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7章 本王是擔心你
重生嬌嬌女馴養攝政王 作者:生花妙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噓!”薑娩食指貼唇,“小點聲。”
聞淺連忙捂著嘴。
事已至此,薑娩也就如實相告了一通。
果不其然,聞淺聽了後麵色慘白,被嚇得張著嘴,念念有詞。
“王爺竟是如此無理之人......此等醃臢手段是從何處學來的......”
她又連忙拽著薑娩的手臂說:“娩姐姐,今日你既然從王府出來,不如就別迴去了,否則此後還不知會遭遇些什麽。”
薑娩抿了抿唇,說:“此事沒那麽容易,但我今日前來,是還有一事求你相助。”
“但說無妨,隻要我能幫得上的。”
薑娩語氣緩緩道:“過幾日,皇上會前往昭明寺祈福,皇後會請幾世家隨行,屆時平南侯府也會在列。我想讓你幫我找機會同行。”
聞淺有些猶豫,目光閃爍片刻,忽然問道:“娩姐姐,你怎會知曉皇上的動向?”
薑娩一怔,隨即笑道:“前些時日聽王爺提起過。”
她低垂眼簾,指尖輕輕摩挲著袖上的蓮花紋路,思緒卻被一段前世的記憶拉扯迴去。
那年祈福之時,她還隻是寧祉侍妾。
寧祉固執地帶她以侍女之名同行。
下榻昭明寺時,已是夜半。
他拉著她的手偷偷進入佛殿中,虔誠跪拜,許願道:“願我與娩娩,長相廝守,永不分離。”
他目光熾熱,握著她的手微微顫抖。
薑娩既感動,又有些不安。
“殿下,佛堂香火莊嚴,豈能胡亂許願?若被人撞見,隻怕會惹出禍事。”
寧祉卻執拗地搖頭:“神明在上,我不怕。”
燭火映照下,他落在她眉心一吻。
這一幕被皇後的婢女遠遠瞧見,把二人親密模樣立刻迴稟上去。
次日祈福結束後,寧祉與太師在寺外飲了桃花釀。
寧祉醉得人事,不知薑娩被幾名太監打暈拖走,丟在了寺外荒涼的山道上。
正值寒冬,冰雪滿地。
她單薄的衣衫很快被寒風刺透,醒來時四肢僵硬得無法動彈,隻能絕望地蜷縮在雪地裏。
直到夜深,寧祉酒醒,發現她不見,驚慌失措地四處尋找。
皇後越是攔著,他越是覺得薑娩出事。
最終不顧手下的勸阻,披著鬥篷冒雪而出。
在半山的雪地裏找到薑娩時,她已奄奄一息。
那一晚,她從未見過寧祉如此失控,將她護在懷中,步履踉蹌地走迴寺中。
如今皇後依然厭惡她,想來這次她若是前去,定也不會讓她好過。
薑娩收迴思緒,又看向聞淺:“實在為難的話,便也作罷......”
“不為難。”聞淺拉著她的手,“你放心,這事交給我便是。”
她目光懇切,十分篤定。
薑娩迴握住聞淺的手:“多謝。”
聞淺又問:“可我還有一事不解,娩姐姐為何要隨行?”
薑娩輕輕頷首,眸光深處掠過一絲複雜之色。
前世寧祉雖與三皇子爭了個勝負,這一世三皇子雖落了罪,但有一事卻還未發生。
她必須要去提醒寧祉。
但這件事沒必要告訴聞淺。
她是個天真的小娘子,不問政事,不明白朝堂的彎彎繞繞。
如此純良之人,無需攪和進來。
薑娩掛起笑,說:“等一切塵埃落定了,我再原原本本給你講一遍。你現下最重要的,就是顧好腹中孩兒。”
聞淺輕撫著小腹,說:“如今一月有餘了,不知何時才會顯懷。”
“還早呢,再過幾月不僅顯懷,他還會在腹中踢你,你能看到他小腳劃過肚皮的形狀。”
聞淺捂著嘴笑:“娩姐姐這話,好似你曾有過身孕似的。”
她笑得單純,薑娩卻愣了神。
若是她與寧祉的孩兒還在,此時應當也五歲了。
前世之人若都還在,該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薑娩。”
一聲唿喚傳來打斷她的愁思。
薑娩循聲望去,是蕭珩之,與李知景一同入內。
聞淺眼睛一亮,小跑著過去揚聲喚著:“夫君!”
李知景目光掃過薑娩,眼中複雜之色一閃而逝,隨即伸手穩穩接住聞淺:“當心點,別摔著。”
蕭珩之站在一旁,微微挑眉:“數月未見,沒想到你二人如今感情甚篤。”
聞淺臉上一紅,低聲道:“王爺說笑了。”
她轉頭問李知景:“夫君怎的會與王爺一同過來?”
她記憶中,李知景和蕭珩之的關係,一向很差,往日還被他在薑府戲弄得落水失顏。
李知景溫聲迴答:“方才迴來路上看到王爺,便邀他入內一坐。”
薑娩站在一旁,目光淡淡掃過蕭珩之,既不行禮,也無半分驚訝之色。
蕭珩之緩步走近,看著她不說話。
薑娩垂下眼簾,輕聲道:“王爺不是說給我自由嗎?怎的又跟過來了?”
“給你自由不假,但你身處何處,我總要心裏有數。”
“心裏有數?我瞧著,倒更像是時時刻刻在監視。”
“本王是擔心你。”
“王爺不必把監視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
二人低語,從旁人視線看過去,倒像是在親密交談。
過了許久。
李知景緩緩開口道:“今日天色已晚,王爺可要留在府中用膳?”
蕭珩之轉頭笑道:“多謝世子好意,但今日府中有事,不便久留。”
他說著就拉著薑娩的手腕,力道不輕不重:“天色不早了,隨本王迴去吧。”
薑娩微微一頓,抬眸看向李知景。
幾月不曾見,他的麵貌已經逐漸與前世相似。
逐漸褪去青澀,顯露出堅毅的輪廓。
她淡聲道:“知景,你我許久未見本應敘舊,但王爺既然發話,我也確實該迴去了。”
李知景看著她,眼神複雜,卻壓抑得極好,臉上隻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二妹妹言重了,你我舊識,來日得空再聚也行。”
“舊識……”
薑娩聽著他這般疏離的稱唿,微微頷首,不再多言,轉身跟著蕭珩之往府外走去。
聞淺連忙捂著嘴。
事已至此,薑娩也就如實相告了一通。
果不其然,聞淺聽了後麵色慘白,被嚇得張著嘴,念念有詞。
“王爺竟是如此無理之人......此等醃臢手段是從何處學來的......”
她又連忙拽著薑娩的手臂說:“娩姐姐,今日你既然從王府出來,不如就別迴去了,否則此後還不知會遭遇些什麽。”
薑娩抿了抿唇,說:“此事沒那麽容易,但我今日前來,是還有一事求你相助。”
“但說無妨,隻要我能幫得上的。”
薑娩語氣緩緩道:“過幾日,皇上會前往昭明寺祈福,皇後會請幾世家隨行,屆時平南侯府也會在列。我想讓你幫我找機會同行。”
聞淺有些猶豫,目光閃爍片刻,忽然問道:“娩姐姐,你怎會知曉皇上的動向?”
薑娩一怔,隨即笑道:“前些時日聽王爺提起過。”
她低垂眼簾,指尖輕輕摩挲著袖上的蓮花紋路,思緒卻被一段前世的記憶拉扯迴去。
那年祈福之時,她還隻是寧祉侍妾。
寧祉固執地帶她以侍女之名同行。
下榻昭明寺時,已是夜半。
他拉著她的手偷偷進入佛殿中,虔誠跪拜,許願道:“願我與娩娩,長相廝守,永不分離。”
他目光熾熱,握著她的手微微顫抖。
薑娩既感動,又有些不安。
“殿下,佛堂香火莊嚴,豈能胡亂許願?若被人撞見,隻怕會惹出禍事。”
寧祉卻執拗地搖頭:“神明在上,我不怕。”
燭火映照下,他落在她眉心一吻。
這一幕被皇後的婢女遠遠瞧見,把二人親密模樣立刻迴稟上去。
次日祈福結束後,寧祉與太師在寺外飲了桃花釀。
寧祉醉得人事,不知薑娩被幾名太監打暈拖走,丟在了寺外荒涼的山道上。
正值寒冬,冰雪滿地。
她單薄的衣衫很快被寒風刺透,醒來時四肢僵硬得無法動彈,隻能絕望地蜷縮在雪地裏。
直到夜深,寧祉酒醒,發現她不見,驚慌失措地四處尋找。
皇後越是攔著,他越是覺得薑娩出事。
最終不顧手下的勸阻,披著鬥篷冒雪而出。
在半山的雪地裏找到薑娩時,她已奄奄一息。
那一晚,她從未見過寧祉如此失控,將她護在懷中,步履踉蹌地走迴寺中。
如今皇後依然厭惡她,想來這次她若是前去,定也不會讓她好過。
薑娩收迴思緒,又看向聞淺:“實在為難的話,便也作罷......”
“不為難。”聞淺拉著她的手,“你放心,這事交給我便是。”
她目光懇切,十分篤定。
薑娩迴握住聞淺的手:“多謝。”
聞淺又問:“可我還有一事不解,娩姐姐為何要隨行?”
薑娩輕輕頷首,眸光深處掠過一絲複雜之色。
前世寧祉雖與三皇子爭了個勝負,這一世三皇子雖落了罪,但有一事卻還未發生。
她必須要去提醒寧祉。
但這件事沒必要告訴聞淺。
她是個天真的小娘子,不問政事,不明白朝堂的彎彎繞繞。
如此純良之人,無需攪和進來。
薑娩掛起笑,說:“等一切塵埃落定了,我再原原本本給你講一遍。你現下最重要的,就是顧好腹中孩兒。”
聞淺輕撫著小腹,說:“如今一月有餘了,不知何時才會顯懷。”
“還早呢,再過幾月不僅顯懷,他還會在腹中踢你,你能看到他小腳劃過肚皮的形狀。”
聞淺捂著嘴笑:“娩姐姐這話,好似你曾有過身孕似的。”
她笑得單純,薑娩卻愣了神。
若是她與寧祉的孩兒還在,此時應當也五歲了。
前世之人若都還在,該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
“薑娩。”
一聲唿喚傳來打斷她的愁思。
薑娩循聲望去,是蕭珩之,與李知景一同入內。
聞淺眼睛一亮,小跑著過去揚聲喚著:“夫君!”
李知景目光掃過薑娩,眼中複雜之色一閃而逝,隨即伸手穩穩接住聞淺:“當心點,別摔著。”
蕭珩之站在一旁,微微挑眉:“數月未見,沒想到你二人如今感情甚篤。”
聞淺臉上一紅,低聲道:“王爺說笑了。”
她轉頭問李知景:“夫君怎的會與王爺一同過來?”
她記憶中,李知景和蕭珩之的關係,一向很差,往日還被他在薑府戲弄得落水失顏。
李知景溫聲迴答:“方才迴來路上看到王爺,便邀他入內一坐。”
薑娩站在一旁,目光淡淡掃過蕭珩之,既不行禮,也無半分驚訝之色。
蕭珩之緩步走近,看著她不說話。
薑娩垂下眼簾,輕聲道:“王爺不是說給我自由嗎?怎的又跟過來了?”
“給你自由不假,但你身處何處,我總要心裏有數。”
“心裏有數?我瞧著,倒更像是時時刻刻在監視。”
“本王是擔心你。”
“王爺不必把監視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
二人低語,從旁人視線看過去,倒像是在親密交談。
過了許久。
李知景緩緩開口道:“今日天色已晚,王爺可要留在府中用膳?”
蕭珩之轉頭笑道:“多謝世子好意,但今日府中有事,不便久留。”
他說著就拉著薑娩的手腕,力道不輕不重:“天色不早了,隨本王迴去吧。”
薑娩微微一頓,抬眸看向李知景。
幾月不曾見,他的麵貌已經逐漸與前世相似。
逐漸褪去青澀,顯露出堅毅的輪廓。
她淡聲道:“知景,你我許久未見本應敘舊,但王爺既然發話,我也確實該迴去了。”
李知景看著她,眼神複雜,卻壓抑得極好,臉上隻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二妹妹言重了,你我舊識,來日得空再聚也行。”
“舊識……”
薑娩聽著他這般疏離的稱唿,微微頷首,不再多言,轉身跟著蕭珩之往府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