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楊國忠的報複終究是來了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甲娘聽到李騰空的問話後,像是如夢初醒一般,急忙將自己投注在裴徽那張俊朗麵龐上的視線硬生生地挪開,然後神色焦慮、語氣急切地迴應道:“迴稟小姐,大事不好,咱們府上的十公子李岫和十五娘李筱筱剛才被禦史台的人給強行帶走了。”
“奴婢派人一路跟上去,發現十公子和十五娘被現在已經被關進了大理寺的監牢裏!”
李騰空一聽這話,原本就有些凝重的麵色瞬間又陰沉了幾分,她聲音低沉而略帶顫抖地追問道:“你方才所說可是當真?我那十哥李岫還有十五妹李筱筱真的被打入大理寺的大牢之中了嗎?”
甲娘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微微頷首,恭恭敬敬地迴答道:“千真萬確啊,小姐!奴婢一得知這個消息,便立刻派了繡衣女去打探詳細情形。”
“不僅如此,奴婢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葵娘,葵娘也是當機立斷,馬上派遣了不良府中得力人手分別趕往大理寺和禦史台,想要盡快弄清楚具體狀況。”
“怎麽會這樣?好端端的,為何會突然遭遇此等變故?”李騰空喃喃自語著,心中滿是疑惑與擔憂。
就在這時,她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情不自禁地垂下頭來,望向自己懷中的夫君裴徽。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原本昏迷不醒的裴徽竟然已經蘇醒過來了。
顯然,丁娘剛才所說的話,裴徽已經聽到耳中。
所以,此刻裴徽那雙深邃的眼眸中正閃爍著熠熠光芒,其中蘊含著一股濃烈得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殺機。
那股殺機猶如隱匿在黑暗中的毒蛇一般,時隱時現,讓人不寒而栗。
李騰空那纖細的玉手輕輕地搭在裴徽的胳膊上,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他緩緩站起身來。
隻見裴徽的麵龐緊繃著,神色異常凝重,他深深地凝視著李騰空那雙充滿憂慮的眼眸,輕聲安慰道:“小仙,莫要太過憂心忡忡,我在此向你保證,定會全力以赴將十哥和十五娘救出來!”
話音剛落,裴徽便緩緩起身,率先向著浴室門外走去。
他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如同一陣疾風驟雨,迅速地朝著平日裏在府中處理各類繁忙公務的寬敞書房疾馳而去。
沒過多久,裴徽便已抵達書房門前。
正當他準備推門而入之際,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轉眼間,葵娘那嬌小的身影如風馳電掣般出現在眼前。
她滿臉焦急和鄭重之色,但仍不忘禮數,恭恭敬敬地向裴徽行禮稟報:“大帥啊!卑職剛才已經派人打探消息,經過分析發現,乃是楊國忠在聖人跟前肆意搬弄是非,誣陷右相與安祿山暗中勾結,狼狽為奸,密謀策劃一場驚天動地的叛亂之舉,甚至還妄圖侵吞聖人您的龍體元氣,讓聖人大怒!”
說到此處,葵娘稍稍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後繼續說道:“如今,聖人已然降下旨意,不僅剝奪了右相之前所獲封的太尉以及揚州大都督等一係列崇高追贈,更是下令讓禦史台與大理寺聯手協作,將十公子毫不留情地打入那暗無天日的大牢之中,並施以嚴刑酷法加以審訊。”
“楊國忠是想通過十公子牽連到其他人,然後進一步緝拿其他相關人員歸案問罪呀!”
聽完葵娘這番詳細的稟報,裴徽微微頷首,表示已經明了事情的大致經過。
緊接著,他劍眉一皺,目光犀利如鷹隼,緊緊盯著葵娘,沉聲追問:“楊國忠向來狡詐多端,此次竟敢在聖人麵前如此肆無忌憚地信口胡謅,想必必然是掌握了某些確鑿無疑的證人和關鍵證詞,否則絕不敢這般膽大妄為!”
葵娘聽到詢問後,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迴應道:“大帥英明!此次事件乃是右相的女婿——殿中侍禦史楊齊宣受到了楊國忠的威逼利誘,才會心甘情願地出麵檢舉右相呢。”
聽到這裏,裴徽不禁心頭一震,腦海中迅速閃過關於楊齊宣的種種信息。
這楊齊宣前些日子還是他逐個秘密約談過的李林甫黨羽中的一員呢。
當時,楊齊宣在他麵前表現得最為恭敬,甚至當場跪下賭咒發誓,要向他效忠、效死力。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人居然在李林甫剛剛離世之後,就如此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轉過身去狠狠地反咬了李林甫一口。
這時,葵娘繼續說道:“大帥!據楊齊宣提供證詞,安祿山曾經與右相暗地裏相互勾結,雙方甚至還達成了所謂的攻守同盟。”
“他檢舉右相,說右相全力幫助安祿山登上了三地節度使這樣顯赫的寶座,不僅如此,還為安祿山隱瞞其虛報戰功等諸多不法行為。”
“而作為交換條件,安祿山也向右相做出承諾,表示在關鍵的時刻,將會派出麾下的精銳雄師,堅決阻止前太子李亨順利登上皇位。”
說到此處,葵娘稍稍停頓了一下,緊接著又補充道:“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右相府上那位突然失蹤的管家以及好幾名手下仆人,其實也是被楊國忠暗中指使人悄然抓走的。”
“依卑職所見,這些人肯定都會有所供詞。”
“特別是那個管家,聽說更是已經全盤招供了,他聲稱右相在病情沉重之時,還企圖借著進宮麵見聖人之機,偷取聖人身上的元氣以延續自己的性命呢。”
“這楊齊宣緣何要背叛?”裴徽點了點頭,沉思半晌,恍然問道。
甲娘連忙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稟大帥,這楊齊宣平日裏就狂妄自大,本來在右相的庇佑之下,他升官的速度已經不算慢。”
“可是即便如此,他卻依然貪心不足蛇吞象呐!有一次,他竟然鬥膽懇請十公子李岫替他向右相求情,希望能夠升為吏部郎中一職。”
“然而,右相大人又豈會輕易答應這種無理要求?不僅當場斷然拒絕了此事,還狠狠地訓斥了十公子一頓。”
“十公子自覺顏麵盡失,自然是怒不可遏,隨即將楊齊宣叫到跟前,毫不留情地痛斥了他一番。”
“楊齊宣此人心胸狹窄,記仇不記恩,從那時起,楊齊宣便與十公子之間結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
……
“奴婢派人一路跟上去,發現十公子和十五娘被現在已經被關進了大理寺的監牢裏!”
李騰空一聽這話,原本就有些凝重的麵色瞬間又陰沉了幾分,她聲音低沉而略帶顫抖地追問道:“你方才所說可是當真?我那十哥李岫還有十五妹李筱筱真的被打入大理寺的大牢之中了嗎?”
甲娘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微微頷首,恭恭敬敬地迴答道:“千真萬確啊,小姐!奴婢一得知這個消息,便立刻派了繡衣女去打探詳細情形。”
“不僅如此,奴婢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葵娘,葵娘也是當機立斷,馬上派遣了不良府中得力人手分別趕往大理寺和禦史台,想要盡快弄清楚具體狀況。”
“怎麽會這樣?好端端的,為何會突然遭遇此等變故?”李騰空喃喃自語著,心中滿是疑惑與擔憂。
就在這時,她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情不自禁地垂下頭來,望向自己懷中的夫君裴徽。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原本昏迷不醒的裴徽竟然已經蘇醒過來了。
顯然,丁娘剛才所說的話,裴徽已經聽到耳中。
所以,此刻裴徽那雙深邃的眼眸中正閃爍著熠熠光芒,其中蘊含著一股濃烈得幾乎要噴薄而出的殺機。
那股殺機猶如隱匿在黑暗中的毒蛇一般,時隱時現,讓人不寒而栗。
李騰空那纖細的玉手輕輕地搭在裴徽的胳膊上,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他緩緩站起身來。
隻見裴徽的麵龐緊繃著,神色異常凝重,他深深地凝視著李騰空那雙充滿憂慮的眼眸,輕聲安慰道:“小仙,莫要太過憂心忡忡,我在此向你保證,定會全力以赴將十哥和十五娘救出來!”
話音剛落,裴徽便緩緩起身,率先向著浴室門外走去。
他邁著堅定而有力的步伐,如同一陣疾風驟雨,迅速地朝著平日裏在府中處理各類繁忙公務的寬敞書房疾馳而去。
沒過多久,裴徽便已抵達書房門前。
正當他準備推門而入之際,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
轉眼間,葵娘那嬌小的身影如風馳電掣般出現在眼前。
她滿臉焦急和鄭重之色,但仍不忘禮數,恭恭敬敬地向裴徽行禮稟報:“大帥啊!卑職剛才已經派人打探消息,經過分析發現,乃是楊國忠在聖人跟前肆意搬弄是非,誣陷右相與安祿山暗中勾結,狼狽為奸,密謀策劃一場驚天動地的叛亂之舉,甚至還妄圖侵吞聖人您的龍體元氣,讓聖人大怒!”
說到此處,葵娘稍稍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後繼續說道:“如今,聖人已然降下旨意,不僅剝奪了右相之前所獲封的太尉以及揚州大都督等一係列崇高追贈,更是下令讓禦史台與大理寺聯手協作,將十公子毫不留情地打入那暗無天日的大牢之中,並施以嚴刑酷法加以審訊。”
“楊國忠是想通過十公子牽連到其他人,然後進一步緝拿其他相關人員歸案問罪呀!”
聽完葵娘這番詳細的稟報,裴徽微微頷首,表示已經明了事情的大致經過。
緊接著,他劍眉一皺,目光犀利如鷹隼,緊緊盯著葵娘,沉聲追問:“楊國忠向來狡詐多端,此次竟敢在聖人麵前如此肆無忌憚地信口胡謅,想必必然是掌握了某些確鑿無疑的證人和關鍵證詞,否則絕不敢這般膽大妄為!”
葵娘聽到詢問後,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迴應道:“大帥英明!此次事件乃是右相的女婿——殿中侍禦史楊齊宣受到了楊國忠的威逼利誘,才會心甘情願地出麵檢舉右相呢。”
聽到這裏,裴徽不禁心頭一震,腦海中迅速閃過關於楊齊宣的種種信息。
這楊齊宣前些日子還是他逐個秘密約談過的李林甫黨羽中的一員呢。
當時,楊齊宣在他麵前表現得最為恭敬,甚至當場跪下賭咒發誓,要向他效忠、效死力。
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人居然在李林甫剛剛離世之後,就如此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轉過身去狠狠地反咬了李林甫一口。
這時,葵娘繼續說道:“大帥!據楊齊宣提供證詞,安祿山曾經與右相暗地裏相互勾結,雙方甚至還達成了所謂的攻守同盟。”
“他檢舉右相,說右相全力幫助安祿山登上了三地節度使這樣顯赫的寶座,不僅如此,還為安祿山隱瞞其虛報戰功等諸多不法行為。”
“而作為交換條件,安祿山也向右相做出承諾,表示在關鍵的時刻,將會派出麾下的精銳雄師,堅決阻止前太子李亨順利登上皇位。”
說到此處,葵娘稍稍停頓了一下,緊接著又補充道:“還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右相府上那位突然失蹤的管家以及好幾名手下仆人,其實也是被楊國忠暗中指使人悄然抓走的。”
“依卑職所見,這些人肯定都會有所供詞。”
“特別是那個管家,聽說更是已經全盤招供了,他聲稱右相在病情沉重之時,還企圖借著進宮麵見聖人之機,偷取聖人身上的元氣以延續自己的性命呢。”
“這楊齊宣緣何要背叛?”裴徽點了點頭,沉思半晌,恍然問道。
甲娘連忙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稟大帥,這楊齊宣平日裏就狂妄自大,本來在右相的庇佑之下,他升官的速度已經不算慢。”
“可是即便如此,他卻依然貪心不足蛇吞象呐!有一次,他竟然鬥膽懇請十公子李岫替他向右相求情,希望能夠升為吏部郎中一職。”
“然而,右相大人又豈會輕易答應這種無理要求?不僅當場斷然拒絕了此事,還狠狠地訓斥了十公子一頓。”
“十公子自覺顏麵盡失,自然是怒不可遏,隨即將楊齊宣叫到跟前,毫不留情地痛斥了他一番。”
“楊齊宣此人心胸狹窄,記仇不記恩,從那時起,楊齊宣便與十公子之間結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