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遠客
福祿巷尾,“楊家酒肆”正對著的賭坊,依門而立的年輕老板正細細打量著一個人,滿臉笑意。
好多天了,對方卯時開門營業,然後搭張椅子一躺就是半日,除了會應付客人幾句外,幾乎從不主動開口。
怪人呐!
“門神?”
年輕老板忍俊不禁,暗自嘀咕了一句。
這個時候,忽然有位神態慵懶的黑裙女子慢吞吞走來,踮起腳與他附耳呢喃道:“小主人今天似乎興致不錯。”
年輕老板笑意更濃,“他來的時候我就看清了,身上銀子不少,可惜也不照顧咱的買賣。”
黑裙女子偏過頭,說:“我去喚他。”
年輕老板遲疑道:“可這……會不會太過唐突?我剛賣了酒鋪給他,還不到一月又贏迴來。不太合適。”
兩人說話聲並不大,但落在楊培風耳中卻清晰的很。
他眯著眼,輕輕喚道:“小宏。”
少年聞聲而來,“老板,你吩咐?”
楊培風抬手指向街對,“這賭坊開了多久?”
少年不假思索道:“好些年了哦,鎮子裏唯一的賭坊,多少人輸得傾家蕩產,包括這酒鋪的前店主也是。老板對此地不熟,可千萬小心,別著了道。”
楊培風問:“有說法?”
少年理所當然道:“十賭九詐,這還需多想啊。”
楊培風點了點頭,最後一問,“那對男女見過沒?”
少年思忖片刻後,略帶尷尬地搖頭道:“眼生。我不常來這邊。”
楊培風揮了揮手,“行了,你去忙吧。”
那位男子就是賣他酒鋪的人,三十左右,穿一襲黑衣,麵容秀美脫俗。有修行過的痕跡,隻是以他的眼力,看不透。
反而是那位女子,五官輪廓分明,極具英氣。
這麽小的一個鎮子,竟這般藏龍臥虎。
了不得。
許久沒摸過賭桌,楊培風倒也不急,躺在椅子上一覺睡醒後來了精神,上樓去了。
黑裙女子笑道:“被你瞧得不好意思?”
年輕老板道:“取銀子去了。看樣子是個賭徒。”
何止是取銀子?
楊培風先是翻了黃曆,然後更衣沐浴、焚香作法,單看其滿臉虔誠的模樣,怕是不贏他個盆滿缽滿,決不罷休。
然而,他剛揣了大把銀子出門,迎麵就撞來一行人,不由得讓他停下腳步,並微微蹙眉。
賭不成了。
絕非巧合,對方奔著他來的。
楊培風站得筆直,朝不遠處的白發老者微微欠身。
“老師,久違了。”
盧欽,字子幹,大虞中書令。
盧欽微笑道:“很忙?”
楊培風羞赧迴道:“忙裏偷閑嘛。”
老人頷首,“那就請楊公借一步說話。”
“老師請。”楊培風恭敬伸手,給老人讓出身位。
除了盧欽以外,他眼前還有六位年輕男女,隻是一個都沒見過。
老人站在牌匾下,抬頭望著“楊家酒肆”四個大字,不禁長歎息道:“天生的劍客,偏偏不務正業,喝什麽酒,打什麽牌?”
楊培風賠笑道:“老師教訓的是。”
一行人前後走入店中。
那邊,黑裙女子盈盈笑道:“看樣子不該小主人賺錢呢。沒勁,我迴了。”
年輕老板意味深長道:“命裏有時終須有。天下好多事,求不來的。”
……
楊培風領他們徑往二樓廂房,獨給盧欽拿了個座、斟了杯酒,不經意道:“能在異國他鄉偶遇恩師,實乃幸事,學生招待不周,還望恕罪。”
盧欽邊指著楊培風落座,邊轉頭向隨行者哈哈大笑道:“早就對你們說過嘛,他即便姓了楊,但骨子裏仍和陸老爺是一種人。”
“咱也不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實話說了,是老朽舔著臉向吳循討要到你去向的。他畢竟是大虞宗室,事關重大。”
有人向楊培風作揖,“聞名不如見麵,久仰。”
他們衣著樸素,不似大虞朝堂的人。但能做盧欽隨從,又很難說出身普通。
楊培風默默收迴視線,未作理會,轉而對盧欽道:“學生這些年長了些見識,血氣方剛的少年則罷,反而越是上了年齡的人,越會借著年邁裝糊塗。當然了,不乏真老糊塗了的。”
“大膽!”
他話音剛落,一名青年勃然色變,怒斥道:“盧師星夜趕來為活你命,你這不識好歹的東西安敢無禮?含沙射影,說得什麽混賬話。”
楊培風抬了抬眼,“敢問尊駕……哪位?”
有人拉了拉青年胳膊,再聽一位女子賠禮道:“楊公息怒。”
楊培風哂笑道:“我怒了麽?”
他輕輕歎了口氣,接著道:“陸畋視我如仇寇,該不會是有人從中挑撥?求老師為學生開惑。”
盧欽直言不諱道:“是有這迴事。當年他叫我為陸氏推演。卦象最終,是說陸氏血脈能出一個君臨天下的人物。但卻並不姓陸。”
楊培風恍然大悟,“如此就不奇怪。”
以他對盧欽的了解,對方不會為了針對自己從而與陸畋說謊。對陸畋而言,那個符合一切條件的人,唯有他楊培風。
陸畋無法容忍一個外姓繼承家業,所以才有了後麵的刺殺。
“想明白了?”盧欽道。
楊培風聞之不禁恍惚了一瞬,仿佛又迴到當年的東籬書院。
很多次,盧欽都這麽對他講。
想明白了?
好像他天生就有顆玲瓏心,一點就透。
見年輕人默不作聲,盧欽又慢悠悠說道:“你仍為大虞安南公,可老朽卻是被一擼到底的閑散人了。當然,也不能全怪秉忠那小子,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楊培風聽出弦外之音,脫口而出:“盧秉忠將軍?”
盧欽淺抿了一口酒,潤過喉嚨,方才緩緩道出實情:“不知你與顏亭說了什麽,使他幾人反目。盧秉忠與衛懷仁在迴師途中生了二心,妄圖劫掠樂嘉。”
“匹夫!”楊培風拍案而起,大驚失色道:“梁氏雖視人命如草芥,但那梁氏主卻胸懷大誌乃一世梟雄。容他偏安一隅不介入虞梁戰爭最好,招惹他作甚?”
沒有第二個結果,樂嘉一役隻要出現,大虞必定元氣大傷。
福祿巷尾,“楊家酒肆”正對著的賭坊,依門而立的年輕老板正細細打量著一個人,滿臉笑意。
好多天了,對方卯時開門營業,然後搭張椅子一躺就是半日,除了會應付客人幾句外,幾乎從不主動開口。
怪人呐!
“門神?”
年輕老板忍俊不禁,暗自嘀咕了一句。
這個時候,忽然有位神態慵懶的黑裙女子慢吞吞走來,踮起腳與他附耳呢喃道:“小主人今天似乎興致不錯。”
年輕老板笑意更濃,“他來的時候我就看清了,身上銀子不少,可惜也不照顧咱的買賣。”
黑裙女子偏過頭,說:“我去喚他。”
年輕老板遲疑道:“可這……會不會太過唐突?我剛賣了酒鋪給他,還不到一月又贏迴來。不太合適。”
兩人說話聲並不大,但落在楊培風耳中卻清晰的很。
他眯著眼,輕輕喚道:“小宏。”
少年聞聲而來,“老板,你吩咐?”
楊培風抬手指向街對,“這賭坊開了多久?”
少年不假思索道:“好些年了哦,鎮子裏唯一的賭坊,多少人輸得傾家蕩產,包括這酒鋪的前店主也是。老板對此地不熟,可千萬小心,別著了道。”
楊培風問:“有說法?”
少年理所當然道:“十賭九詐,這還需多想啊。”
楊培風點了點頭,最後一問,“那對男女見過沒?”
少年思忖片刻後,略帶尷尬地搖頭道:“眼生。我不常來這邊。”
楊培風揮了揮手,“行了,你去忙吧。”
那位男子就是賣他酒鋪的人,三十左右,穿一襲黑衣,麵容秀美脫俗。有修行過的痕跡,隻是以他的眼力,看不透。
反而是那位女子,五官輪廓分明,極具英氣。
這麽小的一個鎮子,竟這般藏龍臥虎。
了不得。
許久沒摸過賭桌,楊培風倒也不急,躺在椅子上一覺睡醒後來了精神,上樓去了。
黑裙女子笑道:“被你瞧得不好意思?”
年輕老板道:“取銀子去了。看樣子是個賭徒。”
何止是取銀子?
楊培風先是翻了黃曆,然後更衣沐浴、焚香作法,單看其滿臉虔誠的模樣,怕是不贏他個盆滿缽滿,決不罷休。
然而,他剛揣了大把銀子出門,迎麵就撞來一行人,不由得讓他停下腳步,並微微蹙眉。
賭不成了。
絕非巧合,對方奔著他來的。
楊培風站得筆直,朝不遠處的白發老者微微欠身。
“老師,久違了。”
盧欽,字子幹,大虞中書令。
盧欽微笑道:“很忙?”
楊培風羞赧迴道:“忙裏偷閑嘛。”
老人頷首,“那就請楊公借一步說話。”
“老師請。”楊培風恭敬伸手,給老人讓出身位。
除了盧欽以外,他眼前還有六位年輕男女,隻是一個都沒見過。
老人站在牌匾下,抬頭望著“楊家酒肆”四個大字,不禁長歎息道:“天生的劍客,偏偏不務正業,喝什麽酒,打什麽牌?”
楊培風賠笑道:“老師教訓的是。”
一行人前後走入店中。
那邊,黑裙女子盈盈笑道:“看樣子不該小主人賺錢呢。沒勁,我迴了。”
年輕老板意味深長道:“命裏有時終須有。天下好多事,求不來的。”
……
楊培風領他們徑往二樓廂房,獨給盧欽拿了個座、斟了杯酒,不經意道:“能在異國他鄉偶遇恩師,實乃幸事,學生招待不周,還望恕罪。”
盧欽邊指著楊培風落座,邊轉頭向隨行者哈哈大笑道:“早就對你們說過嘛,他即便姓了楊,但骨子裏仍和陸老爺是一種人。”
“咱也不必揣著明白裝糊塗,實話說了,是老朽舔著臉向吳循討要到你去向的。他畢竟是大虞宗室,事關重大。”
有人向楊培風作揖,“聞名不如見麵,久仰。”
他們衣著樸素,不似大虞朝堂的人。但能做盧欽隨從,又很難說出身普通。
楊培風默默收迴視線,未作理會,轉而對盧欽道:“學生這些年長了些見識,血氣方剛的少年則罷,反而越是上了年齡的人,越會借著年邁裝糊塗。當然了,不乏真老糊塗了的。”
“大膽!”
他話音剛落,一名青年勃然色變,怒斥道:“盧師星夜趕來為活你命,你這不識好歹的東西安敢無禮?含沙射影,說得什麽混賬話。”
楊培風抬了抬眼,“敢問尊駕……哪位?”
有人拉了拉青年胳膊,再聽一位女子賠禮道:“楊公息怒。”
楊培風哂笑道:“我怒了麽?”
他輕輕歎了口氣,接著道:“陸畋視我如仇寇,該不會是有人從中挑撥?求老師為學生開惑。”
盧欽直言不諱道:“是有這迴事。當年他叫我為陸氏推演。卦象最終,是說陸氏血脈能出一個君臨天下的人物。但卻並不姓陸。”
楊培風恍然大悟,“如此就不奇怪。”
以他對盧欽的了解,對方不會為了針對自己從而與陸畋說謊。對陸畋而言,那個符合一切條件的人,唯有他楊培風。
陸畋無法容忍一個外姓繼承家業,所以才有了後麵的刺殺。
“想明白了?”盧欽道。
楊培風聞之不禁恍惚了一瞬,仿佛又迴到當年的東籬書院。
很多次,盧欽都這麽對他講。
想明白了?
好像他天生就有顆玲瓏心,一點就透。
見年輕人默不作聲,盧欽又慢悠悠說道:“你仍為大虞安南公,可老朽卻是被一擼到底的閑散人了。當然,也不能全怪秉忠那小子,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楊培風聽出弦外之音,脫口而出:“盧秉忠將軍?”
盧欽淺抿了一口酒,潤過喉嚨,方才緩緩道出實情:“不知你與顏亭說了什麽,使他幾人反目。盧秉忠與衛懷仁在迴師途中生了二心,妄圖劫掠樂嘉。”
“匹夫!”楊培風拍案而起,大驚失色道:“梁氏雖視人命如草芥,但那梁氏主卻胸懷大誌乃一世梟雄。容他偏安一隅不介入虞梁戰爭最好,招惹他作甚?”
沒有第二個結果,樂嘉一役隻要出現,大虞必定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