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色厲內荏的楊齊宣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位大理寺官員可不是什麽等閑之輩,他乃是堂堂正正的大理寺丞大人,官職居於正五品之列,在整個大理寺當中也算得上是位高權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了。
此時,麵對著楊齊宣這番毫不留情麵的質問時,卻隻是輕輕地從鼻子裏發出了一聲不屑一顧的冷哼。
那哼聲充滿了對楊齊宣的惱怒和譏諷。
隻聽得他不卑不亢地迴應道:“哼!此女可是不良帥、藍田侯裴徽特地派遣而來的使者啊,我們這些人誰又敢輕易阻攔於她呢?”
楊齊宣聽到這句話之後,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臉色突然間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就好像原本平靜無波的湖麵突然被人投入了一顆小小的石子,瞬間激起了層層疊疊的漣漪,讓人難以忽視。
還沒等楊齊宣來得及張口說話,一旁的甲娘已然迅速地向前邁出一步,並高高舉起手中那塊代表著不良帥權威的令牌,同時高聲唿喝道:“楊齊宣,本姑娘乃是奉了裴帥之命特意前來此處找你的,並且還有一番重要的話語需要轉達給你知曉。”
楊齊宣聞言,禁不住臉色微微一變,眉頭緊緊皺起,裝腔作勢、色厲內荏的緩緩說道:“哦?既然是裴帥派你來傳話的,那麽快說吧,究竟裴帥想要告訴本官些什麽事情?”
隻見甲娘渾身散發出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她那寒聲宛如鋒利無比的刀刃一般,直直地刺向裴帥言,厲聲喝道:“裴帥言!你若是膽敢對十公子和十五娘動用酷刑,裴帥絕對會讓你生不如死、求死不能!不僅要滅掉你全家滿門,更要親手取走你的性命!”
楊齊宣聽到這番話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沒有一絲血色可言,整個人仿佛像是被一下子抽走了全身所有的力氣一樣。
原本,他還想要開口反駁幾句,說一些強硬的話語來維護自己的顏麵。
可是,當腦海中浮現出裴徽那可怕的手段以及深不可測的權勢時,他最終還是像一尊雕塑般緊閉雙唇,緘默不語。
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明白,以裴徽所擁有的能耐,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他陷入到萬劫不複的悲慘境地之中,就如同墜入一個無底的黑暗深淵,永無出頭之日。
甚至能夠毫不費力地將他全家老小趕盡殺絕,徹底斷絕他的生路。
並且,如果真的殺掉了他,對於裴徽來說,最為嚴重的後果恐怕也僅僅隻是遭受到聖人不痛不癢的幾句斥責而已。
這對整個大唐朝廷來說,就好比是一陣輕輕吹拂而過的微風掠過平靜的湖麵,連一點漣漪都不會留下。
此時,楊齊宣一旁的李筱筱早已經激動得喜極而泣起來,淚水如同洶湧澎湃的泉水一般源源不斷地從眼眶中湧出,仿佛一道決堤的洪流,根本無法控製住其奔騰之勢。
而李岫則同樣是欣喜若狂,心中一直緊繃著的那根弦總算是放鬆了下來,長長地舒出了一口大氣,感覺壓在心頭許久的那塊沉重巨石終於安然落地了。
此時此刻,李岫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對已逝的父親充滿了無盡的欽佩之情。
若非父親當年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讓十七妹李騰空成功嫁給了裴徽,那麽今日他和十五妹的命運將會不堪設想……
不!
不僅僅是他們兄妹二人,甚至整個家族恐怕都會像螻蟻一般被無情地打入暗無天日的大牢之中,遭受種種慘無人道的酷刑折磨,最終隻能在極度的痛苦中悲慘地死去。
楊齊宣,本就是一個外強中幹、色厲內荏的卑鄙小人。
麵對如此局麵,他最終也沒能鼓起勇氣吐出半句強硬的話語來。
隻見他滿臉憤恨地從鼻子裏重重地哼出一聲,然後便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離了這個陰森恐怖的地牢。
此刻,他的內心就好似有十五個吊桶同時懸在那裏,七上八下地搖晃不停。
其實,他之所以膽敢充當楊國忠的馬前卒,心甘情願地去執行那迫害李岫和李筱筱的肮髒勾當,無非是因為楊國忠曾經向他拍胸脯、打包票地保證過,說是有當今聖上親自下旨查辦抓人之事,裴徽絕對不敢輕易插手幹預。
可誰能想到呢?事情竟然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如今裴徽居然毫不顧忌地橫插了這麽一杠子進來!
就這樣,楊齊宣猶如一隻受驚過度的鳥兒,惶恐不安地帶著兩名隨從,心急火燎地趕到了楊國忠的府邸。
一路上,他的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糟糕情形,額頭上也早已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向門房自報家門之後,門房竟然一改往日冷漠刻板、按部就班的做派,甚至連一句多餘的盤問都沒有,便毫不猶豫地揮手示意他可以直接進入府內。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令楊齊宣感到有些受寵若驚,他那顆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瞬間變得輕飄飄的,仿佛要飛到天上去一般。
要知道,以往每次前來拜訪楊國忠的時候,那門房總是擺出一副不冷不熱的態度,不緊不慢地讓他先站在一旁稍安勿躁。
而楊齊宣呢,則不得不像被宰的羔羊一樣,忍痛從懷中掏出一塊白花花的銀子,恭恭敬敬地遞到門房手中。
隻有這樣,那門房才會勉為其難地轉身進去通稟一聲,過了好半晌,才慢悠悠地踱步而出,傳話說右相準許他入內。
“哈哈,看來,我如今已然成為楊國忠的心腹了!”楊齊宣心中暗自竊喜不已,臉上更是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得意洋洋的笑容。
他一邊美滋滋地想著,一邊迴頭衝著身後的兩名隨從揮了揮手,高聲吩咐道:“你們兩個就在這兒好生候著吧!”
說罷,他便迫不及待地跟隨著楊國忠府上的一名下人,大步流星地朝著府內走去。
此刻的楊齊宣完全沉浸在了自我陶醉之中,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情。
以至於他絲毫沒有留意到,今日的門房與往日不是同一個人。
而負責給他引路的這名仆從也是一張陌生麵孔。
……
……
此時,麵對著楊齊宣這番毫不留情麵的質問時,卻隻是輕輕地從鼻子裏發出了一聲不屑一顧的冷哼。
那哼聲充滿了對楊齊宣的惱怒和譏諷。
隻聽得他不卑不亢地迴應道:“哼!此女可是不良帥、藍田侯裴徽特地派遣而來的使者啊,我們這些人誰又敢輕易阻攔於她呢?”
楊齊宣聽到這句話之後,原本還算鎮定自若的臉色突然間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就好像原本平靜無波的湖麵突然被人投入了一顆小小的石子,瞬間激起了層層疊疊的漣漪,讓人難以忽視。
還沒等楊齊宣來得及張口說話,一旁的甲娘已然迅速地向前邁出一步,並高高舉起手中那塊代表著不良帥權威的令牌,同時高聲唿喝道:“楊齊宣,本姑娘乃是奉了裴帥之命特意前來此處找你的,並且還有一番重要的話語需要轉達給你知曉。”
楊齊宣聞言,禁不住臉色微微一變,眉頭緊緊皺起,裝腔作勢、色厲內荏的緩緩說道:“哦?既然是裴帥派你來傳話的,那麽快說吧,究竟裴帥想要告訴本官些什麽事情?”
隻見甲娘渾身散發出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她那寒聲宛如鋒利無比的刀刃一般,直直地刺向裴帥言,厲聲喝道:“裴帥言!你若是膽敢對十公子和十五娘動用酷刑,裴帥絕對會讓你生不如死、求死不能!不僅要滅掉你全家滿門,更要親手取走你的性命!”
楊齊宣聽到這番話後,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沒有一絲血色可言,整個人仿佛像是被一下子抽走了全身所有的力氣一樣。
原本,他還想要開口反駁幾句,說一些強硬的話語來維護自己的顏麵。
可是,當腦海中浮現出裴徽那可怕的手段以及深不可測的權勢時,他最終還是像一尊雕塑般緊閉雙唇,緘默不語。
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明白,以裴徽所擁有的能耐,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他陷入到萬劫不複的悲慘境地之中,就如同墜入一個無底的黑暗深淵,永無出頭之日。
甚至能夠毫不費力地將他全家老小趕盡殺絕,徹底斷絕他的生路。
並且,如果真的殺掉了他,對於裴徽來說,最為嚴重的後果恐怕也僅僅隻是遭受到聖人不痛不癢的幾句斥責而已。
這對整個大唐朝廷來說,就好比是一陣輕輕吹拂而過的微風掠過平靜的湖麵,連一點漣漪都不會留下。
此時,楊齊宣一旁的李筱筱早已經激動得喜極而泣起來,淚水如同洶湧澎湃的泉水一般源源不斷地從眼眶中湧出,仿佛一道決堤的洪流,根本無法控製住其奔騰之勢。
而李岫則同樣是欣喜若狂,心中一直緊繃著的那根弦總算是放鬆了下來,長長地舒出了一口大氣,感覺壓在心頭許久的那塊沉重巨石終於安然落地了。
此時此刻,李岫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對已逝的父親充滿了無盡的欽佩之情。
若非父親當年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讓十七妹李騰空成功嫁給了裴徽,那麽今日他和十五妹的命運將會不堪設想……
不!
不僅僅是他們兄妹二人,甚至整個家族恐怕都會像螻蟻一般被無情地打入暗無天日的大牢之中,遭受種種慘無人道的酷刑折磨,最終隻能在極度的痛苦中悲慘地死去。
楊齊宣,本就是一個外強中幹、色厲內荏的卑鄙小人。
麵對如此局麵,他最終也沒能鼓起勇氣吐出半句強硬的話語來。
隻見他滿臉憤恨地從鼻子裏重重地哼出一聲,然後便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離了這個陰森恐怖的地牢。
此刻,他的內心就好似有十五個吊桶同時懸在那裏,七上八下地搖晃不停。
其實,他之所以膽敢充當楊國忠的馬前卒,心甘情願地去執行那迫害李岫和李筱筱的肮髒勾當,無非是因為楊國忠曾經向他拍胸脯、打包票地保證過,說是有當今聖上親自下旨查辦抓人之事,裴徽絕對不敢輕易插手幹預。
可誰能想到呢?事情竟然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如今裴徽居然毫不顧忌地橫插了這麽一杠子進來!
就這樣,楊齊宣猶如一隻受驚過度的鳥兒,惶恐不安地帶著兩名隨從,心急火燎地趕到了楊國忠的府邸。
一路上,他的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糟糕情形,額頭上也早已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向門房自報家門之後,門房竟然一改往日冷漠刻板、按部就班的做派,甚至連一句多餘的盤問都沒有,便毫不猶豫地揮手示意他可以直接進入府內。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令楊齊宣感到有些受寵若驚,他那顆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瞬間變得輕飄飄的,仿佛要飛到天上去一般。
要知道,以往每次前來拜訪楊國忠的時候,那門房總是擺出一副不冷不熱的態度,不緊不慢地讓他先站在一旁稍安勿躁。
而楊齊宣呢,則不得不像被宰的羔羊一樣,忍痛從懷中掏出一塊白花花的銀子,恭恭敬敬地遞到門房手中。
隻有這樣,那門房才會勉為其難地轉身進去通稟一聲,過了好半晌,才慢悠悠地踱步而出,傳話說右相準許他入內。
“哈哈,看來,我如今已然成為楊國忠的心腹了!”楊齊宣心中暗自竊喜不已,臉上更是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得意洋洋的笑容。
他一邊美滋滋地想著,一邊迴頭衝著身後的兩名隨從揮了揮手,高聲吩咐道:“你們兩個就在這兒好生候著吧!”
說罷,他便迫不及待地跟隨著楊國忠府上的一名下人,大步流星地朝著府內走去。
此刻的楊齊宣完全沉浸在了自我陶醉之中,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情。
以至於他絲毫沒有留意到,今日的門房與往日不是同一個人。
而負責給他引路的這名仆從也是一張陌生麵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