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被打臉的楊國忠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嶽故意提高音量說道:“聽聞顏參軍每次參加他人的恭賀之事時,都會送上一幅親自書寫的字作為賀禮。不知今日顏參軍前來為裴帥道賀,又準備了什麽樣的佳作呢?”
晉嶽心中尚有諸多話語未曾吐露,但眾人皆知,那顏真卿但凡參與他人恭賀事宜之時,向來不僅僅隻是送上一幅字那麽簡單。
其所贈之字,往往皆是如利箭一般尖銳無比的勸諫之言。
尤其是對於那些聲名狼藉、為官不正的奸臣們而言,其所用的勸諫之辭更是猶如鋒利的刀刃切割而過,犀利異常。
正因如此,每逢有人欲操辦婚娶或是舉辦壽辰之類的喜慶之事時,是否邀請顏真卿前來赴宴便成為一個令人糾結萬分的難題,仿佛置身於天平的兩端,左右搖擺不定,內心極為矛盾。
而此時此刻,晉嶽竟突兀地詢問起顏真卿所送究竟為何字,顯然是妄圖借此良機興風作浪、大作一番文章。
要知道,中華文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恰似那浩瀚無垠的星空一般,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奧秘與變幻莫測。
許多時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能夠擁有各式各樣截然不同的闡釋。
故而無論顏真卿給予裴徽寫下怎樣的勸諫之語,晉嶽皆自信滿滿,堅信自己隻需寥寥數言,便可輕而易舉地在裴徽與顏真卿二人之間挑起不小的仇怨。
顏真卿向來剛正不阿,對於楊國忠這等奸佞小人自是不屑與之為伍。
然而,在這波譎雲詭的官場之中摸爬滾打數十載,他又怎會瞧不出那晉嶽隱藏於笑容背後的叵測居心呢?
隻見他麵沉似水,毫無表情地瞥了一眼晉嶽後,便如同未曾瞧見楊國忠一般,依舊神色淡然地開口道:“實不相瞞,晉侍郎,下官此番並未給裴帥書寫任何字以作恭賀之意。”
此言一出,猶如一道驚雷驟然炸響於整個大廳,在場眾人皆是瞠目結舌,滿臉驚愕之色,仿佛見到了世間最為不可思議之事——太陽竟當真自西方緩緩升起。
而此時的楊國忠眼見著晉嶽竟敢對自己這般視而不見,其心中的熊熊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般噴湧而出。
隻聽得他那陰冷刺骨的聲音響起,周遭的空氣似乎都被凝結成冰:“區區一個京兆府司錄參軍,去恭賀我那由聖人親口禦封的藍田縣侯兼不良帥的外甥成婚大喜之日,居然膽敢連份賀禮都不備,當真是狂妄無禮到了極點!”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語氣愈發淩厲起來,“況且,本相外甥裴帥此樁婚事可是承蒙聖恩,乃聖人親自降下的旨意。你顏真卿如此行事,難道說竟是對聖人的旨意心存不滿不成?”
楊國忠雖位居高位,但其治國理政之能著實令人不敢恭維。
不過,若論起勾心鬥角、誣陷他人之事,他可謂是得心應手,經驗老到。
瞧!此刻他竟毫不留情地將兩頂沉重如山的大帽子狠狠地扣在了顏真卿的頭上,那氣勢猶如泰山壓卵般駭人。
在場眾人見此情景,皆不禁麵色微微一變。
其中,不乏一些心懷叵測之人,他們滿臉幸災樂禍之色,目不轉睛地盯著顏真卿,似乎正期待著一出精彩絕倫的鬧劇上演。
自然,亦有不少人對楊國忠的卑劣行徑表示出極度的鄙夷與譏諷。
然而,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身處風暴中心的顏真卿本人竟然泰然處之,毫無半分驚慌失措之感。
他平靜如水的麵容上不見一絲波瀾,唯有那望向楊國忠的眼神之中,隱隱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輕視之意。
這輕蔑的目光宛如一把利劍,直直地刺向楊國忠的心窩。
刹那間,楊國忠的臉色變得陰沉至極,恰似那漫天烏雲密布,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就在他欲張口嗬斥之際,忽然從門外傳來一陣急促而又沉穩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陣爽朗至極的長笑聲驟然響起,打破了屋內緊張凝重的氣氛。
隻聽那聲音高唿道:“舅舅怎能如此對待小甥的婚書郎啊!”
眾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名俊俏無比、氣質如同深邃的星空,眼神中透著一種威嚴的少年郎大步走了進來。
他的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讓人不敢輕易直視。
他的步伐堅定而優雅,每一步都散發出高貴的氣息,麵對他,一眾權貴和重臣會不自覺地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沒錯,昂首闊步而入的正是今日的大婚的主角裴徽。
就在這時,一群權貴、重臣、宗室皇親和世家門閥之主們聽聞裴徽的話之後,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不同的神情。
楊國忠和晉嶽先是微微一怔,仿佛被一道驚雷劈中,緊接著他們的臉色就像變色龍一樣迅速變化著,由最初的驚愕轉為難看到極致的陰沉。
然而,正當兩人的麵色黑如鍋底之際,卻突然瞥見裴徽即將邁步走入院內。
於是乎,這二人的神色表情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猶如春風拂過大地,一下子變得溫和起來,嘴角甚至還掛上了一抹親切而充滿笑意的笑容。
方才那些用幸災樂禍的目光盯著顏真卿看的人們,此刻紛紛將視線轉移到了楊國忠和晉嶽身上。
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譏諷之色,眼中更是閃爍著些許難以抑製的幸災樂禍之情。
要知道,這“婚書郎”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能擔當得起的角色啊!
通常情況下,隻有那些身份尊貴無比之人,在自己大婚的良辰吉日裏,才會特地去邀請在文壇享有赫赫盛名的書法大師前來揮毫潑墨,精心題寫一篇飽含祝福之意的恭賀文章,並將其視作見證婚姻美滿幸福的重要憑證。
而從裴徽剛剛所說的話語當中不難聽出,顏真卿竟然就是他與李騰空這場盛大婚禮中的婚書郎!
顏真卿身兼婚書郎一職,按照常理來說,他根本不必再去特意為裴徽準備什麽額外的賀禮。
而且,待到婚禮結束之後,裴徽反而需要精心籌備一份厚重的禮物,以此來答謝顏真卿所付出的辛勞。
所以說,剛才那試圖借顏真卿的賀禮大做文章的晉嶽和楊國忠,簡直就像是被當眾狠狠抽了一個極為響亮的耳光一樣,顏麵盡失。
然而,在場有一些心思細膩、觀察入微之人,卻從裴徽所說的話語當中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端倪——裴徽對於楊國忠的態度隱隱透著幾分嗔怪之意。
於是乎,這些人立刻將目光轉向了楊國忠,想要看看這位權傾朝野的大人物會作何反應。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的是,麵對身為晚輩的裴徽略帶責備的言辭,楊國忠竟然表現得泰然自若,沒有絲毫的羞愧、惱怒或者慍怒之情,仿佛這件事情本就是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
這個小小的細節瞬間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他們當即意識到,如今已然貴為當朝宰相的楊國忠,在裴徽麵前居然顯得有些略遜一籌。
這樣一個驚人的發現,讓在場的眾多權貴以及朝廷中的重要大臣們都不由得心中一顫,尤其是那些世家門閥的家主們更是如此。
盡管裴徽眼下權勢已經滔天,但在他們看來,與馬上成為實權宰相的楊國忠相比,不管是能力,還是權勢,應該都差了一籌。
更不用說裴徽還是晚輩。
所以,在他們看來,裴徽在楊國忠麵前怎麽著都應該是處於下位的那一個。
然而,此時此刻,他們的想法產生了一些微妙而又難以言喻的變化。
……
……
晉嶽心中尚有諸多話語未曾吐露,但眾人皆知,那顏真卿但凡參與他人恭賀事宜之時,向來不僅僅隻是送上一幅字那麽簡單。
其所贈之字,往往皆是如利箭一般尖銳無比的勸諫之言。
尤其是對於那些聲名狼藉、為官不正的奸臣們而言,其所用的勸諫之辭更是猶如鋒利的刀刃切割而過,犀利異常。
正因如此,每逢有人欲操辦婚娶或是舉辦壽辰之類的喜慶之事時,是否邀請顏真卿前來赴宴便成為一個令人糾結萬分的難題,仿佛置身於天平的兩端,左右搖擺不定,內心極為矛盾。
而此時此刻,晉嶽竟突兀地詢問起顏真卿所送究竟為何字,顯然是妄圖借此良機興風作浪、大作一番文章。
要知道,中華文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恰似那浩瀚無垠的星空一般,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奧秘與變幻莫測。
許多時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能夠擁有各式各樣截然不同的闡釋。
故而無論顏真卿給予裴徽寫下怎樣的勸諫之語,晉嶽皆自信滿滿,堅信自己隻需寥寥數言,便可輕而易舉地在裴徽與顏真卿二人之間挑起不小的仇怨。
顏真卿向來剛正不阿,對於楊國忠這等奸佞小人自是不屑與之為伍。
然而,在這波譎雲詭的官場之中摸爬滾打數十載,他又怎會瞧不出那晉嶽隱藏於笑容背後的叵測居心呢?
隻見他麵沉似水,毫無表情地瞥了一眼晉嶽後,便如同未曾瞧見楊國忠一般,依舊神色淡然地開口道:“實不相瞞,晉侍郎,下官此番並未給裴帥書寫任何字以作恭賀之意。”
此言一出,猶如一道驚雷驟然炸響於整個大廳,在場眾人皆是瞠目結舌,滿臉驚愕之色,仿佛見到了世間最為不可思議之事——太陽竟當真自西方緩緩升起。
而此時的楊國忠眼見著晉嶽竟敢對自己這般視而不見,其心中的熊熊怒火瞬間如火山噴發般噴湧而出。
隻聽得他那陰冷刺骨的聲音響起,周遭的空氣似乎都被凝結成冰:“區區一個京兆府司錄參軍,去恭賀我那由聖人親口禦封的藍田縣侯兼不良帥的外甥成婚大喜之日,居然膽敢連份賀禮都不備,當真是狂妄無禮到了極點!”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語氣愈發淩厲起來,“況且,本相外甥裴帥此樁婚事可是承蒙聖恩,乃聖人親自降下的旨意。你顏真卿如此行事,難道說竟是對聖人的旨意心存不滿不成?”
楊國忠雖位居高位,但其治國理政之能著實令人不敢恭維。
不過,若論起勾心鬥角、誣陷他人之事,他可謂是得心應手,經驗老到。
瞧!此刻他竟毫不留情地將兩頂沉重如山的大帽子狠狠地扣在了顏真卿的頭上,那氣勢猶如泰山壓卵般駭人。
在場眾人見此情景,皆不禁麵色微微一變。
其中,不乏一些心懷叵測之人,他們滿臉幸災樂禍之色,目不轉睛地盯著顏真卿,似乎正期待著一出精彩絕倫的鬧劇上演。
自然,亦有不少人對楊國忠的卑劣行徑表示出極度的鄙夷與譏諷。
然而,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身處風暴中心的顏真卿本人竟然泰然處之,毫無半分驚慌失措之感。
他平靜如水的麵容上不見一絲波瀾,唯有那望向楊國忠的眼神之中,隱隱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輕視之意。
這輕蔑的目光宛如一把利劍,直直地刺向楊國忠的心窩。
刹那間,楊國忠的臉色變得陰沉至極,恰似那漫天烏雲密布,壓抑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就在他欲張口嗬斥之際,忽然從門外傳來一陣急促而又沉穩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陣爽朗至極的長笑聲驟然響起,打破了屋內緊張凝重的氣氛。
隻聽那聲音高唿道:“舅舅怎能如此對待小甥的婚書郎啊!”
眾人聞聲望去,隻見一名俊俏無比、氣質如同深邃的星空,眼神中透著一種威嚴的少年郎大步走了進來。
他的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讓人不敢輕易直視。
他的步伐堅定而優雅,每一步都散發出高貴的氣息,麵對他,一眾權貴和重臣會不自覺地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沒錯,昂首闊步而入的正是今日的大婚的主角裴徽。
就在這時,一群權貴、重臣、宗室皇親和世家門閥之主們聽聞裴徽的話之後,每個人的臉上都浮現出了不同的神情。
楊國忠和晉嶽先是微微一怔,仿佛被一道驚雷劈中,緊接著他們的臉色就像變色龍一樣迅速變化著,由最初的驚愕轉為難看到極致的陰沉。
然而,正當兩人的麵色黑如鍋底之際,卻突然瞥見裴徽即將邁步走入院內。
於是乎,這二人的神色表情瞬間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猶如春風拂過大地,一下子變得溫和起來,嘴角甚至還掛上了一抹親切而充滿笑意的笑容。
方才那些用幸災樂禍的目光盯著顏真卿看的人們,此刻紛紛將視線轉移到了楊國忠和晉嶽身上。
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譏諷之色,眼中更是閃爍著些許難以抑製的幸災樂禍之情。
要知道,這“婚書郎”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能擔當得起的角色啊!
通常情況下,隻有那些身份尊貴無比之人,在自己大婚的良辰吉日裏,才會特地去邀請在文壇享有赫赫盛名的書法大師前來揮毫潑墨,精心題寫一篇飽含祝福之意的恭賀文章,並將其視作見證婚姻美滿幸福的重要憑證。
而從裴徽剛剛所說的話語當中不難聽出,顏真卿竟然就是他與李騰空這場盛大婚禮中的婚書郎!
顏真卿身兼婚書郎一職,按照常理來說,他根本不必再去特意為裴徽準備什麽額外的賀禮。
而且,待到婚禮結束之後,裴徽反而需要精心籌備一份厚重的禮物,以此來答謝顏真卿所付出的辛勞。
所以說,剛才那試圖借顏真卿的賀禮大做文章的晉嶽和楊國忠,簡直就像是被當眾狠狠抽了一個極為響亮的耳光一樣,顏麵盡失。
然而,在場有一些心思細膩、觀察入微之人,卻從裴徽所說的話語當中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端倪——裴徽對於楊國忠的態度隱隱透著幾分嗔怪之意。
於是乎,這些人立刻將目光轉向了楊國忠,想要看看這位權傾朝野的大人物會作何反應。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的是,麵對身為晚輩的裴徽略帶責備的言辭,楊國忠竟然表現得泰然自若,沒有絲毫的羞愧、惱怒或者慍怒之情,仿佛這件事情本就是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
這個小小的細節瞬間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他們當即意識到,如今已然貴為當朝宰相的楊國忠,在裴徽麵前居然顯得有些略遜一籌。
這樣一個驚人的發現,讓在場的眾多權貴以及朝廷中的重要大臣們都不由得心中一顫,尤其是那些世家門閥的家主們更是如此。
盡管裴徽眼下權勢已經滔天,但在他們看來,與馬上成為實權宰相的楊國忠相比,不管是能力,還是權勢,應該都差了一籌。
更不用說裴徽還是晚輩。
所以,在他們看來,裴徽在楊國忠麵前怎麽著都應該是處於下位的那一個。
然而,此時此刻,他們的想法產生了一些微妙而又難以言喻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