭蟲罷了,竟妄圖對抗天命,死不足惜。恕培風愚鈍,未參透至此處,致使前輩您辛苦跑一趟。”
原以為是來給自己撐腰的,打個天昏地暗唄。
誰曾想,人是來了,先給了自家人幾個大耳巴子。
想到這裏,楊培風便忍俊不禁,道:“前輩好教誨。”
守閣人蹙眉道:“你小子別陰陽怪氣,隻是不該殺陳複,其餘事,誰也管不到你。老夫是楊氏祖,祖宗之祖,你是楊氏主,主人之主。楊氏走不走,怎麽走,永遠你說的算。”
守閣人瞧著楊培風一點點長大,對方撅個腚,他就知道那放得是什麽屁!
楊培風心不服口不服,好說;而要心不服口服,那就壞事了。
一笑泯恩仇的是他,睚眥必報憤而殺人的,也是他。
此任楊氏主太過隨心,而隨心則意味著不可控……
守閣人歎了口氣,心裏說不出的難受滋味兒,“真君,木道友,江家主,這件事先擱置不談,如何?這小子身份尊貴卻命途多舛,年幼無依,沒過幾天快活日子。老夫既然來了,必不可能見他被不守規矩的人害了。”
不守規矩的是覃情,敕陰真君為徒弟報仇,其實在規矩之內。
隻是不禮,有失身份。
但話又說迴來,覃情真若起了殺心,楊培風也就真死了。
避免的是方才的混戰,西洲人真個打死了他。
同樣避免的,是楊培風寧為玉碎,再送陳複去投胎轉世。
屬於各退一步。
敕陰真君聽得話外之音,當即應允道:“就如尊駕所言,西洲會盡快退出此地。將來事,將來定。”
守閣人見事已平息,終於步入正題,道:“瓦山大會即刻開始,任何人都可參與。”
覃情補充道:“擂台上生死不論,畏戰者莫要登山。”
兩人好似都憋了口氣,隻交換了一個眼神,消失得無影無蹤。
楊培風正不知所措時,遙遠處的一座巍峨高山,忽然散發出淡淡金光。天生祥瑞。
“那就是瓦山?”
很高大。
他話音剛落,身後忽然傳來熟悉的嗓音,“瓦山不是一座山,而是連綿起伏的山脈,那是瓦山主峰。它更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君山!”
同心城為有情人締結山盟海誓的去處。
君山,則是誌同道合者義結金蘭的不二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