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烽煙四起
桐洲五國當數虞、梁國力最盛,祁國次之,代、趙更次。
虞、梁接壤。梁東南為祁,虞西南為代、趙,大致呈彎月狀,皆臨海。
而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即為滄淵。
早在兩百多年前,祁國就已淪為天宮傀儡,各大士族與那些個仙門勢力不思反抗,反而利用“祁國”之名,趴在老百姓頭上攫取利益,壯大己身。這也是天下人心照不宣的事。
二十二年前,即虞梁青枳大戰時,祁國內亂,祁帝崩,祁太子出逃,薑氏取周氏而代之。
薑乾登基後也曾雄心壯誌,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令人惋惜的是,祁國積重難返。
在天宮毫無底線的幹預下,薑乾就連國號都隻能沿用前朝,無可奈何。
近百年以來,天宮愈發膨脹,瘋狂在暗處攪動風雲,並直接導致青枳之戰、虞梁大亂。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虞帝發起了殊死一搏。
一擊定乾坤!
功莫大焉。
在東籬書院求學時,祁語,一直是楊培風最頭疼的課程。頭疼到他經常做夢都是那位老先生的麵孔。而且,他被對方修理過很多次。
但近幾天他往返各個茶樓酒肆,真真切切地聽了,對往日裏那些晦澀難懂的地方,竟多有明悟。
煙花之地不乏三教九流的人出沒,偶爾蹦出幾句關起門來的話,讓他受益匪淺。
之所以是“關起門來”,自然是夠殺頭的罪名了。
譬如,薑氏。
內亂不止顯現於虞、梁二國。
天宮一倒,祁國人人自危,唯恐薑乾陛下秋後算賬。坐以待斃當然不可!是以各地打著光複周氏的旗幟,揭竿起義的人馬不下十數。僅僅數月就席卷整個祁國。
楊培風所在地毗鄰邊境,山高皇帝遠,沒等來薑乾的王師,也沒望見各個軍閥豪強的身影。直到梁國邊軍的一場突然劫掠,方才打破了這難得的平靜。
聽著似乎太過離奇,但事實就是如此。
祁國守軍,在尚不知敵軍虛實的情況下——直接獻城了。
逃走的多為富戶,或一些拋妻棄子或本就孑然一身的人。窮苦百姓要麽心存僥幸,要麽沒門路,要麽就拖家帶口實在走不了,隻能留下。聽天由命。
原本高高在上的楊公,現在隻是個斷了左臂的天心境煉氣士,身邊無人可供其驅使,還能如何?
有心無力的他,就像一葉無根浮萍,隨背井離鄉的難民一起,南逃。
他也眼睜睜地望著,那些富戶被山匪強盜多次劫掠後家破人亡,然後又去亡別人的家。
易子而食,原本他隻在書中見過的內容,現在活生生擺在了眼前。
當然,楊某人畢竟與江不庭相識相知,沾了對方身上的幾分俠氣。多次仗義出手。隻是於事無補。
十數萬流民每天都在死人,但卻越聚越多。
朦朧月色下,劍光閃過,一襲青衣的楊培風又解決掉大批強盜後,牽過一匹馬,繼續遊蕩。
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數月。
他就像一個遊蕩在祁國大地的鬼魂,不記得殺過多少人,更不敢保證出劍皆為正義。
隻因他不止一次發現,所謂的強盜、山匪,又何嚐不是最開始的流民……
一個黃昏。
楊培風騎馬悠閑在草原上,手裏攥著一柄精美的刻刀,正小心翼翼地掏空一枚小葫蘆。
是當時瓦山大會,周旭慷慨以贈。
他一言不發,因此處實在寂寥無人。他隻在腦海中冥想劍術。
突然,嗬斥聲響起:“楊公哪裏去?”
楊培風迴頭凝神望去,當即嚇得一驚:“鄢前輩!”
來人是名中年漢子,皮膚暗黃、身形健碩,頭戴鬥笠,腰懸長刀,同樣穿著一襲青衣,銳氣逼人。
相隔甚遠,楊培風卻如同麵臨一座巍峨山嶽,不禁心神動搖。
三清山十二結義,此人排行老三,鄢北風。
主持瓦山大會的人之一。
“晚輩勿擾,盡管你此刻憔悴惹人憐愛。但好那一口的,是我二哥嘛。”
鄢北風哈哈大笑,揮袖來到近前。
楊培風匆匆下馬,低頭拜見,“見過鄢前輩。不知您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鄢北風滿臉茫然,反問道:“什麽?”
楊培風再次道:“不知前輩尋我所為何事?”
鄢北風自顧自道:“哎,這人老了,耳朵聾,聽不見啊!”
楊培風聞言遂老臉一紅,慚愧的很。
當時他奉旨出使瓦山,為拖延時間,方便老皇帝覆滅天宮,同時也為顏亭進攻梁都,隻得在瓦山上無理取鬧。然後年輕氣盛嘛,他直接就說了一句。
鄢北風,你是耳朵聾嗎?
“這……”楊培風撓了撓頭,道:“當時木前輩在場,晚輩狗仗人勢,您老大人不計小人過?”
開什麽玩笑,鄢北風乃桐洲第一刀客!強如靈華仙人都得禮讓三分。他楊培風什麽貨色,再練幾百年都拍馬難及啊。
鄢北風喃喃點頭,瞧著氣順了些,道:“沒下次了?”
楊培風苦笑道:“難說。”
鄢北風啼笑皆非,“你小子倒真是個厚臉皮,難怪討人小姑娘喜歡。”
鄢北風的二哥馬師傅、以及五妹,都與年輕人相識,迴龍觀那邊亦然,再有大姐的關係在。他必不可能傷害對方一根汗毛。
是,他是在瓦山大會上丟了顏麵,但為了顏麵暴起殺人,不符合他們結義的初衷。
其實,這也算是楊培風見人下菜碟了。
為顧全大局,偶爾冒犯一下麵慈心善的人,未嚐不可。
但若來人是獨孤信,年輕人一百條命都不夠報銷的。
鄢北風嗬嗬笑道:“我路過此地,瞧你孤零零的甚是可憐,出來嚇你一嚇。瓦山一別,楊公別來無恙啊?”
楊培風輕輕歎了口氣,道:“猶如喪家之犬,哪來的無恙。”
鄢北風想起對方當時貫徹天地的一劍,何等意氣風發。結果,眨眼間狼狽至此,未嚐不叫人感慨。
鄢北風拍了拍他肩,好言寬慰道:“你還小嘛,太小了,二十出頭的年齡,看人看事都還……太嫩。且慢慢修行吧。”
桐洲五國當數虞、梁國力最盛,祁國次之,代、趙更次。
虞、梁接壤。梁東南為祁,虞西南為代、趙,大致呈彎月狀,皆臨海。
而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即為滄淵。
早在兩百多年前,祁國就已淪為天宮傀儡,各大士族與那些個仙門勢力不思反抗,反而利用“祁國”之名,趴在老百姓頭上攫取利益,壯大己身。這也是天下人心照不宣的事。
二十二年前,即虞梁青枳大戰時,祁國內亂,祁帝崩,祁太子出逃,薑氏取周氏而代之。
薑乾登基後也曾雄心壯誌,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令人惋惜的是,祁國積重難返。
在天宮毫無底線的幹預下,薑乾就連國號都隻能沿用前朝,無可奈何。
近百年以來,天宮愈發膨脹,瘋狂在暗處攪動風雲,並直接導致青枳之戰、虞梁大亂。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虞帝發起了殊死一搏。
一擊定乾坤!
功莫大焉。
在東籬書院求學時,祁語,一直是楊培風最頭疼的課程。頭疼到他經常做夢都是那位老先生的麵孔。而且,他被對方修理過很多次。
但近幾天他往返各個茶樓酒肆,真真切切地聽了,對往日裏那些晦澀難懂的地方,竟多有明悟。
煙花之地不乏三教九流的人出沒,偶爾蹦出幾句關起門來的話,讓他受益匪淺。
之所以是“關起門來”,自然是夠殺頭的罪名了。
譬如,薑氏。
內亂不止顯現於虞、梁二國。
天宮一倒,祁國人人自危,唯恐薑乾陛下秋後算賬。坐以待斃當然不可!是以各地打著光複周氏的旗幟,揭竿起義的人馬不下十數。僅僅數月就席卷整個祁國。
楊培風所在地毗鄰邊境,山高皇帝遠,沒等來薑乾的王師,也沒望見各個軍閥豪強的身影。直到梁國邊軍的一場突然劫掠,方才打破了這難得的平靜。
聽著似乎太過離奇,但事實就是如此。
祁國守軍,在尚不知敵軍虛實的情況下——直接獻城了。
逃走的多為富戶,或一些拋妻棄子或本就孑然一身的人。窮苦百姓要麽心存僥幸,要麽沒門路,要麽就拖家帶口實在走不了,隻能留下。聽天由命。
原本高高在上的楊公,現在隻是個斷了左臂的天心境煉氣士,身邊無人可供其驅使,還能如何?
有心無力的他,就像一葉無根浮萍,隨背井離鄉的難民一起,南逃。
他也眼睜睜地望著,那些富戶被山匪強盜多次劫掠後家破人亡,然後又去亡別人的家。
易子而食,原本他隻在書中見過的內容,現在活生生擺在了眼前。
當然,楊某人畢竟與江不庭相識相知,沾了對方身上的幾分俠氣。多次仗義出手。隻是於事無補。
十數萬流民每天都在死人,但卻越聚越多。
朦朧月色下,劍光閃過,一襲青衣的楊培風又解決掉大批強盜後,牽過一匹馬,繼續遊蕩。
這樣的日子,一晃就是數月。
他就像一個遊蕩在祁國大地的鬼魂,不記得殺過多少人,更不敢保證出劍皆為正義。
隻因他不止一次發現,所謂的強盜、山匪,又何嚐不是最開始的流民……
一個黃昏。
楊培風騎馬悠閑在草原上,手裏攥著一柄精美的刻刀,正小心翼翼地掏空一枚小葫蘆。
是當時瓦山大會,周旭慷慨以贈。
他一言不發,因此處實在寂寥無人。他隻在腦海中冥想劍術。
突然,嗬斥聲響起:“楊公哪裏去?”
楊培風迴頭凝神望去,當即嚇得一驚:“鄢前輩!”
來人是名中年漢子,皮膚暗黃、身形健碩,頭戴鬥笠,腰懸長刀,同樣穿著一襲青衣,銳氣逼人。
相隔甚遠,楊培風卻如同麵臨一座巍峨山嶽,不禁心神動搖。
三清山十二結義,此人排行老三,鄢北風。
主持瓦山大會的人之一。
“晚輩勿擾,盡管你此刻憔悴惹人憐愛。但好那一口的,是我二哥嘛。”
鄢北風哈哈大笑,揮袖來到近前。
楊培風匆匆下馬,低頭拜見,“見過鄢前輩。不知您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鄢北風滿臉茫然,反問道:“什麽?”
楊培風再次道:“不知前輩尋我所為何事?”
鄢北風自顧自道:“哎,這人老了,耳朵聾,聽不見啊!”
楊培風聞言遂老臉一紅,慚愧的很。
當時他奉旨出使瓦山,為拖延時間,方便老皇帝覆滅天宮,同時也為顏亭進攻梁都,隻得在瓦山上無理取鬧。然後年輕氣盛嘛,他直接就說了一句。
鄢北風,你是耳朵聾嗎?
“這……”楊培風撓了撓頭,道:“當時木前輩在場,晚輩狗仗人勢,您老大人不計小人過?”
開什麽玩笑,鄢北風乃桐洲第一刀客!強如靈華仙人都得禮讓三分。他楊培風什麽貨色,再練幾百年都拍馬難及啊。
鄢北風喃喃點頭,瞧著氣順了些,道:“沒下次了?”
楊培風苦笑道:“難說。”
鄢北風啼笑皆非,“你小子倒真是個厚臉皮,難怪討人小姑娘喜歡。”
鄢北風的二哥馬師傅、以及五妹,都與年輕人相識,迴龍觀那邊亦然,再有大姐的關係在。他必不可能傷害對方一根汗毛。
是,他是在瓦山大會上丟了顏麵,但為了顏麵暴起殺人,不符合他們結義的初衷。
其實,這也算是楊培風見人下菜碟了。
為顧全大局,偶爾冒犯一下麵慈心善的人,未嚐不可。
但若來人是獨孤信,年輕人一百條命都不夠報銷的。
鄢北風嗬嗬笑道:“我路過此地,瞧你孤零零的甚是可憐,出來嚇你一嚇。瓦山一別,楊公別來無恙啊?”
楊培風輕輕歎了口氣,道:“猶如喪家之犬,哪來的無恙。”
鄢北風想起對方當時貫徹天地的一劍,何等意氣風發。結果,眨眼間狼狽至此,未嚐不叫人感慨。
鄢北風拍了拍他肩,好言寬慰道:“你還小嘛,太小了,二十出頭的年齡,看人看事都還……太嫩。且慢慢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