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死的有些多了……”


    五月中旬,劉繼隆還未曾知曉王式平定武寧軍的事情,而他口中的這番話,主要是針對隴右各州縣衙門的匯報。


    自四月焉支山官道及鄯州三斜道的積雪融化後,酒居延便驅趕著事前所說好的挽馬前往了涼州。


    與此同時,劉繼隆也讓高進達遷徙劍南道人口北上,試圖走焉支山進入甘州。


    盡管這個時代的河西遠比後世綠化麵積更廣,空氣更加濕潤……


    但是對於西川的流民來說,河西還是太過幹燥了。


    隨著他們離開隴右,走入涼州之時,不少人身體因為河西幹燥的環境而患上鼻衄。


    除此之外,諸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也不在少數,路上因為這些症狀而死去的移民不知凡幾。


    盡管相較於上萬人的移民隊伍來說,這點死傷不算什麽,但這也給劉繼隆上了一課。


    這個時代的西川環境和隴右環境還比較貼近,移民路途中,頂多也就是身子虛弱的老弱會因為水土不服而病亡。


    但是如西川和河西這種氣候環境差距過大的地方,貿然移民則是會導致死亡率驟漲。


    按照氣候環境來說,從南向北移民要更能適應些。


    畢竟從濕熱走向幹燥,並非那麽難以接受。


    反倒是從幹燥走向濕潤而引起的病症,絕大多數都很難用藥石醫治,隻能靠人體免疫力挺過這個階段。


    這般想著,劉繼隆將文冊放下後說道:“暫時讓他們在涼州稍微適應適應。”


    “等他們適應一兩個月,然後再帶他們前往甘州。”


    “除此之外,日後西川遷徙往河西的百姓,分階段的在隴南、隴西、涼州分別待一個月,漸漸適應後再前往河西。”


    麵對水土不服而引起的病症,劉繼隆隻能想到用這種循序漸進的辦法。


    高進達聞言作揖應下,而劉繼隆則是詢問道:“欠他多少移民,都得足數補上才行。”


    “隴右能如此富庶,少不了絲路的助力,幫助張使君在西州站穩腳跟,甚至進一步收複龜茲、焉耆、疏勒三鎮,這都得算作要務。”


    高進達聽後頷首,當即便派人將政令下達。


    在政令下達過後,不等劉繼隆示意高進達迴去辦公,便見堂外出現了陳瑛的身影。


    他疾步走來,走入堂內後作揖道:“節帥,涼州急報。”


    “遞上來。”劉繼隆頷首示意,隨後便見陳瑛上前遞出捷報。


    劉繼隆翻看幾頁,隨後略微詫異。


    “怎麽了,節帥?”高進達投來好奇的目光,劉繼隆見狀將急報遞下去的同時說道:


    “黠戛斯人派使者南下涼州,在休屠城被攔住。”


    “這使者叫做合伊難支,說是想要和我談談。”


    劉繼隆解釋著,腦中也不免迴想關於黠戛斯的一切知識。


    不過黠戛斯在曆史上的存在感確實不高,關於他們,劉繼隆隻記得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黠戛斯滅亡迴鶻汗國,配合大唐將迴鶻驅趕向西域,建立了黠戛斯汗國。


    第二件事就是大唐為了防備和製衡黠戛斯汗國,於是選擇了韃靼來扶持。


    這個韃靼就是蒙古,而此時的他們倒是過得相當佛係。


    根據唐朝派出使臣的記載,韃靼人隻會種地養豬,不會養馬,更不會養牛,甚至連種地的方式也十分奇葩。


    春天放火燒光草地,撒上種子後離開,等到秋天再迴來看看,有糧食就收割,沒有就放豬吃草。


    他們的足跡從弓盧水到漠南,所以才會被唐廷選擇並扶持起來對付黠戛斯。


    不過黠戛斯對草原的統治,遠比突厥、迴鶻要更為倒退,因此也沒有多麽嚴格管理韃靼諸部。


    在大唐眼裏,突厥、迴鶻這些民族都算不通王化的蠻族了,但黠戛斯人在突厥、迴鶻人眼裏卻是蠻族中的蠻族。


    盡管滅亡了迴鶻汗國,但黠戛斯卻很佛係的在漠北和漠西待著,除了向韃靼及草原上其他部落索要牛羊,其它時候都不知道在幹嘛。


    正因如此,黠戛斯汗國在曆史上的記錄少的可憐,劉繼隆對它的印象也就僅限於這些。


    “黠戛斯?”


    高進達聞言眉頭微皺,隨後才道:“他們與我們有什麽好談的?”


    “不礙事,讓義山派人將他們送來狄道吧。”


    劉繼隆擺擺手,他倒是很好奇這個明明稱霸了草原,結果卻默默滅亡的汗國。


    “是!”眼見劉繼隆感興趣,高進達便很快派人給李商隱迴了消息。


    劉繼隆見狀也不再說什麽,隻是示意他下去辦公後,自己也起身返迴了內院。


    與此同時,在接下來近半個月的時間裏,在長安進奏院的楊信也在不斷將朝野要事的情報傳迴隴右。


    時間步入六月後,哪怕是身處隴右的劉繼隆,卻也知道了王式鎮壓武寧軍,以及東都洪水的事情。


    從四月下旬開始,都畿及河南等地大雨不減,運河水漫出渠。


    東都、許州、汝州、徐州、泗州等地發大水,不僅阻止了王式對銀刀軍殘部的追捕,更是令本就殘破的河南道雪上加霜。


    更為關鍵的在於,王式奏表朝廷,請朝廷準許他討平龍脊山等處盜寇,但兵部侍郎路岩幾番催促,王式隻能離任徐州,往長安述職而去。


    “這路岩不知軍略卻能當上兵部侍郎,我看朝廷也不過如此。”


    都護府正堂內,曹茂臉上露出不屑,張昶等人更是咋舌。


    高進達看過進奏院送來的多份情報後,也十分認同曹茂的看法,並說出自己的推測。


    “如果徐泗地區的匪患真的如王式所說的那麽嚴重,那這路岩將他調離徐泗,無疑是一步臭棋。”


    “如今武寧軍被降為徐泗團練,州兵及營兵不過四五千人,若是有盜寇作亂,恐怕難以禦敵。”


    “徐泗地區若是丟失,那朝廷漕運被斷,恐怕會震動天下……”


    高進達的推斷沒錯,至少就劉繼隆對曆史上龐勳起義的了解來看,高進達的推斷很正確。


    不過曆史上的王式鎮壓武寧軍過程,似乎與自己從情報上了解的不一樣。


    劉繼隆記得曆史上王式可沒用什麽苦肉計,而是直接帶著忠武軍和義成軍和武寧軍鎮壓了。


    隻是曆史上王式是節製三鎮兵馬,討平裘甫後再就任徐州,鎮壓武寧軍。


    但如今情況卻是王式被朝廷從安南直接調往徐州,而後鎮壓武寧軍。


    兩者看似差別不大,但前者時間充裕,王式更熟悉忠武軍和義成軍,而且忠武軍和義成軍也在平定裘甫之亂中得到鍛煉,鎮壓武寧軍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危險。


    相比較之下,後者屬於直接調給王式,王式沒有時間熟悉忠武、淮南兩軍,所以才用上了苦肉計。


    隻能說王式確實有名將之才,能合理運用手中資源,針對局勢做出不同的戰術。


    這般想著,劉繼隆將手中情報放下,不免詢問道:“這路岩是什麽來頭?”


    “魏州冠氏縣路家出身,算是魏州的大庶族,其父是昔年的中書舍人路群。”


    “此人昔年在淮南道時,曾在崔鉉手下擔任佐官,而後擔任屯田員外郎,跟隨崔鉉平定裘甫之亂後,得以擢升為兵部侍郎。”


    曹茂對劉繼隆詢問做出解釋,劉繼隆聽後頷首,而曹茂也繼續說道:


    “不過此人在淮南道時,聽聞嚐有人向其賄賂,此人也是照單全收……”


    劉繼隆聞言不免搖頭,心道朝廷無能,天下有才之人那麽多,結果廟堂上卻大半無能之徒。


    那些被堵上門路的小庶族求官無門,加之地方衙門不斷盤剝,恐怕很快就要揭竿而起了。


    隻是不知道龐勳是否死在了王式手中,若是他沒能同曆史上那樣幸運,恐怕唐末農民起義的大火還得靠別人點燃。


    如果無人點燃,就隻能自己想辦法了。


    王仙芝、黃巢等人在曆史上起事太晚,距離如今大概還有十幾年時間。


    盡管十幾年的時間能讓隴右發展的更為強盛,可那時自己畢竟四十多歲了。


    倘若出了什麽意外,那樣的局麵不是他想見到的。


    在他這般想著的時候,堂外卻出現了一名校尉,他走入院內便朝正堂作揖:


    “節帥,黠戛斯的使者來了,敢問是否現在接見?”


    “傳他們進來吧!”劉繼隆不假思索的迴應。


    上次得知黠戛斯來找自己後,他便迴去翻了翻史書,這才大概了解了黠戛斯的情況。


    黠戛斯汗國的民族成分很複雜,有紅發綠眼的白人,也有黑發黑眼、黑發棕眼的胡人。


    黠戛斯大汗的稱號為“阿熱”,其王室即以阿熱為姓氏。


    王帳設在青山,部眾三四十萬,其組織架構都是模仿突厥和大唐,朝中有宰相七名、都督三名、職使十名,長史十五。


    除此之外,還有將軍和達於的官職,名額不固定。


    此次前來拜訪自己的,便是作為職使的合伊難支。


    以合伊難支的官職來說,隴右的外交地位,僅比大唐低一些,比韃靼和契丹略高。


    這般想著,劉繼隆便見到校尉離去,不多時便帶著一行人走入正堂院中。


    這行人共十餘人,領頭之人學著漢人穿搭,外貌和發色也與漢人沒有太大區別。


    相比較他,他後麵那群人就頗有幾分牛鬼蛇神的模樣了。


    紅發綠眼、棕發藍眼的各類白人站在隊伍中,顯得格外突兀。


    這群人個頭不高,也就五尺(155cm)左右,比起雄壯的隴右兵卒來說,可以說是十分瘦弱。


    這並不奇怪,畢竟清代以前,漢人都素以雄壯著稱,到了元代,依舊被歐洲人稱唿為“巨人國”。


    哪怕到了清末,北方漢人的身高也是穩壓不少歐洲國家,這點從各國募兵的身高標準就能看出。


    劉繼隆估計這群白人應該是昔年東遷的北歐蠻人,隻不過還沒南下抵達中原,就被漠北的遊牧民族擊敗並融合了。


    “黠戛斯國職使合伊難支,見過劉節帥!”


    在劉繼隆思考黠戛斯汗國內白人來源時,字正腔圓的河洛音便突然在他耳邊響了起來。


    劉繼隆聞聲看去,果然瞧見了那漢人穿搭的中年胖子正在朝自己作揖行禮。


    “賜座……”


    反應過來後,劉繼隆頷首示意,並不覺得奇怪。


    在他的示意下,合伊難支被請入堂內,落座於堂中,與劉繼隆麵對麵。


    那十餘名黠戛斯人則是坐在院中,各自安靜著。


    “你說有事情要與我商量,我倒是十分好奇,黠戛斯能有什麽事情與我商量。”


    劉繼隆開門見山,合伊難支則是陪笑般的笑了幾聲。


    他眼睛不大,加上比較肥胖,而且穿得又是珍貴的蜀錦,因此十分“顯身材”。


    劉繼隆望著他那身蜀錦所製的袍子,都怕他將那袍子撐破。


    “劉節帥,我這次南下是為了請您開啟互市,與我們買賣糧食。”


    “除此之外,我們還想從您這裏采買一些經書和書籍,聯手對付迴鶻。”


    得知合伊難支的來意,劉繼隆有些警惕。


    畢竟東邊的那群倭人可沒少打著采買經文的名義,夾帶私貨的從中原偷渡技藝類書籍。


    隴右雖然沒有什麽大儒,市麵上也沒有什麽技藝類的書籍,但由於印刷業的發達,因此劉繼隆曾經派王燾、俞從暉等人從大唐各地采買書籍,帶迴隴右後大肆印刷。


    在大唐境內比較難見的古籍,在隴右這邊卻如常書那般常見。


    正因如此,劉繼隆有些防範這群家夥,畢竟隻要利益足夠,便不缺鋌而走險,見利忘義之徒。


    “糧食好說,不知你所說的經書和書籍包括哪些?”


    劉繼隆反問起合伊難支,合伊難支聞言便說出了許多經書和典籍。


    這些經籍倒是沒有牽扯到任何技藝方麵的內容,劉繼隆聽後頷首道:“你們需要多少套?”


    “多少套?”合伊難支錯愕,他們求取經籍,向來都是求取朝廷認可,而後采買經籍後,聘請民間的抄書人抄書印刷。


    如隴右這種一條龍包辦的服務,他還真的沒有享受過,因此不免有些拘束。


    他想了想後,試探性說道:“一百套如何?”


    “一百套套?”劉繼隆皺眉,畢竟合伊難支所說的經籍不過六十多本,而一百套也不過區區六千多。


    按照大唐那邊的書價,這筆交易也不過四五千貫而已。


    “太多了嗎?”


    合伊難支有些忐忑,但劉繼隆卻搖頭道:“太少了。”


    “不知價格幾何?”


    合伊難支聞言鬆了口氣,劉繼隆聞言則是說道:“價格不一,但比關中便宜,每本作價四百到六百錢不等。”


    劉繼隆將價錢往低了說,因為他想到了一件事。


    相比較軍事征服,文化征服反而更容易。


    黠戛斯沒有自己的文化,倘若能以經籍來廢除其武功,再傳入宗教來控製對方,這無疑對日後的中原很有幫助。


    反正隴右的印刷術是活字印刷,不需要像雕版印刷那樣專門雕版,人工和材料價格十分便宜,無非就是賺多賺少的區別罷了。


    可若是能扶持其沒有文化的黠戛斯,以此來遏製日後的韃靼和契丹,這無疑是筆劃算的買賣。


    至少相比較迴鶻、韃靼、契丹等部落來說,黠戛斯更容易控製。


    “這麽……”


    合伊難支似乎想說很便宜,但說到一半他就忍住了,隨後開口說道:“我們願意用黃金和牧群來交易,每種經籍需要三百套。”


    “此外,不知道隴右糧食作價幾何?”


    合伊難支眼見隴右的書籍便宜,不免詢問起了糧食。


    他不是瞎子,這一路從涼州走來,他見到了不同於大唐那混亂的局麵。


    隴右的百姓豐衣足食,甚至有不少百姓長出了贅肉。


    此等景象,便是在大唐都瞧不見,更別說此地百姓十分守禮,遠比大唐那些跋扈的軍將兵卒要好太多了。


    合伊難支不是第一次南下出使,隻是此前幾次出使,河北及關內道的藩鎮給他印象太差。


    他本以為遭到吐蕃破壞而後起的隴右也好不到哪去,現在看來,卻是自己偏見了。


    “每石作價八百錢,但交易地點在蘭州的五泉縣。”


    劉繼隆報出了一個合適的價位,並且把交易地點定在了蘭州的五泉縣。


    交易地點在這裏的話,隴右能減去不少人工和損耗,賺頭要比賣往關中還大。


    “八百錢嗎?”


    合伊難支臉上洋溢笑容,他的算術並不好,但也知道這要比關內道和河東道、河北道的糧價便宜。


    他想了想後,試探性詢問道:“我們的黃金不夠,如果用牛羊和馬匹交易,那價格是什麽樣的?”


    麵對詢問,劉繼隆略微思考後說道:“馬匹分三等,上等軍馬,中等乘馬,下等挽馬。”


    “軍馬作價十五貫,乘馬作價十貫,挽馬作價五貫,而耕牛與乘馬同價,肉牛僅作價七貫。”


    “至於羊、駝,分別作價七百錢及三貫。”


    劉繼隆給出了價格,隨後覺得這麽說太粗略了,直接對高進達說道:“其它商貨的價格,就按照與尚摩鄢他們交易的價格定價,將文冊拿給職使看看。”


    “是……”


    高進達作揖應下,當即派人去修改交易文冊後取來文冊。


    在此期間,劉繼隆接著看向合伊難支,饒有興趣道:


    “職使要與我們對付迴鶻人,我倒是很感興趣,不知道怎麽對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