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顏真卿的好奇心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顏真卿挺直了身子,宛如一座沉穩的山嶽,給人一種堅定不移的感覺。
然而,當他再次歎息時,卻又仿佛秋風中的一片殘葉,顯得那麽無奈和淒涼。
裴徽對於顏真卿會產生這樣的反應以及說出如此話語,其實他的內心早就有所預估。
所以當這一切真實發生的時候,他一點兒都不覺得驚訝。
畢竟,從顏真卿能夠毫無芥蒂地坦然接受自己為其所安排的官職,並始終心懷感激之情這件事就可以明顯看出,顏真卿絕對不是那種迂腐呆板、不知變通的人。
可是,再仔細琢磨一下顏真卿後續所說的那些話,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跟楊國忠、李林甫還有元載之類的人物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顏真卿把大唐的江山社稷看得無比重要,仿佛那就是一座巍峨聳立的泰山一般沉重。
相比之下,楊國忠、李林甫和元載這些人卻完全不同,他們在追逐個人私利的時候,根本不會去顧及是否會因此毀掉整個大唐的江山社稷,哪怕讓整個大唐陷入一片混亂甚至爆發動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像餓狼撲向食物那樣去拚命爭搶。
當聽到顏真卿對自己的責備時,裴徽臉上非但沒有露出半點兒不高興或者不滿的神色,反倒是非常平靜地坦然反駁道:“大唐如今的官吏管理製度,實際上早在李林甫於十九年前開始擔任宰相一職的時候,就已經如同那在狂風中苦苦掙紮的殘燭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熄滅,變得搖搖欲墜了。”
顏真卿聽完這番話後,隻是深深地歎息了一聲,但並沒有選擇開口反駁對方,就好像一塊沉默不語的巨大礁石靜靜地佇立在那裏。
裴徽原本輕鬆的神情驟然一變,仿佛被一道神秘的力量所牽引,整個人瞬間莊嚴肅穆起來。
他的麵容恰似那破曉時分撕裂黑暗的晨曦,散發出令人不敢直視的光芒。
隻見他挺直身軀,目光堅定地凝視著前方,緩緩開口繼續說道:“更何況,本帥此番為顏公謀取這兵部侍郎一職,並非出於私心雜念,而是心係我大唐社稷之安寧啊!這一職位就好似那定海神針一般,能夠穩穩鎮住那洶湧澎湃、即將掀起滔天巨浪的波濤。”
顏真卿一直靜靜地聆聽著裴徽所言,然而當聽到此處時,他的身體卻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仿佛遭受了一記沉重的雷擊。
他那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眸中,猛地閃過一絲驚愕的光芒,宛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般短暫而耀眼。
緊接著,他麵色凜然,義正言辭地問道:“莫非不良府已然收到安祿山近日欲要造反的密報不成?”
裴徽微微頷首,表示對顏真卿敏銳洞察力的讚賞,隨後沉聲道:“顏公英明過人,實不相瞞,如今王忠嗣將軍和李林甫丞相皆已離世,楊國忠接任宰相之位。”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必將風起雲湧,局勢動蕩不安。”
“而此時對於野心勃勃的安祿山而言,無疑是舉兵造反的天賜良機。”
“所以,眼下的平靜不過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片刻寧靜罷了。”
顏真卿聽完裴徽這番話語之後,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凝重異常,仿佛有千鈞重擔壓在了心頭。
他眉頭緊蹙,嘴唇緊閉,沉默片刻後,才鄭重其事地開口問道:“那麽,聖人對此事可曾有所察覺?我朝的兵馬又是否已經製定好了相應的應對策略呢?”
他的聲音低沉而雄渾,猶如那古老寺廟中的洪鍾大呂一般,在寂靜的空氣中激蕩起層層迴響,久久不散。
裴徽的麵色陰沉得仿佛鐵塊鑄就一般凝重,那緊繃的臉龐毫無一絲表情,宛如千年寒冰般冷冽。
他的雙眼閃爍著銳利的光芒,猶如兩支離弦之箭,直直地射向顏真卿,帶著一種令人無法忽視的壓迫感。
隻見他微微壓低聲音,沉聲說道:“聖人英明睿智,自然心如明鏡,洞察一切。想必以聖人之聰慧,定然能夠料想到,如今朝廷的兵馬已經嚴陣以待,但倘若朝廷中樞缺乏有效的統籌調度,那麽糧草供應、軍令傳達等諸多重要事務就難以像行雲流水那般順暢無阻、有條不紊地得到處理。”
“如此一來,大軍的戰鬥力便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如同風中殘燭一般逐漸削弱,甚至可能麵臨潰敗的危險。”
顏真卿聽聞此言,身體猛地一顫,仿佛遭受了一道晴天霹靂,整個人都被震得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嘴唇微微顫抖著,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無比鄭重地開口問道:“所以,裴帥您力薦本官接任兵部侍郎一職,難道就是想要借助兵部的權力,如同技藝精湛的巧匠一樣,精心策劃並妥善安排糧草和軍令等各項繁雜事務,使之變得井然有序嗎?”
裴徽微微頷首,表示認同,迴應道:“的確如此。此事事關重大,關乎國家安危與社稷存亡。”
“而縱觀整個朝廷上下的眾多官員,唯有顏公您德高望重,才學過人,恰似那泰山北鬥,有著非凡的能力和威望足以擔當此重任。”
“因此,還望顏公切莫推辭,不要辜負了本帥對您的這一片良苦用心啊!”
裴徽語罷,緩緩站起身來,麵向顏真卿,雙手抱拳,深深地鞠下一躬。
這一躬飽含著他對顏真卿的敬意與誠懇。
而顏真卿聞聽至此,心中那股感動之情猶如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湧上心頭。
隻見他亦迅速起身,向著裴徽同樣深鞠一躬,臉上滿是愧疚之色,言辭懇切地說道:“裴帥您一心為公,為了維護朝廷的安寧以及大唐的江山社稷,不辭辛勞,日夜操勞,猶如燃燒自己的蠟燭一般,耗盡心力,毫無保留。”
“然而本官方才竟然無知地以敗壞大唐吏治之名來指責於您,實在是本官如同那坐井觀天的青蛙一般,見識淺薄,不知輕重啊!”
麵對顏真卿如此誠摯的自責,裴徽隻是微微一笑,然後神色坦然地接受了顏真卿的這一禮,並開口道:“顏公切莫這般苛責自己,過謙了。”
不過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又笑著補充道:“其實,本帥行事或許也是存有一些私心的。”
然而,此時的顏真卿全然沒有把裴徽後麵所說的這句話放在心上。
此刻的他,滿心都是對於即將接任兵部侍郎一職後的種種擔憂。
於是,他不再有絲毫猶豫,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憂慮一股腦兒地如竹筒倒豆子般全部說了出來:“即便本官能夠順利接任兵部侍郎一職,但上頭畢竟還有兵部尚書以及位高權重的右相楊國忠壓著呢。”
“倘若他們存心要像那攔路的猛虎一般橫加阻攔,從中作梗的話,那麽本官恐怕也是難以將糧草調度和軍令傳達等等諸多重要事務妥善處理好的呀。”
“顏公的擔憂實在是多餘啊!”裴徽麵色凝重,神情嚴肅地說道,“關於兵部尚書那邊,本帥已經處理得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遊刃有餘。”
“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兵部尚書必定會對顏公言聽計從,就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靈活自如,全力放權給您。”
稍稍停歇片刻後,他繼續侃侃而談道,“至於那右相楊國忠嘛,本帥心中早有錦囊妙計,這計策就好似天羅地網一般嚴密周全,可以有效地牽製住他。”
“如此一來,就算他有心想要像個跳梁小醜那樣搗亂,阻礙顏公您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啦!”
聽到這裏,顏真卿不禁好奇心大發,急切地追問道:“裴帥啊,不知您到底想出了怎樣精妙絕倫的方法,竟然能夠輕而易舉地牽製住楊國忠呢?就好像隻用縛雞之力便能將其製服一般。”
……
……
然而,當他再次歎息時,卻又仿佛秋風中的一片殘葉,顯得那麽無奈和淒涼。
裴徽對於顏真卿會產生這樣的反應以及說出如此話語,其實他的內心早就有所預估。
所以當這一切真實發生的時候,他一點兒都不覺得驚訝。
畢竟,從顏真卿能夠毫無芥蒂地坦然接受自己為其所安排的官職,並始終心懷感激之情這件事就可以明顯看出,顏真卿絕對不是那種迂腐呆板、不知變通的人。
可是,再仔細琢磨一下顏真卿後續所說的那些話,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跟楊國忠、李林甫還有元載之類的人物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顏真卿把大唐的江山社稷看得無比重要,仿佛那就是一座巍峨聳立的泰山一般沉重。
相比之下,楊國忠、李林甫和元載這些人卻完全不同,他們在追逐個人私利的時候,根本不會去顧及是否會因此毀掉整個大唐的江山社稷,哪怕讓整個大唐陷入一片混亂甚至爆發動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像餓狼撲向食物那樣去拚命爭搶。
當聽到顏真卿對自己的責備時,裴徽臉上非但沒有露出半點兒不高興或者不滿的神色,反倒是非常平靜地坦然反駁道:“大唐如今的官吏管理製度,實際上早在李林甫於十九年前開始擔任宰相一職的時候,就已經如同那在狂風中苦苦掙紮的殘燭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熄滅,變得搖搖欲墜了。”
顏真卿聽完這番話後,隻是深深地歎息了一聲,但並沒有選擇開口反駁對方,就好像一塊沉默不語的巨大礁石靜靜地佇立在那裏。
裴徽原本輕鬆的神情驟然一變,仿佛被一道神秘的力量所牽引,整個人瞬間莊嚴肅穆起來。
他的麵容恰似那破曉時分撕裂黑暗的晨曦,散發出令人不敢直視的光芒。
隻見他挺直身軀,目光堅定地凝視著前方,緩緩開口繼續說道:“更何況,本帥此番為顏公謀取這兵部侍郎一職,並非出於私心雜念,而是心係我大唐社稷之安寧啊!這一職位就好似那定海神針一般,能夠穩穩鎮住那洶湧澎湃、即將掀起滔天巨浪的波濤。”
顏真卿一直靜靜地聆聽著裴徽所言,然而當聽到此處時,他的身體卻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仿佛遭受了一記沉重的雷擊。
他那雙深邃而銳利的眼眸中,猛地閃過一絲驚愕的光芒,宛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般短暫而耀眼。
緊接著,他麵色凜然,義正言辭地問道:“莫非不良府已然收到安祿山近日欲要造反的密報不成?”
裴徽微微頷首,表示對顏真卿敏銳洞察力的讚賞,隨後沉聲道:“顏公英明過人,實不相瞞,如今王忠嗣將軍和李林甫丞相皆已離世,楊國忠接任宰相之位。”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必將風起雲湧,局勢動蕩不安。”
“而此時對於野心勃勃的安祿山而言,無疑是舉兵造反的天賜良機。”
“所以,眼下的平靜不過隻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片刻寧靜罷了。”
顏真卿聽完裴徽這番話語之後,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凝重異常,仿佛有千鈞重擔壓在了心頭。
他眉頭緊蹙,嘴唇緊閉,沉默片刻後,才鄭重其事地開口問道:“那麽,聖人對此事可曾有所察覺?我朝的兵馬又是否已經製定好了相應的應對策略呢?”
他的聲音低沉而雄渾,猶如那古老寺廟中的洪鍾大呂一般,在寂靜的空氣中激蕩起層層迴響,久久不散。
裴徽的麵色陰沉得仿佛鐵塊鑄就一般凝重,那緊繃的臉龐毫無一絲表情,宛如千年寒冰般冷冽。
他的雙眼閃爍著銳利的光芒,猶如兩支離弦之箭,直直地射向顏真卿,帶著一種令人無法忽視的壓迫感。
隻見他微微壓低聲音,沉聲說道:“聖人英明睿智,自然心如明鏡,洞察一切。想必以聖人之聰慧,定然能夠料想到,如今朝廷的兵馬已經嚴陣以待,但倘若朝廷中樞缺乏有效的統籌調度,那麽糧草供應、軍令傳達等諸多重要事務就難以像行雲流水那般順暢無阻、有條不紊地得到處理。”
“如此一來,大軍的戰鬥力便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如同風中殘燭一般逐漸削弱,甚至可能麵臨潰敗的危險。”
顏真卿聽聞此言,身體猛地一顫,仿佛遭受了一道晴天霹靂,整個人都被震得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嘴唇微微顫抖著,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
接著,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然後無比鄭重地開口問道:“所以,裴帥您力薦本官接任兵部侍郎一職,難道就是想要借助兵部的權力,如同技藝精湛的巧匠一樣,精心策劃並妥善安排糧草和軍令等各項繁雜事務,使之變得井然有序嗎?”
裴徽微微頷首,表示認同,迴應道:“的確如此。此事事關重大,關乎國家安危與社稷存亡。”
“而縱觀整個朝廷上下的眾多官員,唯有顏公您德高望重,才學過人,恰似那泰山北鬥,有著非凡的能力和威望足以擔當此重任。”
“因此,還望顏公切莫推辭,不要辜負了本帥對您的這一片良苦用心啊!”
裴徽語罷,緩緩站起身來,麵向顏真卿,雙手抱拳,深深地鞠下一躬。
這一躬飽含著他對顏真卿的敬意與誠懇。
而顏真卿聞聽至此,心中那股感動之情猶如澎湃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斷地湧上心頭。
隻見他亦迅速起身,向著裴徽同樣深鞠一躬,臉上滿是愧疚之色,言辭懇切地說道:“裴帥您一心為公,為了維護朝廷的安寧以及大唐的江山社稷,不辭辛勞,日夜操勞,猶如燃燒自己的蠟燭一般,耗盡心力,毫無保留。”
“然而本官方才竟然無知地以敗壞大唐吏治之名來指責於您,實在是本官如同那坐井觀天的青蛙一般,見識淺薄,不知輕重啊!”
麵對顏真卿如此誠摯的自責,裴徽隻是微微一笑,然後神色坦然地接受了顏真卿的這一禮,並開口道:“顏公切莫這般苛責自己,過謙了。”
不過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又笑著補充道:“其實,本帥行事或許也是存有一些私心的。”
然而,此時的顏真卿全然沒有把裴徽後麵所說的這句話放在心上。
此刻的他,滿心都是對於即將接任兵部侍郎一職後的種種擔憂。
於是,他不再有絲毫猶豫,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憂慮一股腦兒地如竹筒倒豆子般全部說了出來:“即便本官能夠順利接任兵部侍郎一職,但上頭畢竟還有兵部尚書以及位高權重的右相楊國忠壓著呢。”
“倘若他們存心要像那攔路的猛虎一般橫加阻攔,從中作梗的話,那麽本官恐怕也是難以將糧草調度和軍令傳達等等諸多重要事務妥善處理好的呀。”
“顏公的擔憂實在是多餘啊!”裴徽麵色凝重,神情嚴肅地說道,“關於兵部尚書那邊,本帥已經處理得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遊刃有餘。”
“待到時機成熟之時,兵部尚書必定會對顏公言聽計從,就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靈活自如,全力放權給您。”
稍稍停歇片刻後,他繼續侃侃而談道,“至於那右相楊國忠嘛,本帥心中早有錦囊妙計,這計策就好似天羅地網一般嚴密周全,可以有效地牽製住他。”
“如此一來,就算他有心想要像個跳梁小醜那樣搗亂,阻礙顏公您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啦!”
聽到這裏,顏真卿不禁好奇心大發,急切地追問道:“裴帥啊,不知您到底想出了怎樣精妙絕倫的方法,竟然能夠輕而易舉地牽製住楊國忠呢?就好像隻用縛雞之力便能將其製服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