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張通儒的替身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準對此全然不知,他哪裏能想到,為了確保此次行動沒有任何閃失,裴徽在暗地裏悄悄地派遣出了眾多的人手。
這些人仿佛幽靈一般,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在了朝天閣總舵的四周。
如此嚴密的部署之下,哪怕存在著暗道這樣一條能夠用於逃脫的通道,最終的結局也早就已經注定了。
所以,今夜,月黑風高之際,藏在朝天閣總舵和附近總共有著安祿山一方的九個人,被這次行動給一網打盡、全部擒獲。
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張通儒和胡七斌。
所有人連夜被迅速被押送到了不良府的監牢之中。
進入牢房之後,在吐真水強大的藥效作用下,不論是張通儒,還是胡七斌,都無法再繼續隱瞞下去,隻能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所知曉的所有事情一股腦兒地全盤托出。
可是,當第二天早上聽到手下匯報上來的結果時,裴徽不禁微微吃了一驚。
……
……
次日清晨,陽光剛剛灑落在大地上,不良府裴徽的公衙內便迎來了神色凝重、麵色如烏雲密布般陰沉難看的葵娘。
她快步走到裴徽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後,語氣急促地開口稟報:“啟稟大帥!昨夜被咱們抓獲的張通儒並非其本人,而是一個替身啊!據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真正的張通儒很可能早已逃出城去,躲在了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裴徽聽聞此言,原本就有些嚴肅的麵龐此刻更是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緊緊咬著牙關,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嚴莊所言不虛啊,這張通儒果真是謹慎到了極點!”
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稍頃,裴徽猛地睜開眼睛,目光淩厲地看向葵娘,急切地追問道:“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有用的情報?”
葵娘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繼續匯報道:“迴大帥,早在九年前,那安祿山便暗中授意張通儒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地在朝廷那些權貴的府邸當中安插眼線。”
“這麽多年下來,陸陸續續被安插進各個權貴府邸中的眼線竟不下百人之多。”她頓了頓,語氣略微加重了一些,“而且,這些眼線大都是經過了極為嚴格且專業的訓練,平日裏就如同潛伏在黑暗深處的毒蛇一般,靜靜地等待著安祿山一方聯係,並安排他們任務。”
聽到這裏,裴徽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暗自思忖道:“如此看來,安祿山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然滲透到了朝堂的方方麵麵,這方麵實乃心腹大患啊……”
正想著,葵娘又開口說道:“就拿那王準來說,他身邊那個叫胡七斌的人,其實就是張通儒安插在王鉷府上的眼線。”
“後來這胡七斌不知用了何種手段,深得王準的歡心和器重,以至於王準對他信任有加,不僅讓他在自己府中如魚得水,甚至還把他帶進了朝天閣,委以內務執事這樣重要的職位。”
裴徽聽到此處,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倪丫丫的身影。
這個女子可不就是當初安祿山安插在他家的眼線嗎?
想到這裏,他不禁感到一陣後怕,若不是早些時候察覺到了倪丫丫的異常舉動,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啊……
裴徽微微眯起雙眼,陷入沉思之中,少頃之後,隻見他的眉頭逐漸收緊,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凝重:“這胡七斌既然是那張通儒特意安插進來的,那他又怎會不認得張通儒呢?”
“莫非連隱藏於他府邸之中的乃是張通儒的替身這等要事也全然不知曉嗎?”
葵娘聞言,卻是顯得鎮定自若,似乎對裴徽的質問早有預料。
她不疾不徐地向前一步,迴答道:“迴稟大帥!關於安插這些暗子一事,雖說全程皆由那張通儒一人全權負責操辦,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暗子根本未曾親眼目睹過張通儒本人的真實容貌。”
“他們之間僅僅是憑借著特定的信物來相互辨別以及確認彼此的身份而已。”
聽到此處,裴徽的眉頭皺得更緊了,猶如一根擰緊的麻花,幾乎要嵌入皮肉之中。
他喃喃自語道:“想不到這張通儒行事竟如此謹小慎微……”
緊接著,他猛地抬起頭來,目光犀利如電,繼續分析道:“以張通儒這般小心謹慎的作風來看,此次恐怕一直都未進過長安城!”
說到這裏,裴徽稍稍停頓下來,微微皺起眉頭,但緊接著他又冷笑一聲,淡然說道:“那張通儒即便能夠活著迴範陽,在如今這洶湧澎湃、勢不可擋的大勢麵前,也根本無法掀起多大的風浪!”
“相比來說,哥舒翰的性命卻是至關重要,無論如何也要將其保住,並且要想方設法讓他盡快返迴河西去統率大軍。”
緊接著,裴徽目光犀利地盯著前方,繼續說道:“正因如此,此刻掌握在我們手中的那個所謂‘張通儒替身’,其實就是真正的張通儒本人無疑。”
“至於他的口供嘛,自然得完全由我們來掌控操縱才行。”
說罷,他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葵娘,鄭重其事地下達命令道:“你立刻與丁娘一同前去深入研究一番,好好思考一下這個案子以及相關供詞究竟應該如何撰寫才最為妥當。”
“記住,隻有一條基本原則——要不惜一切代價想辦法替哥舒翰擺脫掉所有可能的罪責,同時把所有的罪名和髒水統統都潑到那張安祿山等一幹人身上去。”
葵娘聽聞此言後,連忙恭敬地點頭應道:“卑職已經清楚明白了,請大帥放心,卑職這便去與丁娘共同商討有關案子和供詞之事。”
正當她準備轉身離去之時,卻又被裴徽匆匆忙忙地出聲叫住。
隻見裴徽略微放緩語速,不緊不慢地補充說道:“還有一件事情,你必須要盡快做好。務必要從那些關押的囚犯當中精心挑選出一個身材體型與熊虎中較為相似之人來備用。”
……
……
這些人仿佛幽靈一般,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在了朝天閣總舵的四周。
如此嚴密的部署之下,哪怕存在著暗道這樣一條能夠用於逃脫的通道,最終的結局也早就已經注定了。
所以,今夜,月黑風高之際,藏在朝天閣總舵和附近總共有著安祿山一方的九個人,被這次行動給一網打盡、全部擒獲。
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張通儒和胡七斌。
所有人連夜被迅速被押送到了不良府的監牢之中。
進入牢房之後,在吐真水強大的藥效作用下,不論是張通儒,還是胡七斌,都無法再繼續隱瞞下去,隻能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所知曉的所有事情一股腦兒地全盤托出。
可是,當第二天早上聽到手下匯報上來的結果時,裴徽不禁微微吃了一驚。
……
……
次日清晨,陽光剛剛灑落在大地上,不良府裴徽的公衙內便迎來了神色凝重、麵色如烏雲密布般陰沉難看的葵娘。
她快步走到裴徽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後,語氣急促地開口稟報:“啟稟大帥!昨夜被咱們抓獲的張通儒並非其本人,而是一個替身啊!據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真正的張通儒很可能早已逃出城去,躲在了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裴徽聽聞此言,原本就有些嚴肅的麵龐此刻更是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緊緊咬著牙關,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嚴莊所言不虛啊,這張通儒果真是謹慎到了極點!”
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稍頃,裴徽猛地睜開眼睛,目光淩厲地看向葵娘,急切地追問道:“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有用的情報?”
葵娘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繼續匯報道:“迴大帥,早在九年前,那安祿山便暗中授意張通儒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地在朝廷那些權貴的府邸當中安插眼線。”
“這麽多年下來,陸陸續續被安插進各個權貴府邸中的眼線竟不下百人之多。”她頓了頓,語氣略微加重了一些,“而且,這些眼線大都是經過了極為嚴格且專業的訓練,平日裏就如同潛伏在黑暗深處的毒蛇一般,靜靜地等待著安祿山一方聯係,並安排他們任務。”
聽到這裏,裴徽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暗自思忖道:“如此看來,安祿山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然滲透到了朝堂的方方麵麵,這方麵實乃心腹大患啊……”
正想著,葵娘又開口說道:“就拿那王準來說,他身邊那個叫胡七斌的人,其實就是張通儒安插在王鉷府上的眼線。”
“後來這胡七斌不知用了何種手段,深得王準的歡心和器重,以至於王準對他信任有加,不僅讓他在自己府中如魚得水,甚至還把他帶進了朝天閣,委以內務執事這樣重要的職位。”
裴徽聽到此處,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倪丫丫的身影。
這個女子可不就是當初安祿山安插在他家的眼線嗎?
想到這裏,他不禁感到一陣後怕,若不是早些時候察覺到了倪丫丫的異常舉動,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啊……
裴徽微微眯起雙眼,陷入沉思之中,少頃之後,隻見他的眉頭逐漸收緊,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凝重:“這胡七斌既然是那張通儒特意安插進來的,那他又怎會不認得張通儒呢?”
“莫非連隱藏於他府邸之中的乃是張通儒的替身這等要事也全然不知曉嗎?”
葵娘聞言,卻是顯得鎮定自若,似乎對裴徽的質問早有預料。
她不疾不徐地向前一步,迴答道:“迴稟大帥!關於安插這些暗子一事,雖說全程皆由那張通儒一人全權負責操辦,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暗子根本未曾親眼目睹過張通儒本人的真實容貌。”
“他們之間僅僅是憑借著特定的信物來相互辨別以及確認彼此的身份而已。”
聽到此處,裴徽的眉頭皺得更緊了,猶如一根擰緊的麻花,幾乎要嵌入皮肉之中。
他喃喃自語道:“想不到這張通儒行事竟如此謹小慎微……”
緊接著,他猛地抬起頭來,目光犀利如電,繼續分析道:“以張通儒這般小心謹慎的作風來看,此次恐怕一直都未進過長安城!”
說到這裏,裴徽稍稍停頓下來,微微皺起眉頭,但緊接著他又冷笑一聲,淡然說道:“那張通儒即便能夠活著迴範陽,在如今這洶湧澎湃、勢不可擋的大勢麵前,也根本無法掀起多大的風浪!”
“相比來說,哥舒翰的性命卻是至關重要,無論如何也要將其保住,並且要想方設法讓他盡快返迴河西去統率大軍。”
緊接著,裴徽目光犀利地盯著前方,繼續說道:“正因如此,此刻掌握在我們手中的那個所謂‘張通儒替身’,其實就是真正的張通儒本人無疑。”
“至於他的口供嘛,自然得完全由我們來掌控操縱才行。”
說罷,他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葵娘,鄭重其事地下達命令道:“你立刻與丁娘一同前去深入研究一番,好好思考一下這個案子以及相關供詞究竟應該如何撰寫才最為妥當。”
“記住,隻有一條基本原則——要不惜一切代價想辦法替哥舒翰擺脫掉所有可能的罪責,同時把所有的罪名和髒水統統都潑到那張安祿山等一幹人身上去。”
葵娘聽聞此言後,連忙恭敬地點頭應道:“卑職已經清楚明白了,請大帥放心,卑職這便去與丁娘共同商討有關案子和供詞之事。”
正當她準備轉身離去之時,卻又被裴徽匆匆忙忙地出聲叫住。
隻見裴徽略微放緩語速,不緊不慢地補充說道:“還有一件事情,你必須要盡快做好。務必要從那些關押的囚犯當中精心挑選出一個身材體型與熊虎中較為相似之人來備用。”
……
……