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幫師傅迴憶一下,那段於小白而言,最刻骨銘心的時光麽?”
太華劍靈注視著獨孤信,再無比這更深重的仇恨了。
後者緩緩唿出一口氣,用不太確定的口吻道:“為師記得,小白是青枳人。”
“不錯。”她的情緒比在覃氏時要穩定太多。
“當年太華殿招收弟子,在青枳之地的一個偏遠山村,你偶然發現了我,欣喜若狂。給了我爹娘十世用之不盡的財寶,無比慷慨。那年,小白五歲。”
獨孤信眼神熾熱:“你值這個價!太值了。在你身邊那位降世前,你就是獨一無二的。”
太華劍靈置若罔聞,接著道:“時隔三載,一紙訃告傳迴小白家中,爹娘遂以為我已夭折,並在後山為我立下衣冠塚。”
“太華傳承,每隔百年都需犧牲一名天生劍胎,去承載那無與倫比的劍意。”
“而我,其實死在十三歲那年。”
“獻祭當日,不料被上官姐撞破你們的醜事,她拚得身受重傷,雖來不及救我,卻也從你們手中搶走太華劍。”
在智遠的安排下,上官枳一路逃亡至扶風城。為替好友重塑肉身,她跪求棲霞寺數個晝夜,終求得老方丈金麵。後來因此舉悖逆天道,稍有不慎則劍毀魂滅而不了了之。但上官枳,恰好遇見了風華絕代的陸老爺,然後兩人一見鍾情,有了楊培風。
也沒什麽離奇的,不過風輕雲淡的幾句話,便是許多人因緣際會的一生。
再往後,楊老太爺書碑——女俠上官枳之墓,皆是有跡可循。
隻是太華殿為顧全顏麵,說法有些出入。
譬如那個“搶”劍,則被說為“竊”。
太華殿也將其“罪孽”,歸咎於智遠和尚手髒,蒙騙小姑娘。
但無論怎麽講,二十出頭的上官枳,終是攜仙劍之威,孤身殺出太華殿數百人的重重圍困!
梁國最大的宗門,從此黯然無光矣。
楊培風的劍道天賦,是有說法的。
強如智遠,也由衷承認他那好徒兒,當得起一句——舉世無雙的女子劍仙。
與陸老爺成婚,實屬下嫁。
沒辦法,生得好看是真招女孩兒喜歡。
獨孤信被當眾戳破醜事,卻仍麵不改色,更不知羞愧,隻一味冷笑:“成王敗寇,誰都無話可說。”
“再者而言,你如今身懷十二境修為,更入了長生大道,何故怨恨為師?”
太華劍靈柳眉倒豎,勃然大怒:“你怎不要這樣的長生?家破人亡,徹骨之痛,唯以血償。”
獨孤信雙臂環胸,懶得往下爭辯,轉頭詢問:“我的甘棠徒兒,你是決心為她報仇,還是先拿下太華劍?”
這時,一位複姓獨孤的人,譏諷道:“依我之見,上官氏的情義全都生給了當年那個小丫頭。其餘人,不太有的。”
上官甘棠雙目如炬,直言不諱道:“太華劍我勢在必得,太華劍靈我不管。你這老匹夫枉為人師,今日我便清理門戶。”
獨孤信方才啞然失笑:“你又忘了,他們上官氏一脈相承的瘋症,跟個野狗似的,不爭個死活,不覺痛快。”
那人連連點頭:“然也,然也。”
“放你媽的屁!”上官甘棠火冒三丈,“砍死他!”
他身後一行人中,當即有高手領命拔劍砍去,幸得一位白發長者挺身架住,急忙說和:“莫要火並!中了奸人挑撥之計。”接著,他再又迴頭喝罵:“獨孤家的小子,汝再大言不慚,就自離太華殿吧。”
如此,原本劍拔弩張的兩撥人馬,遂偃旗息鼓。
楊培風始終默默觀望。
天可憐見,這可實非他從中挑撥,而是兩家積怨已久。明眼人都看得出。
隻是這老東西當真心有文墨,將禍水東引給他,一時竟真按住了太華殿眾人。
但也無所謂,楊培風本就不奢望這些有的沒的。
“劍靈前輩,咱們也算並肩作戰,你道行高深,多少也借我些?”他抬頭笑吟吟打量對方。
太華劍靈搖了搖頭。
“我會還你的。”楊培風急了,不帶這麽摳門的。
太華劍靈認真思量一番,解釋道:“上官甘棠的實力差獨孤信很多,但有太華劍曆代積累,後者實力仍差我一線。我的道行隨便借你半成,也夠你突破,做個名不副實的偽十一。”
楊培風費解:“那還等什麽?”
太華劍靈理所當然道:“我不會。”
“你不會?”楊培風滿臉錯愕。
太華劍靈耐心講道:“別說我當年死時隻有十三四歲,即便放眼天下九洲,也沒幾個人會。智遠和尚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至少在我眼中如此。”
她有印象,去年在滄淵的時候,智遠就曾將他的十二境修為悉數借給楊培風,讓其同那頭大妖鬥法。令人咋舌。
所謂門戶之別就是這般,不會就是不會。
太華一脈劍道無雙,但其中所藏之經文,壓根兒就沒高深術法。
誰料楊培風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咧嘴道:“無妨,我會的!”
他話音剛落,虛空中大批煉氣士皆是眉頭一皺,瞪大了眼睛。
吹牛吧?
倘若可以借人修為,誰他娘的苦兮兮修行,不找十七八個爐鼎,吸它個痛快才怪了。
楊培風輕歎了口氣,便語調古怪道:“爾等凡夫俗子,豈識吾仙人麵目?”
獨孤信笑了,無所謂伸手,喝道:“漫說你借境十一,便是十二境,十三境!本座何懼?太華殿何懼。”
“那好。”楊培風平穩住氣機,仰頭大口大口地吞酒,壯足了膽子,將自己死死釘在椅中,道:“劍靈前輩,我已固守三丹,洞開仙竅,你以仙力為我灌滿氣海。”
“後果自負。”太華劍靈麵若冰霜,纖手直接覆於楊培風頭頂,層層仙力迸發。
霎時,後者體內傳出一陣陣繁密的“劈啪”微響。
是他四肢百骸,以及周身經脈寸裂的聲音。
楊培風疼痛難忍不住顫抖,卻膽氣橫生,獰笑道:“有猜測太華劍不正,卻沒料到實為這般邪祟!再來!”
太華劍靈注視著獨孤信,再無比這更深重的仇恨了。
後者緩緩唿出一口氣,用不太確定的口吻道:“為師記得,小白是青枳人。”
“不錯。”她的情緒比在覃氏時要穩定太多。
“當年太華殿招收弟子,在青枳之地的一個偏遠山村,你偶然發現了我,欣喜若狂。給了我爹娘十世用之不盡的財寶,無比慷慨。那年,小白五歲。”
獨孤信眼神熾熱:“你值這個價!太值了。在你身邊那位降世前,你就是獨一無二的。”
太華劍靈置若罔聞,接著道:“時隔三載,一紙訃告傳迴小白家中,爹娘遂以為我已夭折,並在後山為我立下衣冠塚。”
“太華傳承,每隔百年都需犧牲一名天生劍胎,去承載那無與倫比的劍意。”
“而我,其實死在十三歲那年。”
“獻祭當日,不料被上官姐撞破你們的醜事,她拚得身受重傷,雖來不及救我,卻也從你們手中搶走太華劍。”
在智遠的安排下,上官枳一路逃亡至扶風城。為替好友重塑肉身,她跪求棲霞寺數個晝夜,終求得老方丈金麵。後來因此舉悖逆天道,稍有不慎則劍毀魂滅而不了了之。但上官枳,恰好遇見了風華絕代的陸老爺,然後兩人一見鍾情,有了楊培風。
也沒什麽離奇的,不過風輕雲淡的幾句話,便是許多人因緣際會的一生。
再往後,楊老太爺書碑——女俠上官枳之墓,皆是有跡可循。
隻是太華殿為顧全顏麵,說法有些出入。
譬如那個“搶”劍,則被說為“竊”。
太華殿也將其“罪孽”,歸咎於智遠和尚手髒,蒙騙小姑娘。
但無論怎麽講,二十出頭的上官枳,終是攜仙劍之威,孤身殺出太華殿數百人的重重圍困!
梁國最大的宗門,從此黯然無光矣。
楊培風的劍道天賦,是有說法的。
強如智遠,也由衷承認他那好徒兒,當得起一句——舉世無雙的女子劍仙。
與陸老爺成婚,實屬下嫁。
沒辦法,生得好看是真招女孩兒喜歡。
獨孤信被當眾戳破醜事,卻仍麵不改色,更不知羞愧,隻一味冷笑:“成王敗寇,誰都無話可說。”
“再者而言,你如今身懷十二境修為,更入了長生大道,何故怨恨為師?”
太華劍靈柳眉倒豎,勃然大怒:“你怎不要這樣的長生?家破人亡,徹骨之痛,唯以血償。”
獨孤信雙臂環胸,懶得往下爭辯,轉頭詢問:“我的甘棠徒兒,你是決心為她報仇,還是先拿下太華劍?”
這時,一位複姓獨孤的人,譏諷道:“依我之見,上官氏的情義全都生給了當年那個小丫頭。其餘人,不太有的。”
上官甘棠雙目如炬,直言不諱道:“太華劍我勢在必得,太華劍靈我不管。你這老匹夫枉為人師,今日我便清理門戶。”
獨孤信方才啞然失笑:“你又忘了,他們上官氏一脈相承的瘋症,跟個野狗似的,不爭個死活,不覺痛快。”
那人連連點頭:“然也,然也。”
“放你媽的屁!”上官甘棠火冒三丈,“砍死他!”
他身後一行人中,當即有高手領命拔劍砍去,幸得一位白發長者挺身架住,急忙說和:“莫要火並!中了奸人挑撥之計。”接著,他再又迴頭喝罵:“獨孤家的小子,汝再大言不慚,就自離太華殿吧。”
如此,原本劍拔弩張的兩撥人馬,遂偃旗息鼓。
楊培風始終默默觀望。
天可憐見,這可實非他從中挑撥,而是兩家積怨已久。明眼人都看得出。
隻是這老東西當真心有文墨,將禍水東引給他,一時竟真按住了太華殿眾人。
但也無所謂,楊培風本就不奢望這些有的沒的。
“劍靈前輩,咱們也算並肩作戰,你道行高深,多少也借我些?”他抬頭笑吟吟打量對方。
太華劍靈搖了搖頭。
“我會還你的。”楊培風急了,不帶這麽摳門的。
太華劍靈認真思量一番,解釋道:“上官甘棠的實力差獨孤信很多,但有太華劍曆代積累,後者實力仍差我一線。我的道行隨便借你半成,也夠你突破,做個名不副實的偽十一。”
楊培風費解:“那還等什麽?”
太華劍靈理所當然道:“我不會。”
“你不會?”楊培風滿臉錯愕。
太華劍靈耐心講道:“別說我當年死時隻有十三四歲,即便放眼天下九洲,也沒幾個人會。智遠和尚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至少在我眼中如此。”
她有印象,去年在滄淵的時候,智遠就曾將他的十二境修為悉數借給楊培風,讓其同那頭大妖鬥法。令人咋舌。
所謂門戶之別就是這般,不會就是不會。
太華一脈劍道無雙,但其中所藏之經文,壓根兒就沒高深術法。
誰料楊培風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咧嘴道:“無妨,我會的!”
他話音剛落,虛空中大批煉氣士皆是眉頭一皺,瞪大了眼睛。
吹牛吧?
倘若可以借人修為,誰他娘的苦兮兮修行,不找十七八個爐鼎,吸它個痛快才怪了。
楊培風輕歎了口氣,便語調古怪道:“爾等凡夫俗子,豈識吾仙人麵目?”
獨孤信笑了,無所謂伸手,喝道:“漫說你借境十一,便是十二境,十三境!本座何懼?太華殿何懼。”
“那好。”楊培風平穩住氣機,仰頭大口大口地吞酒,壯足了膽子,將自己死死釘在椅中,道:“劍靈前輩,我已固守三丹,洞開仙竅,你以仙力為我灌滿氣海。”
“後果自負。”太華劍靈麵若冰霜,纖手直接覆於楊培風頭頂,層層仙力迸發。
霎時,後者體內傳出一陣陣繁密的“劈啪”微響。
是他四肢百骸,以及周身經脈寸裂的聲音。
楊培風疼痛難忍不住顫抖,卻膽氣橫生,獰笑道:“有猜測太華劍不正,卻沒料到實為這般邪祟!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