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李隆基的反應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徽見此情景,微微皺起眉頭,然後輕輕地揮動了一下手臂,示意葵娘起身站好,隨後神色自若、氣定神閑地緩緩開口說道:“此事於你而言,確有失職之嫌。”
“但念及你往昔所立功勞,本帥決定網開一麵,暫且饒過你這次過錯。”
“現賜予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限你速速查明刺殺張涸的幕後真兇究竟是誰。”
話尚未落音,一直在旁側靜立不語的丁娘終於按捺不住性子,急匆匆地插嘴說道:“大帥!此案聖人恐怕未必會準許咱們不良府插手調查呀!”
裴徽聽完後,稍稍頷首,麵露讚同之色道:“即便聖人未曾明言,但本帥自當有這份覺悟,主動規避嫌隙,萬不可令我不良府卷入此樁案子的操辦之中。”
就在此時,一心想著將功補過的葵娘迫不及待地插話道:“大帥,您不妨前去求助右相大人。懇請他出麵調度,指派卑職以繡衣女使的身份參與到刑部與大理寺對此案的偵緝工作之中。”
“要知道,昔日右相時常遣派繡衣女使協同刑部及大理寺之人共同查案呢!”
聞得此言,裴徽心頭忽地一震,之前在家中之事瞬間湧上心頭。
當時,漂亮娘親態度異常堅決,執意要求必須待到李林甫駕鶴西歸之後,方可應允自己迎娶那李騰空過門。
想到此處,裴徽心中著實不願於此時此刻去央求李林甫幫忙辦事。
況且,葵娘所提之法看似可行,實則暗藏諸多隱患,日後恐生諸多弊病。
所以,裴徽微微眯起雙眸,右手輕托下巴,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須臾過後,他輕輕地晃動了一下腦袋,緩緩開口道:“此舉甚為不妥,葵娘!你現今可是我不良府威名赫赫、聲名遠揚的不良將。大唐朝野有不少人聽聞過你的鼎鼎大名,對你可謂是耳熟能詳。就連你與丁娘二人,都被朝廷裏那些位高權重之人賜予了‘玉麵雙煞’這般響亮的綽號。”
葵娘聽及此處,臉色瞬間一變,她雙膝一軟,便又要朝著地麵跪下去,準備向裴徽請罪。
然而,裴徽眼疾手快,連忙擺了擺手,示意葵娘不必如此。
與此同時,裴徽接著說道:“你且先莫要慌張,速速前去與李嶼、楊暄以及王準三人商議一番。這三個小子手下所掌控的外圍人手加起來,已經不會少於十萬之眾!”
“再加上咱們不良府自身安插的那些暗子和密探,想要徹查清楚張涸遇刺的時候,其周遭究竟出現了哪些形跡可疑之人,應該不是難事。”
“因此,這件案子咱們隻需暗地裏悄悄地去調查就行。”
“等到把事情的真相弄清楚以後,本元帥會親自帶著證人、證物等確鑿無疑的鐵證前往皇宮向聖人稟告實情。”
葵娘一聽,急忙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恭恭敬敬地說道:“大帥請您盡管放心,下官保證在七天之內,一定會徹徹底底地查明刺殺張涸的幕後真兇是誰!”
……
……
話說皇城興慶宮裏。
李隆基得知張涸遇刺身亡的消息後,頓時龍顏大怒,當場發火,讓宮中太監和侍女不寒而栗。
這情況正和裴徽之前所擔心害怕的一模一樣,李隆基在聽到這個噩耗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毫不猶豫地將懷疑的矛頭直直地指向了他裴徽。
原本,李隆基在氣頭上的時候,當場就要下令傳喚裴徽進宮前來接受盤問責問。
可是轉念一想,想到裴徽最近依靠著天工美食樓發行的報紙,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正在大張旗鼓地宣傳他作為千古第一帝王的偉大功績,心裏頭對於裴徽的惱怒和憤恨就好像遇到了春日暖陽照射的積雪一樣,迅速地融化消失掉了一大半。
當然,並不是因為裴徽四處宣揚他那所謂的“千古一帝”的豐功偉績,才使得李隆基對他的疑心有所減輕。
真正的原因在於,與讓全天下人都了解到自己身為千古一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相比,區區一個張涸的殞命簡直如同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且無關緊要。
所以說,在紛繁複雜的職場之中,對於領導者而言,他們最為關注和重視的,必然是那些能夠給自己創造實際價值的下屬。
這裏所說的價值,並不僅僅局限於精神領域裏提供的情緒支持等方麵,同時還包含著物質世界中所能帶來的切實利益。
而至於這位下屬到底是什麽人,對待其他人又是怎樣的態度和方式,其實都是次要的因素,完全不足以引起上級的過多關注。
正因為如此,盡管心中可能仍存有疑慮,但李隆基依然對裴徽恩寵不減,甚至沒有傳喚裴徽進宮接受盤問和質詢。
最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僅僅下達了一道旨意,嚴令刑部、大理寺以及京兆府三方協同合作辦理此案,並且要求必須要在短短七天時間內,將刺殺張涸的幕後真兇繩之以法。
單從李隆基此次並未安排不良府介入調查這件事情本身來看,就足以表明他內心深處依舊懷疑張涸乃是遭到了裴徽的暗中謀害。
畢竟,張涸剛剛踏入宮廷不久,就在他麵前對裴徽搬弄是非,緊接著沒過多久便遭遇不測,橫死當場。
很難讓人不懷疑是這是裴徽對張涸的瘋狂報複。
……
……
近來這段時間,長安城內外可謂是熱鬧非凡,各種熱點事件層出不窮,猶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頭。
而其中的大瓜更是一個接一個地砸向大唐達官貴人乃至普通百姓,令人應接不暇。
首先引發轟動的便是京兆杜氏家族所發生的驚天大事——該族所有成年嫡係男子竟然都被不良府給拘捕了!
此事一經傳出,瞬間在整個大唐朝野掀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猜測著其中緣由和背後可能隱藏的巨大陰謀。
然而,就在眾人還沉浸在上件事帶來的震撼之中時,另一則令人瞠目結舌的消息如同一道驚世駭俗的閃電,猛然劈開了原本就不平靜的天空。
這消息一出,瞬間點燃了整個大唐的輿論風暴,其影響力之巨大,簡直超乎想象。
大唐第一紈絝貴公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且身為楊貴妃心頭肉的外甥裴徽,竟然獲得了聖人的隆恩賞賜,被封為尊貴無比的藍田縣侯!
此消息一經傳出,便以風馳電掣之勢席卷而來,猶如熊熊燃燒的野火,迅速蔓延至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一時之間,整個大唐朝野都陷入了極度的沸騰與喧囂之中。
人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著這位幸運兒裴徽,眼中流露出無盡的羨慕、嫉妒甚至是憤恨之色。
許多人因妒火中燒,心中暗自感歎命運為何如此不公,將這般滔天富貴降臨在了裴徽身上。
然而,正當人們對裴徽的好運津津樂道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再次打破了這片看似平靜的局麵。
僅僅過去短短數日,又一樁驚天動地的慘案發生了,其血腥程度令人毛骨悚然,聞者無不心驚膽戰。
聖人最為寵溺的駙馬——宜公主的夫婿張涸,竟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慘遭刺客無情地襲擊。
可憐那張涸貴為駙馬,卻未能逃脫厄運,最終身首異處,命喪黃泉,死狀之淒慘,讓人不忍直視。
這一幕慘劇實在太過驚心動魄,以至於幾乎所有目睹或耳聞此事之人皆驚愕得麵無人色,無法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一天一夜時間裏,關於這樁慘案的兇手是新出爐的藍田縣侯裴徽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周邊地區。
刹那間,長安城內城外皆是一片嘩然。
……
……
“但念及你往昔所立功勞,本帥決定網開一麵,暫且饒過你這次過錯。”
“現賜予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限你速速查明刺殺張涸的幕後真兇究竟是誰。”
話尚未落音,一直在旁側靜立不語的丁娘終於按捺不住性子,急匆匆地插嘴說道:“大帥!此案聖人恐怕未必會準許咱們不良府插手調查呀!”
裴徽聽完後,稍稍頷首,麵露讚同之色道:“即便聖人未曾明言,但本帥自當有這份覺悟,主動規避嫌隙,萬不可令我不良府卷入此樁案子的操辦之中。”
就在此時,一心想著將功補過的葵娘迫不及待地插話道:“大帥,您不妨前去求助右相大人。懇請他出麵調度,指派卑職以繡衣女使的身份參與到刑部與大理寺對此案的偵緝工作之中。”
“要知道,昔日右相時常遣派繡衣女使協同刑部及大理寺之人共同查案呢!”
聞得此言,裴徽心頭忽地一震,之前在家中之事瞬間湧上心頭。
當時,漂亮娘親態度異常堅決,執意要求必須待到李林甫駕鶴西歸之後,方可應允自己迎娶那李騰空過門。
想到此處,裴徽心中著實不願於此時此刻去央求李林甫幫忙辦事。
況且,葵娘所提之法看似可行,實則暗藏諸多隱患,日後恐生諸多弊病。
所以,裴徽微微眯起雙眸,右手輕托下巴,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須臾過後,他輕輕地晃動了一下腦袋,緩緩開口道:“此舉甚為不妥,葵娘!你現今可是我不良府威名赫赫、聲名遠揚的不良將。大唐朝野有不少人聽聞過你的鼎鼎大名,對你可謂是耳熟能詳。就連你與丁娘二人,都被朝廷裏那些位高權重之人賜予了‘玉麵雙煞’這般響亮的綽號。”
葵娘聽及此處,臉色瞬間一變,她雙膝一軟,便又要朝著地麵跪下去,準備向裴徽請罪。
然而,裴徽眼疾手快,連忙擺了擺手,示意葵娘不必如此。
與此同時,裴徽接著說道:“你且先莫要慌張,速速前去與李嶼、楊暄以及王準三人商議一番。這三個小子手下所掌控的外圍人手加起來,已經不會少於十萬之眾!”
“再加上咱們不良府自身安插的那些暗子和密探,想要徹查清楚張涸遇刺的時候,其周遭究竟出現了哪些形跡可疑之人,應該不是難事。”
“因此,這件案子咱們隻需暗地裏悄悄地去調查就行。”
“等到把事情的真相弄清楚以後,本元帥會親自帶著證人、證物等確鑿無疑的鐵證前往皇宮向聖人稟告實情。”
葵娘一聽,急忙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恭恭敬敬地說道:“大帥請您盡管放心,下官保證在七天之內,一定會徹徹底底地查明刺殺張涸的幕後真兇是誰!”
……
……
話說皇城興慶宮裏。
李隆基得知張涸遇刺身亡的消息後,頓時龍顏大怒,當場發火,讓宮中太監和侍女不寒而栗。
這情況正和裴徽之前所擔心害怕的一模一樣,李隆基在聽到這個噩耗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毫不猶豫地將懷疑的矛頭直直地指向了他裴徽。
原本,李隆基在氣頭上的時候,當場就要下令傳喚裴徽進宮前來接受盤問責問。
可是轉念一想,想到裴徽最近依靠著天工美食樓發行的報紙,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正在大張旗鼓地宣傳他作為千古第一帝王的偉大功績,心裏頭對於裴徽的惱怒和憤恨就好像遇到了春日暖陽照射的積雪一樣,迅速地融化消失掉了一大半。
當然,並不是因為裴徽四處宣揚他那所謂的“千古一帝”的豐功偉績,才使得李隆基對他的疑心有所減輕。
真正的原因在於,與讓全天下人都了解到自己身為千古一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相比,區區一個張涸的殞命簡直如同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且無關緊要。
所以說,在紛繁複雜的職場之中,對於領導者而言,他們最為關注和重視的,必然是那些能夠給自己創造實際價值的下屬。
這裏所說的價值,並不僅僅局限於精神領域裏提供的情緒支持等方麵,同時還包含著物質世界中所能帶來的切實利益。
而至於這位下屬到底是什麽人,對待其他人又是怎樣的態度和方式,其實都是次要的因素,完全不足以引起上級的過多關注。
正因為如此,盡管心中可能仍存有疑慮,但李隆基依然對裴徽恩寵不減,甚至沒有傳喚裴徽進宮接受盤問和質詢。
最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僅僅下達了一道旨意,嚴令刑部、大理寺以及京兆府三方協同合作辦理此案,並且要求必須要在短短七天時間內,將刺殺張涸的幕後真兇繩之以法。
單從李隆基此次並未安排不良府介入調查這件事情本身來看,就足以表明他內心深處依舊懷疑張涸乃是遭到了裴徽的暗中謀害。
畢竟,張涸剛剛踏入宮廷不久,就在他麵前對裴徽搬弄是非,緊接著沒過多久便遭遇不測,橫死當場。
很難讓人不懷疑是這是裴徽對張涸的瘋狂報複。
……
……
近來這段時間,長安城內外可謂是熱鬧非凡,各種熱點事件層出不窮,猶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冒頭。
而其中的大瓜更是一個接一個地砸向大唐達官貴人乃至普通百姓,令人應接不暇。
首先引發轟動的便是京兆杜氏家族所發生的驚天大事——該族所有成年嫡係男子竟然都被不良府給拘捕了!
此事一經傳出,瞬間在整個大唐朝野掀起了軒然大波。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猜測著其中緣由和背後可能隱藏的巨大陰謀。
然而,就在眾人還沉浸在上件事帶來的震撼之中時,另一則令人瞠目結舌的消息如同一道驚世駭俗的閃電,猛然劈開了原本就不平靜的天空。
這消息一出,瞬間點燃了整個大唐的輿論風暴,其影響力之巨大,簡直超乎想象。
大唐第一紈絝貴公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且身為楊貴妃心頭肉的外甥裴徽,竟然獲得了聖人的隆恩賞賜,被封為尊貴無比的藍田縣侯!
此消息一經傳出,便以風馳電掣之勢席卷而來,猶如熊熊燃燒的野火,迅速蔓延至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一時之間,整個大唐朝野都陷入了極度的沸騰與喧囂之中。
人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著這位幸運兒裴徽,眼中流露出無盡的羨慕、嫉妒甚至是憤恨之色。
許多人因妒火中燒,心中暗自感歎命運為何如此不公,將這般滔天富貴降臨在了裴徽身上。
然而,正當人們對裴徽的好運津津樂道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再次打破了這片看似平靜的局麵。
僅僅過去短短數日,又一樁驚天動地的慘案發生了,其血腥程度令人毛骨悚然,聞者無不心驚膽戰。
聖人最為寵溺的駙馬——宜公主的夫婿張涸,竟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慘遭刺客無情地襲擊。
可憐那張涸貴為駙馬,卻未能逃脫厄運,最終身首異處,命喪黃泉,死狀之淒慘,讓人不忍直視。
這一幕慘劇實在太過驚心動魄,以至於幾乎所有目睹或耳聞此事之人皆驚愕得麵無人色,無法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一天一夜時間裏,關於這樁慘案的兇手是新出爐的藍田縣侯裴徽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了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周邊地區。
刹那間,長安城內城外皆是一片嘩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