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對朕最忠心的果然是裴徽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熊虎中雖然是一名勇猛無比的戰將,但其武力再高強,麵對眼前這天羅地網般密不透風的圍剿之勢,也終究隻是強弩之末罷了。
縱使他拚盡全力苦苦支撐,卻依舊難以抵擋一眾金吾衛和大內侍衛高手悍不畏死的潮水般洶湧而至的攻擊。
沒過多久,他就已經身負多處重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整個人看上去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可能倒下,就此命喪黃泉。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聽得三聲高唿幾乎同時響起:“別殺死他!”
其中一聲來自於李隆基,那陰惻惻、冷森森的嗓音仿佛是從幽冥地府深處傳來,讓人聽後不禁毛骨悚然。
另一聲則出自裴徽之口,他的唿喊聲嘶力竭,充滿了焦急與擔憂之情。
而最後那聲喊叫,則是由哥舒翰發出的,此刻他的臉色猶如變色龍一般迅速變換著顏色,時而鐵青,時而慘白,顯得極為難看且複雜萬分。
吩咐讓人不要殺死熊虎中之後,李隆基對旁邊高力士喝問道:“適才究竟是誰,竟然能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朕這萬金之軀?”
要知道,自從他登上皇位以來,曆經無數風雨,多少載春秋已然悄然逝去。
然而,像今日這般驚心動魄的刺殺場麵,他卻已是許久未曾親身經曆過了。
剛才那一刻,他甚至能夠清晰地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那股死亡的氣息,如此真切,如此濃烈,令他永生難忘。
高力士站在一旁,身體微微顫抖著,額頭上冒出一層細汗,一臉的心有餘悸,戰戰兢兢地迴答道:“迴稟聖人,剛才情況萬分危急,正是裴徽反應迅速,在千鈞一發之際將身前桌案扔了過來,這才及時救下了聖人啊!”
此時的楊貴妃,那張絕美的臉龐早已失去了血色,變得煞白無比,她的心還在怦怦直跳,餘悸未消。
隻見她輕輕地用玉手撫著自己高聳的胸脯,嬌聲嗔怪起來:“哎呀,聖人呐,剛剛妾身可是真真切切地被嚇破了膽呢!那惡賊如此兇狠,如果不是徽兒及時出手,妾身和聖人恐怕都要被他活生生地砸成一灘肉泥啦!”
聽到這話,李隆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慶幸逃過一劫。
他不禁慨歎道:“朕果真有一雙慧眼,能夠識得像裴徽這樣忠心耿耿之人。”
“平日裏,裴徽就對朕盡心盡力,今日更是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忠誠。”
“看來,在這危急關頭,最值得信賴的人非裴徽莫屬啊!”
說完這番話,李隆基轉過頭,溫柔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楊貴妃,輕聲安慰道:“愛妃莫怕,如今已然平安無事。”
“想來也是因為平日愛妃對裴徽這孩子多有關照,所以他才會如此奮不顧身地救我們於危難之中吧。”
這時,隻聽見楊貴妃那嬌柔婉轉的聲音再次傳來:“聖人,這次徽兒立下如此大功,您可一定不能虧待了他呀,必須要給他重重的賞賜才行呢。”
李隆基連連點頭,鄭重其事地應道:“那是自然,愛妃所言極是。裴徽此番救駕有功,朕自當好好嘉獎一番,以彰其功。”
這些話語悠悠地飄入了楊國忠和陳希烈等一幹人的耳朵裏。
他們一個個羨慕得要死,而且很快就轉化成了瘋狂的嫉妒,他們的心像是被千萬把小刀切割著。
與此同時,他們更是懊悔不已,恨不能時光倒流,迴到剛剛事發的時候。
因為就在那時,他們也被嚇傻了,驚慌失措之下,以至於錯失良機,沒能像裴徽那樣迅速地扔出物品救下聖人。
楊國忠心中充滿了不甘,他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裴徽一個人獨占鼇頭、風光無限。
隻見他眼珠子滴溜溜地一轉,計上心來,突然開口對聖人說道:“啟奏聖人,此次行刺您的賊人熊虎中乃是哥舒翰手下的一名參將。”
“而且,他是隨著哥舒翰一同前來長安獻俘的。”
“依微臣之見,我們應當立刻采取行動,將哥舒翰以及所有已經進入長安城的河西將士一網打盡,盡數拿下!”
李隆基聽後,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裴徽,朕命你即刻率領人馬,將哥舒翰和所有河西將士全部拘捕起來,並要對他們嚴加審訊,務必查出幕後主謀!”
裴徽聽到這個旨意,心中不由得大罵楊國忠陰險狡詐。
他很想站出來勸諫李隆基,但轉念一想,此時的李隆基正處於盛怒之中,如果貿然進諫,不僅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有可能會抵消自己剛才的救駕之功。
無奈之下,裴徽隻好強壓下心頭的不滿,恭恭敬敬地領受了聖旨。
緊接著,隻見裴徽麵沉似水,他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讓不良人將哥舒翰以及跟隨他一同來到長安城的所有河西邊關將士們全部拿下。
這些河西邊關的將士們,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百戰精兵,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但哥舒翰一聲令下,所有人便束手就擒了。
與此同時,熊虎中此人勇猛異常,打起仗來猶如下山的猛虎,威風凜凜,勢不可擋。
然而,即使他如此英勇善戰,終究難以抵擋數名金吾衛高手的圍攻。
這些金吾衛高手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英,彼此之間配合默契,戰術運用得當。
他們不惜付出重傷的代價,死死纏住熊虎中,逐漸壓縮他的活動空間。
終於,熊虎中的體力漸漸不支,招式也變得有些遲緩。
而此時,金吾衛高手們看準時機,猛然發動致命一擊,熊虎中避無可避,最終如那籠中之鳥一般被生擒活捉。
隨後,李隆基下令將熊虎中也移交到裴徽手中,並責令不良府對其進行審訊,要求必須在短短三天之內查明此次事件背後的真正主謀。
由於裴徽反應迅速,果斷采取措施封鎖了獻俘樓,使得有關這次突發事件的消息沒有絲毫走漏風聲。
接下來展開的對內奸的抓捕行動更是進展順利,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在昨天晚上煽動吐蕃俘虜在獻俘儀式上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大聲喊冤的驛館小吏,輕而易舉地便被成功擒獲。
……
……
縱使他拚盡全力苦苦支撐,卻依舊難以抵擋一眾金吾衛和大內侍衛高手悍不畏死的潮水般洶湧而至的攻擊。
沒過多久,他就已經身負多處重傷,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整個人看上去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可能倒下,就此命喪黃泉。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聽得三聲高唿幾乎同時響起:“別殺死他!”
其中一聲來自於李隆基,那陰惻惻、冷森森的嗓音仿佛是從幽冥地府深處傳來,讓人聽後不禁毛骨悚然。
另一聲則出自裴徽之口,他的唿喊聲嘶力竭,充滿了焦急與擔憂之情。
而最後那聲喊叫,則是由哥舒翰發出的,此刻他的臉色猶如變色龍一般迅速變換著顏色,時而鐵青,時而慘白,顯得極為難看且複雜萬分。
吩咐讓人不要殺死熊虎中之後,李隆基對旁邊高力士喝問道:“適才究竟是誰,竟然能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朕這萬金之軀?”
要知道,自從他登上皇位以來,曆經無數風雨,多少載春秋已然悄然逝去。
然而,像今日這般驚心動魄的刺殺場麵,他卻已是許久未曾親身經曆過了。
剛才那一刻,他甚至能夠清晰地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那股死亡的氣息,如此真切,如此濃烈,令他永生難忘。
高力士站在一旁,身體微微顫抖著,額頭上冒出一層細汗,一臉的心有餘悸,戰戰兢兢地迴答道:“迴稟聖人,剛才情況萬分危急,正是裴徽反應迅速,在千鈞一發之際將身前桌案扔了過來,這才及時救下了聖人啊!”
此時的楊貴妃,那張絕美的臉龐早已失去了血色,變得煞白無比,她的心還在怦怦直跳,餘悸未消。
隻見她輕輕地用玉手撫著自己高聳的胸脯,嬌聲嗔怪起來:“哎呀,聖人呐,剛剛妾身可是真真切切地被嚇破了膽呢!那惡賊如此兇狠,如果不是徽兒及時出手,妾身和聖人恐怕都要被他活生生地砸成一灘肉泥啦!”
聽到這話,李隆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中暗自慶幸逃過一劫。
他不禁慨歎道:“朕果真有一雙慧眼,能夠識得像裴徽這樣忠心耿耿之人。”
“平日裏,裴徽就對朕盡心盡力,今日更是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忠誠。”
“看來,在這危急關頭,最值得信賴的人非裴徽莫屬啊!”
說完這番話,李隆基轉過頭,溫柔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楊貴妃,輕聲安慰道:“愛妃莫怕,如今已然平安無事。”
“想來也是因為平日愛妃對裴徽這孩子多有關照,所以他才會如此奮不顧身地救我們於危難之中吧。”
這時,隻聽見楊貴妃那嬌柔婉轉的聲音再次傳來:“聖人,這次徽兒立下如此大功,您可一定不能虧待了他呀,必須要給他重重的賞賜才行呢。”
李隆基連連點頭,鄭重其事地應道:“那是自然,愛妃所言極是。裴徽此番救駕有功,朕自當好好嘉獎一番,以彰其功。”
這些話語悠悠地飄入了楊國忠和陳希烈等一幹人的耳朵裏。
他們一個個羨慕得要死,而且很快就轉化成了瘋狂的嫉妒,他們的心像是被千萬把小刀切割著。
與此同時,他們更是懊悔不已,恨不能時光倒流,迴到剛剛事發的時候。
因為就在那時,他們也被嚇傻了,驚慌失措之下,以至於錯失良機,沒能像裴徽那樣迅速地扔出物品救下聖人。
楊國忠心中充滿了不甘,他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裴徽一個人獨占鼇頭、風光無限。
隻見他眼珠子滴溜溜地一轉,計上心來,突然開口對聖人說道:“啟奏聖人,此次行刺您的賊人熊虎中乃是哥舒翰手下的一名參將。”
“而且,他是隨著哥舒翰一同前來長安獻俘的。”
“依微臣之見,我們應當立刻采取行動,將哥舒翰以及所有已經進入長安城的河西將士一網打盡,盡數拿下!”
李隆基聽後,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裴徽,朕命你即刻率領人馬,將哥舒翰和所有河西將士全部拘捕起來,並要對他們嚴加審訊,務必查出幕後主謀!”
裴徽聽到這個旨意,心中不由得大罵楊國忠陰險狡詐。
他很想站出來勸諫李隆基,但轉念一想,此時的李隆基正處於盛怒之中,如果貿然進諫,不僅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有可能會抵消自己剛才的救駕之功。
無奈之下,裴徽隻好強壓下心頭的不滿,恭恭敬敬地領受了聖旨。
緊接著,隻見裴徽麵沉似水,他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讓不良人將哥舒翰以及跟隨他一同來到長安城的所有河西邊關將士們全部拿下。
這些河西邊關的將士們,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百戰精兵,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但哥舒翰一聲令下,所有人便束手就擒了。
與此同時,熊虎中此人勇猛異常,打起仗來猶如下山的猛虎,威風凜凜,勢不可擋。
然而,即使他如此英勇善戰,終究難以抵擋數名金吾衛高手的圍攻。
這些金吾衛高手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英,彼此之間配合默契,戰術運用得當。
他們不惜付出重傷的代價,死死纏住熊虎中,逐漸壓縮他的活動空間。
終於,熊虎中的體力漸漸不支,招式也變得有些遲緩。
而此時,金吾衛高手們看準時機,猛然發動致命一擊,熊虎中避無可避,最終如那籠中之鳥一般被生擒活捉。
隨後,李隆基下令將熊虎中也移交到裴徽手中,並責令不良府對其進行審訊,要求必須在短短三天之內查明此次事件背後的真正主謀。
由於裴徽反應迅速,果斷采取措施封鎖了獻俘樓,使得有關這次突發事件的消息沒有絲毫走漏風聲。
接下來展開的對內奸的抓捕行動更是進展順利,幾乎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在昨天晚上煽動吐蕃俘虜在獻俘儀式上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大聲喊冤的驛館小吏,輕而易舉地便被成功擒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