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李隆基的決定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裴徽抬起頭來,滿臉惶恐之色,聲音也因恐懼而變得有些結巴:“啟奏陛下,這元丹丘實乃華山之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絕世高人呐!此人不僅醫術堪稱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簡直就是華佗再世;而且其武功亦是深不可測、高深莫測,微臣對他可謂是欽佩至極啊!正因如此,微臣才鬥膽將其奉為咱們不良府的一等客卿。”
說到此處,裴徽稍稍停頓了一下,咽了口唾沫後繼續說道:“就在兩個月之前,微臣突然接到一份絕密情報。”
“據這份密報所言,那安祿山賊子心懷不軌,竟然妄圖派遣他麾下的掌書記高尚前往聯絡南詔國的國王閣羅鳳,並企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閣羅鳳與其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共同策劃一場驚天動地的謀反大逆之舉!”
裴徽一邊說著,一邊偷眼觀察著聖上的臉色變化,見聖上並未動怒,心中稍定,接著說道:“得知此等重要消息之後,微臣深知事關重大,絲毫不敢有所延誤懈怠。”
“於是乎,微臣當機立斷,在第一時間就將此事原原本本地稟報給了陛下您啊!幸而陛下聖明仁德,寬宏大量,當即恩準微臣采取行動應對此危機。”
“微臣受寵若驚之餘,趕忙派遣元丹丘先生以及一隊訓練有素、精明強幹的不良人火速趕赴雲南府及南詔國一帶,期望能夠一舉粉碎安祿山那陰險狡詐的陰謀詭計!”
話至此處,裴徽再次停住話語,略作沉吟後說道:“然而,對於方才陛下提及的那份來自雲南府的奏章當中所述之事,微臣已經收到潛入南詔國的不良人匯報,卻是有兩個方麵的實情,或許與雲南府和南詔國所說不同。”
“其一,我不良府的一等客卿元丹丘,向來以機智聰慧、武藝高強而著稱。然而,此次卻不知為何,竟似乎落入了他人精心策劃的險惡陷阱之中。”
“當時,正是夜黑風高的夜晚,元丹丘如同往常一般潛入南詔國尋找安祿山派雲的高尚。”
“可就在不經意間,他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當時,四周一片漆黑寂靜,隻有微弱的月光灑落在地上。突然間,一道黑影從暗處閃出,直衝向元丹丘。”
“元丹丘瞬間警覺,立刻出手迎敵。然而,一群黑衣身影身形飄忽不定,招式詭異難測,讓元丹丘一時間難以捉摸對方的真實意圖。”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後,元丹丘漸漸發現自己陷入了被動局麵。”
“為此,元丹丘不得不施展毒術,將這些人毒死,結果那些人之中竟然有那閣羅鳳之子在內。”
“其二,雲南府的太守張虔陀,本應忠心耿耿地為朝廷效力。”
“然而,如今種種跡象表明,此人恐怕早已背叛了朝廷。”
“據可靠消息稱,張虔陀暗中與閣羅鳳勾結在一起,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與安祿山狼狽為奸,沆瀣一氣。”
“這些人相互勾結,企圖共同誣陷我不良府。”
“因為,他們深知不良府在維護朝廷穩定方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於是便想出這條毒計,妄圖讓聖人對不良府失去信任。”
“一旦得逞,朝廷就會猶如自毀長城般失去一支強大的力量,同時也等同於自廢武功,無法有效地抵禦外敵入侵以及內部叛亂。”
“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是安祿山那陰險狡詐之徒所設下的陰謀詭計。
“而且,這一係列事件的發生,無疑預示著安祿山謀反之日已經迫在眉睫。”
“若不能及時揭露他們的陰謀,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此處,裴徽一臉心急如焚的樣子,連忙跪地叩頭,言辭懇切地向李隆基進諫道:“懇請聖人明察秋毫啊!”
裴徽言罷,將頭顱深深地叩拜在地,額頭撞擊地麵發出清脆的聲響。
而李隆基在聽到裴徽講述到中途時,臉色已然數度變化。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疑慮與思索之光,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盡管李隆基生性多疑,但此刻裴徽所言句句在理,而且其對於局勢的推斷亦是極有可能發生之事。
沉默許久之後,李隆基終於打破了這片凝重的氛圍。
隻見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又沉凝地說道:“裴徽,朕暫且信你一次。不過,此事事關重大,絕不容有半點疏忽。朕給你半個月的時間,務必查明事情的真相。倘若逾期未能查清,朕定當嚴懲不貸!”
“然而,那元丹丘務必要交予南詔國的國王閣羅鳳來親自處置才行。”
“要知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一旦把南詔國給逼反了,那將會引發一係列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啊!到時候局麵恐怕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你們可千萬別逼著朕去治你這小子的罪過呀!”
聽到這話,裴徽不禁喜出望外,激動得高聲唿喊起來:“微臣多謝陛下隆恩!微臣這就趕緊迴去,立刻著手安排人手,將那元丹丘安全無恙地送到閣羅鳳手中。”
說完,他還不忘再次向李隆基叩頭謝恩。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對裴徽的態度和反應表示認可和滿意。
其實根本用不著裴徽多嘴提醒,他自己心裏也跟明鏡兒似的清楚著呢。
隻見他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沉聲吩咐道:“傳朕旨意下去,命令雲南府太守以及劍南道的節度使,迅速集結各自麾下的兵馬,做好萬全準備,對南詔國形成嚴密的防守陣勢。”
“倘若南詔國有任何敢於冒犯我大唐天威、犯上作亂的舉動,那就立即出動我們如虎狼一般兇猛強大的軍隊,毫不留情地將其徹底消滅掉!”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始終保持著畢恭畢敬的姿態,聽完李隆基的命令後,連忙恭敬地應了一聲:“老奴遵旨!”
緊接著,他便動作麻利地安排手下人開始草擬聖旨,以便能夠盡快將皇帝的旨意傳達出去。
……
……
說到此處,裴徽稍稍停頓了一下,咽了口唾沫後繼續說道:“就在兩個月之前,微臣突然接到一份絕密情報。”
“據這份密報所言,那安祿山賊子心懷不軌,竟然妄圖派遣他麾下的掌書記高尚前往聯絡南詔國的國王閣羅鳳,並企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閣羅鳳與其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共同策劃一場驚天動地的謀反大逆之舉!”
裴徽一邊說著,一邊偷眼觀察著聖上的臉色變化,見聖上並未動怒,心中稍定,接著說道:“得知此等重要消息之後,微臣深知事關重大,絲毫不敢有所延誤懈怠。”
“於是乎,微臣當機立斷,在第一時間就將此事原原本本地稟報給了陛下您啊!幸而陛下聖明仁德,寬宏大量,當即恩準微臣采取行動應對此危機。”
“微臣受寵若驚之餘,趕忙派遣元丹丘先生以及一隊訓練有素、精明強幹的不良人火速趕赴雲南府及南詔國一帶,期望能夠一舉粉碎安祿山那陰險狡詐的陰謀詭計!”
話至此處,裴徽再次停住話語,略作沉吟後說道:“然而,對於方才陛下提及的那份來自雲南府的奏章當中所述之事,微臣已經收到潛入南詔國的不良人匯報,卻是有兩個方麵的實情,或許與雲南府和南詔國所說不同。”
“其一,我不良府的一等客卿元丹丘,向來以機智聰慧、武藝高強而著稱。然而,此次卻不知為何,竟似乎落入了他人精心策劃的險惡陷阱之中。”
“當時,正是夜黑風高的夜晚,元丹丘如同往常一般潛入南詔國尋找安祿山派雲的高尚。”
“可就在不經意間,他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當時,四周一片漆黑寂靜,隻有微弱的月光灑落在地上。突然間,一道黑影從暗處閃出,直衝向元丹丘。”
“元丹丘瞬間警覺,立刻出手迎敵。然而,一群黑衣身影身形飄忽不定,招式詭異難測,讓元丹丘一時間難以捉摸對方的真實意圖。”
“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後,元丹丘漸漸發現自己陷入了被動局麵。”
“為此,元丹丘不得不施展毒術,將這些人毒死,結果那些人之中竟然有那閣羅鳳之子在內。”
“其二,雲南府的太守張虔陀,本應忠心耿耿地為朝廷效力。”
“然而,如今種種跡象表明,此人恐怕早已背叛了朝廷。”
“據可靠消息稱,張虔陀暗中與閣羅鳳勾結在一起,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與安祿山狼狽為奸,沆瀣一氣。”
“這些人相互勾結,企圖共同誣陷我不良府。”
“因為,他們深知不良府在維護朝廷穩定方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於是便想出這條毒計,妄圖讓聖人對不良府失去信任。”
“一旦得逞,朝廷就會猶如自毀長城般失去一支強大的力量,同時也等同於自廢武功,無法有效地抵禦外敵入侵以及內部叛亂。”
“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是安祿山那陰險狡詐之徒所設下的陰謀詭計。
“而且,這一係列事件的發生,無疑預示著安祿山謀反之日已經迫在眉睫。”
“若不能及時揭露他們的陰謀,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此處,裴徽一臉心急如焚的樣子,連忙跪地叩頭,言辭懇切地向李隆基進諫道:“懇請聖人明察秋毫啊!”
裴徽言罷,將頭顱深深地叩拜在地,額頭撞擊地麵發出清脆的聲響。
而李隆基在聽到裴徽講述到中途時,臉色已然數度變化。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疑慮與思索之光,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展。
盡管李隆基生性多疑,但此刻裴徽所言句句在理,而且其對於局勢的推斷亦是極有可能發生之事。
沉默許久之後,李隆基終於打破了這片凝重的氛圍。
隻見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又沉凝地說道:“裴徽,朕暫且信你一次。不過,此事事關重大,絕不容有半點疏忽。朕給你半個月的時間,務必查明事情的真相。倘若逾期未能查清,朕定當嚴懲不貸!”
“然而,那元丹丘務必要交予南詔國的國王閣羅鳳來親自處置才行。”
“要知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一旦把南詔國給逼反了,那將會引發一係列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啊!到時候局麵恐怕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你們可千萬別逼著朕去治你這小子的罪過呀!”
聽到這話,裴徽不禁喜出望外,激動得高聲唿喊起來:“微臣多謝陛下隆恩!微臣這就趕緊迴去,立刻著手安排人手,將那元丹丘安全無恙地送到閣羅鳳手中。”
說完,他還不忘再次向李隆基叩頭謝恩。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對裴徽的態度和反應表示認可和滿意。
其實根本用不著裴徽多嘴提醒,他自己心裏也跟明鏡兒似的清楚著呢。
隻見他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沉聲吩咐道:“傳朕旨意下去,命令雲南府太守以及劍南道的節度使,迅速集結各自麾下的兵馬,做好萬全準備,對南詔國形成嚴密的防守陣勢。”
“倘若南詔國有任何敢於冒犯我大唐天威、犯上作亂的舉動,那就立即出動我們如虎狼一般兇猛強大的軍隊,毫不留情地將其徹底消滅掉!”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始終保持著畢恭畢敬的姿態,聽完李隆基的命令後,連忙恭敬地應了一聲:“老奴遵旨!”
緊接著,他便動作麻利地安排手下人開始草擬聖旨,以便能夠盡快將皇帝的旨意傳達出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