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患得患失的楊國忠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楊國忠身邊有一名權貴高聲喊道:“楊相真乃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宰相奇才啊!他將來必定會如同夜空中那顆最為璀璨耀眼的北鬥星一樣,在朝堂之上大放異彩!”
緊接著又有人附和道:“是啊!楊相處理政務的時候,簡直就像是那位技藝高超的庖丁解牛一般,動作嫻熟自如,遊刃有餘。不管多麽複雜繁瑣的事務,隻要一經他那雙神奇之手的擺弄,立刻就能變得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還有人激動地叫嚷起來:“世間眾人都誇讚李林甫善於管理賦稅事務,但實際上隻有楊相才是真正舉世無雙、最擅長處理賦稅之事的絕世之才啊!”
“眾所周知,楊相身負重任,替聖人精心打理著內庫之事。他就好似那技藝精湛、經驗老到的能工巧匠一般,對於各種事務皆能夠權衡利弊,拿捏得當。正因如此,在內庫得以充盈的同時,也並未給百姓們帶來過多沉重的負擔,不至於讓他們陷入苦不堪言的艱難境地。”
“沒錯啊!以楊相之才具和能力,哪怕是大災大難接連不斷地降臨人間,他依然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調度安排。相比之下,那李林甫可真是差得太遠啦!他隻知道一味地謀取私利,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諸位說得甚是有理呀!然而依下官之見,楊相不僅在內務處理方麵遊刃有餘,而且在外交以及軍事謀劃等領域更是有著超乎常人的卓越見識。”
“楊相的智謀和眼光,簡直猶如諸葛武侯再世一般,令人欽佩不已。”
“雖然楊相並不需要親自奔赴沙場,衝鋒陷陣,但憑借著楊相那過人的智慧和謀略,完全可以做到在營帳之內運籌帷幄,而決勝則遠在千裏之外。”
“所以說啊,隻要有楊相主持朝政大局,咱們大唐的邊疆必定能夠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實現長治久安的繁榮景象。”
“就算是像安祿山這樣的蠢貨膽敢貿然起兵造反,妄圖顛覆我朝江山社稷。但隻要楊相稍稍施展一下他的計謀手段,便能夠輕而易舉地將這場叛亂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地平定下去,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沒錯,本官剛才在想,當今這朝堂之上啊,那可真是風起雲湧、波譎雲詭!在這般錯綜複雜、危機四伏的局勢之下,唯有楊相您挺身而出,出任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一職,才能夠恰似那定海神針一般,穩穩地矗立在這驚濤駭浪之中,以雷霆萬鈞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巧妙地調和各方之間盤根錯節的矛盾糾紛,從而使得整個朝廷自上而下都能夠齊心協力、萬眾一心。”
“誠如斯言呐!楊相您的一言一行,皆猶如那黃鍾大呂之聲,雄渾而又洪亮,振聾發聵!即便連那高高在上的聖人聽聞之後,想必也定會不住地點頭稱許,對您的言辭讚不絕口呢!而且由您所大力推行的各項政策方針,必定能夠像那春風吹拂大地、細雨滋潤萬物一般,無聲無息間將福祉播撒至千秋萬代,惠及子孫後代。”
“毋庸置疑,楊相您實在堪稱是我朝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啊!這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能否得以長久延續下去,實則與楊相您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係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宛如眾星拱月似的緊緊圍繞著楊國忠身邊的人越來越多。
每個人都搶著說,那些阿諛奉承的話語更是如同那洶湧澎湃的黃河之水一般,滔滔不絕地從他們嘴裏噴湧而出。
這些言語之精妙絕倫,簡直恍若天花亂墜,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楊國忠自從登上宰相寶座以來,內心深處一直被一個疑問所困擾——自己是否真有足夠的能力去妥善地處理紛繁複雜的國事和政事?
這個問題猶如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得他這些天有些憂心。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當那一連串來自朝中一眾重臣和權貴們的讚美之聲傳入他耳中的時候,楊國忠心中原有的那些憂慮竟然如同清晨的薄霧一般漸漸地消散無蹤了。
他不禁挺直了腰板,臉上浮現出自信滿滿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著:既然大家都對我寄予如此厚望,那我必定不能讓他們失望!我相信憑借我的才智和謀略,在處理國事和政事方麵必然能夠超越前人,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說不定,將來我還能成為一名流芳百世、受人敬仰的千古名相呢!
可是,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當那源源不斷的諂媚奉承之辭如潮水一波接著一波,不見停息,且越說越離譜之後,楊國忠終於感覺有些不對頭。
他開始懷疑這些人說的是假話,如此這般地對我阿諛奉承,僅僅隻是因為想要攀附於他。
特別是當他迴想起今天與裴徽那場單獨的會麵時,心中更是湧起一股不安之感。
盡管他絞盡腦汁試圖說服裴徽放棄對李林甫的報複行動,但最終卻未能如願以償。
這一結果無疑讓楊國忠意識到,也許自己的能力並沒有像眾人所吹噓的那樣強大無比。
本來,楊國忠有著西域大法師以及那色少婦黃苗苗作為強大助力。
他深知聖人對於增添自身元氣以求得長生不老的渴望至極,因此巧妙地迎合著聖意,使得接任李林甫右相之位這件事幾乎已經成為板上釘釘、十拿九穩之事。
然而,就在此時,楊國忠那顆原本看似沉穩的心緒,卻突然間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肆意狂奔起來。
他的腦海之中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現出今日聖人來時,他一時疏忽大意,不慎犯下大不敬之罪,直接冒犯了高高在上的聖人!
想到此處,楊國忠心中頓時湧起一陣惶恐與憂慮,開始擔心起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右相之位是否會因為這次失誤而易主他人。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境,其實與後世那些明明早已得知自己的任命消息已然提交會議討論通過,眼看著就要官運亨通、平步青雲,但由於正式的任命書尚未最終下達,隻要稍微有那麽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坐立難安、心神不寧的領導們簡直毫無二致。
此時,他微微抬起手臂,微微一揮,仿佛帶著一股無形的力量,使得那幾個正欲再度向他敬酒的官員們紛紛止住腳步,並識趣地暫時退到一旁。
緊接著,他目光迅速掃視四周,然後招了招手,一名一直站在不遠處的心腹隨從立刻快步走上前來。
他微微彎下腰,湊近這名心腹隨從,刻意壓低了聲音,用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的音量囑咐道:“你速速前去聯絡張雨生,記住,此事至關重要!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張雨生說服那李岫與裴徽展開一場激烈的爭奪,目標就是李林甫留下來的繡衣女使以及其他相關遺產。”
說完這些話後,他緊緊盯著心腹隨從的眼睛,似乎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傳遞出事情的緊迫性和嚴重性。
那名心腹隨從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輕聲應諾,表示自己已經完全明白任務的重要性。
隨後,他小心翼翼地轉身離去,盡可能的沒有引起周圍任何人的注意。
很快,他便來到了虢國夫人府門口,手中緊握著那塊象征著特殊權力的宵禁特權令牌。
登上早已準備好的豪華馬車,心腹隨從輕喝一聲,車夫揮動馬鞭,馬車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車輪滾滾,揚起一片塵土。
一路上,馬車風馳電掣,徑直朝著李林甫的府邸——右相府飛奔而去。
……
……
李林甫在臨終之前,曾經對自己的兒子李岫千叮嚀萬囑咐,言辭懇切地告誡他切勿貪戀權勢地位,務必要將包括繡衣女使在內的所有情報資源以及武力遺產全部贈送給裴徽。
並且要求李家上下都歸附於裴徽,唯有這樣做,才能夠確保李家不至於遭受滅門之災。
然而,李岫這個人最大的弱點恰恰就在麵對重大事務時缺乏主見。
而且更糟糕的是,在他身邊的那些幕僚和心腹當中,竟然還隱藏著一些居心不良、心懷叵測之人。
正是因為如此,僅僅一夜之間,經過這幾名心腹幕僚的花言巧語和巧妙勸說,李岫原本堅定的想法就像是被一陣狂風吹過的沙丘一般,瞬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
他心中暗自思忖著,他的父親在生前對裴徽那可是盡心盡力地支持啊,簡直可以說是傾盡全力了!
而如今裴徽之所以能夠擁有這般滔天的權勢,毫無疑問跟他父親在背後默默地全力協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所以,他認為當父親不幸離世之後,那些留下來的諸如繡衣女使之類的情報組織以及各種武裝力量、政治遺產,按照常理來說都應該順理成章地由他這個兒子來接手才對啊。
於是乎,一方麵他忙著安排人手去籌備李林甫盛大的葬禮事宜。
另一方麵卻又偷偷摸摸地派遣使者,絞盡腦汁想要把李林甫生前那些忠心耿耿的得力幹將們統統招攬到自己這邊來,讓他們變成自己的心腹之人,從而得以繼續拉幫結派、謀取私利。
可誰曾想到,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所派出的那些使者就好像突然從這世上徹底消失不見了一樣,沒有絲毫的消息傳迴來。
而且更為糟糕的是,就連李林甫的那些心腹官員竟然沒有一個響應他的邀請前來投靠。
非但如此,從右相府裏麵還時不時地傳來一陣陣令人毛骨悚然、慘不忍聞的淒厲叫喊之聲。
與此同時,右相府外麵也是喊打喊殺的聲音不絕於耳,激烈的打鬥聲響徹雲霄。
就在這轉瞬即逝的片刻工夫裏,李岫猛然間驚恐地發現,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好幾個最為信任的心腹幕僚居然也神不知鬼不覺地離奇失蹤了。
就如同憑空蒸發掉了似的。
……
……
緊接著又有人附和道:“是啊!楊相處理政務的時候,簡直就像是那位技藝高超的庖丁解牛一般,動作嫻熟自如,遊刃有餘。不管多麽複雜繁瑣的事務,隻要一經他那雙神奇之手的擺弄,立刻就能變得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還有人激動地叫嚷起來:“世間眾人都誇讚李林甫善於管理賦稅事務,但實際上隻有楊相才是真正舉世無雙、最擅長處理賦稅之事的絕世之才啊!”
“眾所周知,楊相身負重任,替聖人精心打理著內庫之事。他就好似那技藝精湛、經驗老到的能工巧匠一般,對於各種事務皆能夠權衡利弊,拿捏得當。正因如此,在內庫得以充盈的同時,也並未給百姓們帶來過多沉重的負擔,不至於讓他們陷入苦不堪言的艱難境地。”
“沒錯啊!以楊相之才具和能力,哪怕是大災大難接連不斷地降臨人間,他依然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調度安排。相比之下,那李林甫可真是差得太遠啦!他隻知道一味地謀取私利,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諸位說得甚是有理呀!然而依下官之見,楊相不僅在內務處理方麵遊刃有餘,而且在外交以及軍事謀劃等領域更是有著超乎常人的卓越見識。”
“楊相的智謀和眼光,簡直猶如諸葛武侯再世一般,令人欽佩不已。”
“雖然楊相並不需要親自奔赴沙場,衝鋒陷陣,但憑借著楊相那過人的智慧和謀略,完全可以做到在營帳之內運籌帷幄,而決勝則遠在千裏之外。”
“所以說啊,隻要有楊相主持朝政大局,咱們大唐的邊疆必定能夠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實現長治久安的繁榮景象。”
“就算是像安祿山這樣的蠢貨膽敢貿然起兵造反,妄圖顛覆我朝江山社稷。但隻要楊相稍稍施展一下他的計謀手段,便能夠輕而易舉地將這場叛亂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迅速地平定下去,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沒錯,本官剛才在想,當今這朝堂之上啊,那可真是風起雲湧、波譎雲詭!在這般錯綜複雜、危機四伏的局勢之下,唯有楊相您挺身而出,出任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一職,才能夠恰似那定海神針一般,穩穩地矗立在這驚濤駭浪之中,以雷霆萬鈞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巧妙地調和各方之間盤根錯節的矛盾糾紛,從而使得整個朝廷自上而下都能夠齊心協力、萬眾一心。”
“誠如斯言呐!楊相您的一言一行,皆猶如那黃鍾大呂之聲,雄渾而又洪亮,振聾發聵!即便連那高高在上的聖人聽聞之後,想必也定會不住地點頭稱許,對您的言辭讚不絕口呢!而且由您所大力推行的各項政策方針,必定能夠像那春風吹拂大地、細雨滋潤萬物一般,無聲無息間將福祉播撒至千秋萬代,惠及子孫後代。”
“毋庸置疑,楊相您實在堪稱是我朝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啊!這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能否得以長久延續下去,實則與楊相您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係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宛如眾星拱月似的緊緊圍繞著楊國忠身邊的人越來越多。
每個人都搶著說,那些阿諛奉承的話語更是如同那洶湧澎湃的黃河之水一般,滔滔不絕地從他們嘴裏噴湧而出。
這些言語之精妙絕倫,簡直恍若天花亂墜,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楊國忠自從登上宰相寶座以來,內心深處一直被一個疑問所困擾——自己是否真有足夠的能力去妥善地處理紛繁複雜的國事和政事?
這個問題猶如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得他這些天有些憂心。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當那一連串來自朝中一眾重臣和權貴們的讚美之聲傳入他耳中的時候,楊國忠心中原有的那些憂慮竟然如同清晨的薄霧一般漸漸地消散無蹤了。
他不禁挺直了腰板,臉上浮現出自信滿滿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著:既然大家都對我寄予如此厚望,那我必定不能讓他們失望!我相信憑借我的才智和謀略,在處理國事和政事方麵必然能夠超越前人,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說不定,將來我還能成為一名流芳百世、受人敬仰的千古名相呢!
可是,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當那源源不斷的諂媚奉承之辭如潮水一波接著一波,不見停息,且越說越離譜之後,楊國忠終於感覺有些不對頭。
他開始懷疑這些人說的是假話,如此這般地對我阿諛奉承,僅僅隻是因為想要攀附於他。
特別是當他迴想起今天與裴徽那場單獨的會麵時,心中更是湧起一股不安之感。
盡管他絞盡腦汁試圖說服裴徽放棄對李林甫的報複行動,但最終卻未能如願以償。
這一結果無疑讓楊國忠意識到,也許自己的能力並沒有像眾人所吹噓的那樣強大無比。
本來,楊國忠有著西域大法師以及那色少婦黃苗苗作為強大助力。
他深知聖人對於增添自身元氣以求得長生不老的渴望至極,因此巧妙地迎合著聖意,使得接任李林甫右相之位這件事幾乎已經成為板上釘釘、十拿九穩之事。
然而,就在此時,楊國忠那顆原本看似沉穩的心緒,卻突然間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肆意狂奔起來。
他的腦海之中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現出今日聖人來時,他一時疏忽大意,不慎犯下大不敬之罪,直接冒犯了高高在上的聖人!
想到此處,楊國忠心中頓時湧起一陣惶恐與憂慮,開始擔心起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右相之位是否會因為這次失誤而易主他人。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境,其實與後世那些明明早已得知自己的任命消息已然提交會議討論通過,眼看著就要官運亨通、平步青雲,但由於正式的任命書尚未最終下達,隻要稍微有那麽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坐立難安、心神不寧的領導們簡直毫無二致。
此時,他微微抬起手臂,微微一揮,仿佛帶著一股無形的力量,使得那幾個正欲再度向他敬酒的官員們紛紛止住腳步,並識趣地暫時退到一旁。
緊接著,他目光迅速掃視四周,然後招了招手,一名一直站在不遠處的心腹隨從立刻快步走上前來。
他微微彎下腰,湊近這名心腹隨從,刻意壓低了聲音,用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的音量囑咐道:“你速速前去聯絡張雨生,記住,此事至關重要!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張雨生說服那李岫與裴徽展開一場激烈的爭奪,目標就是李林甫留下來的繡衣女使以及其他相關遺產。”
說完這些話後,他緊緊盯著心腹隨從的眼睛,似乎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傳遞出事情的緊迫性和嚴重性。
那名心腹隨從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輕聲應諾,表示自己已經完全明白任務的重要性。
隨後,他小心翼翼地轉身離去,盡可能的沒有引起周圍任何人的注意。
很快,他便來到了虢國夫人府門口,手中緊握著那塊象征著特殊權力的宵禁特權令牌。
登上早已準備好的豪華馬車,心腹隨從輕喝一聲,車夫揮動馬鞭,馬車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車輪滾滾,揚起一片塵土。
一路上,馬車風馳電掣,徑直朝著李林甫的府邸——右相府飛奔而去。
……
……
李林甫在臨終之前,曾經對自己的兒子李岫千叮嚀萬囑咐,言辭懇切地告誡他切勿貪戀權勢地位,務必要將包括繡衣女使在內的所有情報資源以及武力遺產全部贈送給裴徽。
並且要求李家上下都歸附於裴徽,唯有這樣做,才能夠確保李家不至於遭受滅門之災。
然而,李岫這個人最大的弱點恰恰就在麵對重大事務時缺乏主見。
而且更糟糕的是,在他身邊的那些幕僚和心腹當中,竟然還隱藏著一些居心不良、心懷叵測之人。
正是因為如此,僅僅一夜之間,經過這幾名心腹幕僚的花言巧語和巧妙勸說,李岫原本堅定的想法就像是被一陣狂風吹過的沙丘一般,瞬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
他心中暗自思忖著,他的父親在生前對裴徽那可是盡心盡力地支持啊,簡直可以說是傾盡全力了!
而如今裴徽之所以能夠擁有這般滔天的權勢,毫無疑問跟他父親在背後默默地全力協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所以,他認為當父親不幸離世之後,那些留下來的諸如繡衣女使之類的情報組織以及各種武裝力量、政治遺產,按照常理來說都應該順理成章地由他這個兒子來接手才對啊。
於是乎,一方麵他忙著安排人手去籌備李林甫盛大的葬禮事宜。
另一方麵卻又偷偷摸摸地派遣使者,絞盡腦汁想要把李林甫生前那些忠心耿耿的得力幹將們統統招攬到自己這邊來,讓他們變成自己的心腹之人,從而得以繼續拉幫結派、謀取私利。
可誰曾想到,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所派出的那些使者就好像突然從這世上徹底消失不見了一樣,沒有絲毫的消息傳迴來。
而且更為糟糕的是,就連李林甫的那些心腹官員竟然沒有一個響應他的邀請前來投靠。
非但如此,從右相府裏麵還時不時地傳來一陣陣令人毛骨悚然、慘不忍聞的淒厲叫喊之聲。
與此同時,右相府外麵也是喊打喊殺的聲音不絕於耳,激烈的打鬥聲響徹雲霄。
就在這轉瞬即逝的片刻工夫裏,李岫猛然間驚恐地發現,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的好幾個最為信任的心腹幕僚居然也神不知鬼不覺地離奇失蹤了。
就如同憑空蒸發掉了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