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的裴徽,因為身兼數職且都是重任,所以宮廷宴樂使的職務早已卸下。
這場盛大的獻俘儀式的排練工作自然與他毫無關係。
正因如此,眼前這般壯觀的場麵對於裴徽來說還是平生第一次見到。
此時,他瞪大了雙眼,嘴巴微張,整個人都被震驚得愣在了原地,完全失去了平日裏的從容與淡定。
過了好一會兒,裴徽才迴過神來。
他下意識地伸手拈起飄落在自己衣襟上的幾瓣花瓣,輕輕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清幽的芬芳瞬間鑽入鼻中,讓他感到心曠神怡。
就在這時,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句詩:“衝天香陣透長安。”
這句詩恰到好處地描繪出了此刻眼前這如夢如幻的景象。
裴徽壓根不需要將目光投向李隆基,就能憑借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李隆基的了解,在腦海中清晰地勾勒出李隆基此時此刻臉上可能呈現出來的神色表情。
那張麵龐仿佛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上麵密密麻麻地書寫著無盡的威嚴、神聖、驕傲以及自信等諸多自以為是的神情。
就在這一刻,裴徽心頭猛地一亮,如同黑暗中的閃電劃過夜空,他終於徹底明白了李隆基為何明明清楚在當前這個緊要關頭讓哥舒翰前來長安城獻俘,很有可能會落入安祿山精心設計的陰謀陷阱之中,但仍然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真正原因。
因為,李隆基內心深處的虛榮心就像那熊熊燃燒的烈焰一般,熾熱而又強烈,無法遏製。
他對於好大喜功的狂熱追逐,恰似一匹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永不停歇。
而安祿山恰恰就是看準了李隆基的這種心理弱點,於是這些年來不斷地使出各種手段。
他要麽花費重金從各處購買大量的奴隸,要麽親自帶領手下四處抓捕無辜的百姓,然後巧妙地將他們喬裝打扮一番,偽裝成所謂的契丹俘虜。
接著,便大張旗鼓地舉辦一場場形式各異、規模盛大的獻俘儀式,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取悅了李隆基那顆渴望榮耀和讚美的心。
對於李隆基來說,虛榮心就如同毒癮一般深深紮根在他的內心深處。
那種對於虛榮的渴望,就好像後世那些癮君子對於毒品的癡迷一樣難以自拔。
盡管他心裏清楚地知道過度追求虛榮可能帶來不良後果,但卻依然無法控製住自己內心的欲望,如飛蛾撲火般不斷地向著虛榮靠近。
裴徽站在一旁,目光時不時地瞥向李隆基,但很快又收了迴來。
因為他實在不願意長時間注視這個讓他心生厭惡的昏君。
每多看一眼李隆基,裴徽心中的怒火就愈發旺盛一分,以至於他生怕自己一個衝動之下,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去,對著李隆基就是一陣拳打腳踢。
然而,理智告訴他這樣做隻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最終很可能會被亂刀砍死,落得個淒慘的結局。
所以,裴徽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憤怒與不滿,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到哥舒翰以及他身後那群押送著吐蕃俘虜的河西邊軍將士們身上。
這些河西邊軍的將士們,個個臉上都帶著明顯的倦意。
從他們略顯疲憊的神情和左右看個不停的姿態中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長安城獻俘。
或許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想過朝廷和聖上竟然會為他們精心籌備一場如此壯觀、盛大、華麗並且彌漫著濃鬱香氣的獻俘儀式。
當他們踏入這片充滿榮耀與光輝的場地時,起初所有人都震驚得目瞪口呆,仿佛時間在那一刻凝固了一般。
但是,短暫的驚愕之後,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之情湧上心頭。
他們逐漸迴過神來,開始盡情享受這份屬於他們的無上榮耀。
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閃爍著激動與自豪的光芒,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這些年來,位於河西地區的邊軍將士們一直在邊疆與兇悍的吐蕃人展開著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浴血奮戰。
每一次戰鬥都充滿了生與死的較量,經曆了無數次生死攸關的慘烈搏殺和艱苦鏖戰。
他們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宛如夜空中璀璨奪目的星辰,閃耀著無盡的光芒,令人矚目敬仰。
這樣的豐功偉績,當之無愧地配得上如此至高無上的獻俘儀式所帶來的榮耀。
而此時此刻,更多的西軍將士們心中卻是難以抑製地湧動著一股躁動不安的情緒。
他們那熾熱的目光,就像餓狼看到獵物一般,緊緊地鎖定在那些如同春花初綻般嬌豔欲滴、恰似晚霞餘暉般絢爛多彩的教坊司美姬們身上。
正如那句俗語所說:“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
長期身處邊關苦寒之地的軍旅生涯中的這些西軍將士們,對於女性,特別是美麗動人的女子,那種渴求與向往之情,簡直猶如久旱幹裂的大地極度渴望甘甜雨水的潤澤,又仿佛饑餓至極的雄鷹以風馳電掣之勢猛撲向狡猾機敏的野兔那般迫不及待。
然而,麵對這群如饑似渴的西軍將士們,那些美姬們卻似乎完全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她們那一雙雙顧盼生輝的眼眸,就好似被強大的磁石牢牢吸引住一般,自始至終都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高高在上的獻俘樓之上,聚焦於那位尊貴無比的聖人以及環繞其身旁的眾多達官顯貴們。
她們心中懷著無限的憧憬和期待,深知此次乃是千年難得一遇的絕佳機遇,可以讓自己如同孔雀開屏一般,盡情展現那傾國傾城的容顏以及千嬌百媚的萬種風情。
每一名教坊司美姬都暗自祈禱著能夠被聖人相中,從此便如同鳳凰涅盤一樣,瞬間飛上枝頭,從原本平凡無奇的籠中麻雀搖身一變成為高貴華麗的鳳凰。
即便是最終未能得到聖人的青睞,但隻要有那麽一絲希望可以吸引到某位位高權重的達官顯貴,哪怕隻是將來有幸被其納為府上的侍妾或者丫鬟,對於她們來說也無異於脫離教坊司這樣的苦海。
然而,與周圍那些來自河西邊軍的將士們截然不同的是,裴徽憑借著他那如同鷹隼一般銳利而又敏捷的洞察力,迅速捕捉到了哥舒翰臉上自始至終都未曾泛起絲毫漣漪的表情,仿佛一潭死水般毫無波動。
可是,就在這看似平靜如水的表麵之下,裴徽卻透過哥舒翰深邃的眼眸,隱約察覺到了那隱藏極深、難以掩蓋的憂慮情緒。
這種憂慮就好似平靜湖底悄然湧動著的洶湧暗流,雖然不易察覺,但一旦爆發出來,必將掀起驚濤駭浪。
……
……
這場盛大的獻俘儀式的排練工作自然與他毫無關係。
正因如此,眼前這般壯觀的場麵對於裴徽來說還是平生第一次見到。
此時,他瞪大了雙眼,嘴巴微張,整個人都被震驚得愣在了原地,完全失去了平日裏的從容與淡定。
過了好一會兒,裴徽才迴過神來。
他下意識地伸手拈起飄落在自己衣襟上的幾瓣花瓣,輕輕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清幽的芬芳瞬間鑽入鼻中,讓他感到心曠神怡。
就在這時,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句詩:“衝天香陣透長安。”
這句詩恰到好處地描繪出了此刻眼前這如夢如幻的景象。
裴徽壓根不需要將目光投向李隆基,就能憑借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李隆基的了解,在腦海中清晰地勾勒出李隆基此時此刻臉上可能呈現出來的神色表情。
那張麵龐仿佛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上麵密密麻麻地書寫著無盡的威嚴、神聖、驕傲以及自信等諸多自以為是的神情。
就在這一刻,裴徽心頭猛地一亮,如同黑暗中的閃電劃過夜空,他終於徹底明白了李隆基為何明明清楚在當前這個緊要關頭讓哥舒翰前來長安城獻俘,很有可能會落入安祿山精心設計的陰謀陷阱之中,但仍然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真正原因。
因為,李隆基內心深處的虛榮心就像那熊熊燃燒的烈焰一般,熾熱而又強烈,無法遏製。
他對於好大喜功的狂熱追逐,恰似一匹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永不停歇。
而安祿山恰恰就是看準了李隆基的這種心理弱點,於是這些年來不斷地使出各種手段。
他要麽花費重金從各處購買大量的奴隸,要麽親自帶領手下四處抓捕無辜的百姓,然後巧妙地將他們喬裝打扮一番,偽裝成所謂的契丹俘虜。
接著,便大張旗鼓地舉辦一場場形式各異、規模盛大的獻俘儀式,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取悅了李隆基那顆渴望榮耀和讚美的心。
對於李隆基來說,虛榮心就如同毒癮一般深深紮根在他的內心深處。
那種對於虛榮的渴望,就好像後世那些癮君子對於毒品的癡迷一樣難以自拔。
盡管他心裏清楚地知道過度追求虛榮可能帶來不良後果,但卻依然無法控製住自己內心的欲望,如飛蛾撲火般不斷地向著虛榮靠近。
裴徽站在一旁,目光時不時地瞥向李隆基,但很快又收了迴來。
因為他實在不願意長時間注視這個讓他心生厭惡的昏君。
每多看一眼李隆基,裴徽心中的怒火就愈發旺盛一分,以至於他生怕自己一個衝動之下,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去,對著李隆基就是一陣拳打腳踢。
然而,理智告訴他這樣做隻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最終很可能會被亂刀砍死,落得個淒慘的結局。
所以,裴徽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憤怒與不滿,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到哥舒翰以及他身後那群押送著吐蕃俘虜的河西邊軍將士們身上。
這些河西邊軍的將士們,個個臉上都帶著明顯的倦意。
從他們略顯疲憊的神情和左右看個不停的姿態中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長安城獻俘。
或許在此之前,他們從未想過朝廷和聖上竟然會為他們精心籌備一場如此壯觀、盛大、華麗並且彌漫著濃鬱香氣的獻俘儀式。
當他們踏入這片充滿榮耀與光輝的場地時,起初所有人都震驚得目瞪口呆,仿佛時間在那一刻凝固了一般。
但是,短暫的驚愕之後,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之情湧上心頭。
他們逐漸迴過神來,開始盡情享受這份屬於他們的無上榮耀。
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閃爍著激動與自豪的光芒,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這些年來,位於河西地區的邊軍將士們一直在邊疆與兇悍的吐蕃人展開著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浴血奮戰。
每一次戰鬥都充滿了生與死的較量,經曆了無數次生死攸關的慘烈搏殺和艱苦鏖戰。
他們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宛如夜空中璀璨奪目的星辰,閃耀著無盡的光芒,令人矚目敬仰。
這樣的豐功偉績,當之無愧地配得上如此至高無上的獻俘儀式所帶來的榮耀。
而此時此刻,更多的西軍將士們心中卻是難以抑製地湧動著一股躁動不安的情緒。
他們那熾熱的目光,就像餓狼看到獵物一般,緊緊地鎖定在那些如同春花初綻般嬌豔欲滴、恰似晚霞餘暉般絢爛多彩的教坊司美姬們身上。
正如那句俗語所說:“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
長期身處邊關苦寒之地的軍旅生涯中的這些西軍將士們,對於女性,特別是美麗動人的女子,那種渴求與向往之情,簡直猶如久旱幹裂的大地極度渴望甘甜雨水的潤澤,又仿佛饑餓至極的雄鷹以風馳電掣之勢猛撲向狡猾機敏的野兔那般迫不及待。
然而,麵對這群如饑似渴的西軍將士們,那些美姬們卻似乎完全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她們那一雙雙顧盼生輝的眼眸,就好似被強大的磁石牢牢吸引住一般,自始至終都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高高在上的獻俘樓之上,聚焦於那位尊貴無比的聖人以及環繞其身旁的眾多達官顯貴們。
她們心中懷著無限的憧憬和期待,深知此次乃是千年難得一遇的絕佳機遇,可以讓自己如同孔雀開屏一般,盡情展現那傾國傾城的容顏以及千嬌百媚的萬種風情。
每一名教坊司美姬都暗自祈禱著能夠被聖人相中,從此便如同鳳凰涅盤一樣,瞬間飛上枝頭,從原本平凡無奇的籠中麻雀搖身一變成為高貴華麗的鳳凰。
即便是最終未能得到聖人的青睞,但隻要有那麽一絲希望可以吸引到某位位高權重的達官顯貴,哪怕隻是將來有幸被其納為府上的侍妾或者丫鬟,對於她們來說也無異於脫離教坊司這樣的苦海。
然而,與周圍那些來自河西邊軍的將士們截然不同的是,裴徽憑借著他那如同鷹隼一般銳利而又敏捷的洞察力,迅速捕捉到了哥舒翰臉上自始至終都未曾泛起絲毫漣漪的表情,仿佛一潭死水般毫無波動。
可是,就在這看似平靜如水的表麵之下,裴徽卻透過哥舒翰深邃的眼眸,隱約察覺到了那隱藏極深、難以掩蓋的憂慮情緒。
這種憂慮就好似平靜湖底悄然湧動著的洶湧暗流,雖然不易察覺,但一旦爆發出來,必將掀起驚濤駭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