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相生相克,相互依存,正邪亦然。西洲雖有逾矩處,但實非陰邪。所謂建立秩序,陳複未來絕非隻建立人族一家之秩序。他每破境必有祥瑞顯世,泄露乾坤,不乏妖魔邪祟窺伺,欲取帝星而代之。正道亦或心懷鬼胎。”
“經先師授意,貧道固守天心境,期間凡破境天心者,餘皆有感應。多年間,貧道足跡遍布天下,見過太多各種各樣的天才。”
“八年前,在北鏡雲洲的一片蘆葦蕩中,貧道好似終能告慰先師英靈,因那即將破境之人……極其強大!為帝星該有的氣魄。但很可惜,那人隻是另一個很了不得的天才。”
周旭嘰裏呱啦一大通話後,轉而凝視起楊培風腰間係掛著的黑鞘長劍‘寒露’,“就是她。”
楊培風不自覺地笑了笑:“理應如此。”
上次短暫相聚,他送了老江一副儺麵,對方則迴贈此劍。很知禮數的姑娘。
據說是拿散落在滄淵的“韜光”碎片重鑄的,反正他也看不出,對方說是,那就是了。
周旭點頭,接著往下說道:“再就是兩年後。扶風城,也就是楊兄弟您,破境的氣勢太大。你與江不庭不同,她屬於那種……嗯,貧道也說不好。但總之,她知貧道‘守門’後,也不問任何緣由,主動低了一頭破境。不願惹麻煩?姑且如此說吧。”
“可在貧道稍微試探幾次後,你便勃然大怒,抱了以死明誌的決心,誓與大道共存亡。幾乎要將貧道衝往十一境,而換你去當天心魁首。”
聽到這裏,楊培風就有些頭暈目眩了,困惑道:“我都沒見過你,哪來的試探,哪來的勃然大怒?”
周旭解釋道:“天地萬物皆為試探,是風雨,也是雷電。分毫不讓的是你的元神、本心,而非現在這個與貧道說話的識神。一切發乎本能。楊兄弟自幼修道,不會不懂。”
楊培風喃喃點頭,明白了。
周旭老臉通紅,繼續道:“然後就……貧道沒辦法。事關天下蒼生,恩師遺命。隻能請師叔祖出麵與守閣人,也就是你楊氏六祖洽談,讓他親手打散你的破境契機。作為代價,則是將來,貧道在你羽翼未豐之前,必須護你周全。否則按照你的天賦,雖比江不庭晚兩年破境,但不會遜色她太多。以十一境之姿落子梁國,你會比此時更輕鬆寫意。”
楊培風整理了一下,聽明白了,但他沒有沮喪,更不憤怒,隻是漫不經心笑道:“周道長是老實人,這點東西也至於耿耿於懷?大道爭鋒,且不說為天下蒼生,你即便一劍殺了我,也在權宜之內。不妨事的。”
“不可,萬萬不可。”周旭大驚失色,連連擺手,唿道:“福生無量天尊,此念頭萬萬不可。正邪兩分,涇渭分明,貧道為證正道,豈能以鬼魅伎倆求索?天下蒼生隻是小人借口。徹頭徹尾的荒謬!”
楊培風也就隨口一說,對方真要一劍殺了他,那肯定不樂意。但他似乎聽到了不得了的,連問道:“你剛剛是說楊氏六祖,他?書樓守閣人?幾百年前傳說飛升的那個?”
周旭反問道:“你不知道?”
楊培風搖頭,理直氣壯道:“沒人對我提過,我咋知道?”
周旭神色複雜,驀然變得惆悵,“前輩不願提及往事,貧道不敢妄語。有機會你自己去問。不過貧道鬥膽多嘴一句,楊兄弟莫要輕信任何人。包括貧道。”
楊培風眯眼微笑道:“我這人呢,最聽勸的。”
守閣人願為陳複而使他晚破境,甚至有可能破不了境,一輩子九品到頭。這種慷他人之慨,為楊培風所厭惡;對方萬裏迢迢來瓦山,名義上是救自己,但或許隻為正常開啟瓦山大會,為救陳複。更叫他犯惡心。
不過至少有一點好,守閣人沒喪心病狂到打死他。
楊培風裝模作樣地掐算了一番,嗤笑道:“那這瓦山的十一境之爭,也是在為陳複鋪路了?”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他腦海中升起。
西洲,其心可誅!
過去無法挽迴,楊培風從不因為既定事實而要死要活的。他隻在乎未來那些,力所能及之內,能夠改變的事。
從周旭的話中,他推算出一些東西,或許不真,但卻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結果,得從中破局。
眼見周旭不迴話,楊培風微微拱手,就要告辭離開,“培風不勝酒力,失陪了。”
周旭立即喊道:“楊兄弟留步,且再聽貧道一言。”
楊培風道:“多謝道長告知實情,別的無需多言。我受過守閣人恩惠,不會怨恨,包括道長您。”
而且得知真相後,他反而輕鬆許多。
楊培風赤條條孑然一身,除江不庭外再不虧欠任何人,即便橫死,那也了無遺憾。
周旭歎了口氣:“如此最好。那位楊前輩是性情中人,觸怒不得。包括覃情前輩也是。”
楊培風沒興致再聽下去,正要離去時,周旭卻又一次叫住他,“稍等!”
“貧道知楊兄弟喜飲,前些時日偶然得到一枚葫蘆,便贈與你裝酒用,聊表歉意。”周旭說著,從寬大的袖袍內取出一團紙包,層層剝開。
楊培風蹙眉,毫不留情道:“曉得什麽死人活人用過的,在下忌諱,罷了。”
除了酒樓、茶館,別人吃喝過的東西,他死都不碰一下。
周旭一聽急了,瞪眼道:“不日前剛瓜熟蒂落,隻簡單打磨裝飾過,尚未掏空呢。”
楊培風道:“果真?”
“誆你作甚?”周旭見他似乎喜歡,忙獻寶似的遞出。
這枚葫蘆小巧玲瓏,以楊培風修長而有力的手指,便可輕鬆握住。葫蘆通體呈玄色,入手冰涼,在月光的照耀下猶如琉璃般通透。精美異常。
楊培風問道:“有名字嗎?”
周旭搖了搖頭道:“就一個小物件,起個什麽名?哎,那就先這樣吧。楊兄弟,貧道對不住你,此後大道登頂,一路珍重……”
“經先師授意,貧道固守天心境,期間凡破境天心者,餘皆有感應。多年間,貧道足跡遍布天下,見過太多各種各樣的天才。”
“八年前,在北鏡雲洲的一片蘆葦蕩中,貧道好似終能告慰先師英靈,因那即將破境之人……極其強大!為帝星該有的氣魄。但很可惜,那人隻是另一個很了不得的天才。”
周旭嘰裏呱啦一大通話後,轉而凝視起楊培風腰間係掛著的黑鞘長劍‘寒露’,“就是她。”
楊培風不自覺地笑了笑:“理應如此。”
上次短暫相聚,他送了老江一副儺麵,對方則迴贈此劍。很知禮數的姑娘。
據說是拿散落在滄淵的“韜光”碎片重鑄的,反正他也看不出,對方說是,那就是了。
周旭點頭,接著往下說道:“再就是兩年後。扶風城,也就是楊兄弟您,破境的氣勢太大。你與江不庭不同,她屬於那種……嗯,貧道也說不好。但總之,她知貧道‘守門’後,也不問任何緣由,主動低了一頭破境。不願惹麻煩?姑且如此說吧。”
“可在貧道稍微試探幾次後,你便勃然大怒,抱了以死明誌的決心,誓與大道共存亡。幾乎要將貧道衝往十一境,而換你去當天心魁首。”
聽到這裏,楊培風就有些頭暈目眩了,困惑道:“我都沒見過你,哪來的試探,哪來的勃然大怒?”
周旭解釋道:“天地萬物皆為試探,是風雨,也是雷電。分毫不讓的是你的元神、本心,而非現在這個與貧道說話的識神。一切發乎本能。楊兄弟自幼修道,不會不懂。”
楊培風喃喃點頭,明白了。
周旭老臉通紅,繼續道:“然後就……貧道沒辦法。事關天下蒼生,恩師遺命。隻能請師叔祖出麵與守閣人,也就是你楊氏六祖洽談,讓他親手打散你的破境契機。作為代價,則是將來,貧道在你羽翼未豐之前,必須護你周全。否則按照你的天賦,雖比江不庭晚兩年破境,但不會遜色她太多。以十一境之姿落子梁國,你會比此時更輕鬆寫意。”
楊培風整理了一下,聽明白了,但他沒有沮喪,更不憤怒,隻是漫不經心笑道:“周道長是老實人,這點東西也至於耿耿於懷?大道爭鋒,且不說為天下蒼生,你即便一劍殺了我,也在權宜之內。不妨事的。”
“不可,萬萬不可。”周旭大驚失色,連連擺手,唿道:“福生無量天尊,此念頭萬萬不可。正邪兩分,涇渭分明,貧道為證正道,豈能以鬼魅伎倆求索?天下蒼生隻是小人借口。徹頭徹尾的荒謬!”
楊培風也就隨口一說,對方真要一劍殺了他,那肯定不樂意。但他似乎聽到了不得了的,連問道:“你剛剛是說楊氏六祖,他?書樓守閣人?幾百年前傳說飛升的那個?”
周旭反問道:“你不知道?”
楊培風搖頭,理直氣壯道:“沒人對我提過,我咋知道?”
周旭神色複雜,驀然變得惆悵,“前輩不願提及往事,貧道不敢妄語。有機會你自己去問。不過貧道鬥膽多嘴一句,楊兄弟莫要輕信任何人。包括貧道。”
楊培風眯眼微笑道:“我這人呢,最聽勸的。”
守閣人願為陳複而使他晚破境,甚至有可能破不了境,一輩子九品到頭。這種慷他人之慨,為楊培風所厭惡;對方萬裏迢迢來瓦山,名義上是救自己,但或許隻為正常開啟瓦山大會,為救陳複。更叫他犯惡心。
不過至少有一點好,守閣人沒喪心病狂到打死他。
楊培風裝模作樣地掐算了一番,嗤笑道:“那這瓦山的十一境之爭,也是在為陳複鋪路了?”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他腦海中升起。
西洲,其心可誅!
過去無法挽迴,楊培風從不因為既定事實而要死要活的。他隻在乎未來那些,力所能及之內,能夠改變的事。
從周旭的話中,他推算出一些東西,或許不真,但卻不是他願意看到的結果,得從中破局。
眼見周旭不迴話,楊培風微微拱手,就要告辭離開,“培風不勝酒力,失陪了。”
周旭立即喊道:“楊兄弟留步,且再聽貧道一言。”
楊培風道:“多謝道長告知實情,別的無需多言。我受過守閣人恩惠,不會怨恨,包括道長您。”
而且得知真相後,他反而輕鬆許多。
楊培風赤條條孑然一身,除江不庭外再不虧欠任何人,即便橫死,那也了無遺憾。
周旭歎了口氣:“如此最好。那位楊前輩是性情中人,觸怒不得。包括覃情前輩也是。”
楊培風沒興致再聽下去,正要離去時,周旭卻又一次叫住他,“稍等!”
“貧道知楊兄弟喜飲,前些時日偶然得到一枚葫蘆,便贈與你裝酒用,聊表歉意。”周旭說著,從寬大的袖袍內取出一團紙包,層層剝開。
楊培風蹙眉,毫不留情道:“曉得什麽死人活人用過的,在下忌諱,罷了。”
除了酒樓、茶館,別人吃喝過的東西,他死都不碰一下。
周旭一聽急了,瞪眼道:“不日前剛瓜熟蒂落,隻簡單打磨裝飾過,尚未掏空呢。”
楊培風道:“果真?”
“誆你作甚?”周旭見他似乎喜歡,忙獻寶似的遞出。
這枚葫蘆小巧玲瓏,以楊培風修長而有力的手指,便可輕鬆握住。葫蘆通體呈玄色,入手冰涼,在月光的照耀下猶如琉璃般通透。精美異常。
楊培風問道:“有名字嗎?”
周旭搖了搖頭道:“就一個小物件,起個什麽名?哎,那就先這樣吧。楊兄弟,貧道對不住你,此後大道登頂,一路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